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55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
技术背景
[000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整车运行过程中,齿轮齿条相互运动而出现正常磨损,会导致二者间隙增大,因此会采用弹簧压块组合进行间隙补偿,轴向间隙可以通过弹簧补偿,径向间隙可通过采用与壳体同材质的压块来减少,原因是二者的膨胀系数相同,可以采用较小的压块间隙配合,理论上间隙可谓0,但是由于二者贴合后表面分子运动,会产生金属粘连,使压块在壳体内无法运动而丧失间隙调节功能。
[0003]为此设计一种既可以减振又不会使压块产生粘连的转向机减振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既可以减振又不会使压块产生粘连的转向机减振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包括调整螺母塞、O型圈、调整螺母和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调整螺母塞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调整螺母一侧的中央,调整螺母的外缘嵌套有O型圈一,调整螺母的另一侧中央开有弹簧槽一,调整螺母另一侧的表面与压块一侧的表面紧密贴合,压块一侧表面的中央开有弹簧槽二,弹簧槽二的中央开有连接槽,弹簧槽一与螺旋弹簧的一端贴合,弹簧槽二与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贴合,压块的外缘分别嵌套有两个O型圈,压块外缘的表面分别与转向器壳体相连接,压块外缘与转向器壳体相连的外缘表面上设有表面纹络,压块的另一侧与衬片的一侧紧密贴合,衬片一侧的中央设有凸台,凸台两侧的外表面分别与连接槽两侧的内表面紧密相连,衬片的另一侧与齿条相连接,齿条的齿状结构与齿轮相互啮合。
[0006]所述表面纹络为波纹状、螺纹状和十字滚花状表面纹络。
[0007]所述波纹状表面纹络的凹进0.03mm,纹络弧度的半径为0.5mm,纹络的波长为
0.5mm.
[0008]所述调整螺母中心位置设有预留内孔。
[0009]所述压块与衬片的连接面为圆弧凹面。
[0010]所述调整螺母塞为中空结构。
[0011]所述衬片为圆弧凹进形。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新型的带有表面纹络的压块,使得压块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同时具有了径向配合间隙,避免了二者产生金属粘连,从而能够相当程度的保留压块带来的径向配合间隙小的好处,同时因为波纹状表面的加工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转向器减振结构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块与转向机壳体接触面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0016]参见图1、图2和图3,I为调整螺母塞,2为调整螺母,3为O型圈一,4为O型圈二,5为转向机壳体,6为螺旋弹簧,7为压块,8为O型圈三,9为衬片,10为齿条,11为齿轮,12为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包括调整螺母塞1、0型圈、调整螺母2和螺旋弹簧6,调整螺母塞I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调整螺母2 —侧的中央,调整螺母2的外缘嵌套有O型圈一 3,调整螺母2的另一侧中央开有弹簧槽一,调整螺母2另一侧的表面与压块7 —侧的表面紧密贴合,压块7 —侧表面的中央开有弹簧槽二,弹簧槽二的中央开有连接槽15,弹簧槽一与螺旋弹簧6的一端贴合,弹簧槽二与螺旋弹簧6的另一端贴合,压块7的外缘分别嵌套有O型圈二 4和O型圈三8,压块7外缘的表面分别与转向机壳体5相连接,压块7外缘与转向机壳体5相连的外缘连接面上设有表面纹络,压块7的另一侧与衬片9的一侧紧密贴合,衬片9 一侧的中央设有凸台,凸台两侧的外表面分别与连接槽12两侧的内表面紧密相连,衬片9的另一侧与齿条10相连接,齿条10的齿状结构与齿轮11相互啮合。
[0019]本实用新型中表面纹络为波纹状、螺纹状和十字滚花状表面纹络。
[0020]本实用新型中波纹状表面纹络的凹进0.03mm,纹络弧度的半径为0.5mm,纹络的波长为0.5mm.
[0021]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螺母2中心位置设有预留内孔,可以在产品生产时及后期检测过程中测量齿间间隙,从而实现有效准确的控制齿间间隙,以优化噪音。
[0022]本实用新型中压块7与衬片9的连接面为圆弧凹面。
[0023]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螺母塞I为中空结构。
[0024]本实用新型中衬片9为圆弧凹进形。
[0025]本实用新型中在压块与转向机壳体连接的压块连接面上设置了纹络,使得压块与转向机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时因为纹络凹凸不平的特性保留了径向配合的间隙,从而避免了压块与转向机壳体产生金属粘连,使得压块的间隙调节功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转向机减振机构的减振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包括调整螺母塞、O型圈、调整螺母和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调整螺母塞(I)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调整螺母(2)—侧的中央,调整螺母(2)的外缘嵌套有O型圈一(3),调整螺母(2)的另一侧中央开有弹簧槽一,调整螺母(2 )另一侧的表面与压块(7 ) —侧的表面紧密贴合,压块(7 ) —侧表面的中央开有弹簧槽二,弹簧槽二的中央开有连接槽(12),弹簧槽一与螺旋弹簧(6 )的一端相贴合,弹簧槽二与螺旋弹簧(6)的另一端相贴合,压块(7)的外缘分别嵌套有O型圈二(4)和O型圈三(8),压块(7 )外缘的表面分别与转向机壳体(5 )贴合,压块(7 )外缘与转向机壳体(5 )相贴合的贴合面上设有表面纹络,压块(7)的另一侧与衬片(9)的一侧紧密贴合,衬片(9) 一侧的中央设有凸台,凸台两侧的外表面分别与连接槽(12)两侧的内表面紧密相连,衬片(9)的另一侧与齿条(10)相连接,齿条(10)的齿状结构与齿轮(11)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纹络为波纹状、螺纹状和十字滚花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表面纹络的凹进0.03mm,纹络弧度的半径为0.5mm,纹络的波长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2)中心位置设有预留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7)与衬片(9)的连接面为圆弧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塞(I)为中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片(9)为圆弧凹进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压块的转向机减振结构,包括调整螺母塞、O型圈、调整螺母和螺旋弹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新型的带有表面纹络的压块,使得压块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同时具有了径向配合间隙,避免了二者产生金属粘连,从而能够相当程度的保留压块带来的径向配合间隙小的好处,同时因为波纹状表面的加工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转向器减振结构中。
【IPC分类】F16F15-04, B62D3-12
【公开号】CN204383555
【申请号】CN201420873125
【发明人】刘目珍, 李三超, 胡超林, 余洁明
【申请人】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