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连板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0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2用于套设固连方向柱立管;第二连接接口 3用于套设固连前减震器外筒。凹槽31用于放置橡胶垫32,凹槽31可环形设置、纵向设置亦或螺旋设置。为避免橡胶垫32脱离凹槽31,可使凹槽31与橡胶垫32接触面形成凹凸配合,如可在凹槽31与橡胶垫32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4,相应地在橡胶垫32与凹槽31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可容纳定位凸起的定位槽。如此,既可防止橡胶垫32脱离凹槽31,还可便于更换橡胶垫32。橡胶垫32工作面的凹凸设置用于增大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 3内壁接触的摩擦力,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 3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为实现上螺纹段35与锥形套筒4间的螺纹配合,可在上螺纹段35设置有外螺纹,在锥形套筒4的内壁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实施例应用时,方向柱立管可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一连接接口 2固连,或者直接焊接于第一连接接口 2内,使其达到稳定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接口 3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锥形套筒4小端向上大端向下放置,先旋转锥形套筒4使其脱离上螺纹段35或者使其位于上螺纹段35的上端,此时径向开口 21可使第二连接接口 3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使其置入第二连接接口 3内。待定位后,再旋转锥形套筒4使其相对上螺纹段35向下移动。由于锥形套筒4呈上小下大的设置,当其向下移动时,则可通过径向开口 21提供足够的变形位置以缩小第二连接接口 3的开口直径,从而锁紧减震器外筒完成其的装配。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 3的外壁下端均设有下螺纹段36,下螺纹段36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所述锥形套筒4。本实施例应用时,与下螺纹段36螺纹配合的锥形套筒4大端向上,小端向下。第二连接接口 3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先旋转各个锥形套筒4使其均脱离上螺纹段35和下螺纹段36,或者使其位于上螺纹段35的上端和位于下螺纹段36的下端,此时径向开口 21可使第二连接接口 3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使其置入第二连接接口 3内。待定位后,再旋转各个锥形套筒4使其锁紧减震器外筒完成装配。
[0024]实施例3
[002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接口 2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 3的前端,且两第二连接接口 3轴心的连接线并未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接口 2,所述基件I的后端面设置为向前凸的圆弧面。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口 2与两第二连接接口 3位置的错开处理,可使结构更加合理,还可提供足够的位置实现后端面的前凸圆弧面设置;向前凸的圆弧面设置相比较现有下连板的平面设置,可实现不影响装配与强度的基础上达到少钢处理。
[0026]实施例4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点33。本实施例中,橡胶垫32的工作面是指作用于减震器外筒的端面。凸点33可设置为半球状,方体状,如此可使橡胶垫32的工作端面形成凹凸面,以增大前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 3内壁间接触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 3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
[0028]实施例5
[002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件I由35#钢锻打成型。现有下连板多是由30#钢材料重力烧铸成型,但此种成型方法容易出现缺料、炭渣,空泡,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35#钢锻打成型,可有效解决前述不良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00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I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I)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I)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2),基件(I)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3),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内壁均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32),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35),上螺纹段(35)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下端均设有下螺纹段(36 ),下螺纹段(36 )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所述锥形套筒(4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前端,且两第二连接接口(3)轴心的连接线并未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所述基件(I)的后端面设置为向前凸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I)的上端设有两根限向柱(11),两限向柱(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点(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I)中部下端还设有用于固连外壳的装配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I)由35#钢锻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连板结构,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所述基件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基件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橡胶垫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上螺纹段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高其与前减震器外筒连接的稳固性,还便于减震器的装拆,具有锁紧效果佳、操作简单、质量轻便及结构紧凑的优点。
【IPC分类】B62K25-08
【公开号】CN204399420
【申请号】CN201420849870
【发明人】谭学彬
【申请人】铜梁县宝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