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77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转向器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转向器为T型结构,运输时需侧放,避免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运输效率高且转向器不易发生碰撞损坏的转向器运输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向器运输装置,转向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两边设有数个第一限位柱,底板的中间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2排第一限位柱的中间,底板的一端设有2个把手固定座,把手固定座之间设有把手,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限位柱在底板上均匀排布。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由柱体和防撞层组成,防撞层包裹于柱体外部。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转向器侧放于底板上,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将转向器卡住,避免转向器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发生碰撞;将转向器收尾相反放置,可同时运输两列转向器,提高运输效率;把手与底板通过把手固定座连接,增强了把手的稳固性;防撞层包裹于柱体外部,减少转向器与柱体碰撞的力度,对转向器起到保护作用。
[0009]【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图中标号:1-底板、2-第一限位柱、3-第二限位柱、4-把手固定座、5-把手、6-柱体、7-防撞层、8-万向轮。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5]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转向器运输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转向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I的两边设有数个第一限位柱2,底板I的中间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柱3,第二限位柱3位于2排第一限位柱2的中间,底板I的一端设有2个把手固定座4,把手固定座4之间设有把手5,底板I的底部设有万向轮8,第一限位柱2在底板I上均匀排布,第一限位柱2和第二限位柱3均由柱体6和防撞层7组成,防撞层7包裹于柱体6外部。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转向器侧放于底板I上,通过第一限位柱2和第二限位柱3将转向器卡住,避免转向器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发生碰撞;设有两排第一限位柱2,同时配有4个第二限位柱3,将转向器收尾相反放置,可同时运输两列转向器,提高运输效率;把手5与底板I通过把手固定座4连接,增强了把手5的稳固性;防撞层7包裹于柱体6外部,减少转向器与柱体6碰撞的力度,对转向器起到保护作用。
[0017]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转向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的两边设有数个第一限位柱(2 ),所述底板(I)的中间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柱(3 ),所述第二限位柱(3)位于2排第一限位柱(2)的中间,所述底板(I)的一端设有2个把手固定座(4),所述把手固定座(4)之间设有把手(5),所述底板(I)的底部设有万向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2)在底板(I)上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2)和第二限位柱(3)均由柱体(6)和防撞层(7)组成,所述防撞层(7)包裹于柱体(6)外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向器运输装置,转向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两边设有数个第一限位柱,底板的中间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2排第一限位柱的中间,底板的一端设有2个把手固定座,把手固定座之间设有把手,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巧妙,运输效率高且转向器不易发生碰撞损坏的特点。
【IPC分类】B62B3/00
【公开号】CN204937159
【申请号】CN201520510950
【发明人】严伟, 黄建加, 顾权
【申请人】兴化市万佳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