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279发布日期:2019-10-22 21:3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船舶设计中,是通过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收集后排出。一般污水收集的容器都位于船舶中较低位置,需要经排放系统将收集的污水抽吸到位置较高的存储容器中以便于通过通海管路将污水排出。但是,现有的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存在“收集时噪音大、排放时动静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污水在容器中流动以及混杂的气泡产生和破裂时产生的冲击震动。因此保持收集排放过程中污水的流动稳定,避免过程中产生气泡是减小噪音的主要手段。但目前船舶的污水排放系统在此方面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放系统在收集污水和排放过程中噪音太大的问题。

所述的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包括:

污水收集柜,设在各个污水槽下方且与各个污水槽相连通;

真空泵;

真空收集贮容器,通过设有真空抽吸夹管阀的水管连接到所述污水收集柜,并设有通过补气电动阀连通外界大气的补气管路、通过吹除阀连接的压缩空气管路、连接到真空泵的真空吸气管以及连接到舷外进行排水的通海管路,所述通海管路设有电动夹管阀,所述真空吸管上设有真空吸气阀;

所述压缩空气管路中设有正压传感器,所述通海管路上设有大气压传感器,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中设有压力感应器,压缩空气管路上还设有压力调节阀;

所述污水收集柜的上部和下部侧壁分别设有上液位开关一和下液位开关一,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上部和下部侧壁分别设有上液位开关二和下液位开关二。

优选的,本排放系统还包括水封水箱,所述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水环式真空泵设有与所述真空吸气管相连的真空吸气口和连接到外界大气的排气口,所述水封水箱连接所述水环式真空泵上的水封管路。

优选的,所述水环式真空泵有两个,所述真空吸气管包括分别连接到每个水环式真空泵的真空吸气支管和通过三通阀连接两个真空吸气支管的真空吸气总管。

优选的,本排放系统还包括气体过滤器,所述补气管路连接到所述气体过滤器的进气口,各个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气水分离器连接到气体过滤器的进气口,所述气体过滤器的出气口连通外界大气。

优选的,所述水管两端分别伸入所述污水收集柜和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下部低于对应的,所述通海管路一端伸入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下部,所述水管两端的位置分别低于下液位开关一和下液位开关二,所述通海管路伸入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端部位置低于下液位开关二。

优选的,所述上液位开关二位于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90%水位高度处,所述下液位开关二位于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10%水位高度处。

优选的,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的顶部设有导波雷达传感器和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真空抽吸夹管阀为气动夹管阀,所述气动夹管阀的控制气路连接到对所述压缩空气管路供气的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有下列优点:通过真空泵抽气吸水能保证在吸水过程中保障水流稳定并且防止气体混入污水产生气泡,避免收集过程中产生噪音。通过液位开关不仅能即使了解水位,防止污水溢出和及时充入污水,还能防止水位过低将通海管路的入口露出空气中,避免排水时空气与水流一同排出产生冲击振动,从而防止了排出产生的噪音。由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排放系统因污水在流动以及排放时因为混杂的气体,在气泡产生和破裂时造成震动,发出较大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标记如下,1、污水收集柜,2、污水槽,3、导波雷达传感器,4、压缩空气管路,5、真空收集贮容器,6、压力调节阀,7、气体过滤器,8、三通阀,9、电动夹管阀,10、水环式真空泵,11、模拟舷外排放箱,12、水封水箱,13、监控中心,14、气水分离器,15、真空抽吸夹管阀,16、通海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污水收集柜1,设在各个污水槽2下方且与各个污水槽2相连通,以收集污水槽2流出的污水暂存起来。所述污水收集柜1的上部和下部侧壁分别设有上液位开关一和下液位开关一,上液位开关一和下液位开关一连接到监控中心13,液位开关采用浮子开关。

真空收集贮容器5,通过设有真空抽吸夹管阀15的水管连接到所述污水收集柜1,并设有通过补气电动阀连通外界大气的补气管路、通过吹除阀连接的压缩空气管路4、连接到真空泵的真空吸气管以及连接到舷外进行排水的通海管路16,所述通海管路16设有电动夹管阀9,所述真空吸管上设有真空吸气阀。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上部和下部侧壁分别设有上液位开关二和下液位开关二,也为浮子开关。所述上液位开关二位于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90%水位高度处,所述下液位开关二位于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10%水位高度处。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顶部设有导波雷达传感器3和压力表。在实验状态下,本排放系统的结构不变,通海管路16连接到模拟舷外排放箱11,模拟排水效果。

所述水管两端分别伸入所述污水收集柜1和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下部低于对应的,所述通海管路16一端伸入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下部,所述水管两端的位置分别低于下液位开关一和下液位开关二,所述通海管路16伸入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端部位置低于下液位开关二。

本排放系统还包括水封水箱12,使用的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10,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0设有与所述真空吸气管相连的真空吸气口和连接到外界大气的排气口,所述水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0上的水封管路。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0有两个,所述真空吸气管包括分别连接到每个水环式真空泵10的真空吸气支管和通过三通阀8连接两个真空吸气支管的真空吸气总管。水封水箱12分别对两个水环式真空泵10供水,通过三通阀8能轮流使用两个水环式真空泵10进行抽气。

所述真空抽吸夹管阀15为气动夹管阀,所述气动夹管阀的控制气路连接到对所述压缩空气管路4供气的供气系统。在压缩空气管路4供气时气动夹管阀关闭,不能抽吸污水,抽吸污水时供气系统停止供气防止产生气体进入污水收集柜1中污水的情况。

本排放系统还包括气体过滤器7,所述补气管路连接到所述气体过滤器7的进气口,各个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0的排气口通过气水分离器14连接到气体过滤器7的进气口,所述气体过滤器7的出气口连通外界大气。

所述压缩空气管路4中设有正压传感器,所述通海管路16上设有大气压传感器,所述真空收集贮容器5中设有压力感应器,压缩空气管路4上还设有压力调节阀6。实际使用中国通过监控中心13获取各个感应器的信号并对各个阀门和设备进行控制。正压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压力感应器和压力调节阀6都电连接到监控中心13,构成PID调节系统。由监控中心13的管理人员控制。上液位开关一、下液位开关一、上液位开关二、下液位开关二、三通阀8、供气系统的供气阀门、补气电动阀、真空吸气阀、导波雷达传感器3和压力表均电连接到监控中心13。

本排放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上液位开关一检测到液面达到其高度发出信号,监控人员停止供气系统供气,即打开真空抽吸夹管阀15。此时真空收集贮容器5为真空状态,将污水吸入,当下液位开关一检测到液面达到其高度发出信号,监控人员打开供气系统供气,关闭真空抽吸夹管阀15停止抽水。以此方法能防止污水收集柜1中污水充满或液面过低露出水管端部,防止进气产生噪声和真空收集贮容器5中真空度的破坏。

当上液位开关二测到液面达到其高度发出信号,监控人员关闭真空吸气阀,停止对真空收集贮容器5制造负压,同时打开补气电动阀,外界大气通过气体过滤器7进入真空收集贮容器5平衡负压,当真空收集贮容器5中真空度消失,监控人员由压力表得知后再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管路4中压强的PID调节系统,依据正压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差反馈通过压力调节阀6调节令气压差达到要求,再打开吹除阀开始以压缩空气对污水进行吹除,同时打开电动夹管阀9。这能保证真空收集贮容器5内气压略高于舷外气压,保证污水排出稳定,当真空收集贮容器5液面达到下液位开关二,监控人员关闭电动夹管阀9和吹除阀,再次打开补气电动阀,平衡真空收集贮容器5内外气压,然后关闭补气电动阀,打开真空吸气管,再次提高真空收集贮容器5的真空度,以备下次吸入污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空气管路4上和通海管路16上的压力传感器实现闭环调节贮容器罐内需要充入的压缩空气量,始终保持贮容器罐内的压力略高于舷外。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收集的污水顺利排放,又避免了噪音产生。当水位低于10%时,传感器发出信号,对吹除阀进行关闭锁定,阻止其继续排水,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大量的气泡产生,实现了很高的隐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