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550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结构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而机体结构主要由机身和尾梁组成,尾梁装配关乎到直升机的运行安全,因此,在尾梁装配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提高装配的精度,直升机尾梁主要由隔框、蒙皮、长桁、尾管等组成,而隔框的安装精度是整个尾梁的安装关键。目前的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微量装配较高精度的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包括由长横梁以及垂直于所述长横梁布置的多个短横梁组成的底座,所述长横梁连接于每个所述短横梁的中间位置;在每个所述短横梁的两端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立柱,并且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安装有用于固定直升机尾梁隔框的支撑板,从而使多个所述支撑板对应固定多个直升机尾梁隔框;在最后侧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尾管支座用于支撑直升机尾梁的尾管;在每个所述短横梁两端的两个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交叉布置的两个第一连杆,并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在相邻的两个短横梁之间还设置有交叉布置的两个第二连杆,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短横梁;所述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还包括激光跟踪仪,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三个OTP点,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OTP点。

在每个所述短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短横梁的地脚螺栓。

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螺栓安装于立柱上,并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之间存有间隙,两个调节螺栓穿过所述支撑板上的螺孔后能够顶在所述立柱上。

在所述间隙内还灌注有环氧树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通过激光跟踪仪追踪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三个OTP点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撑板上的至少三个OTP点以掌握底座和支撑板的空间姿态,从而达到减小安装误差,提高安装精度的目的;支撑板通过调节螺栓能够进行微调,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增加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立柱与支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包括由长横梁1以及垂直于所述长横梁1布置的多个短横梁2组成的底座,所述长横梁1连接于每个所述短横梁2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短横梁2的两端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立柱3,并且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安装有用于固定直升机尾梁隔框的支撑板4,从而使多个所述支撑板4对应固定多个直升机尾梁隔框;在最后侧的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尾管支座5用于支撑直升机尾梁的尾管;在每个所述短横梁2两端的两个立柱3之间还设置有交叉布置的两个第一连杆6,并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3;在相邻的两个短横梁2之间还设置有交叉布置的两个第二连杆7,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短横梁2;所述直升机尾梁装配工装还包括激光跟踪仪8,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光学工具球点OTP(Optical Tooling Points)点,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三个OTP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与立柱3和短横梁2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形状,在几何构造中,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不增加材料的前提下,增强结构强度、简化结构、降低重量、操作方便等特点。

在每个支撑板4上设置三个不共线OTP点a、b、c,底座上设置四个固定的OTP点A、B、C、D,通过底座上4个OTP点A、B、C、D,建立增强参考系统(ERS)。根据参考系统,提供的支撑板OTP坐标值,安装支撑板4时,每个支撑板上OTP点a控制3个坐标值,点b控制2个坐标值,点c控制1个坐标值,这样做目的在完全控制支撑板的6个自由度,达到精确控制支撑板的位置的目的。

在每个所述短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短横梁2的地脚螺栓9,可以通过调节地脚螺栓9的高度,保持工装水平,有效克服地坪沉降等问题。

每个所述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螺栓10安装于立柱3上,并且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立柱3之间存有间隙,两个调节螺栓11穿过所述支撑板4上的螺孔后能够顶在所述立柱3上;通过调节螺栓11能够调节支撑板的空间姿态,调节完毕后在所述间隙内灌注环氧树脂12。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效率高;采用金属框架结构,操作空间大,便于操作;支撑板采用激光跟踪仪定位,工装精度高;支撑板采用图3所示紧固方式,方便调整支撑板位置;底座采用地脚螺栓支撑,有效克服地坪沉降等问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