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0329发布日期:2018-06-15 22:2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飞行器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又称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无人飞行器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回收式和不可回收式两种,其中不可回收式无人飞行器通常不带自主降落装置,只作为一次性用途使用。但在某些领域,一次性使用的不可回收式无人飞行器在执行不确定任务时,往往又存在需要进行有限次回收的要求。

对于无人飞行器的回收,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428614A,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智能回收平台,包括停机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停机平台上罩设有顶盖,所述停机平台呈多边形或圆形,顶盖呈花瓣状,由多块活动板拼合而成,该活动板与停机平台每一边边缘铰接,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活动板启闭机构。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对无人飞行器保护效果好、定位精确、操作方便等特点。本发明的停机平台为无人飞行器的自动停机台,其顶盖上识别装置可以识别飞行器,红外/激光接收管或超声波定位接收器及视觉图像定位系统可以指导无人飞行器的降落。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回收平台,结构复杂,生产、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所述组件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通过外部安装标准件一次性即可完成整个组件的安装,同时仅需通过一个对外电连接器即可完成与无人飞行器的所有供电及信号对接,该回收控制组件使用方便可靠,能够满足快速换装的使用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回收框架;电源,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内;回收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内,内置与无人飞行器通信连接的信号接收器,电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电力输出端通过一电连接器与所述无人飞行器电连接;伞降单元,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内,内置降落伞,降落伞开关与所述回收控制模块电力输出端电连接,电源通过回收控制模块向伞降单元降落伞开关供电;气囊单元,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内,内置气囊,气囊开关与所述回收控制模块电力输出端电连接,电源通过回收控制模块向气囊单元气囊开关供电;伞降单元降落伞开关的供电以及气囊单元气囊开关的供电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内设置有一与回收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断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为PX1电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不可回收式无人飞行器,为满足其有限次回收的要求,需要采取加装相关回收控制模块及伞降、气囊机构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不可回收式无人飞行器的具体使用及维护要求,回收控制模块及伞降、气囊机构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快速换装。当飞行器执行确定任务时,无需回收控制组件及伞降、气囊机构;当飞行器执行不确定任务时,可以快速将回收控制模块及伞降、气囊机构等安装在无人飞行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回收框架1;电源2,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1内;回收控制模块3,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1内,内置与无人飞行器100通信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未图示),电力输入端31与所述电源电连接2,电力输出端32通过一电连接器4与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电连接;伞降单元5,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1内,内置降落伞(未图示),降落伞开关51与所述回收控制模块3电力输出端32电连接,电源2通过回收控制模块3向伞降单元5降落伞开关51供电;气囊单元6,设置于所述回收框架1内,内置气囊(未图示),气囊开关61与所述回收控制模块3电力输出端32电连接,电源2通过回收控制模块3向气囊单元6气囊开关61供电;伞降单元5降落伞开关51的供电以及气囊单元6气囊开关61的供电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为可充电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为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内设置有一与回收控制模块3通信连接的断电控制模块(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4为PX1电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行器100与地面控制中心(未图示)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回收控制组件的原理如下:

参照图1,电源2(即回收电池)的功能是在无人飞行器100供电切断后,提供回收控制模块3、伞降单元5及气囊单元6的供电。

回收控制模块3的功能是接收无人飞行器100发出的回收指令;启动回收程序后,按照设定时序完成伞降单元5及气囊单元6的动作控制。

伞降单元5的功能是控制回收降落伞的打开。

气囊单元6的功能是控制气囊的打开。

使用时在无人飞行器执行不确定任务时,仅需在无人飞行器中加装回收控制组件,飞行器便具备回收功能。无人飞行器飞行中,回收控制组件处于待命状态,当飞行器接收到地面指挥中心的回收指令后,进入回收控制模式,向回收控制组件发出回收启动信号,回收控制组件开始工作。

接收到无人飞行器发出的回收启动信号后,回收控制组件首先接通电源2,为整个回收控制组件供电。当无人飞行器100满足开伞条件后,回收控制模块3接收无人飞行器100发出的开伞指令,并向伞降机构5供电,降落伞打开;在伞降机构5工作后一定时间,回收控制模块3向气囊单元6供电,气囊打开并充气,无人飞行器100完成回收。在完成回收后,回收控制模块3按设计时间发出指令控制电源2断开,完成回收任务。

为保证回收控制组件能够快速安装到无人飞行器100上,在结构设计时采用一体化的独立结构形式,将回收控制组件内部所有组成部分统一安装在一个回收框架1内,便于快速拆装。回收框架1外形根据具体无人飞行器100的外形及各部件部位安排进行设计。

对外电气接口设计时,考虑使用维护方便,可采用一个电连接器4来实现回收控制组件与无人飞行器100之间的所有通讯。电连接器4型号及内部芯线定义可根据无人飞行器的总体要求确定。

回收控制组件内部控制线路设计主要包括供电控制线路设计、伞降及气囊供电时序控制线路设计。供电控制线路实现回收电池的接通及断开控制,伞降及气囊供电时序控制线路实现降落伞及气囊按规定条件及时间的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