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268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多旋翼无人机而言,为运输方便,机臂多采用快式折叠式结构,尤其是对于轴距较大的无人机,机臂在运输时必须折起,否则,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正常运输,故现在行业内采用折叠件多为销轴拔插连接,抑或繁琐复杂的连接机构;然而,对于拔插的折叠件,在频繁的拔插折叠过程中,很容易将销轴及其附属组件丢失,若工作现场没有相对应的附件,不仅使得装配过程较慢,且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对于繁琐复杂的连接机构,由于其复杂性,故零部件较多,则必然会加大无人机的负担,同时也势必降低无人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套管、弹簧、第二套管和转轴,所述第一套管一端设有挡块,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套管外,侧壁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套管内的一端设有挡块,侧壁设有腰型通孔,位于安装座外侧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卡口,所述卡扣与卡口相配合并且--对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管挡块端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管挡块端的外侧,且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通过转轴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一端为圆弧面,所述卡口设置于圆弧面的边缘位置,所述卡扣呈L字型,卡扣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圆弧面的边缘相配合,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通孔内。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端部,所述卡口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的圆弧面的边缘。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或位于第二支撑板上,两个卡口中的其中之一位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前端,另一个位于第一支撑板上端或下端,或者另一个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端或下端。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前端,另一个设置第二支撑板上端或下端。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上的两个卡口其中之一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上端或下端。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为销轴、螺栓。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机臂、机身,所述机臂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机身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结构简单、可靠性佳,能保证折叠件的轻量化设计,还能有效缩短装配时间。
[001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第一套管上的挡块端拉伸弹簧,并将弹力传递给第二套管的挡块端,当需要在展开和折叠状态切换时,朝远离安装座的方向推动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上的卡扣与安装座端部的卡口脱离,滑至另一卡口时,松开第二套管,从而实现了无人机机臂的折叠。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伸展状态时的分解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安装座;101、第一支撑板;103、第二支撑板;105、连接板;1011、卡口 ;201、第一套管;2011、卡扣;2013、腰型通孔;203、第二套管;2031、通孔;3、转轴;4、机臂;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3,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套管201、弹簧5、第二套管203和转轴3,所述第一套管201 —端设有挡块(图中未画出),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套管203夕卜,侧壁设有通孔2031,所述第二套管203位于第一套管201内的一端设有挡块,侧壁设有腰型通孔2013,且位于安装座1外侧的一端设有卡扣2011,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卡口 1011,所述卡扣2011与卡口 1011相配合并且--对应,所述弹簧5 —端固定于第一套管201挡块端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管203挡块端的外侧,且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通过转轴3与第一套管201和第二套管203连接,即转轴3穿过第一套管201上的腰型通孔2013和第二套管203上的通孔2031实现第一套管201和第二套管203连接。当需要在展开和折叠状态切换时,即将第二套管203旋至任一卡口 1011时,第二套件203在弹簧5的拉力作用下,使第二套件203的卡扣2011卡进卡口 1011中,起到锁紧和限位的作用;当需要再次转动第二套件203时,只需借助外力使得第二套件203克服拉力,使其脱离卡口1011,即可完成转动。
[002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一端为圆弧面,所述卡口 1011设置于圆弧面的边缘位置,所述卡扣2011呈L字型,卡扣2011与所述第二套管203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圆弧面的边缘相配合,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位置设有通孔2031,所述转轴3安装于所述通孔2031内。
[0025]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3和至少一个连接板105,所述第一支撑板101通过连接板105与第二支撑板103连接,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3相互平行,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3端部,所述卡口 1011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和/或第二支撑板103的圆弧面的边缘。
[0026]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口 101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前端,另一个设置第二支撑板103上端或下端。
[0027]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口 10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卡口 1011位于第一支撑板101上或位于第二支撑板103上,两个卡口 1011中的其中之一位于第一支撑板101或第二支撑板103前端,另一个位于第一支撑板101上端或下端,或者另一个位于第二支撑板103上端或下端。
[002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口 1011数量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3上,第一支撑板101上的两个卡口 1011其中之一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的前端,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的上端或下端。
[0029]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为销轴、螺栓。
[0030]工作原理: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使用状态下,第二套管203上的卡扣2011与安装座1上的卡口 1011相配合,当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时,第一套管201上的挡块端拉伸弹簧5,并将弹力传递给第二套管203的挡块端,当需要在展开和折叠状态切换时,朝远离安装座1的方向拉动第二套管203,第二套管203上的卡扣2011与安装座1端部的卡口 2011脱离,滑至另一卡口 2011时,松开第二套管203,从而实现了无人机机臂的折叠。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无人机,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机臂4、机身(图中未画出),所述机臂4 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203链接,另一端与机身连接。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套管、弹簧、第二套管和转轴,所述第一套管一端设有挡块,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套管外,侧壁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套管内的一端设有挡块,侧壁设有腰型通孔,且位于安装座外侧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卡口,所述卡扣与卡口相配合并且一一对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管挡块端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管挡块端的外侧,且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通过转轴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一端为圆弧面,所述卡口设置于圆弧面的边缘位置,所述卡扣呈L字型,卡扣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圆弧面的边缘相配合,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端部,所述卡口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的圆弧面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或位于第二支撑板上,两个卡口中的其中之一位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前端,另一个位于第一支撑板上端或下端,或者另一个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端或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前端,另一个设置第二支撑板上端或下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上的两个卡口其中之一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上端或下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销轴、螺栓。8.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机臂、机身,所述机臂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另一端与机身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包括安装座、第一套管、弹簧、第二套管和转轴,所述第一套管一端设有挡块,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套管外,侧壁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套管内的一端设有挡块,侧壁设有腰型通孔,且位于安装座外侧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卡口,所述卡扣与卡口相配合并且一一对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管挡块端的内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管挡块端的外侧,且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通过转轴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所述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佳,能保证折叠件的轻量化设计,还能有效缩短装配时间。
【IPC分类】B64C1/06, B64C1/30
【公开号】CN205022844
【申请号】CN201520772186
【发明人】罗世彬, 吴雷
【申请人】湖南云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