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1270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特别是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多旋翼在飞行时产生的反扭力是通过控制各个旋翼的转速以及将各个旋翼形成对称布置来抵消的。具体是:相对的旋翼转速相同,相邻的旋翼转速相反,各个旋翼产生的反扭力恰好相互抵消。
[0003]直升机在风行时产生的反扭力是通过设置一个尾翼产生相反方向的力矩来平衡。具体是:将中间螺旋桨的一部分动力通过带传动传动到尾翼部分,让尾翼的旋转平面和中间螺旋桨的旋转平面相互垂直,这样尾翼产生的反力矩就可以抵消中间螺旋桨产生的反扭力。
[0004]申请人在此基础上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油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申请号为:201520335089.7,其将直升机和多旋翼相结合,这种结构的无人机却别于多旋翼无人机,这里的旋翼不提供动力,只负责姿态的调整,对旋翼的质量要求很低,即使任何一个旋翼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坠机,而传统的多旋翼无人机则不是。申请人的此无人机在旋翼臂上设计了舵面,利用对角相对第二螺旋桨转向相同、相邻第二螺旋桨转向相反的特点与该舵面协调配合平衡掉第一螺旋桨的反扭力,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抵消反扭力,这种装置的缺点是:角度调整繁琐,需要经过不断的试验才能确定整流板的最佳安装角度,整个无人机只有在此最佳安装角度下才能平稳飞行。当整机的负载增加时,需要中间发动机输出更多的功率,这时反扭力也随之增加,想要完全平衡掉反扭力就需要增加整流板的受力面积,由于空间限制,增加整流板的大小比较困难,同时影响整机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有效解决了植保无人机在飞行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其可以有效的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力,而且易拆装和折叠,节省电能,提高了续航能力。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旋翼臂,旋翼臂的一端经第一电机装有第二旋翼,所述旋翼臂上装有第二旋翼的一端上装有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部经第二电机装有朝着无人机主旋翼反扭力方向的小旋翼,所述旋翼臂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悬臂,第一悬臂自由端上可转动、定位和拆卸装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自由端部经第一电机安装有第二旋翼。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8]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安装拆卸方便;
[0009]2、角度设置合理后,可以完全抵消中间主旋翼产生的反扭力,控制方便;
[0010]3、装置内部链接稳固可靠,可以很好的抵抗飞行过程中机械振动,飞行结束后,装置很容易折叠,并且折叠之后体积缩小很多,便于放置和运输;
[0011]4、此装置展开后,旋翼加长很多,这样在同等条件上,旋翼臂上的电极提供相对较小的力就可以满足整机的升力需求,这样就可以节省电能,提高整机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力装置部分的A向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实现增稳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旋翼臂1,旋翼臂1的一端经第一电机6装有第二旋翼2,所述旋翼臂1上装有第二旋翼2的一端上装有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连接杆3,连接杆3的自由端部经第二电机4装有朝着无人机主旋翼反扭力方向的小旋翼5,所述旋翼臂1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悬臂101,第一悬臂101自由端上可转动、定位和拆卸装有第二悬臂102,所述第二悬臂102的自由端部经第一电机6安装有第二旋翼2。
[0017]所述第二悬臂102的自由端部呈120° -160°的夹角安装连接杆3。夹角如图中Θ 2,防止第二旋翼2与小旋翼5旋转平面出现交叉现象。
[0018]所述第一悬臂101斜向上呈130° -170°安装第二悬臂102。夹角如图中Θ 3这样就可以很高的提升飞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便于调节整机的飞行姿态,让整机飞行控制更加灵活。
[0019]所述小旋翼5的旋转平面与无人机整机的对称平面夹角呈1° -6°。夹角如图中Θ 1,这样就可以为无人机整机提供足够的反扭力,让飞机平稳飞行。
[0020]所述旋翼臂1上装有第二旋翼2的一端上和连接杆3经折叠件7连接,构成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结构。
[0021]所述第一悬臂101上经折叠件7连接第二悬臂102,构成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结构。
[0022]所述折叠件7可以是螺栓螺母。
[0023]本实用新型首先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申请人申请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油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申请号为:201520335089.7,这种类型的无人机是将多旋翼和直升机的各自优点整合之后形成的一种新无人机类型,这种类型的无人机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旋翼和直升机,因此反扭力的抵消也不能照搬多旋翼和直升机的方法,为了克服这种新型的无人机中间主旋翼的反扭力,我们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增稳装置。
[0024]使用方法,把整个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即【背景技术】中的新型油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将其中的悬臂替换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翼臂)取出后,检查该装置内部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有问题及时更换,确保没有问题后,将该装置轻轻展开,用配备的内六角螺栓将本实用新型内部零部件定位,并且确保连接部位连接紧密可靠,之后检查各个电机是否可靠,确保没有问题后,此装置就可以投入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包括旋翼臂(1),旋翼臂(1)的一端经第一电机(6 )装有第二旋翼(2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臂(1)上装有第二旋翼(2 )的一端上装有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连接杆(3),连接杆(3)的自由端部经第二电机(4)装有朝着无人机主旋翼反扭力方向的小旋翼(5),所述旋翼臂(1)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悬臂(101 ),第一悬臂(101)自由端上可转动、定位和拆卸装有第二悬臂(102),所述第二悬臂(102)的自由端部经第一电机(6 )安装有第二旋翼(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102)的自由端部呈120° -160°的夹角安装连接杆(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101)斜向上呈130° -170°安装第二悬臂(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旋翼(5)的旋转平面与无人机整机的对称平面夹角呈1° -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臂(1)上装有第二旋翼(2 )的一端上和连接杆(3 )经折叠件(7 )连接,构成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101)上经折叠件(7)连接第二悬臂(102),构成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7)是螺栓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电混合植保无人机增稳装置,有效解决了植保无人机在飞行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其可以有效的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力,而且易拆装和折叠,节省电能,提高了续航能力;方案是,包括旋翼臂,旋翼臂的一端经第一电机装有第二旋翼,所述旋翼臂上装有第二旋翼的一端上装有可转动、定位和拆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部经第二电机装有朝着无人机主旋翼反扭力方向的小旋翼,所述旋翼臂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悬臂,第一悬臂自由端上可转动、定位和拆卸装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自由端部经第一电机安装有第二旋翼。
【IPC分类】B64C27/14, B64C3/56
【公开号】CN205022859
【申请号】CN201520730374
【发明人】王小平, 张喜迎, 赵鹏震
【申请人】河南长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