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957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航空器自动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民航客机的检查和维护在保持其安全性和准点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飞机机翼是产生飞机升力的主要部件,因此更是运行保障的重中之重。
[0003]近年来,国内民航机队的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复合材料机翼在日常维护检查过程中出现微裂纹和分层的概率越来越高,从而给民航客机的安全飞行带来很大隐患。在民航客机的航线维护中,机翼的检测是必检项目。但是,目前国内航空公司主要采用人工检查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检”,同时还会导致飞机停场时间过长,从而直接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0004]随着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业逐渐进入“无损检测4.0时代”。在机械制造、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辅助手段。采用飞机机翼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误检或漏检,可降低机务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精度。但目前尚缺少专用的设备。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多根驱动轮支柱、多个橡胶轮、两台步进电机、两个气缸、两个气动吸盘、四个电磁换向阀、气栗、橡胶减振底座、两个转动轴固定件、两个转向连接件、齿条、齿轮、伺服电机、闪光灯组件、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记录仪探头、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控制装置;其中底座水平设置;橡胶减振底座安装在底座的表面中心;气栗安装在橡胶减振底座上;两个电磁换向阀分别固定在位于橡胶减振底座两侧的底座表面,另两个电磁换向阀分别固定在底座的表面中部左右两侧部位;伺服电机安装在位于气栗前方的底座表面,其输出轴朝前设置且与齿轮相连接;两个转动轴固定件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端表面两侧部位;两个转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轴固定件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齿条的两端铰接,并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底座的底面角部分别与一根驱动轮支柱的上端相连接;每根驱动轮支柱的下端安装一个橡胶轮,其中位于后端的两个橡胶轮下端分别安装一台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橡胶轮的中心孔相连接,因此能够驱动橡胶轮旋转;两个气缸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底座底面中部左右两侧,两个气动吸盘分别固定在两个气缸的下端,并且气栗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气缸及气动吸盘的气动管路相连接;两个电磁换向阀分别用于控制两个气缸的伸缩,另两个电磁换向阀则用于控制两个气动吸盘是否产生吸力;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底座的底面中部两侧部位;闪光灯组件安装在底座的底面边缘;红外记录仪探头安装在底座的底面中心部位;高分辨率摄像头安装在底座的底面边缘;控制装置安装在底座的表面边缘,并且与步进电机、电磁换向阀、气栗、伺服电机、闪光灯组件、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记录仪探头和高分辨率摄像头电连接。
[0007]所述的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南京顺来达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LSCI4_20mA型红外温度传感器。
[0008]所述的红外记录仪探头采用美国FLIR公司生产的Tau2型红外摄像头。
[0009]所述的高分辨率摄像头采用罗技公司生产的Mariner摄像头组件。
[0010]所述的电磁换向阀为2位5通电磁换向阀,采用DELIXI公司生产的4V210-08型。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误检或漏检,可降低机务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精度;本系统体积较小,便于移动携带,也可将机翼的检测结果无线传输到手提电脑中记录和保存,通过分析可显著降低维护成本,提升飞行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部分结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部分结构轴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中底座及附属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中驱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中转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中气缸和气动吸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应用范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20]如图I-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多根驱动轮支柱2、多个橡胶轮3、两台步进电机5、两个气缸24、两个气动吸盘25、四个电磁换向阀9、气栗13、橡胶减振底座14、两个转动轴固定件18、两个转向连接件33、齿条17、齿轮16、伺服电机15、闪光灯组件28、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29、红外记录仪探头30、高分辨率摄像头32和控制装置8;其中底座I水平设置;橡胶减振底座14安装在底座I的表面中心;气栗13安装在橡胶减振底座14上;两个电磁换向阀9分别固定在位于橡胶减振底座14两侧的底座I表面,另两个电磁换向阀9分别固定在底座I的表面中部左右两侧部位;伺服电机15安装在位于气栗13前方的底座I表面,其输出轴朝前设置且与齿轮16相连接;两个转动轴固定件18分别固定在底座I的前端表面两侧部位;两个转向连接件3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轴固定件18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齿条17的两端铰接,并且齿轮16与齿条17相啮合;底座I的底面角部分别与一根驱动轮支柱2的上端相连接;每根驱动轮支柱2的下端安装一个橡胶轮3,其中位于后端的两个橡胶轮3下端分别安装一台步进电机5,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与橡胶轮3的中心孔相连接,因此能够驱动橡胶轮3旋转;两个气缸24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底座I底面中部左右两侧,两个气动吸盘25分别固定在两个气缸24的下端,并且气栗13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气缸24及气动吸盘25的气动管路相连接;两个电磁换向阀9分别用于控制两个气缸24的伸缩,另两个电磁换向阀9则用于控制两个气动吸盘25是否产生吸力;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29分别安装在底座I的底面中部两侧部位;闪光灯组件28安装在底座I的底面边缘;红外记录仪探头30安装在底座I的底面中心部位;高分辨率摄像头32安装在底座I的底面边缘;控制装置8安装在底座I的表面边缘,并且与步进电机5、电磁换向阀9、气栗13、伺服电机15、闪光灯组件28、红外温度传感器29、红外记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