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标签粘贴到试管的外周面上的标签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81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把标签粘贴到试管的外周面上的标签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识别标签自动粘贴到容纳试样例如血液的试管的外周面上的标签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机构例如医院里,抽取的血液容纳在试管中。血液抽取的日期和时间以及被抽取血液的人员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和年龄用条形码及其类似物表示。条形码印制在识别标签例如条形码标签上。识别标签粘贴到试管的外周面上。
Jpn.U.M.Appln.KOKAI Pub.No.6-46810公开了一种把识别标签自动粘贴到试管的外周面上的标签粘贴装置。传统标签粘贴装置包括供给装置、粘贴装置和判定装置。
供给装置把容纳在盒子内的多个试管一个接一个地传送给粘贴装置该该粘贴装置绕试管的圆周方向转动从供给装置传送来的每个试管,并把识别标签粘贴到该试管的外周面上。判定装置监视每个试管的识别标签的粘贴状态,并读取每个识别标签的条形码。当其判定识别标签的粘贴状态及条形码的读取结果有缺陷时,判定装置移除其识别标签的粘贴状态已被判定为有缺陷的那个试管。
传统标签粘贴装置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其中,试管在从盒子中传送出到判定识别标签的粘贴状态的过程中始终维持水平姿态。因此,供给装置、粘贴装置和判定装置必须是分开且单独的单元,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隔地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这增大了标签粘贴装置的平面尺寸,且需要为该装置提供广大的安装空间。此外,该装置需要一种作为不可缺少部件且专用于从供给装置经由粘贴装置传送试管给判定装置的装置。这导致了标签粘贴装置具有复杂结构和大尺寸的问题,由此该标签粘贴装置的价格提高。
发明概述本发明目的是获取一种能够减小安装该装置所需的空间、结构简化且价格低廉的标签粘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包括供给机构、粘贴机构和标签供给机构。供给机构具有一用于夹持处于竖立状态的试管的夹持机构以及一在粘贴位置与该夹持机构从该粘贴位置向上退回的等待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夹持机构的升降机构。粘贴机构绕试管的圆周方向转动已经由供给机构下移至粘贴位置的试管,并通过围绕外周面卷绕标签把该标签粘贴到该试管的外周面上。标签供给机构给粘贴机构供应标签。
依据以上构造,可在试管具有垂直姿态的状态下执行从供给试管到粘贴识别标签的一系列操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减小用于安装标签粘贴装置所需要的空间。
另外,仅通过在粘贴位置与等待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试管,就可把标签粘贴到该试管上。这避免了需要专用于为每个操作步骤传送试管的装置。因此,标签粘贴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设备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随后说明书中阐述,它们中的部分将由该说明书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知。利用以下特别指出的设备和组合,可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的简要说明包含在本说明书内、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且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与以上给出的概述和以下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意性俯视图,表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标签粘贴装置;图2A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粘贴装置的侧视图,表示试管、供给装置、粘贴装置、传送机构和标签供给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图2B是一种用于夹持处于垂直竖立姿态的试管的夹持机构的剖面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粘贴装置的俯视图,表示试管、粘贴装置和标签供给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粘贴装置的俯视图,表示试管经由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被夹持在垂直竖立姿态的一种状态;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粘贴装置的侧视图,表示试管经由上转动件和下转动件被夹持在垂直竖立姿态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图1是一种依据本发明的标签粘贴装置100的示意性俯视图。标签粘贴装置100把如图5所示的条形码标签2自动粘贴到试管1的外周面上。条形码标签2具有一种用于指示容纳在试管1内的试样信息的条形码2b。条形码2b印制在条形码标签2上。
标签粘贴装置100具有一用于把条形码标签2粘贴到试管1上的粘贴位置P1。供给装置10、粘贴装置30和标签供给机构50都集中在粘贴位置P1。
如图2A所示,供给装置10提供在粘贴位置P1的上方。供给装置10具有一升降机构11以及一由该升降机构11支承的夹持机构15。升降机构11具有机架9、一对从该机架9起垂直竖立的导轨12、一由导轨12可垂直移动地支承的升降件13和以预定冲程上下移动升降件13的第一气缸14。换句话说,升降机构11的第一气缸14构造用以在粘贴位置P1与夹持机构15从粘贴位置P1上方退回的等待位置P2之间上下移动该夹持机构15。
夹持机构15夹持处于垂直竖立姿态的试管1。夹持机构15具有导管17和第二气16。导管17固定到升降件13上,且从该升降件13起垂直向下伸出。导管17的底端具有一种将装配到试管1的开口端内的装配部17a。
第二气16以垂直竖立姿态保持在升降件13上。第二气缸16具有一种可轴向移动的杆18。如图2B所示,杆18穿过导管17和装配部17a且从该导管17起向下伸出。一种将插入试管1内的插入导件19固定在杆18的伸出端部上。
此外,一对弹性件21和22以及一种加压件23提供在杆18上。每个弹性件21和22都是具有一定尺寸的球形,该尺寸的球形能被插入试管1内。弹性件21和22位于装配部17a与插入导件19之间,且可在杆18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该杆18移动。加压件23是具有一定尺寸的工字轮,该尺寸的工字轮能被插入试管1内。加压件23位于弹性件21与22之间,且可在杆18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该杆18移动。
当夹持机构15退回等待位置P2时,利用一种试管供给设备(未表示)把试管1自动供应给位于该夹持机构15下方的一位置。在此操作中,试管1保持处于垂直姿态且其开口端向上。
当试管1供应给位于夹持机构15下方的一位置时,升降机构11的第一气缸14从等待位置P2向下移动夹持机构15至粘贴位置P1。因而,如图2B所示,位于导管17底端的装配部17a装配到试管1的开口端内,且杆18上的插入导件19、弹性件21和22以及加压件23插入试管1内。
当插入导件19、弹性件21和22以及加压件23已插入试管1内时,夹持机构15的第二气缸16朝向把杆18拉出试管1的方向移动该杆18。利用这种移动,插入导件19在试管1内上升,且该插入导件19与装配部17a之间的间距缩小。因此,一个弹性件21被压缩在装配部17a与加压件23之间,另一弹性件22被压缩在加压件23与插入导件19之间。
因此,弹性件21和22被压缩以增大其在试管1内的直径,于是该弹性件21和22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该试管1的内表面。结果,试管1通过弹性件21和22保持在垂直竖立姿态。
当第二气缸16朝向把杆18推入试管1内的方向移动该杆18时,插入导件19与装配部17a之间的间距加宽。因此,弹性件21和22被解除压缩,并恢复到它们的原始形状。由此,弹性件21和22与试管1的内表面分离,该试管1被解除利用弹性件21和22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弹性件21和22夹持处于垂直竖立姿态的试管1。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试管1可通过单个弹性件来夹持。依据这种构造,单个弹性件被压缩在插入导件19与装配部17a之间,于是加压件23可省略。
通过围绕试管1卷绕条形码标签2,粘贴装置30把该条形码标签2粘贴到下移至粘贴位置P1的试管1上。如图3-5所示,粘贴装置30具有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以及多个个传动气缸33和34。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相互对置,且位于粘贴位置P1的试管1介于两者之间。传动气缸33朝向靠近和离开试管1的方向移动第一可动件31。传动气缸34朝向靠近和离开试管1的方向移动第二可动件32。
第一可动件31具有向下伸出的第一支架32A。按照相同方式,第二可动件32具有向下伸出的第二支架32A。第一和第二支架31A和32A相互对置,且位于粘贴位置P1的试管1介于两者之间。
第一支架31A具有一对上转动件35a和35b以及一下转动件36。上转动件35a和35b是例如滑轮,且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支架31A的顶端上。下转动件36是例如滚轮,且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支架31A的底端上。
第二支架32A具有一对上转动件35c和35d以及一下转动件37。上转动件35c和35d是例如滑轮,且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支架32A的顶端上。下转动件37是例如滚轮,且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支架32A的底端上。
当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朝向靠近试管1的方向移动时,上转动件35a至35d可转动地夹持该试管1上端的外周面。按照相同方式,当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朝向靠近试管1的方向移动时,下转动件36和37可转动地夹持该试管1下端的外周面。由此,已下移至粘贴位置P1的试管1就经由四个上转动件35a至35d以及两个下转动件36和37支承,从而使得该试管1可绕其圆周方向移动。
如图3至5所示,第一支架31A具有标签粘贴辊38。该标签粘贴辊38经由第一支架31A可转动地支承在垂直竖立姿态。当试管1由上转动件35a至35d以及下转动件36和37支承时,标签粘贴辊38与该试管1的外周面滚动接触。
如图5所示,标签粘贴辊38具有一种向上伸出的转轴38a。从动轮39提供在转轴38a的顶端部上。此外,电动机41经由第一支架31A支承,且支承板44介于两者之间。电动机41具有主动轮42。传动带43延伸于主动轮42与从动轮39之间。传动带43经由主动轮42和从动轮39把电动机41的转矩传递给标签粘贴辊38。
因此,从动轮39、主动轮42、传动带43以及电动机41形成了一使标签粘贴辊38绕其圆周方向转动的辊驱动机构40。
标签供给机构50间歇地把条形码标签2供应至试管1的外周面与标签粘贴辊38之间。如图1,3和4所示,标签供给机构50包括给料设备51、卷绕设备54、分离轴52、导辊53以及标签印制机55。
给料设备51可转动地支承一种通过卷绕标签纸2a而形成的卷状物2A。标签纸2a被从给料设备51朝向粘贴位置P1输送。
卷绕设备54依据一种预定程序间歇地卷绕自给料设备51输送的标签纸2a。分离轴52把标签纸2a的从给料设备51至粘贴位置P1的输送方向反转为朝向卷绕设备54。分离轴52靠近在粘贴位置P1竖立的试管1。导辊53位于分离轴52旁边,且引导已通过分离轴52的标签纸2a至卷绕设备54。
标签印制机55制作其上印制有条形码2b的条形码标签2。所制得的条形码标签2在位于分离轴52的给料设备51一侧即该分离轴52上游的一位置粘附到标签纸2a上。
如图3和4所示,分离轴52具有一种朝向粘贴位置P1向下倾斜的拐角部52a。从给料设备51输送来的标签纸2a沿着分离轴52处的拐角部52a转动一锐角。
因此,当粘附在标签纸2a上的条形码标签2到达分离轴52时,强制地朝向离开条形码标签2的方向拉该标签纸2a。换句话说,条形码标签2被剥离标签纸2a,且被剥离的条形码标签2输送至试管1的外周面与标签粘贴辊38之间。在此步骤中,这样定位条形码标签2,从而使其具有粘合剂层的背面朝向试管1的外周面。
如图5所示,条形码读取器45经由粘贴装置30的第二支架32a支承,且支承板47介于两者之间。条形码读取器45从粘贴在试管1上的条形码标签2读取条形码2b。条形码读取器45具有一种光投射口46以及一种在该条形码读取器45读取条形码2b时发光的灯(未示出)。
条形码读取器45基于条形码2b的读取结果判断条形码标签2在试管1上的粘贴状态是良好还是有缺陷。若条形码读取器45判定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有缺陷,则其输出一种用于除去该具有缺陷条形码标签2的试管1的信号。
如图2A和5所示,一种传送机构5提供在粘贴位置P1的下方。该传送机构5把粘贴有条形码标签2的试管1传送到随后的处理位置。传送机构5包括每个都接收试管1的多个个夹持器3、带式传送机6以及一对导板7和8。
每个夹持器3都包括一试管1的底端部插入其内的圆筒部3a以及一形成在该圆筒部3a的底端部内的导槽3b。该导槽3b具有一绕圆筒部3a的圆周方向连续的环形。
带式传送机6间歇地传送夹持器3。当一个夹持器3到达粘贴位置P1的正下方时,带式传送机6暂时停止。
导板7和8相互对置、夹持带式传送机6于其间且沿着该带式传送机6提供。导板7和8分别具有导向凸起7a和8a。导向凸起7a和8a沿着带式传送机6延伸且可滑动地装配在夹持器3的导槽3b内。利用这种装配,夹持器3保持在一使其圆筒部3a直立的姿态。
图2A和5表示了传送机构5靠近粘贴装置30的下转动件36和37。然而,在实际的标签粘贴装置100中,下转动件36和37与传送机构5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具有比试管1的整个长度要大的垂直长度。
该空间容纳一回收盒(未示出),该回收盒用于回收其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有缺陷的试管1。回收盒可在该盒退出所述空间的第一位星与该盒进入所述空间以到达粘贴装置30的正下方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当条形码读取器45输出一种指示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有缺陷的信号时,回收盒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
接着,说明标签粘贴装置100的操作。
图2A表示试管1在等待位置P2保持垂直竖立姿态。当升降机构11的第一气缸14向下移动该升降件13时,试管1从等待位置P2移至粘贴位置P1,同时维持垂直姿态。在试管向下移动时,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远离粘贴位置P1。因此,如图3所示,第一可动件31的上转动件35a和35b和下转动件36以及第二可动件32的上转动件35c和35d和下转动件37远离试管1的外周面,以不妨碍该试管1向下移动。
当试管1已下移至粘贴位置P1时,标签供给机构50的卷绕设备54工作。由此,从由给料设备51支承的卷状物2A输送标签纸2a。与此同时,由标签印制机55制作的条形码标签2粘附到位于分离轴52的给料设备51一侧即该分离轴52上游的标签纸2a上。
当条形码标签2随着标签纸2a的输送到达分离轴52时,该条形码标签2被剥离该标签纸2a。所剥离的条形码标签2被引导到在粘贴位置P1竖立的试管1,且该条形码标签2的具有粘合剂层的背面朝向该试管1的外周面,如图3所示。
接着,如图4所示,利用传动气 33和34把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推进至试管1。通过这种推进,上转动件35a至35d可转动地夹持试管1的上端部,下转动件36和37可转动地夹持该试管1的下端部。此外,标签粘贴辊38被推进至试管1的外周面,从标签纸2a上剥离的条形码标签2夹持在该标签粘贴辊38与试管1的外周面之间。
当试管1由上转动件35a至35d以及下转动件36和37夹持时,该试管1被解除利用夹持机构15的夹持。通过用第二气缸16把杆18推入试管1内来执行此解除操作。
接着,辊驱动机构40沿着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标签粘贴辊38。通过这种转动,条形码标签2卷绕在试管1的外周面上,并经由粘合剂层粘贴到该试管1的外周面上。
即使在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已经完成之后,标签粘贴辊38也持续转动试管1。通过转动试管1,通过条形码读取器45读取条形码2b。
若基于条形码读取器45的读取结果判定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没有缺陷,则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和32经由传动气缸33和34朝向离开试管1的方向退回。由此,试管1被解除利用上转动件35a至35d以及下转动件36和37的夹持。
结果,粘贴有条形码标签2的试管1脱离夹持机构15,并下落以被传送机构5的夹持器3接收。由夹持器3夹持的试管1通过带式传送机6传送至随后的处理位置。
若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有缺陷,回收盒就响应于一种来自条形码读取器45的信号被推进至第二位置。于是,当试管1被解除利用上转动件35a至35d以及下转动件36和37的夹持时,该试管1就落入回收盒内,并经由一种不同于传送机构5的路线回收。
当试管1脱离夹持机构15并自其下落时,该夹持机构15经由第二气缸14的操作而从粘贴位置P1退回等待位置P2,并等待供给下一试管1。
依据具有以上构造的标签粘贴装置100,可在试管1处于垂直竖立姿态的状态下执行从供给试管1至粘贴位置P1到粘贴条形码标签2的一系列操作。这使得标签粘贴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平面尺寸上更紧凑,并减小了用于安装该标签粘贴装置100所需的空间。
另外,当条形码标签2粘贴到试管1上时,标签粘贴装置100就足以能够在粘贴位置P1与等待位置P2之间简单地上下移动该试管1。这避免了需要专用于为每个操作步骤传送试管1的装置。因此,标签粘贴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由此设备成本降低。
此外,依据以上构造,通过简单地利用第二气缸16上下移动杆18,供给装置10的夹持机构15夹持试管1以阻止其放开并落下该试管1。这简化了夹持机构15的结构,并能够可靠地夹持和放开试管1。
其它优点和变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较宽方面不限于这里表示并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相应的,可作出各种变形,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它们的等效物所限定的一般发明概念的实质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具有一把标签(2)粘贴到试管(1)的外周面上的粘贴位置(P1),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给装置(10),包括一用于夹持处于竖立状态的所述试管(1)的夹持机构(15),以及一在所述粘贴位置(P1)与所述夹持机构(15)从所述粘贴位置(P1)向上退回的等待位置(P2)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机构(15)的升降机构(11);粘贴装置(30),用于绕所述试管(1)的圆周方向转动已经由所述供给装置(10)下移至所述粘贴位置(P1)的所述试管(1),并通过围绕所述外周面卷绕所述标签(2)把所述标签(2)粘贴到所述试管(1)的所述外周面上;以及标签供给机构(50),用于给所述粘贴装置(30)供应所述标签(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装置(30)包括(i)第一可动件(31)和第二可动件(32),它们相互对置,已下移至所述粘贴位置(P1)的所述试管(1)介于两者之间;(ii)多个转动件(35a,35b,35c,35d,36,37),它们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件(31,32)支承且在它们之间夹持所述试管(1),从而使所述试管(1)可周向转动;(iii)标签粘贴辊(38),其由所述第一可动件(31)可转动地支承,且其与由所述转动件(35a,35b,35c,35d,36,37)夹持的所述试管(1)的外周面接触;以及(iv)驱动机构(40),其用于周向转动所述标签粘贴辊(38),以及所述标签(2)供应至所述标签粘贴辊(38)与所述试管(1)的外周面之间,由此所述标签(2)通过所述标签粘贴辊(38)卷绕在所述试管(1)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2)是一种其上具有条形码(2b)的条形码标签(2),所述粘贴装置(30)的所述第二可动件(32)具有一种从所述试管(1)读取所述条形码(2b)的条形码读取器(45),所述条形码读取器(45)基于所述条形码(2b)的读取结果判断所述条形码标签(2)是否正确粘贴到所述试管(1)上,并基于所述判定结果输出一种信号以除去其所述条形码标签(2)的粘贴状态有缺陷的所述试管(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粘贴位置(P1)下方的传送机构(5),所述传送机构(5)具有一用于接收粘贴有所述标签(2)的所述试管(1)的夹持器(3)以及一用于传送所述夹持器(3)的传送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5)包括杆(18),其可卸除地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气缸(16),其轴向移动所述杆(18);以及弹性件(21,22),支承在所述杆(18)上以沿着所述杆(18)的轴向方向能够相对地移动,该弹性件具有可插入所述试管(1)内的尺寸,当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的所述杆(18)朝向被拉出所述试管(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在所述试管(1)内被压缩,并与所述试管(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试管(1)被保持在竖立状态,当所述杆(18)朝向被推入所述试管(1)内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在所述试管(1)内被解除压缩,并与所述试管(1)的所述内表面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升降件(13);以及以预定冲程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件(13)的气缸(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5)包括导管(17),其从所述升降件(13)朝向所述试管(1)向下延伸,且具有一装配在所述试管(1)的开口端内的装配部(17a);杆(18),其通过所述导管(17)可轴向移动地插入所述试管(1)内;气缸(16),用于轴向移动所述杆(18);插入头件(19),其与所述杆(18)连接且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以及弹性件(21,22),其支承在所述杆(18)上以沿着所述杆(18)的轴向方向能够相对地移动,该弹性件具有可插入到所述试管(1)内的尺寸,且该弹性件介于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当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的所述杆(18)朝向被拉出所述试管(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被压缩在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且与所述试管(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试管(1)保持在竖立状态,当所述杆(18)朝向被推入所述试管(1)内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被解除在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的压缩,并与所述试管(1)的所述内表面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5)包括导管(17),其从所述升降件(13)朝向所述试管(1)向下延伸,且具有一装配在所述试管(1)的开口端内的装配部(17a);杆(18),其通过所述导管(17)可轴向移动地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气缸(16),用于轴向移动所述杆(18);插入头件(19),其与所述杆(18)连接且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多个弹性件(21,22),支承在所述杆(18)上以沿着所述杆(18)的轴向方向能够相对地移动,该弹性件具有可插入到所述试管(1)内的尺寸,且该弹性件介于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以及加压件(23),其支承在所述杆(18)上以沿着所述杆(18)的轴向方向可相对地移动,且该加压件介于所述弹性件(21,22)之间,当插入在所述试管(1)内的所述杆(18)朝向被拉出所述试管(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分别被压缩在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加压件(23)之间以及所述加压件(23)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且与所述试管(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试管(1)保持在竖立状态,当所述杆(18)朝向被推入所述试管(1)内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21,22)被解除在所述插入头件(19)与所述加压件(23)之间以及所述加压件(23)与所述装配部(17a)之间的压缩,并与所述试管(1)的所述内表面分离。
全文摘要
一种标签粘贴装置(100),包括供给机构(10)、粘贴机构(30)和标签供给机构(50)。供给机构(10)具有一用于夹持处于竖立状态的试管(1)的夹持机构(15)以及一在粘贴位置(P1)与该夹持机构(15)从该粘贴位置(P1)向上退回的等待位置(P2)之间上下移动该夹持机构(15)的升降机构(11)。粘贴机构(30)绕试管(1)的圆周方向转动已经由供给机构(10)下移至粘贴位置(P1)的试管(1),并通过围绕外周面卷绕标签(2)把该标签(2)粘贴到该试管(1)的外周面上。标签供给机构(50)给粘贴机构(30)供应标签(2)。
文档编号B65C9/00GK1736806SQ200510092649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
发明者伊藤照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Id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