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59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纺织行业,是一种在丝饼成筒后为提高产品附加值而对丝条进行上油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与络筒机结合,直接在络筒时进行上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丝条上油方式是在丝条为半成品时采用油浴上油,油量耗费大,油浴上油后的半成品再脱水、烘干、调湿等后处理,此方式影响上油效果和质量。
原上油方式采用油水混合上油,丝条含水量大,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油水混合上油,使用量大,上油率低,仅有0.2%的油被丝条吸收,而排放的大量油水混合物污染环境。另外,原上油装置上油不均匀,也将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丝条上油方式和装置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丝条产品质量,而提供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采用该上油装置,直接在成品上油,油量耗费低,环境污染小,油吸收率高,上油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络筒机上,络筒的上端,包括一个储油的油盘、位于油盘上部与丝条位置对应的油轮、设于油盘与油轮之间的吸油介质。
所述油轮上部设有刮油板。
所述刮油板安装在一调节支架的调节板上,该调节支架与络筒机机架连接,调节板经调节螺钉、弹簧与调节支架连接。
所述油盘有阶梯式上下两层储油结构,上层是油槽,下层是相通的储油槽。
所述吸油介质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在双丝络筒机上安装两套油轮和刮油板,并与络筒机上的两个导丝器位置对应,油盘置于两油轮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由半成品上油改为直接在络筒成品上上油,而且改变了原油浴上油方式,使油量耗费得到显著降低;二、而且,直接在成品上油,属于干温上油,油完全被丝条吸收,无损失,废油少,对环境无污染;三、采用纯油介质上油,丝条含水量小,产品附加值和下游织造使用性能好。
四、增加的油轮装置,丝条与油轮配合,保持丝条上油的均匀性。
五、可按要求控制上油率在0.2~2.0%,根据用户需要调节上油量。
六、可减少丝条毛羽。
七、改善丝条柔软性、抗静电及摩擦方面的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络筒机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络筒机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络筒机1上,络筒2的上端。其组成情况是一、一个安装在油轮轴13上的可旋转的油轮4,其位置与丝条运行位置相对应,即在一条纵线上,丝条在此位置与油轮4旋转面接触,吸收油轮4上附者的油;二、油盘3,位于油轮4下部,油盘3内有阶梯式上下两层储油结构,两边上层是油槽11,中部下层是储油槽12,油槽11与油轮4之间设置有吸油介质5,如海绵,使油槽11里的油被吸附到油轮4上;三、刮油装置,目的是确定油轮4上的含油量。包括与油轮4接触的刮油板6、安装刮油板6的调节支架7,刮油板6与调节支架7上的调节板8连接。调节支架7安装在油轮4上部的络筒机机架1上,调节板8与调节支架7为一体,其自由端与调节支架7主体之间由调节螺钉9、弹簧10连接,以实现刮油板6与油轮4紧密程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针对双丝络筒机的改进是在双丝络筒机上安装两套上述油轮4和刮油装置(调节支架7、刮油板6),并与络筒机上的两个导丝器14位置对应,油盘3置于两油轮4下部,通长设置。如果双丝改为三丝,则增加一副本装置即可(可共用一个油盘)。
采用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成品上油,油量耗费低,环境污染小,油吸收率高,上油均匀可控、提高质量、改善柔软性、抗静电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络筒机(1)上,络筒(2)的上端,包括一个储油的油盘(3)、位于油盘(3)上部与丝条位置对应的油轮(4)、设于油盘(3)与油轮(4)之间的吸油介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轮(4)上部设有刮油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板(6)安装在一调节支架(7)的调节板上(8),该调节支架(7)与络筒机机架连接,调节板(8)经调节螺钉(9)、弹簧(10)与调节支架(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盘(3)有阶梯式上下两层储油结构,上层是油槽(11),下层是储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介质(5)为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双丝络筒机上安装两套油轮(4)和刮油板(6),并与络筒机上的两个导丝器位置对应,油盘(3)置于两油轮(4)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为提高丝条产品质量的络筒机丝条上油装置,该上油装置安装在络筒机上,络筒的上端,包括一个储油的油盘、位于油盘上部与丝条位置对应的油轮、设于油盘与油轮之间的吸油介质,油轮上部设有刮油板。采用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成品上油,油量耗费低,环境污染小,油吸收率高,上油均匀。
文档编号B65H71/00GK2773027SQ20052003311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罗金友, 雷崇明, 韦运起, 毛述平, 陈贤俊 申请人: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