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41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详细地说,涉及接纱作业中的线端的捕 捉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实开平5-326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接纱机构的自动络纱 机(纤维机械)。日本实开平5-3269号公报的自动络纱^L构成为,
将固定在下方的纱管的纱线巻绕到压接在横动巻筒上进行旋转的巻 装上。在该自动络纱机中,在断头时使设置在打结器或捻接器等的 接纱装置上的抽吸嘴以及抽吸口转动,通过抽吸嘴来吸卩1把握纱管 侧的下纱线的线端,并且通过抽吸口来吸引把握巻装的表面的上纱 线的线端。然后,通过使抽吸嘴和抽吸口转动,将两方的纱线导入 接纱机构进行接纱。在日本实开平5-3269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中, 横动装置构成为能够改变横动宽度,并且,将上述抽吸口的开口宽 度设置成与最大的横动宽度大致相等。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在美国专利第3314621号的i^明书中公 开了当断头发生时不使巻绕作业中断地进行接纱作业的纱线巻绕 机。美国专利第3314621号的说明书中公开的纱线巻绕才几,将从喂 纱纱管引出的纱线蓄留在蓄留容器中,当断头发生时,使用蓄留的 纱线进行接纱作业并继续进行巻绕作业。
但是,在如日本实开平5-3269号公^JM羊、采用通过抽吸口来 吸引捕捉巻装的表面上的线端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时巻装的表面部 分被抽吸口的吸引力拉拽、产生络交紊乱的状况。有时还会在进行 巻装上的线端的捕捉时发生端面滑落等、接纱作业不能顺畅地进行。 由于将抽吸口的开口宽度形成为宽幅,因而为进行吸引捕捉需要较大的压力,因此成为负压源的容量的增大、运转成本的上升等的原 因。
美国专利第3314621号的说明书所公开的纱线巻绕^/L,虽然使 用蓄留的纱线进行接纱作业而能够继续进行巻装的巻绕作业,但从 线端的捕捉的效率化的观点来看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 致巻装的品质降低、能够迅速地进行接纱作业的纤维机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用于解决该 技术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纤维机械。即,该纤维机 械具有巻绕部、纱线蓄留装置、接纱机构、纱线捕捉机构。所述巻 绕部巻绕纱线。所述纱线蓄留装置能够蓄留巻绕到所述巻绕部之前 的纱线。所述接纱机构为进行接纱作业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 的上游侧。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捕捉位于所述接纱机构下游侧的线端 并将其引导至所述接纱机构。该纱线捕捉机构构成为能够在捕捉所 述线端的捕捉位置和将捕捉到的线端引导至所述接纱机构的引导位 置之间移动,并且,通常时,该纱线捕捉机构在所述捕捉位置或其 附近待机。而且,纤维机械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捕捉位置的所述 纱线捕捉机构对位于所述接纱机构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的纱线 进行捕捉。
由此,在需要进行接纱作业的情况下,捕捉位置上的纱线捕捉 机构能够迅速开始纱线的捕捉。因此,能够缩短接纱作业的作业周 期,能够使纤维机械的运转效率提高。能够一边继续巻绕部的巻绕, 一边从纱线蓄留装置将纱线引出进行接纱作业。而且,由于接纱作 业所需的纱线不是从巻绕部而是从纱线蓄留装置被引出,因此能够 抑制巻绕部巻绕的纱线凌乱等的不良影响,或将该不良影响控制为 零。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所述纤维机械 的所述巻绕部以 一边使纱线横动 一边进行巻绕的方式构成。所述纱 线捕捉机构具有用于吸引捕捉纱线的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以比所述 巻绕部的横动宽度小的宽度形成。
由此,由于能够减小吸引口,因而能够容易地使纱线捕捉机构 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吸引捕捉所需的压力、实现节能化。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如下述这样构成。即,所述纱线蓄留 装置具有用于对被导入的纱线的路径进行引导的导入引导部。所述 捕捉位置是所述导入引导部的附近。
由此,导入引导部对被导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的路径进行引 导(限制),由此,在接纱作业时,能够使线端存在于一定的狭小 区域中。因此,即使是小型的吸引口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线端的捕捉, 能够使捕捉成功率提高。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描画围绕所述接纱 机构的环状的轨迹,从所述捕捉位置经由所述引导位置返回至所述 捕捉位置或其附近。
由此,纱线捕捉机构在将纱线引导至接纱机构后,绕入接纱机 构的相反侧,能够从引导位置返回至通常时的位置。因此,在接纱 机构所进行的接纱完成后,也能够使纱线捕捉机构不与纱线干涉地 返回通常时的位置。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构成为能够360度 旋转。
由此,能够以使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旋转的筒单的结构、使纱线 捕捉机构不与纱线干涉地移动。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具有用于捕捉所述接纱机构的上游侧 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所述接纱机构的上游侧纱线捕捉机构。
由此,能够通过纱线捕捉机构迅速地捕捉下游侧的线端并将其 引导至接纱机构,并且,能够通过上游侧纱线捕捉机构捕捉上游侧 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接纱机构。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其他的特性、要素、过程、步骤、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势, 会在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巻绕 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巻绕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蓄存器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待机位置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与蓄存器的位置关系 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接纱作业时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以及上游侧纱线引 导管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
视图。图2是巻绕单元10的侧视图。
图1以及图2所示的巻绕单元10, 一边使从喂纱纱管21被退绕 的纱线20横动一边将其巻绕到巻绕纱管22上,形成规定长度、规 定形状的巻装30。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纤维机械),具有并 列配置的多个巻绕单元IO和配置在其并列方向的一端的省略图示的 机台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各个巻绕单元IO具有设置在主视图中 左右一侧的省略图示的单元框架19、和设置在该单元框架19的侧面 的巻绕单元主体16。
如图1所示,上述巻绕单元主体16具有喂纱部5、接纱部6、 纱疯才企测部7、纱线蓄留部8、以及巻绕部9。另外,在以下的i兌明 中,有时将纱线2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简称为"上游侧"、 "下游侧"。
喂纱部5具有喂纱纱管保持部60、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以及
7第一张力器41。
喂纱纱管保持部60构成为,能够对用于供给纱线20的喂纱纱 管21进行更换设置。在该喂纱纱管保持部60上,连接有用于将新 的喂纱纱管21向该喂纱纱管保持部60供给的省略图示的纱管供给 装置。作为该纱管供给装置,例如可以采用纱库式的供给装置、托 盘式的供给装置。
当纱线20从设置在喂纱纱管保持部60上的喂纱纱管21被全部 引出、喂纱纱管变成空纱管时,所述喂纱部5将该空纱管从喂纱纱 管保持部60排出。所述纱管供给装置能够对排出了空纱管的喂纱纱 管保持部60依次供给新的喂纱纱管21。
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通过使覆盖在喂纱纱管21的芯管上的限 制部件40从喂纱纱管21上与纱线的退绕连动地下降,由此对来自 喂纱纱管21的纱线的退绕进行辅助。限制部件40相对于因从喂纱 纱管21被退绕的纱线的旋转和离心力而形成在喂纱纱管21上部的 气圈接触,通过对该气圈赋予适当的张力来对纱线的退绕进行辅助。 在限制部件40的附近,具有用于检测上述喂纱纱管21的管纱上部 锥面部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当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管纱上部锥面部 的下降时,能够对其进行追踪,并进行控制通过例如气缸(省略图 示)使上述限制部件40下降。
在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的附近,设有能够检测纱线20的有无 的纱线探测器(上游侧纱线检测传感器)37。该纱线探测器37构成 为,能够检测到从喂纱纱管21被引出的纱线20的用尽、并能够向 单元控制部50发送无纱线检测信号。
第一张力器41是对移动的纱线20赋予规定的张力的部件。作 为该第一张力器41,例如,可以采用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 梳齿的门式张力器。可动侧的梳齿可以通过省略图示的旋转式的螺 线管而转动,从而梳齿之间能够成为啮合状态或释放状态。另外, 该第一张力器41不限于门式张力器,也可以使用例如盘式的张力器。
接纱部6配置在上述喂纱部5的下游侧。接纱部6具有用于捕捉线端进行接纱的接纱单元11。该接纱单元11具有捻接装置(接纱
机构)14、下游侧纱线引导管(纱线捕捉机构)26、上游侧纱线引 导管(上游侧纱线捕捉机构)25。
捻接装置14在后述的清纱器15检测到纱疵时、或是来自喂纱 纱管21的退绕中的纱线发生断头时等,对喂纱纱管21侧的上游侧 纱线和巻装30侧的下游侧纱线进行接纱。作为捻接装置14,可以使 用机械式的装置、利用压缩空气等的流体的装置等。
在捻接装置14的下侧以及上侧,设有对喂纱纱管21侧的上游 侧纱线进行捕捉、引导的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和对巻装30侧的下 游侧纱线进行捕捉、引导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
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构成为,能够在用于捕捉下游侧纱线的捕 捉位置、和用于将捕捉到的下游侧纱线向捻接装置14引导的引导位 置之间移动。
在通过巻绕部9对来自喂纱纱管21的纱线20进行巻绕时(通 常时),该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在上述捕捉位置的附近(图2的实 线所示位置)待机。而在接纱作业时,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在捕捉 了蓄存器61侧的纱线(下游侧纱线)的状态下、以轴35为中心转 动至引导位置(图2的虚线的位置),由此,该下游侧纱线引导管 26构成为能够将该纱线向上游侧引出并引导至捻接装置14。而且, 在将下游侧纱线交至捻接装置14之后,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能够 以向捻接装置14的背面侧绕入的方式转动,返回通常时的位置。这 样,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构成为能够以轴35为中心360度旋转, 其顶端构成为,能够以在侧视图中描画围绕上述捻接装置14的圆形 环状的轨迹(参照图2)的方式、从通常时的待机位置旋转一周、再 返回待机位置。
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构成为,能够在用于捕捉上游侧纱线的捕 捉位置(图2的实线的位置)、和用于将捕捉到的上游侧纱线向捻 接装置14引导的引导位置(图2的虚线)之间移动。该上游侧纱线 引导管25以能够以轴33为中心、在捻接装置14的正面侧且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的方式安装。
在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的顶端形成有吸引口 32,同样地,在下 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也形成有吸引口 34。在上游侧纱线引导管 25和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上分别连接有适宜的负压源,能够对上述 吸引口 32和吸引口 34作用吸引流。
纱疯^:测部7配置在上述4妄纱部6的下游侧。该纱疯4企测部7 具有对移动的纱线20的粗度进行监视的清纱器(纱疵检测器)15。
清纱器15具有适宜的传感器,构成为能够以分析器52对来自 该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由此检测出粗节等的纱疵。另外,上述 清纱器15还可以作为检测纱线20的移动速度的传感器、以及仅对 纱线20的有无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使用。
在清纱器15的附近,配置有用于在该清纱器15检测到纱疵时 将纱线切断的刀具(纱线切断机构)18。在清纱器15的下游侧,配 置有用于对移动中的纱线上蜡的上蜡装置17。另外,在上蜡装置17 的下游侧具有省略图示的吸引部。该吸引部与适宜的负压源相连接, 能够将蜡的渣滓、回丝等吸引去除。
纱线蓄留部8配置在上述纱疵检测部7的下游侧。纱线蓄留部8 具有蓄存器(纱线蓄留装置)61,该蓄存器61能够将从喂纱纱管21 退绕的纱线20蓄留。从喂纱纱管20退绕的纱线20被蓄留在蓄存器 61中,然后,从蓄存器61被引出、并被巻绕到巻装30上。
上述蓄存器61构成为,能够将蓄留的纱线20向上游侧以及下 游侧的双方同时引出。根据这一结构,能够与将蓄留的纱线20巻绕 到巻装30上的动作并行地、将纱线20也向喂纱纱管21侧引出、进 行接纱作业。另外,对于蓄存器61的详细结构在下文进行说明。
巻绕部9配置在上述纱线蓄留部8的下游侧。巻绕部9具有 构成为能够保持巻绕纱管22的摇架23、用于使纱线20横动并使上 述巻绕纱管22旋转的巻绕巻筒(横动巻筒)24、以及第二张力器42。
摇架23构成为能够向相对于巻绕巻筒24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摆 动,由此,能够对随着纱线20的巻绕而产生的巻装30的直径的增大进行吸收。在上述巻绕巻筒2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横动槽27,纱线20通过该横动槽20而横动。由此,能够形成规定的巻绕宽度的巻装30。
第二张力器42配置在蓄存器61的下游侧,对纱线从蓄存器61退绕时所产生的张力进行控制。由此,从蓄存器61被引出的纱线能够在被赋予了适宜的张力的状态下巻绕到巻绕纱管22上。作为该第二张力器42,与第一张力器41相同,可以采用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梳齿的门式张力器、或盘式的张力器。
巻绕纱管22通过正对该巻绕纱管22配置的巻绕巻筒24的旋转驱动而被驱动。该巻绕巻筒24连结在巻筒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上,该巻筒驱动电机53的动作由电机控制部54进行控制。该电机控制部54构成为,能够接收来自单元控制部50的运转信号、进行使上述巻筒驱动电机53运转以及停止的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3对蓄存器61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蓄存器61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视图。如图3所示,蓄存器61具有旋转轴外壳70、蓄留部71、纱线引导部72。上述旋转轴外壳70具有上方开放的圆筒状的筒部78和形成于该筒部78的开放侧端部的锝部79。
上述蓄留部71配置在上述锝部79的上方。该蓄留部71具有形成为圆板状的支承板81 、从该支承板81向上方突出的多个杆部件82、该多个杆部件82的顶端部分所连接的圆板状的安装板83。蓄留部71以在上述支承板h与上述锝部79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以后述的蓄留导向臂75能够在该间隙的内部旋转的方式构成。
支承板81水平地配置,并且,在该支承板81的上表面上,多个杆部件82在圆周上等间隔地并列配置。上述蓄留部71以通过这些杆部件82形成大致圆筒形状的方式构成。通过将纱线20巻绕到由该多个杆部件82构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蓄留部71的外周部分上,从而纱线20蓄留在蓄留部71中。
纱线引导部72配置在上述旋转轴外壳70的内部。在旋转轴外壳70上,在上述筒部78的下部(与蓄留部71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导入孔(导入引导部)80,从喂纱纱管21被引出的纱线20从上述导入孔80向纱线引导部72被引导。
在上述筒部78的内部配置有旋转轴73,该旋转轴73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外壳70及蓄留部71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该旋转轴73与上述筒部78之间组装有伺服电机(纱线蓄留驱动部)55,能够使旋转轴73正转以及反转。另外,在该旋转轴73的中心,形成有轴孔状的纱线通路74。
在该旋转轴73的一端(与上述导入孔80相反侧的端部),固定有形成为圆筒状的蓄留导向臂(巻绕机构)75。该蓄留导向臂75构成为,以向上略微倾斜并通过旋转轴外壳70 (锷部79)与支承板81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在径向上伸出,其顶端部分的一部分相比于旋转轴外壳70略微探出。该蓄留导向臂75构成为与旋转轴73 —体地旋转。另外,蓄留导向臂75的内部与上述纱线通路74相连接。
在以上的结构中,从纱线引导部72的导入孔80被导入旋转轴外壳70内的纱线20,经纱线通路74以及蓄留导向臂75的内部从该蓄留导向臂75的顶端被排出,由此,上述纱线20被诱导至上述蓄留部71的侧面部分。因此,当向正方向驱动上述伺月l电才几55时,蓄留导向臂75与旋转轴73 —同旋转,由此纱线20被巻绕到上述侧面部分上。在使纱线20从蓄存器61向上游侧返回时,将伺服电机55置于中立(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在吸引捕捉了下游侧线端的状态下向下方旋转,由此将纱线20向上游侧引出。此时,伴随着纱线20的引出,蓄留导向臂75与旋转轴73—起向引出纱线的方向旋转,伺服电机55相对于将纱线20向纱线牵拉部71巻绕的驱动方向、向相反方向逆向^走转。
在上述蓄留部71上配置了多个的杆部件82的每一个,以随着从支7 c板81侧的端部向安装板83侧的端部接近而向蓄留部71的内侧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由于在纱线20上通过上述第一张力器41赋予了一定的张力,因而通过上述杆部件82的倾斜,被巻绕到蓄留部71上的纱线以向上方滑动的方式自然地移动。因此,由于当纱线
1220通过上述蓄留导向臂75被连续巻绕时、被巻绕在上述倾斜部分上的纱线向上方移动,因此,纱线20以整齐排列成螺旋状的状态被蓄留在由杆部件82构成的上述侧面部分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蓄留导向臂75的驱动部(纱线蓄留驱动部)使用了伺服电机55,因而能够精密地进行蓄留导向臂75的旋转的急停或加减速等。由此,能够正确地控制从蓄留部71将纱线20向上游侧引出的情况下的引出量及其时机等,能够更顺畅地进行接纱作业。
如图1所示,巻绕单元10具有配置在蓄留部71的上部的第一蓄留传感器76和配置在蓄留部71的下部的第二蓄留传感器77。这两个蓄留传感器(纱线蓄留检测机构)76、 77由非接触型的光学传感器等构成,分别电连接在单元控制部50上。
第一蓄留传感器76以能够检测被巻绕在构成蓄留部71的杆部件82的上端侧的纱线的方式配置在蓄留部71的上端侧,检测蓄存器61的最大蓄留状态。第二蓄留传感器77以能够检测被巻绕在杆部件82的下端侧的纱线的方式配置在蓄留部71的下游侧,检测蓄存器61的纱线蓄留不足。单元控制部50根据来自第一蓄留传感器76和第二蓄留传感器77的信号,对伺服电机55的旋转速度(纱线20向蓄留部71的供给速度)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对蓄存器61的纱线蓄留量进行调节,使其不会出现过度或不足。
另外,在蓄存器61中,纱线20向蓄留部71巻绕的速度(换言之,向蓄留部71的纱线供给速度)在开始纱线的巻绕的时刻被控制成,与随时间一起增加的巻装30的纱线巻绕速度相等、或比该随时间一起增加的巻装30的纱线巻绕速度快。而且,当从巻绕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接纱作业时所必需的纱线量蓄留在蓄存器61中时,控制成以与巻装30的纱线巻绕速度相等的速度将纱线巻绕到蓄留部71上,维持蓄留在蓄存器61中的纱线量。另外,所谓"接纱作业时所必需的纱线量",是在为进行后述的捻接装置14所进行的接纱作业而从蓄存器61向上游侧引出的纱线量的基础上、加上为进行与该接纱作业并行进行的向巻装30的巻绕而从蓄存器61向下游侧引出的纱线量而得到的。在蓄留部71中,最好始终维持蓄留有该必需的纱线量以上的纱线的状态。
从上述蓄存器61的蓄留部71被退绕的纱线20,被巻绕到通过巻绕巻筒24而被驱动的巻装30上。而且,此时,第二张力器42对纱线20所赋予的张力,通过单元控制部50而与巻绕速度相应地受到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4及图5,对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位置的控制进行说明。图4是详细表示待机位置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与蓄存器61的位置关系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接纱作业时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以及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待机位置"指的是,在直到接纱作业开始为止的通常的巻绕作业中、下游侧引导管26被保持的位置。
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被保持在待机位置时,如图4所示,其顶端部位于蓄存器61的筒部78的下方附近。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相对于移动的纱线20在装置的背面侧待机,在接纱作业时,以向正面侧倾倒的方式向下方转动,由此捕捉纱线20并将其引导至捻接装置14。由于在蓄存器61与清纱器15之间设定有用于捕捉线端的捕捉位置,因而能够在线端进入蓄存器61内部之前进行纱线的捕捉。
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部,安装有夹持部65。夹持部65形成为罩状,以包围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部的方式安装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上。在夹持部65上,形成有与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面紧密接触、能够阻塞吸引口 34的夹持壁。
夹持部6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上,上述夹持壁能够在与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面紧密接触、阻塞吸引口 34的封闭位置和开放吸引口 34的开放位置之间切换。在该夹持部65上,安装有省略图示的弹压弹簧,该弹压弹簧将上述夹持部65始终向封闭位置侧弹压。如图4所示,在蓄存器61的筒部78的下部,经由支承杆安装 有形成为板状的凸轮部67。在上述夹持部65上形成有凸部66,该 凸部66接触上述凸轮部67而被推压,由此,夹持部65构成为能够 从封闭位置切换至开放位置。
在这一结构中,当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位于待机位置时,凸部 66和凸轮部67分离。然后,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从该待机位置向 装置正面侧转动,与其顶端接近纱线20的动作大致同时地,凸部66 接触凸轮部67,夹持部65被推向开放位置侧、吸引口34开放。另 外,也可以采用在待机位置使上述凸部66和上述凸轮部67从最初 开始便接触、始终使吸引口 34开放的结构。
接下来,对清纱器15检测到纱疵时的接纱作业进行说明。清纱 器15 —旦通过纱线粗度的监视检测到纱疯,便对单元控制部50发 送纱疵检测信号。根据该纱疯检测信号,上述单元控制部50操作上 述刀具18,将纱线20切断。同时,单元控制部50使蓄存器61的伺 服电机55停止,由此使蓄留导向臂75的旋转停止。由此,下游侧 纱线的线端在蓄存器61的导入孔80的下方停止。
接着,单元控制部50使被保持在上述待机位置的下游侧纱线引 导管26经由捕捉位置向下方转动至图2的虚线所示的引导位置。由 此,清纱器15检测到的纱疯的部分从蓄留部71被退绕,向蓄存器 61的上游侧返回。
这样一来,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将向捕捉位置移动之前,配 置在蓄存器61上的凸轮部67与夹持部65的凸部66接触,吸引口 34被开放。由此,由于对吸引口 34的附近作用有吸引流,因而处于 从导入孔80垂下的状态的线端^皮吸引口 34吸引捕捉。与下游侧纱 线引导管26进一步转动、离开捕捉位置的动作大致同时地,凸轮部 67对凸部66的推压被解除,夹持部65因上述弹压弹簧而再次返回 封闭位置。此时,由于线端的一部分被吸入吸引口 34,因此成为线 端被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顶端部分和夹持部65夹住的状态。
如上述那样,与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通过捕捉位置的动作相连
15动地,夹持部65进行从封闭位置向开放位置切换并再次向封闭位置 返回的一连串的动作。因此,使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在捕捉位置停 止的控制并不是必须需要的,可以在通过捕捉位置的瞬间快速地捕 捉纱线、无停留地将下游侧纱线引导至捻接装置14。另外,为了可 靠地进行吸51捕捉,还可以进行控制使其在捕捉位置暂时停止。
夹住了线端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转动至图2中虛线所示的 引导位置,并暂时停止。接着,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在待机位置吸 引捕捉上游侧纱线,并转动至图5中虛线所示的引导位置。由于这 一转动,上游侧纱线被引导至捻接装置14。
当上游侧的线端和下游侧的线端通过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以及 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被引导至捻接装置14,则通过捻接装置14开 始接纱作业。包含纱疵的下游侧纱线的线端部被捻接装置14的刀具 切断。
将下游侧纱线引至捻接装置14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从图2 的虛线所示的引导位置以绕入捻接装置14的背面侧的方式转动,并 返回待机位置。此时,由于夹持部65通过配置在捻接装置14下方 的省略图示的凸轮部向开放位置移动,因此,通过夹持部65进行的 夹持被解除,被切断的线端在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内被吸引去除。
当捻接装置14所进行的接纱作业完成后,不等到下游侧纱线引 导管26向待机位置返回、便再次开始纱线20向蓄存器61的蓄留。 其结果是,在捻接装置14的正面侧形成纱线20的移动路径。由于 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以向捻接装置14的背面侧绕入的方式转动, 因此能够不与在捻接装置14的正面侧移动的纱线20相干涉地顺畅 地向待机位置返回。另一方面,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在将上游侧纱 线引至捻接装置14后,经捻接装置14的正面侧向待机位置返回。
由于上述的接纱作业与向巻装30的纱线20的巻绕作业并行进 行,因而能够不使巻绕巻筒24停止以及反转地将纱疯去除。当接纱 作业完成后,伺服电机55开始正转、再次开始向蓄存器61的纱线 的供给。为了使因上述接纱作业而消耗掉的纱线量恢复,将向蓄留部71的纱线20的供给速度控制为比巻装30的巻绕速度大。当蓄留 了规定量的纱线时,单元控制部50使向蓄存器61的纱线的供给速 度恢复至与巻装30的纱线巻绕速度相等的速度。
接下来,对喂纱纱管21的更换时的接纱动作进行说明。当上述 纱线探测器37检测到从喂纱纱管21供给的纱线已用尽时,该纱线 探测器37将无纱线检测信号向单元控制部50发送。接收到该无纱 线检测信号的单元控制部50,使向蓄存器61的纱线的供给停止。此 时,若对使伺服电机55停止的时机进行调节、使线端停止在规定的 位置,则纱线的捕捉变得容易、能够进一步抑制纱线的浪费,因而 是优选的。
而且,单元控制部50使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转动、对蓄存器 61入口附近的纱线20进行吸引捕捉,并且,使下游侧纱线引导管 26在该状态下向下方转动至上述引导位置,由此,将下游侧纱线引 导至捻接装置14。在将下游侧纱线引导至捻接装置14后,下游侧纱 线引导管26绕入捻接装置14的背面侧、向待机位置转动。另外, 由于该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转动与纱疵检测时是同样的,故省略 详细i兌明。
当通过上述纱管供给装置供给新的喂纱纱管21时,该新的喂纱 纱管21侧的纱线通过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被引导至捻接装置14。 而且,在捻接装置14将上游侧纱线和下游侧纱线接纱后,控制伺服 电机55,使蓄留导向臂75向纱线20蓄留的方向旋转。
由于接纱作业是与向巻装30的纱线的巻绕作业并行进行的,所 以不必使巻绕巻筒24停止以及反转便能够进行喂纱纱管21的更换。 当接纱作业完成时,伺服电机55开始正转,将新的喂纱纱管21的 纱线20向蓄存器61供给。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有巻绕部9、蓄存器 61、捻接装置14、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巻绕部9巻绕纱线。蓄存 器61能够蓄留巻绕到巻绕部9之前的纱线。捻接装置14为进行接 纱作业而配置在蓄存器61的上游侧。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捕捉捻接装置14下游侧的纱端并将其引导至捻接装置14。该下游侧纱线引 导管26构成为,能够在捕捉上述线端的捕捉位置和将捕捉到的线端 引导至捻接装置14的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下游侧纱线引导 管26通常时在上述捕捉位置的附近待机。而且,自动络纱机构成为, 能够通过上述捕捉位置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对位于捻接装置14 和蓄存器61之间的纱线进行捕捉。
由此,在有必要进行接纱作业的情况下,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 能够在短时间内向捕捉位置移动,能够迅速开始纱线的捕捉。因此, 能够缩短接纱作业的作业周期,能够使巻绕单元10生产的巻装30 的生产效率提高。能够一边继续由巻绕部9进行的巻绕, 一边从蓄 存器61将纱线引出进行接纱作业。由于接纱作业所需的纱线不是从 巻绕部9而是从蓄存器61被引出,因此不会如现有的结构那样、出 现因抽吸口而造成的巻装的表面被拉拽而发生络交紊乱、或在巻装 上发生端面滑落。这样,能够抑制接纱作业对巻装30的巻绕造成的 不良影响,或将该不良影响控制为零。而且,由于在巻绕部9中是 连续地进行巻绕作业的,因而能够使巻装的巻绕状态一定,能够形 成高品质的巻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巻绕部9构成为, 一边 借助巻绕巻筒24的横动槽27使纱线横动一边进行巻绕。下游侧纱 线引导管26具有用于吸引捕捉纱线的吸引口 34。上述吸引口 34以 比上述巻绕部9的横动宽度小的宽度形成。
由此,由于不必将吸引口 34如现有的抽吸口那样、以包含巻装 30的整个巻绕宽度的方式构成为宽幅状,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下 游侧纱线引导管26。由于能够减小吸引口34,因而能够降低吸引捕 捉所需的压力、实现节能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蓄存器61具有用于引导被导入的纱线的 路径的导入孔80。上述捕捉位置位于导入孔80附近。在接纱作业时, 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吸引口 34对上述导入孔80的附近的纱线进 行捕捉。由此,导入孔80对被导入蓄存器61的纱线20的路径进行引导 (限制),从而在接纱作业时,能够使线端存在于蓄存器61的导入 孔80的下方的狭小区域中。因此,即使是小型的吸引口 34也能够 容易地进行线端的捕捉,能够使捕捉成功率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如图 2所示,构成为,其顶端以描画围绕捻接装置14的环状的轨迹的方 式、从上述捕捉位置经由上述引导位置返回至上述捕捉位置或其附 近。
由此,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能够在将纱线引导至捻接装置14 之后,以绕入捻接装置14的背面侧的方式、从引导位置返回至通常 时的位置。因此,在接纱机构所进行的接纱后,也能够使下游侧纱 线引导管26不与纱线干涉地返回通常时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构成 为能够360度旋转。
由此,以使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旋转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 从捕捉位置经由引导位置不与纱线干涉地移动至捕捉位置附近的结 构。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有用于捕捉捻接装置14的上游侧 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上述捻接装置14的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
由此,能够通过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迅速地捕捉下游侧的线端 并将其引导至捻接装置14,并且,能够通过上游侧纱线引导管25 捕捉上游侧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掄接装置14。因此,能够迅速地进 行接纱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上述结构可以进一 步变更为下述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在纱线被导入蓄存器 61的部分的背面侧待机。但是,只要是在蓄存器61附近,能够适当 改变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的待机位置。例如,可以使下游侧纱线引 导管26在捕捉纱线的捕捉位置待机。由此,由于能够缩短从接纱作
19业开始直至捕捉纱线的时间,因而能够进 一 步使接纱作业高效化。
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纱线探测器37检测到喂纱纱管21 的纱线用尽的情况下,可以代替将向蓄存器61的纱线的供给停止的 结构、而变更为使供给速度减速的结构。即,即使纱线没有完全停 止,只要能够在线端被完全引入蓄存器61之前由下游侧纱线引导管 26进行捕捉,就能够为进行接纱作业而将纱线引导至捻接装置14。 由此,当喂纱纱管21的纱线20用尽时,可以一边在下游侧继续巻 装30的巻绕, 一边在位于蓄存器61上游的位置容易地捕捉线端, 进行与新的喂纱纱管的纱线的接纱。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在纱疵检测时、纱线的切断在刚从蓄 存器61引出纱线后进行的结构,但可以变更成在从蓄存器61引出 纱疵部分之后的任意的时刻将纱线切断。
本发明不限于自动络纱机,可以适用于其它各种的纤维机械。 例如,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将纱线从纱条进行纺纱、形成规定长度 的巻装的纺纱机。
作为适用本发明的纺纱机,例如可以考虑以下这样的结构。即, 该纺纱机具有外壳、多个纺纱单元、吹风箱、原动机箱。各纺纱单 元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牵伸装置、纺纱装置、纱线进给装置、纱线蓄 留装置、巻绕装置。牵伸装置设在纺纱机主体的外壳的上端附近, 由纺纱装置对从该牵伸装置被送来的纤维束进行纺纱。由纺纱装置 被纺纱的纱线通过纱线进给装置向下方的纱线蓄留装置进给,暂时 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中。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中的纱线通过巻绕装 置被进一步地巻绕到巻装上。在纺纱装置和纱线蓄留装置之间,具 有用于检测纱线的缺陷、进行纱线切断、将纱疯部分去除的清纱器。
而且,纺纱机具有用于进行接纱作业的接纱机构、用于引导接 纱机构的上游侧的纱线的上游侧纱线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接纱机构 的下游侧的纱线的下游侧纱线引导机构。上述下游侧纱线引导才几构 以上述纱线蓄留装置附近作为待机位置。在此结构中,在为了进行 纱疯的检测、纱条的更换而产生需要进行接纱作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下游侧纱线引导机构捕捉纺纱装置侧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接纱 才几构。而且,由4妄纱才几构对^皮引导的上游侧的线端和下游侧的线端 进行接纱。此时,由于巻绕作业不必停止而能够继续,因此能够提 高纺纱机的生产效率。
尽管对本发明已根据其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对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对以上所披露的发明进行多种方式的改进、 以及采取除以上描述的形式外的多种形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 所附的权利要求来覆盖落入本发明的主旨及保护范围的所有变形 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纱线的卷绕部;能够蓄留卷绕到所述卷绕部之前的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为进行接纱作业而配置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上游侧的接纱机构;纱线捕捉机构,为了捕捉位于所述接纱机构下游侧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所述接纱机构,该纱线捕捉机构构成为能够在捕捉所述线端的捕捉位置和将捕捉到的线端引导至所述接纱机构的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通常时该纱线捕捉机构在所述捕捉位置或其附近待机,该纤维机械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捕捉位置的所述纱线捕捉机构对位于所述接纱机构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的纱线进行捕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巻绕部以一边使纱线横动一边进行巻绕的方式构成,所述纱线捕捉机构具有用于吸引捕捉纱线的吸引口 ,所述吸引口以比所述巻绕部的横动宽度小的宽度形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有用于对被导入的纱线的路径进行引导的导入引导部,所述捕捉位置是所述导入引导部的附近。
4.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描画围绕所述接纱机构的环状的轨迹,从所述捕捉位置经由所述引导位置返回至所述捕捉位置或其附近。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捕捉机构构成为能够360度旋转。
6. 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捕捉所述接纱机构的上游侧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所述4妄纱4几构的上游侧纱线捕捉才几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具有卷绕纱线的卷绕部;能够蓄留卷绕到卷绕部之前的纱线的蓄存器(61);用于进行接纱作业的捻接装置(14);用于捕捉位于捻接装置(14)下游侧的线端并将其引导至捻接装置(14)的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构成为能够在捕捉所述线端的捕捉位置和将捕捉到的线端引导至捻接装置(14)的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通常时在所述捕捉位置的附近待机。下游侧纱线引导管(26)构成为,能够在所述捕捉位置对位于所述捻接装置(14)与所述蓄存器(61)之间的纱线进行捕捉。
文档编号B65H54/02GK101654200SQ20091015974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木野义浩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