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翻车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762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翻车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接卸带有旋转型车钩长大列的煤炭运输列车的新型翻车机
系统,用于整列万吨列车不解体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煤港码头通常使用的翻车机原设计接卸车辆主要为具有旋转型车钩的C63 型车辆,兼顾接卸不具有旋转型车钩的C61型车辆。实际接卸车辆含有具有旋转型车钩的 C76(载重76吨)型及进两年应用的C80(载重80吨)型车辆且已占相当大比例,列车编组 为200辆/列,转子承载受力比C63、C61型车辆增大1. 29-1. 33倍。因此,翻车机系统承载 能力和定位车牵引能力已不适应铁路运输车辆和列车发展的需求。因此,面对原有的翻车 机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接卸C80运输车辆,并且存在较严重的疲劳和老化现象。具体表现 在 —、焊缝开裂、刚结构断裂、金相组织改变 1、端环轨道下方的支撑板与端环表面焊缝出现严重开裂,主要是因为母材在反复 应力作用下疲劳破坏和焊缝热影响区金属组织变化、材质强度降低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前梁出入口斜拉梁屡次开裂,经过多次焊接后,金属金相组织已发生变化,强度
大为降低。 3入口端环支撑板与端环表面焊缝开裂,破坏了端环的箱形结构。 二、端环、环轨表面磨损和挤压变形 由于长期交变载荷作用,环轨轨道产生低温蠕变、磨损和碾压塑性变形。另外,端 环翼缘板与端环轨接触表面的变形,使端环翼缘板与环轨之间产生间隙,在作业时轨道对 端环产生进一步冲击,加剧端环冲击疲劳和环轨顶部塑性变形及磨损,使驱动小齿轮与端 环齿条无法正常啮合,加速了小齿轮与端环齿条的破坏。
三、出、入口端环旋转中心偏离 由于端环、环轨、托轮系统发生了严重的磨损和碾压塑性变形,致使转子旋转中心 位移,其后果是翻车机旋转时车钩钩身将与车辆冲击座开口接触,不但威胁车辆的安全,而 且威胁转子的安全,并使转子驱动力增加了附加力。另外,由于靠车板部分多年使用,液压 阀内部泄漏,使靠车板与车皮间形成错动,对列车造成损坏。靠车板宽度较窄,C80车最外 边的两根侧柱不能与靠车板接触,不适应接卸C80车型。限位安装没有合理位置,经常出现 故障。没有磁脉冲解冻装置。上述中,虽然已经针对各损坏部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相应 的处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样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 且维护成本非常大。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翻车机系统,使其具有安全可
靠,兼顾提高了翻车卸载能力及使用寿命。[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型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转 子钢结构及其上设置的缓冲装置,该转子钢结构安装在托辊装置上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所 述转子钢结构上分别设有翻车机压车装置和翻车机靠板装置;其中,所述转子钢结构是一 个三梁与两端环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翻车机压车装置与安装在平台侧梁上的油缸连接; 靠车机构与安装在转子钢结构侧梁上的油缸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转子钢结构上与所 对应的地面挡块接触配合;托棍装置是采用宽式托棍与所对应的窄端环轨道相对应;驱动 装置中的六极电机与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二级低速轴上连接同步轴。 根据上述方案,机转子钢结构包括前梁、后梁和平台主梁,其上的两端安装有转 子;位于两转子之间的前梁、后梁上分布设有联系环。的各梁同端环的连接处均采用变截面 梁结构;且采用平台两侧伸出支架用于压车的布置,可降低钢结构应力值并可方便使用维 护。 进一步的,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子钢结构的转子上的摆杆,其上具有一个缓冲 器,与所对应地面挡块接触配合。在原位过位时,通过地面挡铁与缓冲器缓冲;当翻车机过 翻时,冲击由托辊通过安装在端环上的摆杆将冲击传到缓冲器上,将翻车机在两端过位时 的冲击力缓冲掉。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六极电机,通过高速轴制动器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该减 速机一级输出端通过低速轴制动器连接的一级轴上设有驱动齿轮;减速机的二级输出端通 过制动器输出的二级轴上连接同步输出轴。因采用六极电机,同步输出轴置于减速机的第 二级轴上。这样,将同步输出轴的转速由1500r/m降低到了 450r/m,以此改善了同步输出轴 的动平衡状态,降低同步轴的调整难度。 进一步的,翻车机压车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前梁、后梁上的压车梁,和压车梁一
端连接压车油缸;该压车油缸安装在平台主梁两侧的平台侧梁上。因压车油缸安装在平台
侧梁平台上,可以合理分配车辆对平台侧梁与平台主梁的作用力,而平台主梁轨道上的压
车力与压车油缸对平台侧梁上形成的力对端环根部的作用载荷弯矩又可相互抵消,不仅大
大改善了转子的受力条件,而且还方便了整个油缸及其配套的液压系统的维护、维修工作。 进一步的,靠车机构包括带有磁滞位移传感器的靠车油缸安装在前梁、后梁的靠
板支架上,靠车油缸与对称设置的凹槽靠板连接。这样,通过采用凹槽靠板结构,压车梁穿
过靠板以保证靠板具有足够的宽度,受力更合理;同时采用了磁滞位移传感器,解决了靠车
限位的防护和准确可靠的检测,并通过位置与液压阀件的控制实现各靠车油缸区域联动用
于解决靠板同步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因翻车机的转子采用两端环三梁 结构,端环及三大梁均采用全箱形结构,三大梁的一部分同端环连接为一体;采用平台两侧 伸出支架用于压车的布置,可降低钢结构应力值并可方便使用维护;靠板装置使用变截面 的凹槽结构,靠板长度满足要求并解决了三梁结构电磁脉冲的布置问题,同时采取了摆杆 式缓冲装置,将翻车机在两端过位时的冲击缓冲掉,具有可靠、简洁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0021] 图3是图1转子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压车装置、靠车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1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1缓冲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所示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的转子钢结构l,该转子钢结构1 安装在托辊装置4上,与驱动装置6连接;在所述转子钢结构1上分别设有翻车机的压车装 置2、翻车机的靠板机构3和缓冲装置5组成。 上述中的托棍装置4是采用宽式托棍与所对应的窄端环轨道相对应,采用每侧8 个托棍托住150mm宽的端环轨道,托辊及端环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托辊采用了宽窄踏面 的结构,尝试尽量不用两侧地面定位止档。 参见图3给出了翻车机的转子钢结构。该转子钢结构具有前梁8、后梁9和平台主 梁ll,其上的两端安装有转子7 ;位于两转子7之间的前梁8、后梁9和平台主梁11上分布 设有联系环10。各环同端环的连接处均采用变截面梁结构,且采用平台主梁11上按间距分 布有向两侧伸出的侧梁12用于压车装置的布置。可降低钢结构应力值并方便使用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钢结构1采用两端环三梁结构,端环及三大梁均采用全箱形 结构,三大梁的一部分同端环制造为一体,各梁间通过高强螺栓或拼接板连到一起,具有刚 性好的转子钢结构及低应力值等优点。有限元分析显示,该转子钢结构1的应力状态远优 于现有的三车翻车机的转子钢结构的应力,完全可以满足三车翻车机的寿命要求。 参见附图4给出翻车机的压车装置和靠车机构。压车装置包括前梁8、后梁9内 侧按间距对称分布设置的直角形压车梁14,位于直角形压车梁14的下端连接压车油缸13 ; 该压车油缸13安装在平台主梁11两侧向外伸出的侧梁12上。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可以合 理分配车辆对侧梁12与平台主梁11的作用力,而平台轨道上的压车力与压车缸对侧梁12 上的力对端环根部的作用载荷弯矩又可相互抵消,可降低钢结构应力值,不仅大大改善了 转子的受力条件,而且还方便了整个油缸及其配套的液压系统的维护、维修工作。 上述附图中,同样给出了翻车机的靠车机构。靠车机构包括带有磁滞位移传感器 (图中未标注)的靠车油缸16安装在前梁8、后梁9上具有的靠板支架(图中未标注)上, 靠车油缸16与带有凹槽靠板15连接。因靠板机构使用变截面的凹槽结构,靠板长度满足要 求并解决了三梁结构电磁脉冲的布置问题。为了解决电磁脉冲的布置问题,靠板采用凹槽 结构,压车梁穿过靠板以保证靠板具有足够的宽度;靠板支架作用于平台上,受力更合理。 在靠车油缸上采用了磁滞位移传感器,解决了靠车限位的防护和准确可靠的检测。并通过
位置与液压阀件的控制实现各靠车油缸区域联动用于解决靠板同步问题。 参见附图5给出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6包括选用六极电机17,通过高速轴制动 器18与减速机19输入端连接;该减速机19 一级输出端通过低速轴制动器21连接的一级 轴上设有驱动齿轮23 ;减速机19的二级输出端通过制动器20输出的二级轴上连接同步输 出轴22。因采用六极电机,将同步输出轴22置于减速机19的第二级轴上。这样,将同步轴 22的转速由高降低,借此,改善同步轴22的动平衡状态,降低同步轴22的调整难度。[0033] 参见附图6给出了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子钢结构的转子7上的摆杆 24,其上具有一个缓冲器25,与所对应地面挡块26接触配合。该缓冲装置是采用了摆杆式 缓冲结构。缓冲装置在原位过位时,通过地面挡铁26与缓冲器25缓冲;当翻车机过翻时, 冲击由托辊通过安装在端环上的摆杆24将冲击传到缓冲器25上,将翻车机在两端过位时 的冲击缓冲掉,具有可靠、简洁等优点。
权利要求新型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转子钢结构及其上设置的缓冲装置,该转子钢结构安装在托辊装置上,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转子钢结构上分别设有翻车机压车装置和翻车机靠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子钢结构(1)是一个三梁与两端环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翻车机压车装置(2)与安装在侧梁(12)上的油缸(13)连接;靠车机构与安装在转子钢结构(1)侧梁上的油缸(16)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转子钢结构(1)上与所对应的地面挡块(26)接触配合;托棍装置(4)是采用宽式托棍与所对应的窄端环轨道相对应;驱动装置中的六极电机(17)与减速机(19)连接,该减速机二级低速轴上连接同步轴。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其特征是,翻车机转子钢结构包括前梁(8)、 后梁(9)和平台主梁(ll),其上的两端安装有转子(7);位于两转子(7)之间的前梁(8)、 后梁(9)上分布设有联系环(10)。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其特征是,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转子钢结构 的转子(7)上的摆杆(24),其上具有一个缓冲器(25),与所对应地面挡块(26)接触配合。
4.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其特征是,驱动装置包括六极电机(17),通过 高速轴制动器(18)与减速机(19)输入端连接;该减速机(19) 一级输出端通过低速轴制动 器(21)连接的一级轴上设有驱动齿轮(23);减速机(19)的二级输出端通过制动器(20)输 出的二级轴上连接同步输出轴(22)。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其特征是,翻车机压车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 前梁(S)、后梁(9)上的压车梁(14),和压车梁一端连接压车油缸(13);该压车油缸(13)安 装在平台主梁(11)两侧的平台侧梁(12)上。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翻车机系统,其特征是,靠车机构包括带有磁滞位移传感 器的靠车油缸(16)安装在前梁(S)、后梁(9)的靠板支架上,靠车油缸(16)与对称设置的 凹槽靠板(1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转子钢结构及其上设置的缓冲装置,该转子钢结构安装在托辊装置上,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转子钢结构上分别设有翻车机压车装置和翻车机靠板机构;其中,所述转子钢结构是一个三梁与两端环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翻车机压车装置与安装在平台侧梁上的油缸连接;靠车机构与安装在转子钢结构侧梁上的油缸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转子钢结构上与所对应的地面挡块接触配合;托棍装置是采用宽式托棍与所对应的窄端环轨道相对应;驱动装置中的六极电机与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二级低速轴上连接同步轴。翻车机可降低钢结构应力值,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问题,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维护成本低。
文档编号B65G67/48GK201458384SQ2009201043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何津淮, 刘建民, 史立祥, 姜波, 崔忠健, 张英辉, 曹大勇, 李 杰, 李永年, 洪达臣, 王刚, 王宝全, 王录彪, 王金福, 王霄, 胡泊, 金鑫, 雷彤, 高晓渤 申请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