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61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属于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槽车向地下汽油罐卸油及加油机向汽车加油过程中,都产生较高浓度的含轻组分油气。为减轻环境污染、消除加油站安全隐患和回收油气资源,很多加油站都建设了油气回收装置,但由于油气中混有空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蒸汽,水蒸汽冷凝后会沉积到地下油罐底部,并与汽油形成一层水/汽油交界面,从而滋生微生物。为了减排一氧化碳和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通常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和MTBE等物质,这些汽油添加剂的存在,会使微生物溶解进入汽油,并随汽油一同被加入到汽车油箱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将会堵塞汽油导管。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油气挥发,有些汽车中加设了活性炭吸附床层,而水的存在会将活性炭粉化,从而降低活性炭使用寿命。另外,空气中氧气的存在还会氧化汽油中的不饱和烃类,影响汽油质量,并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油气中引入的水汽和氧气越少,对汽油质量的影响就越小,加油站安全性就越高。美国专利US5220799提供了加油站密闭加油系统。当加油机向汽车油箱加油时, 地下油罐气相空间压力降低,当期降至某一设定值时,惰性气体通过压力调节阀进入地下油罐,以补充地下油罐因加油而减小的空间。当汽油槽车向地下油罐加油时,地下油罐中的油气自流入汽油槽车中,由汽油槽车将其运至专门的油气回收装置区,利用液氮冷凝技术将其转化为液态,并返回油罐。专利US5367882与US5220799的区别就是在油气进入液氮冷凝装置之前,增加除湿装置,使回收的汽油中水的含量降至最低。由于加油系统为密闭操作,隔绝了空气,因此,操作更安全。该技术对加油机向汽车油箱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并未进行回收。加油站在收发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少量水蒸汽及氧气。有些加油站采用冷凝或冷凝与其他技术的组合工艺回收油气,但为了保证汽油质量或减小因增加油水气分离设备而产生的投资费用,一般都先对油气进行预冷,脱除其中的水分,然后采用第二级/冷凝或其他技术回收油气资源。而对于氧气的存在却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地下油罐、加油机、惰性气体储罐、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真空泵I、真空泵II和油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的地下油罐通过输油管线与加油机相连,加油机通过管线与真空泵I入口相连,真空泵I的出口连接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装置通过回收管线与地下油罐相连;所述地下油罐顶部还通过管线与惰性气体储罐相连,在该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同控制系统相连。[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的地下油罐还包括卸油管线和卸油油气回收管线,所述卸油油气回收管线同真空泵II的入口相连,真空泵II出口同油气回收装置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的加油机油气回收管线同真空泵I 的入口相连,真空泵I的出口同油气回收装置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的地下油罐顶部气体空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测试地下油罐内的气体压力,将之转换为电信号并输送到控制系统,以控制惰性气体管线压力调节阀,或者控制卸油油气回收管线相连的真空泵的启停。该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设定范围为-300 300Pa (表压),优选0 200Pa (表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当地下油罐顶部气体压力增大到设定的上限值时,油气回收装置启动。在加油机给车辆加油时,油气回收装置同时启动,汽车油箱中的油气被直接抽吸进入油气回收装置,而惰性气体则补入地下油罐,以维持地下油罐顶部气相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当地下油罐气体压力因汽油槽车卸油而增大到设定的上限值时,控制系统将启动油气回收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的油气回收装置选自吸附、冷凝、膜分离以及吸收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采用油气冷凝装置。经过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的浓缩油气/液态烃返回到地下油罐,当地下油罐顶部的气体压力减小到某一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将停止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当地下油罐气体压力因加油机向汽车油箱加油而减小到某一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将开启惰性气体管线上的压力调节阀,将惰性气体输送到地下油罐,以维持地下油罐顶部的气相压力位于正常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其中地下油罐内气体压力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通过惰性气体的引入,可使地下油罐完全隔绝氧气和水汽,系统操作更安全。所述的惰性气体选自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氦气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具有如下明显效果(1)地下油罐无氧气进入,操作更安全。(2)地下油罐无水进入,不会对汽油质量及汽车输油管路产生不良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1、惰性气体储罐;2、压力调节阀;3、惰性气体管线;4、控制系统;5、压力传感器;6、地下油罐;7、卸油管线;8、加油管线;9、加油机;10、加油机油气回收管线;11、卸油油气回收管线;12、真空泵I ;13、油气回收装置;14、净化气;15、液态烃/浓缩油气管线; 16、真空泵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当加油机9通过加油管线8向汽车油箱加油时,真空泵I 12即启动,抽吸汽车油箱中的油气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加油过程中地下油罐6顶部气体压力将会降低,控制系统4接收压力传感器5输送的信号,当气体压力降至设定下限值时,控制系统打开压力调节阀2,惰性气体由惰性气体储罐1进入地下油罐6,使地下油罐顶部气体压力趋于正常范围。当汽油槽车通过卸油管线7向地下油罐6卸油时,地下油罐顶部气体压力升高,当其升高至设定的上限值时,真空泵II 16启动,抽吸地下油罐中的气体进入油气回收装置 13,净化气14排空(净化气14主要为惰性气体和其它不凝气)。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的浓缩油气/液态烃则经过液态烃/浓缩油气管线15返回地下油罐。当压力传感器显示地下油罐内的气体压力恢复正常范围后,控制系统输出指令使真空泵II 16及油气回收装置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引入惰性气体进行压力平衡和保护油罐,在加油过程和槽车卸油过程中均无空气进入地下油罐。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回收油气资源的同时,可完全消除由水和氧气对加油站带来的不良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地下油罐、加油机、惰性气体储罐、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真空泵I、真空泵II和油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的地下油罐通过输油管线与加油机相连,加油机通过油气回收管线与真空泵I入口相连,真空泵I的出口连接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装置通过管线与地下油罐相连;所述地下油罐顶部还通过管线与惰性气体储罐连接,在该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同控制系统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油罐还包括卸油管线和卸油油气回收管线,卸油油气回收管线同真空泵II的入口相连,真空泵II出口同油气回收装置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油罐顶部气体空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设定范围为表压-300 300Pa。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回收装置选自吸附装置、冷凝装置、膜分离装置以及吸收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装置的净化气排放口同惰性气体储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站加油及油气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油罐、加油机、惰性气体储罐、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真空泵I、真空泵II和油气回收装置。当地下油罐气体压力增大到某一设定值时,油气回收装置启动;当因加油机加油而使地下油罐气体压力减小到某一设定值时,惰性气体自动进入地下油罐,而汽车油箱中的油气则被直接抽吸进入油气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地下油罐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可完全隔绝氧气和水汽进入地下油罐,使汽油质量受空气影响更小,加油站操作安全性更高。
文档编号B67D7/06GK202246026SQ20112024235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刘忠生, 彭德强, 王明星, 王海波, 齐慧敏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