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151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特别涉及到一种利用集装箱来运输小汽车的运车装置。
背景技术
运用集装箱来运输汽车一直是人们希望达到的目的,因为集装箱运输小汽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小汽车,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调运方便。现有技术中,人们为了实现将小汽车装入到集装箱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运车架, 将运车架放置于集装箱内,然后再将小汽车放到运车架上。也就是说,现有运车架均是将小车开入箱内再进行固定的,这样的方式限制了能装到箱内的汽车的宽度,因为如果稍宽的汽车开入标准集装箱内,司机将无法从车门走出汽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装箱运输架。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输架不需要将汽车开入到集装箱内,也使集装箱可以运输更大型的小汽车。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车装置上包括有一个底架,该底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侧梁和固定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所述底架上设有供叉车搬动以将该运车装置运至集装箱内的吊拉部件;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一个运车架,该运车架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架的另一端,运车架的另一端可开合地叠于所述的底架上,运车架的中部与所述的立柱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吊拉部件设置于底架的横梁上,该吊拉部件为固定于横梁上的U形吊环。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每根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U形吊环,该U形吊环为可翻折结构,其翻折变换位置为垂直或水平。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两个所述的立柱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架上两个侧梁的端部,该立柱与侧梁通过螺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立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运车架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以固定在所述的立柱上以使得所述的运车架、立柱和底架组成直角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安装孔为多个,上下分布于所述的立柱上,所述的运车架固定于不同的安装孔内以获得不同的倾斜角度。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装车架宽度略小于两根立柱间的距离,装车架设置于两个立柱的内侧。[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装车架包括有两个纵梁以及固定在纵梁之间的用于固定汽车车轮的车轮横梁。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车轮横梁包括有固定汽车前轮的前轮横梁和固定汽车后轮的后轮横梁。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中,所述的前轮横梁垂直于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之间的固定位置,所述的后轮横梁架于两个纵梁之间、且该后轮横梁可沿所述的纵梁纵向移动位置以与前轮横梁之间形成不同的距离。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在于先将汽车在集装箱箱外安装在运车装置上,然后再整体利用叉车叉入集装箱内,避免了司机无法走出汽车的问题,能实现用集装箱运较大型的车辆。2.本实用新型的运车架上车轮横梁的距离可以任意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汽车轴距,便于汽车前后轮的固定,以使用集装箱来运输不同型号的小汽车。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运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运车装置装汽车前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运车装置装汽车并固定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运车装置装汽车并使其倾斜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在集装箱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运车装置运送多辆小汽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运车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白地理解其结构特征和使用过程,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运车装置是利用集装箱特别是标准集装箱来运输小汽车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先将小汽车固定在于运车装置上,然后再整体地利用叉车将运车装置和小汽车一起装入到集装箱内,并在一个集装箱内装多个这样的小汽车和运车装置组合体,以实现一个集装箱内运输多个小汽车。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固定小汽车,本实用新型的运车装置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有底架1、立柱2和运车架3三个部件。其中,底架1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侧梁11和固定在两根侧梁11之间的横梁12,底架1由侧梁11和横梁12组成了一个框架。底架1上的横梁 12也设有两根,其中一根设置于两根侧梁11的端部,另一根设置于两根侧梁11的中部位置,侧梁11和横梁12都是垂直固定的。并且为了便于叉车运输,在底架1上设置吊拉部件, 这个吊拉部件是供叉车搬动运车装置使用的,通过叉车来将运车装置和小汽车一起整体运至集装箱内。上述的吊拉部件设置于底架1的横梁12上,该吊拉部件为固定于两根横梁上的四个U形吊环13。每个U形吊环13都是通过将其两端限制于卡槽内以形成一个可翻折结构,
4该U形吊环的翻折变换位置为垂直和水平。每根横梁12上都设有两个上述的U形吊环13,两个U形吊环13之间的距离等于叉车上两个叉臂的距离,两根横梁12上的四个U形吊环13两两对应,分别供叉车上的叉臂穿入。上述的立柱2有两根,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架1的一端。具体来说,两根立柱2 分别垂直固定于底架1上两个侧梁11的端部。两个立柱2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架1上两个侧梁11的端部,该立柱2与侧梁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连接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拆卸,不运输汽车空间搬运时,可以拧掉螺栓将立柱取下折叠起来。上面讲到的吊拉部件就靠近两根立柱2,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承重,增加稳定性。上述的运车架3 —端铰接于所述底架1的另一端,运车架3的另一端可开合地叠于所述的底架1上,运车架3的中部可与所述的立柱2连接。在立柱2上设有安装孔,运车架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以固定在所述的立柱2上,这样以使得所述的运车架3、立柱2和底架1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更为稳定可靠地将小汽车和运车架组成一个运输整体。针对于不同型号的小汽车,需要运车架具有不同的角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角度调整增加稳定性,还为在集装箱内摆放提供便利。为此,立柱上的安装孔为多个,这些安装孔上下方向上分布于立柱上。这样,通过将运车架的中部固定于不同的安装孔内可以获得不同的倾斜角度。为了运输需要,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将装车架的宽度尺寸设计的略小于两根立柱间的距离,这样装车架就设置于两个立柱的内侧,便于装车架折叠和调整角度。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运车装置为了能够稳定地运输小汽车,将小汽车更为牢固地放置到运车架上,在对装车架的结构时,将运车架设计成框架结构,这个框架结构包括有两个纵梁以及固定在纵梁之间的车轮横梁,这里的车辆横梁就是为了固定汽车车轮的设计的。车轮横梁包括有固定汽车前轮的前轮横梁和固定汽车后轮的后轮横梁。其中,前轮横梁垂直于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之间的固定位置,后轮横梁架于两个纵梁之间、且该后轮横梁可沿所述的纵梁纵向移动位置以与前轮横梁之间形成不同的距离。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轴距规格小汽车的运输需求。上面的集装箱运车装置在运输小汽车过程中,大致流程如下1.安装准备运车装置。先将运车架的底架放置于水平地上,然后将两根立柱分别安装在底架上,运车架此时与底架叠合处于一个平面上,并根据所需运输的小汽车的轴距将活动后轮横梁移动到合适的轮距位置上,如图2所示。2.将所要运输的小汽车倒入运车架上,使得汽车的前轮放置到前轮横梁上,汽车的后轮放到后轮横梁上,然后将用绑扎带将汽车的四个车轮固定,如图3所示。3.然后,利用手动葫芦或其他提升装置使装车架提起一定角度,并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将装车架和立柱固定,如图4所示。4.最后,利用叉车通过底架的吊拉部件将运车装置和汽车一起整个叉入集装箱内,并且多个这样的组合体可以前后叠放堆入到集装箱内,以实现一个集装箱运输多辆小汽车,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车装置可以实现在集装箱箱外安装汽车,然后再利用叉车整体叉入集装箱内,避免了司机无法走出汽车的问题,能实现用集装箱运较大型的车辆。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车装置上包括有一个底架,该底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侧梁和固定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所述底架上设有供叉车搬动以将该运车装置运至集装箱内的吊拉部件;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一个运车架,该运车架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架的另一端,运车架的另一端可开合地叠于所述的底架上,运车架的中部与所述的立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拉部件设置于底架的横梁上,该吊拉部件为固定于横梁上的U形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横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U形吊环,该U形吊环为可翻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立柱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底架上两个侧梁的端部,该立柱与侧梁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运车架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以固定在所述的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为多个,上下分布于所述的立柱上,所述的运车架固定于不同的安装孔内以获得不同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架宽度略小于两根立柱间的距离,装车架设置于两个立柱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架包括有两个纵梁以及固定在纵梁之间的用于固定汽车车轮的车轮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横梁包括有固定汽车前轮的前轮横梁和固定汽车后轮的后轮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横梁垂直于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之间的固定位置,所述的后轮横梁架于两个纵梁之间、且该后轮横梁可沿所述的纵梁纵向移动位置以与前轮横梁之间形成不同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运车装置,该运车装置上包括有一个底架,该底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侧梁和固定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所述底架上设有供叉车搬动以将该运车装置运至集装箱内的吊拉部件;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一个运车架,该运车架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架的另一端,运车架的另一端可开合地叠于所述的底架上,运车架的中部与所述的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运车装置实现箱外安装汽车,然后再整体利用叉车叉入集装箱内,避免了司机无法走出汽车的问题,能实现用集装箱运输较大型的车辆。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2321318SQ2011204945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曹雅杰, 狄朝辉, 袁洪伟 申请人:胜狮货柜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