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386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纬纱准备工艺中免松纱和免络筒的染纱筒管。
背景技术
色织面料由于其颜色变化多样以及其清晰且具有立体感的特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尤其在高档纯棉衬衫中,色织面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色织面料一般由经纱与纬纱组成,织造前先将所需纱线染成所需颜色。现有纬纱的准备工序一般为筒纱-松纱-染纱-络筒-织造;其中松纱和络筒是分别为适应染纱和织造而设立的,每一道工序中所用的筒管均与前道工序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纺织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如何将各工序所用筒管进行统一,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可以将松纱工序免除掉,其方法是将现有纱厂的具有较大锥度的纸质筒管,替换成具有同样尺寸且表面分布有染纱孔的塑料制成的染纱筒管,从而在纱厂的络筒机上方便地生产出可直接用于染色的筒纱。但是由于染纱后筒纱内层纱线受到外层纱的挤压,且染纱后内层纱的应力得到松弛,导致内层纱线松散地分布于筒管表面,在纱线退绕过程中内层纱线受到退绕纱段的摩擦作用,逐渐从筒子的大头端向小头端滑移,导致内层纱整体从筒管表面滑脱,从而造成工作筒纱和备用筒纱不能顺利交接而引起织机停机,不仅影响织造效率,还影响面料质量。同时由于锥度较大,在染纱后的烘干和搬运过程中,染纱管极容易脱落,造成纱线紊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可以做成直接染纱的筒纱,在染纱后也可以直接用于织造,免去了松纱和络筒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上的若干染纱孔,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截面呈梯形,且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且下部上设有若干环形沟槽,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从上至下顺次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组成,其中第一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二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三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四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五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该筒管整体呈锥形结构,且在筒体外表面的下部上设有环形沟槽,可以有效地将内层纱线固定,避免了内层纱滑脱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内表面设置为五段,可以同时适用于纱厂络筒机和筒子染纱设备,在保持整体大锥度的前提下,更好地减轻壁厚,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所述第三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所述第五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轻壁厚。[0008]所述下部的长度占所述筒体长度的25% -80%。所述下部长度占所述筒体长度的40%。更有利于内层纱线的卷绕,进一步防止退绕现象。所述环形沟槽的垂直截面呈三角形或圆弧形,优选为圆弧形。环形沟槽的圆弧半径为4_8mm,优选为6mm。所述环形沟槽的宽度为深度为2_4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可双免染纱管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纱厂络筒机或倍捻机做成可以直接染纱的筒纱,还可在染纱后直接用于织造,不需要经过传统工序的松纱和络筒工序,达到缩短生产周期、节约大量能源的目的。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染纱筒管配合示意图; I、筒体,2、外表面,3、内表面,4、染纱孔,5、上部,6、下部,7、环形沟槽,8、第一段,9、第二段,10、第三段,11、第四段,12、第五段,13、染纱杆,14、隔碟,15、筒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阅图1-3,一种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包括中空筒体I和设置在筒体I上的若干染纱孔4,筒体I的外表面2的垂直截面呈梯形,其由上部5和下部6组成,且下部6上设有若干环形沟槽7。筒体I的内表面3从上至下顺次由第一段8、第二段9、第三段10、第四段11和第五段12组成,其中第一段8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二段9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三段10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四段11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五段12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一段8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外表面2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第三段10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段8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第五段12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段8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染纱孔4在筒体I上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其形状为四边形或圆形。筒体I的外表面2的锥度为3-7度,优选的为5度57分。下部6上设置的环形沟槽7的垂直截面呈三角形或圆弧形,优选为圆弧形,当环形沟槽为圆弧时,其半径为4-8mm,优选为6mm。所述环形沟槽的宽度为优选为IOmm,深度为2_4mm,优选为3mm。筒体I的外表面2的下部6的长度占筒体I长度的25% -80%,优选为40%。筒体I内表面3的第一段8处对应的筒体壁厚为2-4慢慢,优选为3_。筒体I上端无染纱孔分布的管长为14-18mm,优选为16mm。筒体I下端伍染纱孔分布的管长为14_18mm,优选为16mm。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置于纺纱厂络筒机或倍捻机生产成设计重量的筒纱15后,运往染纱车间,在染缸的染纱杆13上依次放入筒纱15和隔碟14,通过隔碟14将上下两个筒体I的大头和小头端连接起来并密封,防止染纱过程中染液喷漏,染纱工序结束后脱水烘干,便得到所需的可直接用于纬纱织造的筒纱15。 以下通过对比性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比实验采用普通免松纱染纱管准备的纬纱;[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双免染纱管准备的纬纱;表I :80/2英支纯棉股线使用对比效果
80/2英支纯棉股线
新型可双免染纱管(本实普通免松纱染纱管 用新型)
免松纱过程
染纱过程正常正常
超过50 纱筒上的纱整体
^一丄染纱后直接用于织造,能从让纱管滑脱,其余纱筒
务故筒过程
°顺利投纬内层纱从染纱管滑脱,因
此染纱后需全部络筒
织机型号丰田JAT710丰田JAT710
织机速度780rpm780rpm
储绰器个数44
织机效率93.5%93.6%
玮停次数(/IG万纬)1415备注所用品种经纬密度纱支分别为120根/英寸X80根/英寸80/2英支X 80/2英支;白色平纹织物。从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双免染纱管,不仅可以实现松纱和络筒同时去除的目的,而且相对正常络筒纱,对织造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上的若干染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截面呈梯形,且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且下部上设有若干环形沟槽,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从上至下顺次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组成,其中第一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二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三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四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五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所述第三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所述第五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垂直截面的两侧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垂直截面呈类三角形或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垂直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半径为4-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垂直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半径为6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宽度为6_12mm,深度为2_4mm。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长度占所述筒体长度的25%-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长度占所述筒体长度的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双免纱的染纱筒管,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上的若干染纱孔,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截面呈梯形,且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且下部上设有若干环形沟槽,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从上至下顺次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组成,其中第一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二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三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第四段的垂直截面呈矩形,第五段的垂直截面呈梯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可双免染纱管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纱厂络筒机或倍捻机做成可以直接染纱的筒纱,还可在染纱后直接用于织造,不需要经过传统工序的松纱和络筒工序,达到缩短生产周期、节约大量能源的目的。
文档编号B65H75/18GK202542588SQ2011205540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何小东, 何朝阳, 何韵湘, 刘霞, 张玉高, 曹靖山, 洪尉, 王振清, 肖军, 赵兴林, 赵清楠, 赵阳, 黄谷华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