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包装用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89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玻璃板包装用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具备:底支承部件,其支承将玻璃板与片材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的下缘;背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背支承部件;前框,其配置在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前表面并且由多根框材构成;以及带子,其架设在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且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前框对所述玻璃板层叠体施加将所述玻璃板层叠体向所述背支承部件按压的力,其中,在所述前框与所述带子之间配置有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带子抵接并且使所述带子离开所述前框的前表面地架设。
【专利说明】玻璃板包装用托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玻璃板包装用托架。
【背景技术】
[0002]液晶用玻璃板和等离子体显示器用玻璃板等FPD (Flat Panel Display:平板显示器)用玻璃板容易在保管中或搬送中在表面产生损伤、污染,从而成为产品缺陷。作为防止这样的玻璃板的损伤、污染的形态,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玻璃板与夹纸(片材)交替地层叠并将相邻的玻璃板的表面彼此分离的玻璃板层叠体。而且,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包装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
[0003]专利文献I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是将玻璃板层叠体纵向搭载并包装的托架,其具备台座、固定在台座的上表面并支承玻璃板层叠体的下缘的底板(底支承部件)以及固定在台座的上表面并支承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的背板(背支承部件)等。
[0004]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带子将玻璃板层叠体固定于玻璃板包装用托架的固定形态。
[0005]专利文献2的利用带子实现的固定形态为,在配置于玻璃板层叠体的前表面的前框的侧部设置钩子,将带子的一端挂于该钩子。并且,将该带子的另一端经由棘轮式卷起装置与支承背板的背板框架(支承部件)连接。此后,操作棘轮式卷起装置将带子卷起,利用带子的张力将玻璃板层叠体按压在背板上。由此,将玻璃板层叠体固定在玻璃板包装用托架。
[0006]而且,作为由带子实现的其他固定形态,还存在下述形态:在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侧沿水平方向架设绑扎带(也称为棘轮式带子),并且沿前框的外框的边缘将绑扎带呈直角弯折,将绑扎带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背板框架。在该形态的情况下,虽然也与玻璃板层叠体的尺寸有关,使用多个绑扎带。
[0007]另外,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将交替地层叠多张玻璃板与片材而成的层叠体称为“玻璃板层叠体”,将包装“玻璃板层叠体”的部件称为“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将在“玻璃板包装用托架”搭载“玻璃板层叠体”并包装而成的包装体称为“玻璃板包装体”。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354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63274号公报
[0010]在所述现有的其他固定形态中,来自将玻璃板层叠体按压在背板上的绑扎带的力能够由前框在一定程度上分散。
[0011]然而,来自绑扎带的所述力无论如何都会集中在绑扎带直角弯折的前框的外框的边缘,因此位于该边缘的附近的玻璃板层叠体的玻璃板的主面比不位于边缘的附近的玻璃板的主面受到更强的力,存在着玻璃板损伤的担心。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板包装用托架,所述玻璃板包装用托架能够使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来防止玻璃板的损伤。[0013]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提供一种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具备:底支承部件,其支承将玻璃板与片材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的下缘;背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背支承部件;前框,其配置在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前表面并且由多根框材构成;以及带子,其架设在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且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前框对所述玻璃板层叠体施加将所述玻璃板层叠体向所述背支承部件按压的力,其中,在所述前框与所述带子之间配置有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带子抵接并且使所述带子离开所述前框的前表面地架设。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从带子传递至前框的力经由中间部件传递至前框。此时,从带子传递至前框的力通过经由中间部件而被分散,因此不会集中在前框的外框的边缘,而分散到构成前框的多根框材。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来自带子的力被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因此能够防止因所述力集中到所述外框的边缘引起的玻璃板层叠体的玻璃板的损伤。
[0015]优选的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所述中间部件具备使所述带子呈圆弧状地架设的引导部件。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通过沿引导部件架设带子,能够使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即,玻璃板层叠体的玻璃板的主面经由引导部件受到的来自带子的力在与带子所接触的引导部件的触点的切线正交的方向(法线方向)作用。由此,与带子相对的玻璃板的主面沿带子的架设方向受到大致均等的力。因而,能够将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
[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部件具备板簧部件。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通过经由板簧部件架设带子,能够使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即,通过利用来自带子的力使曲线状的板簧部件向直线状弹性变形,能够将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
[001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部件具备:按压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前框的中央部;以及板状体,其配置在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之间。
[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通过经由按压部件架设带子,能够使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即,来自带子的力从按压部件传递至板状体,并在板状体的面内分散,因此能够将来自带子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
[0021]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玻璃板层叠体与所述前框之间配置有缓冲部件。
[00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由中间部件分散的来自带子的力通过从前框经由缓冲部件而被进一步分散。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将来自带子的力进一步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
[0023]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从带子传递至前框的力通过经由中间部件而被分散,因此能够防止玻璃板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方式的玻璃板包装体的整体立体图。
[0025]图2是示出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和玻璃板层叠体的结构的说明图。[0026]图3 (a)是示出在引导部件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图3 (b)是示出从引导部件向前框传递的力的分布的说明图。
[0027]图4 Ca)是示出在前框直接架设绑扎带的现有的固定形态的示意图,图4 (b)是示出从绑扎带向前框传递的力的分布的说明图。
[0028]图5 (a)是示出在板簧部件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图5 (b)是示出从板簧部件向前框传递的力的分布的说明图。
[0029]图6 (a)是示出在按压部件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图6 (b)是示出从按压部件经由板状体向前框传递的力的分布的说明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G:玻璃板;10:玻璃板包装用托架;12:玻璃板层叠体;14:玻璃板包装体;16:台座;18:搭载面;20:底板;22:背板框架;24:背板;26:底板缓冲件;28:背板缓冲件;30:开口部;32:底板框架;34:夹纸;36:缓冲部件;38:前框;40:绑扎带;42:钩子;44:引导部件;46:半椭圆板;46A:圆弧状缘部;46B:直线状缘部;48:引导杆;50:板簧部件;50A:中央部;50B:两端部;52:按压部件;54:板状体;56: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依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3]图1是将玻璃板层叠体12包装在实施方式的纵叠型玻璃板包装用托架10而成的玻璃板包装体14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玻璃板包装用托架10和玻璃板层叠体12的结构的说明图。以下,基于图1、图2进行说明。
[0034]玻璃板包装用托架(以下,称为“托架”。)10在作为基台的台座16的上表面设有板状的搭载面18。在该搭载面18的上表面相对于搭载面18倾斜地固定有支承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G的下缘的底板(底支承部件)20。而且,立起设置在搭载面18的背板框架(支承部件)22以相对于底板20的上表面(支承玻璃板G的下缘的面)呈90°?100°、优选约为95°的方式立起设置于搭载面18,在该背板框架22的前表面立靠固定有支承玻璃板层叠体12的背面的背板(背支承部件)24。此外,为了防止支承玻璃板G的下缘时因与玻璃板G的接触而导致的损伤,在底板20的上表面设有橡胶、硬质的发泡性树脂等的底板缓冲件26,在背板24的前表面也设有同样的背板缓冲件28。而且,在台座16的前表面具备供叉车的爪(未图示)插拔的开口部30、30。
[0035]底板20经由在搭载面18和底板20之间配置的、侧视呈三角形状的底板框架32倾斜地载置在搭载面18的上表面。优选底板20的上表面相对于搭载面18倾斜5°?25°配置,更优选倾斜10°?20°配置,特别优选倾斜约18°配置。由此,在利用玻璃板装载装置(未图示)将玻璃板G装载到托架10时,玻璃板G的定位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图2的箭头A是玻璃板G相对于托架10的装载方向。而且,由于各玻璃板G、G...的主面因自重而与背板24侧的玻璃板G的主面接触,因此在各玻璃板G、G...的主面之间不会产生多余的间隙。
[0036]玻璃板层叠体12由矩形形状的多张玻璃板G和多张矩形形状的夹纸34构成,所述玻璃板层叠体12是通过将玻璃板G与夹纸34交替地层叠而构成的。
[0037]玻璃板G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用等FH)用玻璃板,其厚度优选为0.7mm以下。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玻璃板G和玻璃板G之间夹设的片材举例示出了夹纸34,不过并不限定于夹纸34。例如,也可以由树脂薄膜、树脂片材、发泡树脂片材代替夹纸34应用。而且,在使用夹纸34作为片材的情况下,夹纸34的原料优选为原浆,但也可以采用含有纤维素等的原料。此外,在托架10搭载的玻璃板G和夹纸34的张数优选为,例如在第六代(纵1500mmX横1800mm?纵1500mmX横1850mm)玻璃板G的情况下为300张以上,在第七代(纵1870_X横2200_?纵1950_X横2250mm)玻璃板G的情况下为250张以上。
[0038]在被支承于底板20和背板24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前表面配置有塑料纸板等板状的两个缓冲部件36、36,由缓冲部件36、36覆盖玻璃板层叠体12的前表面。而且,在缓冲部件36、36的前表面配置有由多根框材构成的前框38。该前框38以比玻璃板层叠体12的前表面稍大的尺寸构成。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利用两个缓冲部件36、36覆盖玻璃板层叠体12的前表面,不过只要是能够覆盖玻璃板层叠体12的前表面,缓冲部件36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三个以上。
[0039]在实施方式的托架10中,为了将玻璃板层叠体12固定于托架10,在前框38的前面,沿水平方向架设有在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以希望的间隔配置在上部、中央部和下部的三根绑扎带(带子)40、40...。并且,绑扎带40、40...的两端部安装在设于背板框架22的两侧面的钩子42、42...。并且,操作在绑扎带40、40...分别设置的棘轮式卷起装置(未图示)来对绑扎带40、40...施加张力。该绑扎带40、40...的张力从前框38经由缓冲部件36,36施加在玻璃板层叠体12上,由此,将玻璃板层叠体12按压在背板24侧来将其固定于托架10。
[0040]并且,在实施方式的托架10中,在前框38的前表面设有作为中间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中间部件)44、44...,绑扎带40架设在该引导部件44。即,实施方式的托架10中,在前框38与绑扎带40之间,在前框38的前表面固定有引导部件44,所述引导部件44与绑扎带40抵接并使绑扎带40离开前框38的前表面地架设。该引导部件44与绑扎带40的根数(三根)对应地设有三个,不过绑扎带40的根数和引导部件44的个数是根据玻璃板层叠体12的尺寸而设定的。例如,相对于一个玻璃板层叠体12,也可以是绑扎带40为三根、引导部件44为一个。而且,引导部件44相对于前框38的固定位置也是同样的。
[0041]引导部件44是如图1所示使绑扎带40相对于前框38的前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向前方呈凸形形状的圆弧状地架设的部件。
[0042]引导部件44由下述部件构成:一对向前方呈凸形形状的半椭圆板46、46,其上下具有间隔地平行配置;以及多根引导杆48、48...,其将半椭圆板46与半椭圆板46连接,并且沿向前方呈凸形形状的圆弧状配置。半椭圆板46的外周缘部由位于前面侧的圆弧状缘部46A和位于背板24侧的直线状缘部46B构成,直线状缘部46B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前框38。而且,引导杆48、48...在图1、图2中沿铅垂方向配置,绑扎带40抵接在引导杆48、48的表面。
[0043]接下来,对引导部件44的作用进行说明。
[0044]图3 (a)是来自绑扎带40的力作用于引导部件44时以箭头a示出在各引导杆
48.48...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而且,图3(b)是对于从引导部件44向前框38传递的所述力,示出水平方向(X轴)的所述力的大小(Y轴)的分布的说明图。所述力从引导杆
48.48...经由半椭圆板46、46传递至前框38的多根框材,并从这些框材经由图2的缓冲部件36、36传递至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G的主面。
[0045]如图3 (a)所示,图1、图2所示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主面经由缓冲部件36、前框38和引导部件44受到的来自绑扎带40的力的方向为,相对于与绑扎带40接触的引导杆48、48...的触点的切线成正交的方向(箭头a所示的法线方向)。即,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主面受到来自引导部件44的整体的力。由此,与绑扎带40相对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主面如图3 (b)所示地沿绑扎带40的架设方向受到大致均等的力。因而,根据引导部件44,由于能够将来自绑扎带40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因此能够防止因所述力集中到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引起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损伤。而且,从绑扎带40传递至玻璃板的主面的力也在与绑扎带40的架设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散。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具备三个引导部件44、44...,因此从三根绑扎带40传递至玻璃板的主面的力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另外,在引导部件44,沿多跟引导杆48、48...将绑扎带40呈圆弧状地架设,不过也可以取代引导杆而采用圆弧状的板状体。
[0046]在图4示出比较例。
[0047]图4 (a)是示出将绑扎带40直接架设在前框38的现有的固定形态的示意图。而且,图4 (b)是对于从绑扎带40向前框38传递的力,示出水平方向(X轴)的所述力的大小(Y轴)的分布的说明图。如图4 (b)所示,可知在现有的固定形态下,所述力集中于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
[0048]接着,将使用板簧部件50作为中间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5中示出。
[0049]图5 (a)是来自绑扎带40的力作用于板簧部件50时以箭头a示出在板簧部件50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箭头a中在中央记载的箭头a示出板簧部件50与前框38的接触点处的力的方向。而且,图5 (b)是对于从板簧部件50向前框38传递的所述力,示出水平方向(X轴)的所述力的大小(Y轴)的分布的说明图。
[0050]板簧部件50构成为朝向后方(玻璃板层叠体方向)呈凸形形状的圆弧状,中央部50A固定在前框38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在作为自由端的两端部50B、50B架设绑扎带40。当在该状态下将绑扎带40如两点划线所示地卷起时,板簧部件50如两点划线所示地借助来自绑扎带40的力而使板簧部件50向直线状弹性变形。此时,在板簧部件50产生的箭头a方向的力中,在板簧部件50的两端部50B、50B及其附近产生的力朝向前框38的水平方向的端部扩散。由此,如图5 (b)所示,来自绑扎带40的力不集中于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而是分散开来。
[0051]因而,即使使用具备板簧部件50作为中间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防止因来自绑扎带40的力集中于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而引起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损伤。
[0052]接着,将使用按压部件52和板状体54作为中间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图6中示出。
[0053]图6 (a)是来自绑扎带40的力作用于按压部件52时以箭头a示出在按压部件52产生的力的方向的示意图。而且,图6 (b)是对于从按压部件52经由板状体54向前框38传递的所述力,示出水平方向(X轴)的所述力的大小(Y轴)的分布的说明图。
[0054]按压部件52为金属制、树脂制或橡胶制,其构成为圆筒状或圆柱状。该按压部件52配置在前框38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并且在其上下端部突出设置的轴53 (仅图示出一方的轴53)被支承在固定于前框38的上下一对的凸缘56 (仅图示出一方的凸缘56)。绑扎带40架设在该按压部件52的外周面。
[0055]板状体54为金属制、树脂制或橡胶制,并且安装在前框38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即,板状体54配置在前框38和按压部件52之间。因此,构成为,通过该中间部件,将来自绑扎带40的力从按压部件52经由板状体54传递至前框38。
[0056]当将绑扎带40架设在按压部件52并将绑扎带40卷起时,来自绑扎带40的力传递至按压部件52,该力从按压部件52沿箭头a的方向传递至板状体54。并且,所述力在板状体54的面内分散而传递至前框38。由此,如图6 (b)所示,来自绑扎带40的力不集中于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而是分散开来。因而,即使使用具备按压部件52和板状体54作为中间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防止因来自绑扎带40的力集中于前框38的外框的边缘而引起的玻璃板层叠体12的玻璃板的损伤。
[0057]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在玻璃板层叠体12与前框38之间配置有缓冲部件36,因此因所述中间部件分散的来自绑扎带40的力从前框38经由缓冲部件36被进一步分散。因而,能够将来自绑扎带40的力进一步分散到玻璃板的主面。
[0058]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中间部件说明了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不过并不限定于这些形态,只要是产生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作用的中间部件,无论是何种部件都能够应用。而且,在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将绑扎带40沿水平方向架设的形态,不过在将绑扎带40沿铅垂方向架设的形态的情况下,将中间部件以沿着绑扎带40的架设方向的方式固定于前框38即可。
[0059]本申请是基于2012年12月2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79373的申请,将其内容作为参考引用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具备:底支承部件,其支承将玻璃板与片材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的下缘;背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背支承部件;前框,其配置在所述玻璃板层叠体的前表面并且由多根框材构成;以及带子,其架设在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且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前框对所述玻璃板层叠体施加将所述玻璃板层叠体向所述背支承部件按压的力,其中, 在所述前框与所述带子之间配置有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带子抵接并且使所述带子离开所述前框的前表面地架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具备使所述带子呈圆弧状地架设的引导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具备板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具备:按压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前框的中央部;以及板状体,其配置在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前框的前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包装用托架,其中,在所述玻璃板层叠体与所述前框之间配置有缓冲部件。
【文档编号】B65D61/00GK103879683SQ20131071214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青木每祖, 石井义忠, 细川泰弘, 左高雅和, 布施裕儿 申请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