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084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站门装置,其能够在电梯的层站门装置中防止冲击导致的层站门的脱落。



背景技术:

电梯门装置为从上部悬吊有门板、在下部安装有门腿的结构。此外,通过将门腿插入地坎的槽中,不仅在开关门时顺利地引导门板,还使得门板不会轻易地从地坎的槽脱落。为了防止使用者从层站向井道内跌落,而且为了使得层站侧设备不与轿厢侧设备冲突,电梯的门板必须设置成在轻微的冲击等之下不会轻易脱落。但是,在层站中存在遭到平板车碰撞或踢踹等、与通常的使用相比作用有大的载荷的情况。当层站面板脱落时,使用者及电梯设备会陷入非常危险的状态。因此,作为防止这样的电梯门板的脱落的方法,存在如下的结构:在门腿的下端设置用于勾住引导槽的阶梯的凸起,或者在引导槽设置能够以l字型变形的防脱装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7081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电梯门装置中,在从层站侧遭到平板车碰撞或踢踹等、与通常的使用相比作用有大的载荷而使得门板被推压的情况下,即使设置有防脱装置,也存在经受不了大的载荷而变形、从引导槽脱落的问题。此外,由于构成为一个防脱装置承受所有这样大的载荷,该载荷不分散而集中于一处。因此,为了使得防脱装置能够经受这样的载荷,必须提高防脱装置的强度。但是,为了提高防脱装置的强度则必须使装置大型,由此存在发生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在从层站侧遭到平板车碰撞或踢踹等、与通常的使用相比作用有大的载荷而使得门板被推压的情况下,利用从通常位置移位并与引导槽内的一个侧面抵接而被卡住的第一爪、和因门腿的变形而与引导槽内的另一侧面抵接并且发生塑性变形而被卡住的第二爪这两个起到不同防脱效果的爪,分散地承受相关载荷,由此不使防脱装置大型,且通过最小限度的成本提高就能够有效防止防脱装置从引导槽脱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滑动门,其从上部悬吊,在电梯的出入口沿横宽方向水平地移动从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地坎,其形成有沿着滑动门的下方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门腿,其被安装成从滑动门的下端向下方突出;滑动部件,其安装于门腿,与滑动门的开闭相应地在引导槽内沿横宽方向滑动;以及多个爪,它们突出地设置在门腿的横宽方向的一侧或两侧,与门腿联动地在所述引导槽内沿横宽方向滑动,并且能够伴随着门腿的变形而各自独立地变形,多个爪是第一爪和第二爪,第一爪由于在滑动门被从相对于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推压时作用的载荷,从通常位置移位,与引导槽内的一个侧面抵接而被卡住,第二爪由于门腿的变形而与引导槽内的另一侧面抵接,并且发生塑性变形而被卡住。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电梯门装置,在从层站侧遭到平板车碰撞或踢踹等、与通常的使用相比对门板作用有大的载荷的情况下,利用从通常位置移位并与引导槽内的一个侧面抵接而被卡住的第一爪、和因门腿的变形而与引导槽内的另一侧面抵接并且发生塑性变形而被卡住的第二爪这两个爪,分散地承受相关载荷,由此不使防脱装置大型,且通过最小限度的成本提高就能够防止防脱装置从引导槽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整个电梯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1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侧视图(右侧)。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截面a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截面b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截面c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截面d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动作(通常时)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的动作(门载荷作用时)的剖视图(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门腿)。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10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第一爪)。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第二爪)。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14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1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装置的图,图1是整个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右侧)。图4是示出图2的截面a的剖视图(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2的截面b的剖视图(侧视图),图6是示出图2的截面c的剖视图(侧视图),图7是示出图2的截面d的剖视图(侧视图)。图8是示出图2的动作(通常时)的剖视图(侧视图),图9是示出图2的动作(门载荷作用时)的剖视图(侧视图)。另外,作为电梯的层站设备,关门装置、门电机等省略了图示。

在图中,门装置1设置于层站(未图示)或轿厢(未图示),具有吊架3以及在水平方向上长的轨道2,所述吊架3具有在轨道2上沿水平方向滚动的辊4。门板5固定并悬吊于吊架3,在门板5的下方设置有地坎6,该地坎6具有水平方向的引导槽的侧面6b、侧面6c。在门板5的下端设置有门腿7,门腿7被插入引导槽6a,门板5是被设置成沿着引导槽6a在横宽方向上开闭的滑动门。

在截面a内,门腿7在上部设置有安装件7a,通过螺栓等紧固件8固定于门板5的下端部。在下部设置有缓冲滑动部件7b,该缓冲滑动部件7b被插入引导槽6a,通过使其与门板5的开闭一同在引导槽6a内滑动,从而支持开闭动作以使门板5顺利地开闭。在门腿7的横宽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该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向安装件7a的横宽方向的两侧突出地设置,与缓冲滑动部件7b一同被插入引导槽6a。引导槽6a、第一爪7c、第二爪7d、安装件7a一体地形成。在第一爪7c与第二爪7d之间设置有切口槽9,由此从截面b观察,第一爪7c与第二爪7d各自独立地形成,并被分别实施了不同形状的弯曲加工。

在截面c内,第一爪7c形成为下端被弯曲成l字状。第一爪7c在通常时与缓冲滑动部件7b一同被插入引导槽6a,且被设定成不与引导槽6a内的轿厢侧的侧面6b、层站侧的侧面6c抵接。此外,第一爪7c被预先调整为收敛于如下的高度范围内:当门腿7变形时,该第一爪7c的下端部与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侧面6c抵接而被卡住。

在截面d内,第二爪7d具有固定于安装件7a的垂直部7e,并且形成为在设置于垂直部7e的下端的第一弯曲部7f向上部折返,进而在第二弯曲部7g弯曲成く字,第一弯曲部7f的折返部分所成的角被设定为锐角。此外,在由垂直部7e、被第一弯曲部7f与第二弯曲部7g夹着的面、被第二弯曲部7g与末端部7h夹着的面这三个面围成的部分形成有空间。设定第一弯曲部7f和第二弯曲部7g分别所成的角的角度,使得形成该空间。该空间被设置成,当对第二爪7d向垂直方向作用有压缩载荷时,使应力集中于预先设置的弯曲部7f、7g,使得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塑性变形后的第二爪7d在引导槽6a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容易扩张。末端部7h与门板5的下端部抵接。第一弯曲部7f和第二弯曲部7g在通常时与缓冲滑动部件7b一同被插入引导槽6a,且被设置成不与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侧面6c抵接。此外,第二弯曲部7g被预先调整为收敛于如下的高度范围内:当门腿7变形时,该第二弯曲部7g与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侧面6c抵接并且发生塑性变形而被卡住。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8中,通常时、即对门板5未作用有来自相对于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与门板5的开闭联动地,与缓冲滑动部件7b一同在引导槽6a内滑动。此时,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由于未与引导槽6a内的侧面抵接,不会妨碍缓冲滑动部件7b的移动。

在图9中,门板5从相对于层站侧的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被推压而作用有载荷10a的情况下,在插入引导槽6a的门腿7上作用有载荷10a。门腿7由于缓冲滑动部件7b被插入引导槽6a,而不能在相对于引导槽6a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载荷10a作用在将安装件7a沿着相对于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向轿厢侧推压的方向上。安装件7a的上部被向轿厢侧推压,由此向轿厢侧倾斜而发生塑性变形。伴随着安装件7a的变形,第一爪7c的上部向轿厢侧移动,由此下部同时被推压至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此时,第一爪7c的下端的弯曲成l字状的部分被卡在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从而防止门腿5从引导槽6a脱落。

接下来,是门板5的层站侧从相对于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被推压而作用有超过规定大小的载荷10b的情况,即仅通过第一爪7c不能吸收载荷10b的情况。当门板5上作用有载荷10b时,载荷10b作用于安装件7a,第一爪7c被推压至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此处,载荷10b作用于第一爪7c,但由于载荷10b为超过规定的大小,仅通过第一爪7c不能吸收载荷10b。因此,当载荷10b进一步作用于安装件7a时,安装件7a的上部向轿厢侧倾斜从而开始塑性变形,并且第二爪7d的上部也向轿厢侧倾斜。当第二爪7d的上部向轿厢侧倾斜而变形时,垂直部7e的上部也向轿厢侧发生倾斜,另一方面,垂直部7e的下部、即第一弯曲部7f朝向层站侧向上方发生倾斜。由于该倾斜而使得第一弯曲部7f向上方抬起,因此第二弯曲部7g也向上方抬起,从而作用有使末端部7h向上方移位的推压力。此处,末端部7h由于与门板5的下端部抵接,不能从该位置向上部移位,因此该载荷作为将第一弯曲部7f、第二弯曲部7g侧向垂直方向压缩的压缩力发挥作用。当该压缩力作用于第一弯曲部7f、第二弯曲部7g侧时,在第二爪7d内发生垂直方向的屈曲。由于该屈曲,第一弯曲部7f所成的角的角度增大,第二弯曲部7g所成的角的角度减小,由此第二爪7d在引导槽6a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扩张。即,由于第二爪7d的垂直方向的屈曲,将第二弯曲部7g向引导槽6a的侧面6c推压的推压力增大。由此,当门板5上作用有载荷10b,安装件7a上作用有载荷10b从而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即使第一爪7c被推压至引导槽6a内的侧面6b,载荷10b也未被吸收,进而安装件7a上作用有载荷时,第二爪7d被卡在引导槽6a内的侧面6c,从而防止门腿5从引导槽6a脱落。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实现一种电梯门装置,该电梯门装置具备:门板5,其是从上部悬吊、在电梯的出入口沿横宽方向水平地移动从而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的滑动门;地坎6,其形成有沿着门板5的下方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6a;门腿7,其被安装成从门板5的下端向下方突出;滑动部件7b,其安装于门腿7,与门板5的开闭相应地在引导槽6a内沿横宽方向滑动;以及多个爪,它们突出地设置在门腿7的横宽方向的两侧,与门腿7联动地在引导槽6a内沿横宽方向滑动,并且能够伴随着门腿7的变形而各自独立地变形,多个爪是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第一爪7c由于在门板5被从相对于横宽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推压时作用的载荷,从通常位置移位,与引导槽6a内的一个侧面6b抵接而被卡住,第二爪7d由于门腿7的变形而与引导槽6a内的另一侧面6c抵接,并且发生塑性变形而被卡住,由此,在从层站侧遭到平板车碰撞或踢踹等、与通常的使用相比作用有大的载荷而使得门板被推压的情况下,将第一爪7c和第二爪7d这两个起到不同防脱效果的爪与门腿7一体地形成,利用这两个爪分散地承受相关载荷,由此不使防脱装置大型就能够有效防止防脱装置从引导槽6a脱落。

实施方式2

图10~1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图,图10是示出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门腿),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第一爪),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第二爪),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7是图16的侧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在第一爪12a和第二爪13a均分体地形成在门腿11的横宽方向的两侧这点上不同,对除此之外的相同部分标注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中,第一爪12b和第二爪13b均分体地形成在门腿11的横宽方向的两侧。在图9~10中,门腿11在上部设置有安装件11a,通过螺栓等紧固件14固定于门板5的下端部。在下部设置有缓冲滑动部件11b,该缓冲滑动部件11b被插入引导槽6a,通过使其与门板5的开闭一同在引导槽6a内滑动,从而支持开闭动作以使门板5顺利地开闭。另外,门腿11不具备第一爪或第二爪,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在图12~15中,在安装件12a的两侧突出地设置有第一爪12b,第一爪12b为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爪7c相同的结构。在安装件13a的两侧突出地设置有第二爪13b,第二爪13b为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爪7d相同的结构。

在图16~17中,在门腿11的轿厢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件12a,在层站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件13a,分别通过紧固件14固定。即,门腿11被设置在轿厢侧的安装件12a和设置在层站侧的安装件13a从两侧夹持,并固定于门板5的下端部。

接着,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动作,由于与实施方式1中的动作相同,故省略。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第一爪12b和第二爪13b均分体地形成在门腿11的横宽方向的两侧,由此几乎不改变以现有技术构成的门腿11的结构就能够容易地安装第一爪12b和第二爪13b,而且对于已经在运行中的电梯的门腿11,也几乎不改变其结构就能够容易地进行补装。由此,能实现一种电梯门装置,在新设及已设的门装置中,不使防脱装置大型,且通过最小限度的成本提高就能够有效地防止防脱装置从引导槽脱落。

标号说明

1:门装置;2:轨道;3:吊架;4:辊;5:门板;6:地坎;6a:引导槽;7、11:门腿;7a、12a、13a:安装件;7b:缓冲滑动部件;7c、12b:第一爪;7d、13b;第二爪;7e:垂直部;7f:第一弯曲部;7g:第二弯曲部;7h:末端部;8、14:紧固件;9:切口槽;10a、10b:载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站门装置,其能够在电梯的层站门装置中防止冲击导致的层站门的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