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系统及利用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235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吊具系统及利用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吊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起吊总成平台的吊具系统及利用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能源,对于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项目而言,所述发电机组基础采用一体化总成平台钢桁架基础。通常所述总成平台的重量较大,根据安装工艺,总成平台共需两次起吊,第一次为落驳起吊,利用起重船将所述总成平台由岸上吊运至方驳上;第二次为安装起吊,利用起重船将所述总成平台由方驳吊运至海上的设定位置点。

在所述总成平台两次起吊过程中,考虑到所述总成平台的重量以及不规则的设计构造,若采用起重船通过吊钩直接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时,不但不能保证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平衡,而且不能保证所述总成平台在起吊过程中受力均匀,因此很难完成稳定运输所述总成平台的目的;另外上述起吊过程所述总成平台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导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起重船直接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时易发生受力不均以及重心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使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时受力均匀,且重心能保持平衡的吊具系统及利用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所述吊具系统,包括由桁架构成的分配梁以及与所述分配梁连接的吊索,所述分配梁包括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所述吊索包括多根第一吊索和多根第二吊索,其中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二桁架通过杆架相连,所述第一桁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第一吊索对应相连,所述第二桁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与所述第二吊索对应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桁架位于所述第二桁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桁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桁架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桁架的吊耳位置对应所述总成平台的吊点位置,且所述总成平台上的吊点位置与所述第二桁架的吊点位置垂直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桁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主纵梁以及与所述第一主纵梁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主纵梁两侧的第一梁架,所述第一主纵梁和第一梁架构成工字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架包括与所述第一主纵梁相连的第一横梁以及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且平行所述第一主纵梁的第一边纵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桁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主纵梁以及与所述第二主纵梁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主纵梁两侧的第二梁架,所述第二主纵梁和第二梁架构成工字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梁架包括与所述第二主纵梁相连的第二横梁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且平行所述第一主纵梁的第二边纵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S1: 利用起重船的吊钩与分配梁相连的第一吊索对应连接,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分配梁;步骤S2: 将与所述分配梁相连的第二吊索与所述总成平台顶部对应吊耳连接,利用所述第二吊索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步骤S3:所述起重船移位至方驳前并对准所述方驳甲板上的底座;步骤S4:将所述总成平台安装在所述方驳的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方驳的底座上设置支撑装置将所述总成平台平稳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完成后,安装防止所述总成平台进行晃动的限位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吊具系统及利用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有利于通过所述分配梁起吊所述总成平台,不但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保证平衡,而且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在起吊过程中受力均匀,到达稳定运输所述总成平台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吊具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吊具系统第一桁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吊具系统第二桁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具系统,包括由桁架构成的分配梁1以及与所述分配梁1连接的吊索,所述分配梁1包括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20,所述吊索包括多根第一吊索41和多根第二吊索,其中所述第一桁架10和所述第二桁架20通过杆架30相连,所述第一桁架1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第一吊索41对应相连,所述第二桁架2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与所述第二吊索对应相连。

上述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吊具系统,包括由桁架构成的分配梁1以及与所述分配梁1连接的吊索,由于通过吊索连接所述分配梁1,因此整个吊具系统具有柔性的特点,便于控制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所述分配梁1包括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20,所述吊索包括多根第一吊索41和多根第二吊索,其中所述第一桁架10和所述第二桁架20通过杆架30相连,所述第一桁架1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第一吊索41对应相连,通过所述第一吊索41连接至起重船的吊钩上,有利于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1,所述第二桁架2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与所述第二吊索对应相连,通过所述第二吊索连接至所述总成平台的对应吊点上,有利于通过所述分配梁1起吊所述总成平台,不但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保证平衡,而且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在起吊过程中受力均匀,到达稳定运输所述总成平台的目的。

所述第一桁架10位于所述第二桁架2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桁架1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桁架20的宽度,从而适当减轻所述分配梁1的重量,便于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1,从而有利于吊具系统的均衡受力。由于所述总成平台的吊点位置可以根据应力分布等情况提前设定,为了保证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时受力均衡,所述第二桁架20的吊耳位置对应所述总成平台的吊点位置,由于所述第二桁架20的吊点位置就是所述第二桁架20的吊耳位置,因此所述第二桁架20的吊点位置与所述总成平台上的吊点位置垂直对应。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桁架10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主纵梁11以及与所述第一主纵梁11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主纵梁11两侧的第一梁架12,所述第一主纵梁11和所述第一梁架12构成工字形,从而有利于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所述第一梁架12包括与所述第一主纵梁11相连的第一横梁12A以及与所述第一横梁11相连且平行所述第一主纵梁11的第一边纵梁12B,所述第一横梁12A和所述第一边纵梁12B构成若干个矩形框架,有利于布设吊点位置,起吊所述总成平台。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桁架20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主纵梁21以及与所述第二主纵梁21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主纵梁21两侧的第二梁架22,所述第二主纵梁21和第二梁架22构成工字形,从而有利于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所述第二梁架22包括与所述第二主纵梁21相连的第二横梁22A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21相连且平行所述第一主纵梁21的第二边纵梁22B,所述第二横梁22A和所述第二边纵梁22B构成若干个矩形框架,有利于布设吊点位置,起吊所述总成平台。

所述吊索通过插销固定在所述吊耳上,方便利用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1;所述第一吊索41是呈倒V型的钢丝绳,因此一根钢丝绳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桁架10的两个相应吊耳;所述第二吊索是无接头绳圈,因此一根钢丝绳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桁架20的相应吊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实施例一所述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S1:利用起重船的吊钩与所述分配梁1相连的第一吊索41对应连接,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分配梁1;步骤S2:将与所述分配梁1相连的第二吊索与所述总成平台顶部对应吊耳连接,利用所述第二吊索起吊所述总成平台;步骤S3:所述起重船移位至方驳前并对准所述方驳甲板上的底座;步骤S4: 将所述总成平台安装在所述方驳的底座上。

本实施例利用所述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所述步骤S1中,利用起重船的吊钩与所述分配梁1相连的第一吊索41对应连接,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1,通过柔性起吊便于控制所述分配梁1的重心;所述步骤S2中,将与所述分配梁1相连的第二吊索与所述总成平台顶部对应吊耳连接,利用所述第二吊索起吊所述总成平台,通过柔性起吊便于通过所述分配梁1控制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所述步骤S3中,所述起重船移位至方驳前并对准所述方驳甲板上的底座,有利于将所述总成平台置放在所述方驳设定的位置;所述步骤S4中, 将所述总成平台安装在所述方驳的底座上,实现将所述总成平台由岸上运输至方驳的目的。

所述步骤S1中,考虑到所述分配梁1以及所述总成平台的重量,通常所述起重船设置多个吊钩,且多个吊钩呈一字型布置;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第二吊索与所述总成平台顶部对应吊耳连接并调整所述吊钩,使其与所述总成平台的纵向中心线一致,利用所述第二吊索起吊所述总成平台,适当张紧确认钢丝绳圈受力均匀情况并及时调整,在钢丝绳适当张紧情况下割除所述总成平台底部的限位,起吊离地一段时间并就地静吊适当时间,检查吊具、大臂、吊钩、倾斜度、各吊钩受力数值等,且起吊至离地的临界状态时应减缓起吊速度,让总成平台沿制作台座顶面摩擦滑移,以避免总成平台快速离地后产生钟摆式晃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起重船通过绞缆方式缓慢移位至所述方驳前;所述步骤S4中,所述方驳的底座上设置支撑装置将所述总成平台平稳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具体地,首先,施工人员检查支撑底座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发现相同高程搁置底座间出现高差时,采取在搁置面上垫钢板的方式消除高差,且所述钢垫板与底座焊接固定;然后将总成平台缓慢下放至支撑底座上,从而可以保证将将所述总成平台平稳的固定在底座上,实现将所述总成平台由岸上运输至方驳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完成后,为了加固所述总成平台,安装防止所述总成平台进行晃动的限位装置,将所述总成平台固定在限位装置内,避免所述方驳运输过程中所述总成平台的移位。

值得注意的是:正式起吊前利用所述起重船左右舷甲板水平滑车缆绳作为缆风绳,与所述总成平台底部连接并保持两根缆风绳张紧程度一致。检查并确保所述总成平台顶部施工设备已全部清空、平台底部与台座焊接点已全部割除、平台与地面设置无绳索及电缆连接,检查起吊中心是否一致,确定起吊状态满足要求后方可由起吊指挥员下令起吊。

综上,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吊具系统,包括由桁架构成的分配梁以及与所述分配梁连接的吊索,由于通过吊索连接所述分配梁,因此整个吊具系统具有柔性的特点,便于控制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所述分配梁包括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所述吊索包括多根第一吊索和多根第二吊索,其中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二桁架通过杆架相连,所述第一桁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第一吊索对应相连,通过所述第一吊索连接至起重船的吊钩上,有利于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所述第二桁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与所述第二吊索对应相连,通过所述第二吊索连接至所述总成平台的对应吊点上,有利于通过所述分配梁起吊所述总成平台,不但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保证平衡,而且可以使所述总成平台在起吊过程中受力均匀,到达稳定运输所述总成平台的目的。

2.本发明利用所述吊具系统落驳总成平台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所述步骤S1中,利用起重船的吊钩与所述第一吊索对应连接,通过所述起重船起吊所述分配梁,通过柔性起吊便于控制所述分配梁的重心;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第二吊索与所述总成平台顶部对应吊耳连接,利用所述第二吊索起吊所述总成平台,通过柔性起吊便于通过所述分配梁控制所述总成平台的重心;所述步骤S3中,所述起重船移位至方驳前并对准所述方驳甲板上的底座,有利于将所述总成平台置放在所述方驳设定的位置;所述步骤S4中, 将所述总成平台安装在所述方驳的底座上,实现将所述总成平台由岸上运输至方驳的目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