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47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梯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逐年增多,电梯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中载人载物的必备工具。轿厢电梯的基本原理就是曳引驱动,轿厢和对重由曳引钢丝绳连接,曳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曳引轮受曳引电机拖动,使挂在曳引轮上的曳引钢丝绳受摩擦力的作用而运动,继而驱动轿厢升降。为保证电梯能准确平层,可靠停止,电梯还设有抱闸系统,停梯时通过闸瓦和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使轿厢可靠停止。电梯经长久使用后,因机械磨损等原因,曳引钢丝绳及曳引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曳引力减弱,而闸瓦和轮毂之间的磨损则会导致制动力下降。另外,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超载作业同样会导致曳引力不足和制动力不足。一旦曳引力和制动力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轿厢开门后意外移动离开层站的情形,导致人被电梯轿厢和井道电梯门框剪切的事故。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还可能导致电梯上下行超速,严重时甚至引发冲顶。轿厢意外移动和电梯超速的保护是目前电梯行业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制停轿厢在层门未锁紧或轿厢门未关闭情况下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同时还要具备电梯超速时能制停轿厢的功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能够在轿厢开门离开层站和电梯超速时制停轿厢,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合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曳引机构以及滚轮式安全钳,所述的轿厢包括轿厢门和用于安装轿厢门的轿厢门框,所述的曳引机构包括曳引轮以及曳引钢丝绳,所述的曳引钢丝绳挂设在曳引轮上,曳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对重,所述的滚轮式安全钳在对应于轿厢上方的位置与井道导轨配合,滚轮式安全钳包括滚花轮组件、触发支架、固定支板、圆柱压缩弹簧、钢丝拉板、限位钢丝绳以及钳体,所述的滚花轮组件安装在触发支架上与触发支架联动,触发支架在上方设有支杆,所述的固定支板和圆柱压缩弹簧自上而下依次套设在该支杆上,圆柱压缩弹簧的上端支承在固定支板上,下端支承在触发支架上,所述的钢丝拉板的一端与限位钢丝绳连接,钢丝拉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触发支架的下方,所述的钳体扣设在井道导轨上并且位于触发支架的下方,钳体上开设有呈纵向布置的滚花轮容纳槽,所述的滚花轮容纳槽的远离导轨一侧的侧壁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逐渐窄缩而构成为倾斜壁,所述的滚花轮组件与该倾斜壁滑配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机接触器、位移传感器、电磁控制器以及智能控制器,所述的门机接触器安装在门机上用于检测轿厢门的开闭动作,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轿厢上用于检测轿厢门在开门状态下的位移,所述的电磁控制器安装在轿厢上,电磁控制器的移动杆与限位钢丝绳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分别与门机接触器、位移传感器以及电磁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在轿厢门打开、门机接触器断开时用于甄别轿厢的意外移动,而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用于甄别轿厢是否超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轿厢门框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对重配设有导轮,所述的导轮用于在机房电梯中限制对重的位置。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杜绝轿厢在轿厢门打开时继续上升离开层站的现象,避免发生剪切事故,从而有效保护电梯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具有电梯超速时制停轿厢的功能,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所述的智能控制器仅在轿厢门打开且门机接触器断开时甄别轿厢意外移动,而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甄别电梯超速,双功能有益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机房电梯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滚轮式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门机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无机房电梯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11.轿厢门、12.轿厢门框;2.曳引机构、21.曳引轮、22.曳引钢丝绳;3.滚轮式安全钳、31.滚花轮组件、32.触发支架、321.支杆、33.固定支板、34.圆柱压缩弹簧、35.钢丝拉板、36.限位钢丝绳、37.钳体、371.滚花轮容纳槽;4.门机接触器;5.位移传感器;6.电磁控制器;7.智能控制器;8.对重、81.导轮;9.井道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曳引机构2以及滚轮式安全钳3,所述的轿厢1包括轿厢门11和用于安装轿厢门11的轿厢门框12。所述的曳引机构2包括曳引轮21以及曳引钢丝绳22,所述的曳引轮21安装在位于井道顶部的机房内,由曳引电机驱动,所述的曳引钢丝绳22挂设在曳引轮21上,曳引钢丝绳22的一端连接轿厢1,另一端连接对重8。所述的轿厢1以及曳引机构2属于公知技术范畴,因而本申请人不再展开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为机房电梯,此时所述的对重8配设有导轮81,所述的导轮81用于在机房电梯中限制对重8的位置。所述的滚轮式安全钳3在对应于轿厢1上方的位置与井道导轨9配合。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的滚轮式安全钳3包括滚花轮组件31、触发支架32、固定支板33、圆柱压缩弹簧34、钢丝拉板35、限位钢丝绳36以及钳体37。所述的滚花轮组件31安装在触发支架32上与触发支架32联动,触发支架32在上方设有支杆321,所述的固定支板33和圆柱压缩弹簧34自上而下依次套设在该支杆321上。圆柱压缩弹簧34的上端支承在固定支板33上,下端支承在触发支架32上。所述的钢丝拉板35的一端与限位钢丝绳36连接,钢丝拉板35的另一端设置在触发支架32的下方。拉紧限位钢丝绳36时,钢丝拉板35的另一端向上顶升触发支架32,从而带动滚花轮组件31向上移动;放松限位钢丝绳36时,圆柱压缩弹簧34因受到固定支板33的压力而推动触发支架32向下移动。所述的钳体37扣设在井道导轨9上并且位于触发支架32的下方,钳体37上开设有呈纵向布置的滚花轮容纳槽371,所述的滚花轮容纳槽371的远离导轨9一侧的侧壁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逐渐窄缩而构成为倾斜壁,所述的滚花轮组件31与该倾斜壁滑配连接。当滚花轮组件31随触发支架32上移时,其沿着滚花轮容纳槽371的倾斜壁向上滑动而与井道导轨9分离,停止对轿厢1制动;反之,当滚花轮组件31随触发支架32下移时,其沿着滚花轮容纳槽371的倾斜壁向下滑动而与井道导轨9接触,向轿厢1实施制动。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并结合图5,所述的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门机接触器4、位移传感器5、电磁控制器6以及智能控制器7,其中,所述的门机接触器4采用NDQX41B,所述的位移传感器5采用OS-2436-4,所述的电磁控制器6的型号此处未作限定,可采用目前市场的常规产品,所述的智能控制器7采用UNO R3。所述的门机接触器4安装在门机上用于检测轿厢门11的开闭动作,当轿厢门1关闭时门机接触器4接通,当轿厢门1打开时门机接触器4断开。所述的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轿厢1上用于检测轿厢门11在开门状态下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轿厢门框12的顶部。所述的电磁控制器6安装在轿厢1上,电磁控制器6的移动杆与限位钢丝绳36连接,用于牵引或放松限位钢丝绳36。所述的智能控制器7分别与门机接触器4、位移传感器5以及电磁控制器6电连接。智能控制器7在轿厢门11打开、门机接触器4断开时用于甄别轿厢1的意外移动,而在轿厢门11关闭、电梯运行时用于甄别轿厢1是否超速。智能控制器7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此处优选安装于机房内。智能控制器7接收来自门机接触器4和位移传感器5的信号,当轿厢1在层门区内完成制动后,判断轿厢1在轿厢门11打开时是否发生位移;当电梯运行时,判断轿厢1在轿厢门11关闭时是否发生超速。当位移传感器5在轿厢门11打开的状态下检测到轿厢1发生向上的意外移动时,其向智能控制器7输出对应的信号,由智能控制器7驱动电磁控制器6动作,松开限位钢丝绳36,此时滚花轮组件31随触发支架32下移,其沿着滚花轮容纳槽371的倾斜壁向下滑动而与井道导轨9接触,对井道导轨9产生摩擦力,从而将轿厢1迅速制动在井道导轨9上。当轿厢门11关闭,电梯运行发生超速时,智能控制器7根据位移传感器5反馈的信号驱动电磁控制器10动作,制停轿厢1。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所述的对重8不配设有导轮81,其余均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