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237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
背景技术
:制造业传统生产线为直线型设计,在导入自动化设备后,自动化设备和作业人员交错分布,这样,如果作业人员需要走动作业时,必须绕过自动化设备,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易造成作业人员不慎碰撞自动化设备,进而产生危险,再者,自动化设备分布分散,造成不便于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或变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含第一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具有至少两个相异输送方向;其中,当该第一输送带运行时,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自该第一输送带的内侧操作位于该第一输送带上的物品,作业人员位于该第一输送带的外侧对该物品进行操作。较佳的,该第一输送带呈环形、C字形、U字形或L字形。较佳的,该第一输送带呈环形而具有环形空间,该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设置于该环形空间中。较佳的,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该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位于该环形空间之外且用于实现输入和/或输出。较佳的,该第一输送带呈C字形或U字形,该产线系统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该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设置于该第一输送带的开口处且用于实现输入和/或输出。较佳的,该第一输送带为皮带式输送带、链条式输送带、滚筒式输送带或其组合。较佳的,该第一输送带呈方环形;该第一输送带包含多台双列皮带输送机与多台可转动的双列皮带输送机,该多台可转动的双列皮带输送机位于该方环形的四个角上,该多台双列皮带输送机设置于该方环形上除四个角之外的位置上。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线系统,包含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输送系统以及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该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设置于该第一输送带的内侧。较佳的,该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中的每个自动化设备为机械手臂、线性滑台、自动锁螺丝机或自动贴标签机。较佳的,至少一个人工工作台,与该第一输送带相邻且位于该第一输送带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第一输送带具有至少两个相异输送方向,自动化设备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作业人员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外侧,能够避免作业人员不慎碰撞自动化设备的风险,提高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的安全性,另外,作业人员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外侧,作业人员可随时相互支援,增加了人员调度及作业弹性,再者,自动化设备集中于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便于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且提高了自动化设备的利用率,自动化设备与作业人员相互协作,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产线系统1包含第一输送带10、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于此实施例中,产线系统1包含五个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需说明的是,自动化设备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不以图1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其中,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可分别设置为机械手臂、线性滑台(例如XYtable)、自动锁螺丝机或自动贴标签机等(即每个自动化设备可以设置为机械手臂、线性滑台(例如XYtable)、自动锁螺丝机或自动贴标签机等),视实际应用而定。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0具有至少两个相异输送方向,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0的内侧。如图1所示,第一输送带10呈环形且呈方形(即第一输送带呈方环形),因此,第一输送带10具有四个相异输送方向。需说明的是,除了图1所示的方形外,第一输送带10亦可呈三角形、任意多边形或圆形,视实际应用而定。若第一输送带10呈圆形,可将圆形的圆周上的每一个切线方向视为一个输送方向,因此,呈圆形的第一输送带10即具有无限多个相异输送方向。当第一输送带10运行时,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自第一输送带10的内侧操作位于第一输送带10上的物品,作业人员2a、2b、2c、2d位于第一输送带10的外侧对物品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输送带10可包含多台双列皮带输送机100与多台可转动的双列皮带输送机102,其中可转动的双列皮带输送机102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0的角落处(即位于方环形的四个角上),多台双列皮带输送机100设置于方环形上除四个角之外的位置上。换言之,位于角落处的双列皮带输送机102可转动以改变输送方向,使得物品(未显示)可于第一输送带10上进行环形输送。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0可为皮带式第一输送带。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0亦可为链条式输送带、滚筒式输送带或其组合,视实际应用而定。由于第一输送带10呈环形,因此,第一输送带10具有环形空间104。在此实施例中,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0的内侧,即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设置于环形空间104中;作业人员2a、2b、2c、2d位于第一输送带10的外侧,即作业人员2a、2b、2c、2d位于环形空间104之外。由于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设置于环形空间104中,作业人员2a、2b、2c、2d不会与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有所接触,能够避免作业人员不慎碰撞自动化设备的风险,因此,即使自动化设备12a、12b、12c、12d、12e没有加装护栏,也不会对作业人员2a、2b、2c、2d产生危险,可有效提升产线系统1的安全性,另外,作业人员位于输送带的外侧,作业人员可随时相互支援,增加了人员调度及作业弹性,再者,自动化设备集中于输送带的内侧,便于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且提高了自动化设备的利用率,自动化设备与作业人员相互协作,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如图1所示,利用产线系统1生产物品时,首先,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由区域S输送至区域A1。接着,由作业人员2a对区域A1的物品进行操作(例如,组装和检查),再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B1。接着,由自动化设备12a对区域B1的物品进行操作,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C1。接着,自动化设备12b对区域C1的物品进行操作,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D1。接着,再由自动化设备12c和作业人员2b共同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E1,再由作业人员2c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F1,再由作业人员2d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G1,再由自动化设备12d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H1,再由自动化设备12e对物品进行操作。最后,由第一输送带10将物品送出。需要说明的是,物品的输送方向可根据实际应用而调整,不限于图1所绘示的特定方向。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带20呈U字形。与图1所示的产线系统不同的是,图2所示的产线系统除了包含第一输送带(图2中为第一输送带20)、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图2中为自动化设备14a、14b、14c、14d、14e)之外,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人工工作台61、62,人工工作台61、62与第一输送带20相邻且位于第一输送带20的外侧。当利用图2所述的产线系统生产物品时,首先,由作业人员3a和自动化设备14a对区域A2的物品进行操作(例如,组装和检查),再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B2。接着,由自动化设备14b对区域B2的物品进行操作,由作业人员3b将位于区域B2的物品移动至人工工作台61上进行操作,之后,作业人员3b将物品放置至第一输送带20上,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D2。接着,自动化设备14c对区域D2的物品进行操作,由作业人员3c将位于区域D2的物品移动至人工工作台62上进行操作,之后,作业人员3c将物品放置至第一输送带20上,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F2。接着,再由作业人员3d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G2,再由作业人员3e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H2,再由自动化设备14d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I2,再由自动化设备14e对物品进行操作。最后,由第一输送带20将物品送出。需要说明的是,物品的输送方向可根据实际应用而调整,不限于图2所绘示的特定方向。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带30呈C字形。当利用图3所述的产线系统生产物品时,首先,由第一输送带30将物品由区域A3输送至区域B3。接着,由作业人员4a对区域B3的物品进行操作(例如,组装和检查),再由第一输送带3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C3。接着,再由自动化设备15a和作业人员4b共同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3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D3,再由自动化设备15b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3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E3,再由作业人员4c对物品进行操作。接着,由第一输送带30将物品输送至区域F3,再由作业人员4c将物品送出。需要说明的是,物品的输送方向可根据实际应用而调整,不限于图3所绘示的特定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一输送带除了设计为上述的呈环形、U形或C形外,亦可设计为其它形状(例如L形),只要具有至少两个相异输送方向即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输送带呈环形而具有环形空间,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设置于环形空间中时,产线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位于环形空间之外且用于实现输入和/或输出,以下以图4、图5为例进行说明。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4中的第一输送带40呈环形,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16a、16b、16c设置于环形空间中(即设置于第一输送带40的内侧),作业人员位于环形空间之外(即设置于第一输送带40的外侧),产线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带501、502,第二输送带501用于实现输出,第二输送带502用于实现输入。图5中的第一输送带50呈环形,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17a、17b、17c设置于环形空间中(即设置于第一输送带50的内侧),作业人员位于环形空间之外(即设置于第一输送带50的外侧),产线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带600,第二输送带600用于实现输出。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输送带呈C字形或U字形,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设置于C字形或U字形内侧时,产线系统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开口处(即C字形或U字形的开口处),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用于实现输入和/或输出,以下以图6、图7为例进行说明。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产线系统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产线系统,第一输送带60呈U字形,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18a、18b、18c设置于U字形内侧(即第一输送带60的内侧),作业人员设置于U字形外侧(即第一输送带60的外侧),第二输送带700设置于第一输送带60的开口处且用于实现输出。图7所示的产线系统,第一输送带70呈C字形,至少一个自动化设备19a、19b、19c设置于C字形内侧(即第一输送带70的内侧),作业人员设置于C字形外侧(即第一输送带70的外侧),第二输送带801设置于第一输送带70的开口处且用于实现输出,第二输送带802设置于第一输送带70的开口处且用于实现输入。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一种实施方式,输送系统包含上述第一输送带,另一种实施方式,输送系统包含上述第一输送带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的设置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第一输送带具有至少两个相异输送方向,自动化设备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作业人员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外侧,能够避免作业人员不慎碰撞自动化设备的风险,提高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的安全性,另外,作业人员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外侧,作业人员可随时相互支援,增加了人员调度及作业弹性,再者,自动化设备集中于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便于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且提高了自动化设备的利用率,自动化设备与作业人员相互协作,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投资。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