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装置及编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47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锁紧装置及编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采用该锁紧装置的编带机。



背景技术:

编带机主要用于将零散的引线式电子元器件(如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电感等)编带,编带过程中必须将电子元器件引脚(如长短脚)的方向一致编带串联在一起,从而方便电子元器件的运输、生产加工和使用。

目前现有技术的编带机由送料机构、调整机构和编带机构组成,而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部、第一检测部、转向部、第二检测部、卸除部、切脚部、校正部及气缸,气缸用于控制调整部及卸除部的动作。如编带机在编带电容的过程,零散的电容经过送料机构排列整齐送入到调整机构中,进入到调整机构的电容依次经过调整机构中的调整部、第一检测部、转向部、第二检测部、卸除部、切脚部和校正部,该气缸控制卸除部控制卸除部将不良电容产品去除,从而使电容的长短引脚的排列方向一致进入到编带机构中,并经编带机构将电容串联式粘贴在一起。

然而在上述编带机在对编带工作的过程中,调整机构中的气缸需要一直保持稳定的气压,从而气缸需要一直保持通电来维持稳定的气压完成相应的动作,并且气缸所需电源电压大通电时间长,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增加了电子元器件的编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紧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浪费,降低电子元器件的编带成本,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编带机,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浪费,降低电子元器件的编带成本,结构简单。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编带机中限位杆,包括一电磁铁,该电磁铁包括一动铁芯、静铁芯和复位弹簧,静铁芯固定装置于该电磁铁内,该动铁芯具有的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动铁芯的第一端可往复运动地装置于该电磁铁内,该复位弹簧套设在该动铁芯上且该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动铁芯的第二端上,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该电磁铁的端面上,该锁紧装置还包括一框体、置于该框体内一端具有滑槽的固定部和可滑动装置于该固定部中该滑槽内的滑动块,该电磁铁通过紧固件固定装置于该框体内另一端,该滑动块与该电磁铁中该动铁芯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该框体与该固定部上对应设有一通孔,该滑动块上设有与该固定部中通孔相对应的穿孔,该限位杆可往复运动装置于该通孔内且能往复贯穿于滑动块中穿孔,该限位杆设有一圈止挡部,该止挡部可抵靠在该滑动块的端面上而被锁紧。

进一步地,该滑动块上还设有一卡槽,该卡槽与该滑动块上该穿孔相连通,该卡槽的宽度的大小小于该滑动块中穿孔的大小。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该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该滑槽,该第一固定块与该第二固定块上分别相对应地设有一通孔,该第二固定块与该第一固定块相互抵靠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该框体内一端,该第一固定块及该第二固定块中通孔分别与该框体中通孔相对应且共同形成一通道。

进一步地,该锁紧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该电磁铁电连接,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与该第二开关串联连接的电阻,该第二开关与该电阻串联连接后再一起与该第一开关并联连接,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同时闭合,第一开关闭合之后立即断开,该电磁铁通电启 动使该静铁芯吸合该动铁芯,该动铁芯带动该滑动块在该固定部中该滑槽内沿靠近该电磁铁的方向滑动,当该滑动块中该卡槽滑动到该固定部中该通孔内时,该限位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该限位杆中该止挡部能够保持抵靠在该滑动块的该卡槽的端面上,直到该第二开关也断开时,该电磁铁断电关闭,该动铁芯依靠复位弹簧推力推动该滑动块在该固定部中该滑槽内滑动,以使该滑动块中该穿孔位于该通道内,该限位杆在该通道内恢复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带机,用于编带电子元器件,以使电子元器件整齐一致编带在一起,该编带机包括送料机构、调整机构、编带机构及中央控制器,该调整机构位于该送料机构与该编带机构之间,该中央控制器控制该调整机构将该送料机构中电子元器件输送到该编带机构进行编带,该调整机构包括上夹装置和下夹装置,该调整机构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紧装置,该上夹装置包括用于夹持电子元器件的第一夹持部,该下夹装置包括用于去除不良电子器件的排除部,该中央控制器分别与多个该锁紧装置电连接,多个该锁紧装置分别用以控制该调整机构中该上夹装置中该第一夹持部与该下夹装置中该排除部完成相应动作。

进一步地,该调整机构中的多个该锁紧装置为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该上夹装置中该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子、第二夹子和限位杆,该第一夹子与该第二夹子可同时沿相向方向运动或同时沿相反方向运动,以完成夹持或不夹持电子元器件的动作,该限位杆具有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夹子固定连接,该限位杆具有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装置于该第一锁紧装置的通道内,并能跟随该第一夹子在该第一锁紧装置的通道内做往复直线运动,该第一锁紧装置用于控制该上夹装置中该第一夹持部中该第一夹子与该第二夹子保持张开的状态;

该排除部包括两夹块、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和两限位杆,该两夹块分 别可弹性滑动地装置该两固定座内,该两限位杆具有的第一端分别与该两夹块的端面连接固定在一起,该两限位杆具有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分别装置于该第二锁紧装置的通道内,该第二锁紧装置用于控制该排除部中该两夹块保持张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该送料机构包括输送轨道、设置在输送轨道上的压板和夹持架以及设置在压板靠近调整机构的一端的感应器,该感应器用于感应输送轨道中夹持架是否夹持有电子元器件,该感应器与该中央控制器电连接,该中央控制器与该第一锁紧装置电连接,当该输送轨道中该夹持架没有夹持电子元器件时,该感应器将会向该中央控制器发送缺料信号,该中央控制器对缺料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向该第一锁紧装置中该控制电路输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该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同时闭合,第一开关闭合后又立即断开,该第一锁紧装置通电启动以控制该上夹装置中该第一夹持部中该第一夹子与该第二夹子保持张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该第一锁紧装置通电启动后,该第一锁紧装置中该限位杆的该止挡部抵靠在该滑动块的端面上,该滑动块则抵靠在该固定部中第二固定块的表面上,该限位杆被锁紧以控制该上夹装置中该第一夹持部中该第一夹子与该第二夹子保持张开不夹持电子元器件。

进一步地,该下夹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部、转向部和第二检测部,该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排布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当该第一检测部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的方向与预设方向不一致时,该转向部将会对该电子元器件进行转向,以使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排布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该第二检测部与该中央控制电连接,该中央控制器与该第二锁紧装置电连接,该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值内,当该第二检测部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值不在预设预设值内时,该第二检测部向该中央控制器发送不良产品信号,该中央控制器对 不良产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向该第二锁紧装置中该控制电路输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该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同时闭合,第一开关闭合后又立即断开,该第二锁紧装置通电启动以控制该下夹装置中该排除部中该两夹块保持张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该第二锁紧装置通电启动后,该第二锁紧装置中该限位杆能够贯穿于该滑动块中该卡槽,该限位杆中该止挡部抵靠在该滑动块的端面上,该滑动块则抵靠在该固定部中该第一固定块中该滑槽的表面上,该限位杆被锁紧以控制该下夹装置中该排除部中该两夹块保持张开不夹持电子元器件,以去除不良电子元器件。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及编带机,锁紧装置的结构简单,且锁紧装置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从而使编带机中第一夹持部与排除部完成相应动作,保证编带机所编带的电子元器件整齐一致地排布,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夹持部在夹持电子元器件的过程中损坏电子元器件,同时能够有效地去除电子元器件中的不良产品,并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降低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加工成本。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紧装置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锁紧装置中滑动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锁紧装置中滑动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锁紧装置中控制电路与电磁铁连接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中第一锁紧装置与上夹装置的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中第二锁紧装置与下夹装置的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的部分结构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锁紧装置60a、60b,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60a、60b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锁紧装置60a、60b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该锁紧装置60a、60b包括一框体62、电磁铁63、固定部64、滑动块65、控制电路67(请参见图5)和紧固件68。该电磁铁63通过紧固件68装置于该框体62内一端,该固定部64通过紧固件68装置于该框体62内另一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67与电磁铁63电连接,电磁铁63包括一动铁芯631、静铁芯(图未示出)和复位弹簧634。静铁芯固定装置于电磁铁63内,动铁芯631具有的第一端(图未示出)及与该第一端 相对的第二端(图未示出),动铁芯631的第一端可往复移动装置于电磁铁63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静铁芯可吸合动铁芯631以使动铁芯631在电磁铁63内移动。复位弹簧634套设在动铁芯631上,且复位弹簧634的一端固定在动铁芯631的第二端上,复位弹簧634的另一端抵靠在电磁铁63的端面上,从而使动铁芯631能够依靠复位弹簧634的推力沿远离静铁芯的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动铁芯631的初始位置为电磁铁63没有通电,并且动铁芯631没有发生移动时的位置。

固定部64具有可收容滑动块65的一滑槽642,滑动块65插装于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并可在滑槽642中自由滑动。具体地,滑动块65与动铁芯631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68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且可随动铁芯631在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往复直线滑动。框体62与固定部64相对应开设有可装置限位杆66a、66b(请参考图6)的一通孔622、645。滑动块65上开设有与固定部64和/或框体62中通孔645、622相对应的穿孔652。具体地,当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框体62及固定部64中通孔645相一致时(请参见图3),限位杆66a、66b可沿框体62及固定部64中通孔622、645所形成的通道的延伸方向上自由往复运动,并能够自由往复贯穿装置于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的滑动块65上的穿孔652。当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框体62及固定部64中通孔645不连通时(请参见图4),限位杆66a、66b被锁紧,可以理解为限位杆66a、66b不能在通道内自由往复运动。

框体62形成有一呈方形的容置槽626,框体62中容置槽626的两侧壁上分别相对地开设有一通孔622,框体62的两侧壁的底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翻边,翻边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固定框体62且大致呈腰型的安装孔。

固定部64包括第一固定块644和第二固定块646,第一固定块644 与第二固定块646相互抵靠的表面中部上开设有一沿表面贯穿第一固定块644的滑槽64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64设置为第一固定块644与第二固定块646组合的结构,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开设固定部64中的滑槽642,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成本。第一固定块644及第二固定块646中相互抵靠的两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645,且第一固定块644中通孔645与滑槽642相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644及第二固定块646中通孔645的轴线分别与第一固定块644及第二固定块646相互抵靠的两表面相互垂直。

固定部64通过紧固件68固定装置于框体62中容置槽626内另一端,固定部64中第一固定块644及第二固定块646分别与框体62中容置槽626的两侧壁相互贴合配合,并通过紧固件68将第一固定块644、第二固定块646及框体62拧紧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固定部64中第一固定块644及第二固定块646的通孔645与框体62中两侧壁的通孔622相接合,并共同形成一通道。

滑动块65上开设有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相对应的穿孔65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块65中穿孔652的大小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大小一致,但并不限于此。滑动块65上还可开设有贯通滑动块65的卡槽654,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开设卡槽654。具体地,卡槽654大致呈腰型孔状,卡槽654与滑动块65中穿孔652相互贯通,卡槽654的宽度的大小小于滑动块65中穿孔652的大小。滑动块65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在电磁铁63中动铁芯631中第二端的安装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块65可往复滑动地装置于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滑动块65通过紧固件68连接固定在电磁铁63中动铁芯631中第二端上,并能跟随动铁芯631做往复直线滑动。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图3为锁紧装置60a、60b中滑动块65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 示意图,图4为锁紧装置60a、60b中滑动块65位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滑动块65在部64中滑槽642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两种静止状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块65在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的第一位置为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相互接通时的位置,此时,电磁铁63没有通电,电磁铁63中动铁芯631没有发生移动时的位置。从而限位杆66a、66b能够在通道内自由运动,并能来回贯穿于滑动块65中穿孔652。滑动块65在固定部64中滑槽642内的第二位置为当滑动块65跟随动铁芯631沿靠近电磁铁63方向滑动时,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相互错开,可以理解为,滑动块65的第二位置为滑动块65中卡槽654位于通道内,并能在控制电路67控制下保持在通道内的静止状态,此时限位杆66a、66b的止挡部(图未示出)抵靠在滑动块65的一端面上,滑动块65中与该一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抵靠在固定部64中滑槽642的内壁上,从而锁紧限位杆66a、66b,但并不限于此。

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锁紧装置60a、60b中控制电路67与电磁铁63连接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电磁铁63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6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67的一端电连接,控制电路67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67用于控制电磁铁63通电和断电,控制电路67包括第一开关672、第二开关674及与该第二开关674串接的电阻676,具体地,第二开关674与电阻676串联连接后再一起与第一开关672并联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672与第二开关674同时闭合,电磁铁63通电启动,第一开关672闭合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立即断开,而第二开关674保持闭合的状态,从而使电磁铁63启动后低功率保持启动的状态,减少电磁铁63发热量,避免烧坏电磁铁63,从而提高电磁铁63的使用频率和寿 命,降低成本。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直到第二开关674也断开的时候,电磁铁63断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电路67中第一开关672及第二开关674都断开时,锁紧装置60a、60b中电磁铁63没有接通电源不工作,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保持一致,限位杆66a、66b可在通道内自由往复运动。当控制电路67中第一开关672及第二开关674同时闭合,第一开关672闭合后马上断开,电磁铁63与电源接通,从而使电磁铁63大功率启动,并且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进而使电磁铁63中静铁芯吸合动铁芯631并保持吸合状态,动铁芯631向静铁芯方向移动,并与静铁芯保持吸合状态,直到控制电路67中第二开关674也断开时,电磁铁63与电源断开不工作,从而使动铁芯631在复位弹簧634的推力下沿远离静铁芯的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电磁铁63中静铁芯吸合动铁芯631时,动铁芯631带动滑动块65一起滑动,使滑动块65中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限位杆66a、66b在运动过程中限位杆66a、66b的止挡部抵靠在滑动块65一端面上而停运动,进而锁紧限位杆66a、66b。当电磁铁63不工作时,动铁芯631依靠复位弹簧634的推力而移动,并带动滑动块65回复到第一位置,使滑动块65中穿孔652与固定部64中通孔645保持一致,从而使限位杆66a、66b可以在通道内自由往复运动。从而在不需锁紧装置60a、60b工作时电磁铁63不通电,在需要锁紧装置60a、60b工作时电磁铁63通电,同时电磁铁63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且电磁铁63的启动电压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了电能的浪费及其结构简单。

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编带机,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100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与图7所示,编带机100用于将引线型电子元器件 200的引脚220整型并且排向,从而使电子元器件200整齐一致地进行编带。具体地,电子元器件200包括本体210和引脚220,引脚220插装在本体210内,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为两个,具体地,电子元器件200中引脚220包括第一引脚222和第二引脚224,第一引脚222短于第二引脚224(即电子元器件200中的长短脚,如电容,二极管等),以区分电子元器件200的正负极,在电子元器件200编带中需要将电子元器件200的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24的排布方向必须一致地编带在一起,具体地,以图6中电子元器件200编带过程中运动方向为参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编带56中所有的电子元器件200的第一引脚222在前,第二引脚224在后的排列方式进行编带。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编带56中所有的电子元器件200的第二引脚224在前,第一引脚222在后的方式进行编带。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电子元器件200中的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24的长短一致。又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还可有多个引脚220,例如三极管等。从而保证电子元器件200在后续加工的过程中能被容易识别,同时方便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编带机100包括送料机构10、调整机构30、编带机构50及中央控制器70(请参见图10),调整机构30位于该送料机构10与该编带机构50之间,中央控制器70控制送料机构10将电子元器件200通过输送轨道12输送到调整机构30中,中央控制器70控制调整机构30对电子元器件200进行引脚220的整型和排向,同时去除电子元器件200参数不合格的不良产品,再将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编带机构50进行编带,从而将电子元器件200整齐一致地编带在一起,以方便后续电子元器件200的运输及加工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送料机构10设有输送且可供调整机构30夹持引线型电子元器件200的输送轨道12,输送轨道12的末端处设有夹 设电子元器件200的夹持架124,输送轨道12末端上还设有将电子元器件200压紧的压板122,在压板122的靠近调整机构30的端面上设有能够感应夹持架124上是否夹设有电子元器件200的感应器12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26与中央控制器70电连接,感应器126将所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70,但并不限于此。

该调整机构30包括上夹装置20、下夹装置40及多个锁紧装置60a、60b,上夹装置20与下夹装置40共同配合将电子元器件200中引脚220进行整型及去除不良电子元器件200,并将电子元器件200从送料机构10输送到编带机构50进行编带。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锁紧装置60a、60b位于调整机构30不同位置将锁紧装置60a、60b分为第一锁紧装置60a和第二锁紧装置60b。

具体地,上夹装置20中设有第一夹持部24、第二夹持部26及第三夹持部28。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100中第一锁紧装置60a与上夹装置20的配合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与图8所示,第一夹持部24包括第一夹子242、第二夹子244、限位杆66a及限位块246。限位杆66a具有第一端(图未示出)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图未示出),限位杆66a的第一端与限位块246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6a的第一端与限位块246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但并不限于此。第一夹持部24中限位块246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子242上,从而限位杆66a可跟随第一夹子242作往复直线运动。限位杆66a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止挡部(图未示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6a的止挡部可以为限位杆66a的第二端一体形成,但并不限于此。该限位杆60a的第二端装置于第一锁紧装置60a的通道内,并且该限位杆60a可跟随第一夹子242在该第一锁紧装置60a的通道内做自由往复直线运动,该限位杆66a的止挡部可往复贯穿于该第一锁紧装置 60a中滑动块65的穿孔652。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24中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可同时沿相向方向运动或同时沿相反方向运动,具体地,当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同时沿相向方向运动时,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靠拢闭合夹持电子元器件200的本体210,从而将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调整机构30中。当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同时沿相反方向运动时,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张开,不夹持电子元件器的本体210。

请一并参考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100中第二锁紧装置60b与下夹装置40的配合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与图9所示,下夹装置40中设有引脚整型部41、第一检测部42、换向部43、第二检测部44、排除部45、切脚部46及校正部47,上夹装置20中第一夹持部24从送料机构10中夹持电子元器件200,并将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下夹装置40中的引脚整型部41进行引脚220整型调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夹装置20中第二夹持部26再将电子元器件200从下夹装置40中引脚整型部41依次输送到第一检测部42、换向部43、第二检测部44、排除部45、切脚部46及校正部47。最后上夹装置20中第三夹持部28将下夹装置40中校正部47夹持的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编带机构50中进行编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42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的排布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的第一引脚222在前,第二引脚224在后为预设方向,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排布方向也可为第二引脚224在前,第一引脚222在后。换向部43用于将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排布方向进行转向以使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排布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第二检测部44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200的参数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值内,从 而判断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是否为合格产品或不良产品,具体地,当电子元器件200的参数值在预设范围值内时,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为合格产品,当电子元器件200的参数值不在预设范围值内时,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为不良产品。排除部45用于去除不良电子元器件200,从而保证了编带机100所编带的电子元器件200为合格产品,进而方便了电子元器件200的后续加工和使用,提高了使用上述电子元器件200的产品的合格率。切脚部46用于对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进行切割,校正部47用于对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进行校正。

具体地,当第一检测部42检测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排布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反时,换向部43将会对该电子元器件200进行反向,以使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排布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当第一检测部42检测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的排布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时,换向部43将不会转向起到传递电子元器件200的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排除部45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块452、分别用于装置两夹块452的两相对的固定座454以及限位杆66b,两夹块452可分别在两固定座454上往复弹性滑动。两夹块452可沿相向方向滑动或可沿相反方向滑动,具体地,当第二检测部44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为合格产品时,两夹块452沿相向方向滑动时,两夹块452可闭合在一起夹持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以供上夹装置20中第二夹持部26将电子元器件200夹持并输送到下夹装置40中切脚部46。当第二检测部44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为不良产品时,两夹块452沿相反方向滑动时,两夹块452张开形成中空,不夹持不良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具体地,当电子元器件200为不良产品时,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没有被夹持而落入中空中,从而达到去除不良电子元器件200的目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6b具有第一端(图未示出)及与该 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图未示出),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夹块452的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夹块45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夹块45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该限位杆66b可跟随夹块做往复直线运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还设有一止挡部(图未示出),具体地,该止挡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设置在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或者可以焊接固定在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6b的第二端贯穿装置于该第二锁紧装置60b的通道内,该限位杆66b的止挡部可往复贯穿于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滑动块65的穿孔652。

编带机构50包括一纸带贴轮52和一胶带贴轮54,纸带贴轮52的外壁与胶带贴轮54的外壁贴合在一起,并分别能够做相对旋转运动。当调整机构30中上夹装置20中第三夹持部28将下夹装置40中校正部47的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编带机构50中,此时编带机构50中的纸带贴轮52与胶带贴轮54一起向调整机构30运动,并有相对旋转运动,从而将电子元器件200进行编带。

请一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带机100的部分结构框图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10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26与中央控制器70的电连接,中央控制器70与第一锁紧装置60a电连接,第二检测部44与中央控制器70电连接,中央控制器70与第二锁紧装置60b电连接。

具体地,当感应器126没有感应到送料机构10中夹持架124夹持有电子元器件200时,感应器126向中央控制器70发送缺料信号,中央控制器70对缺料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一锁紧装置60a,以控制第一锁紧装置60a中的控制电路67,从而使第 一开关672与第二开关674同时闭合,第一开关672闭合后又立即断开,第二开关674保持闭合状态,直到感应器126能够感应到送料机构10中夹持架124夹持有电子元器件200时,第二开关674才断开。以使上夹装置20中第一夹持部24中限位杆66a的第二端上的止挡部抵靠在该第一锁紧装置60a中滑动块65的端面上。则该第一锁紧装置60a中该滑动块65抵靠在该固定部64中第二固定块646的表面上。从而锁紧限位杆66a,进而将上夹装置20中第一夹持部24中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保持张开,不能夹持夹持架124中的电子元器件200。避免了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在夹持电子元器件200的过程中损坏电子元器件200,第一锁紧装置60a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且其启动电压小,同时中央控制器70能够在需要使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保持张开的状态下控制该第一锁紧装置60a中电磁铁63与电源保持接通,在不需要第一夹子242与第二夹子244保持张开的状态下控制该第一锁紧装置60a中电磁铁63与电源保持断开,进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避免了电能的浪费,降低电子元器件200生产加工成本。

具体地,当第二检测部44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的参数值在预设范围值内时,排除部45闭合夹持电子元器件200待第二夹持部26将电子元器件200输送到切脚部46进行切脚。当第二检测部44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的参数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检测部44向中央控制器70发送不良产品信号,中央控制器70对不良产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二锁紧装置60b,以控制第二锁紧装置60b中控制电路67,从而使第一开关672与第二开关674同时闭合,第一开关672闭合后又立即断开,第二开关674保持闭合状态,直到第二检测部44所检测的电子元器件200为合格产品时,第二开关674才断开。以使下夹装置40中排除部45中限位杆66b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止挡部抵靠在 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滑动块65的端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杆60b贯穿于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滑动块65的卡槽654,该限位杆60b的止挡部抵靠在该滑动块65远离排除部45中夹块452的端面上,该滑动块65靠近排除部45中夹块452的端面抵靠在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固定部64中该第二固定块中该滑槽的表面上,从而锁紧限位杆66b,进而将下夹装置40中排除部45的两夹块452保持张开的状态。以使第二夹持部26输送的电子元器件200到达排除部45上时,排除部45不能夹持不良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20,从而去除不良电子元器件200。第二锁紧装置60b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且其启动电压小,同时中央控制器70能够在需要使两夹块452保持张开的状态下控制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电磁铁63与电源保持接通,在不需要两夹块452保持张开的状态下控制该第二锁紧装置60b中电磁铁63与电源保持断开,进而能够有效地去除不良产品的同时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避免了电能的浪费,降低电子元器件200生产加工成本。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60a、60b及编带机100,锁紧装置60a、60b的结构简单,且锁紧装置60a、60b能够在小功率下保持工作状态,从而使编带机100中第一夹持部24与排除部45完成相应动作,保证编带机100所编带的电子元器件200整齐一致地排布,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夹持部24在夹持电子元器件200的过程中损坏电子元器件200,同时能够有效地去除电子元器件200中的不良产品,并起到节约电能的效果,降低电子元器件200的生产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 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