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水过滤存储及加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76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矿水中所含泥沙,实现存储并通过水泵进行加压输送的装置,尤其适用于在矿井疏放水过程中,矿水不经溢流沉淀池收集沉淀,直接进行过滤存储并加压输送。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部分矿山在建设、生产期间需要对含水层进行疏放水。含水层中的矿水经疏水钻孔流入溢流沉淀池收集、存储及初步沉淀后,采用水泵加压进行管道输送。但是,上述方式在含水层带压或疏水点与排水点存在高差的情况下,无法利用水压或高差直接通过管道进行矿水输送,需要在集水坑装设水泵进行转输加压,而且由于一般情况下溢流沉淀池容积较小,矿水中所含的泥沙得不到充分沉淀,极易造成管路堵塞。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取加大溢流沉淀池容积或增设多处溢流沉淀池,以增强泥沙沉淀效果,但会造成工程量增加,而且溢流沉淀池在后续疏放水作业中很难再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工程及投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矿井疏放水过程中溢流沉淀池开挖工程量大、可重复利用性差、管路易堵塞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矿水中所含泥沙,实现存储并通过水泵进行加压输送的装置,在含水层带压或疏水点与排水点存在高差的情况下,可利用水压或高差通过管道进行矿水输送,且无需开挖溢流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罐体用于存储过滤矿水,罐内设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矿水由进水口进入罐内过滤后,通过出水口排至罐外。罐体另设排污阀、排气阀、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罐体出水口依次接过滤器、止回阀,通过进水管路分别与旁通闸阀和进水闸阀、水泵进水口连接。过滤后的矿水经旁通闸阀或水泵加压进入管道。水泵排水口依次接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出水闸阀和排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滤矿水中所含泥沙,实现存储并通过水泵进行加压输送,在含水层带压或疏水点与排水点存在高差的情况下,可利用水压或高差通过管道进行矿水输送,且无需开挖溢流沉淀池,从而降低工程量,减少管路堵塞发生,并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原理图。

图中1.罐体,2.一级过滤网,3.二级过滤网,4.排污阀,5.排气阀,6.安全阀,7.水位计,8.进水口,9.排水口,10.压力表,11.过滤器,12.止回阀,13.水泵,14.旁通闸阀,15.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6.进水闸阀,17.出水闸阀,18.进水管路,19.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罐体1、一级过滤网2、二级过滤网3、排污阀4、排气阀5、安全阀6、水位计7、进水口8,排水口9,压力表10、过滤器11、止回阀12、水泵13、旁通闸阀14、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5、进水闸阀16、出水闸阀17、进水管路18、排水管路19组成。罐体1内设一级过滤网2、二级过滤网3,用于对矿水中所含泥沙进行过滤,泥沙沉淀于罐体1底部后经排污阀4排至罐体1外。过滤沉淀后的矿水,经过滤器11、止回阀12后,通过进水管路18依次进入进水闸阀16→水泵13→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5→出水闸阀17或直接经旁通闸阀14排至排水管路19。水泵13接排水口依次接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5、出水闸阀17和排水管路19。

罐体1用于存储矿水,耐压等级根据矿水入口压力确定;一级过滤网2用于对矿水进行初步过滤;二级过滤网3用于对矿水进行二次过滤;排污阀4用于排放罐体1内矿水过滤沉淀后的泥沙;排气阀5用于在罐体1内进入矿水后排除罐内气体,并可在罐内出现负压情况时,吸入空气,避免罐体1因负压产生损坏;安全阀6用于在罐体1超压时进行泄压保护;水位计7用于显示罐体1内液位;进水口8为矿水进入罐体1内的入口;出水口9为矿水排出至罐体1外的出口;压力表10用于显示罐体1内压力;过滤器11用于对矿水进行三级过滤;止回阀12用于防止矿水反流进入罐体1内;水泵13用于对矿水进行加压输送;旁通闸阀14用于在含水层带压或疏水点与排水点存在高差的情况下,对水泵13进行旁通,利用水压或高差通过管道进行矿水输送;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5用于控制水泵启动时缓开、停止时缓闭,防止发生水锤发生;进水闸阀16用于控制水泵进水口开启、关闭;出水闸阀17用于水泵流量控制,并在检修时实现截止功能;进水管路18和排水管路19用于矿水输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