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长度的胶膜施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35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长度的胶膜施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膜施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长度的胶膜施用器。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产品包装的效率,操作员通常会借助一胶膜施用器来进行产品的包装,在操作时将胶卷套设于胶膜施用器的转轴上,通过双手握住胶膜施用器的握杆之后,即可通过转轴的转动而让胶膜快速地包覆缠绕于产品的表面。

然而在常用技术当中,转轴的长度是无法进行调整,但是每一卷胶膜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宽度,在此情况下,操作员就必须配合胶膜的宽度来准备不同长度的转轴,进而导致成本的提高,此外,转轴必须要整根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在拆装上也会较为麻烦与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膜施用器,其能根据胶膜的宽度来调整转轴的长度,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及提升操作便利性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膜施用器包含有一托架、一内管组件,以及一调整组件。该托架具有一承座与一外管,该外管的一端设于该承座上。该内管组件具有一内管、一定位柱与一定位套,该内管可轴向位移且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托架的外管内,该内管具有一位于该外管外的操作端与一位于该外管内的定位端,该定位柱设于该内管的定位端上,使得该定位柱能跟着该内管作动,该定位套螺接于该定位柱上,使得该定位柱能通过该内管的转动来驱使该定位套迫紧或松离该托架的外管,当该定位套迫紧于该托架的外管时,该内管无法轴向移动而保持定位,当该定位套松离该托架的外管时,该内管能相对该外管轴向移动而能进行长度的调整。该调整组件具有一螺杆轴、一螺帽、一握把与一调整环,其中:该螺杆轴的一端固定于该内管的操作端,该螺杆轴的另一端螺接于该螺帽上,而且,该螺杆轴具有一凸缘;该握把具有一套环且通过该套环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螺杆轴上,该套环介于该螺帽与该螺杆轴的凸缘之间;该调整环螺设于该螺杆轴上且介于该内管的操作端与该握把之间,使得该调整环能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沿着该螺杆轴的轴向位移。

由上述可知,当该调整环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握把的套环会受到该调整环的推顶而抵靠于该螺帽,使该握把能与该螺杆轴结合成一体而通过该螺杆轴带动该内管相对该外管转动,此时即可对该内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及定位,当该调整环位于该第二位置时会离开该握把的套环,使该握把自由空转而无法带动该内管转动,此时的内管保持在定位状态。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膜施用器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实用新型所在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胶卷使用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主要显示内管在调整长度前的状态;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主要显示定位柱的锥形部抵接于定位套的锥形槽上;

图6为图3的另一局部放大图,主要显示调整组件的结构关系;

图7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调整环位于第二位置且定位柱的锥形部离开定位套的锥形槽;

图8类同于图7,主要显示内管在调整长度后的状态;

图9类同于图8,主要显示调整环位于第二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 胶膜施用器 12 胶卷

20 托架 22 承座

24 外管 26 握杆

30 内管组件 31 内管

312 操作端 314 定位端

32 定位柱 322 接合部

324 锥形部 326 螺接部

328 扣环槽 33 定位套

34 半套体 35 拘束环

36 受抵部 37 锥形槽

38 螺帽 40 调整组件

41 螺杆轴 412 凸缘

42 握把 43 调整环

432 凹槽 434 凸缘槽

436 螺孔 438 推顶部

44 第一固定螺帽 45 第二固定螺帽

47 套环 48 压板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胶膜施用器10包含有一托架20、一内管组件30,以及一调整组件40。

托架20具有一承座22、一外管24,以及一握杆26。承座22用以承接一胶卷12的底端;外管24的一端固定于承座22的顶面上,用以供胶卷12套设;握杆26的一端固定于承座22的外周缘,用以供操作员的双手握持。

如图3至图5所示,内管组件30具有一内管31、一定位柱32,以及一定位套33。内管31可轴向位移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托架20的外管24内,用以供胶卷12套设,内管31具有一位于外管24外的操作端312与一位于外管24内的定位端314;定位柱32具有一接合部322、一锥形部324,以及一螺接部326,定位柱32通过接合部322固接于内管31的定位端314,使得定位柱32能与内管31同步作动,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连接于接合部322的一端,而且,锥形部324的外径朝远离接合部322的方向逐渐缩小,定位柱32的螺接部326自锥形部324的尖端延伸而出且具有一扣环槽328;定位套33具有二相对的半套体34,该二半套体34通过一拘束环35套设于定位柱32上且分别具有一受抵部36,两个半套体34的受抵部36的内周面共同形成一锥形槽37,锥形槽37抵接于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两个半套体34的受抵部36的外周面抵接于外管24的内周面。此外,定位套33更具有一螺帽38,螺帽38设于该二半套体34之间且螺接于定位柱32的螺接部326上。

由此,在内管3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柱32的螺接部326与定位套33的螺帽38之间的螺接关系,定位柱32会通过锥形部324推动或远离定位套33的锥形槽37,当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推顶定位套33的锥形槽37时,定位套33的两个受抵部36会往外扩张而迫紧外管24,使内管31无法相对外管24移动,当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远离定位套33的锥形槽37时,定位套33的两个受抵部36会释放对外管24的迫紧力量,使内管31能相对外管24移动。然而为了避免定位柱32的螺接部326脱离定位套33的螺帽38,利用一扣环39设置在定位柱32的螺接部326的扣环槽328内来提供止挡效果。

如图3、4及6所示,调整组件40具有一螺杆轴41、一握把42,以及一调整环43。螺杆轴41的顶端螺固于一第一固定螺帽44上,螺杆轴41的底端螺固于一第二固定螺帽45上,其中的第二固定螺帽45埋设于内管31的操作端312内,使得螺杆轴41与内管31的操作端312之间相互固定在一起,此外,螺杆轴41具有一介于第一、第二固定螺帽44、45之间的凸缘412;握把42通过一套环47套设于螺杆轴41上,使得握把42能相对螺杆轴41原地转动,套环47介于第一固定螺帽44与螺杆轴41的凸缘412之间;调整环43介于内管31的操作端312与握把42之间,调整环43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凹槽432、一凸缘槽434,以及一螺孔436,凹槽432的端壁形成一推顶部438,凸缘槽434同轴连通凹槽432且容纳螺杆轴41的凸缘412,螺孔436同轴连通凸缘槽434且螺设于螺杆轴41上,使得调整环43能在一第一位置P1与一第二位置P2之间沿着螺杆轴41的轴向上下移动。由此,当调整环43位于如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P1时,调整环43的推顶部438会推顶握把42的套环47,使握把42的套环47抵靠于第一固定螺帽44而无法转动,此时的握把42会跟螺杆轴41结合成一体而能跟螺杆轴41一起转动,当调整环43位于如图9的第二位置P2时,调整环43的推顶部438会释放对握把42的套环47的推顶力量,此时的握把42会自由空转而无法带动螺杆轴41一起转动。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操作员根据不同胶膜的宽度来准备调整内管31的长度时,首先将调整环43转动至如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P1,使握把42跟螺杆轴41结合成一体,接着转动握把42,握把4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螺杆轴41带动内管31一起转动,使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在内管31转动的过程中远离定位套33的锥形槽37,此时即能拉动握把42来调整内管31的长度,当内管31的操作端312的位置调整到接近于胶卷12的顶端的位置之后再对握把42进行反转,如图8所示,使定位柱32的锥形部324推顶定位套33的锥形槽37,让定位套33迫紧于外管24而完成内管31的定位,接着将一压板48套设于螺杆轴41并使压板48抵靠于胶卷12的顶端,最后再将调整环43转动至如图9所示的第二位置P2,一方面让调整环43释放对握把42的套环47的推顶力量,使握把42无法继续通过螺杆轴41带动内管31转动,以避免误动作而造成内管31失去定位效果,另一方面让调整环43抵压于压板48,此时的压板48会进一步抵压于胶卷12的顶端,使胶卷12能被确实地固定在承座22与压板48之间,如此即完成内管31的长度调整,这时候的操作员用双手握住握杆26之后就可以开始继续包装作业。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的胶膜施用器10可以根据胶膜的宽度来调整内管31的长度,在调整过程中是利用调整环43来达到定位与释放的效果,如此就能够减少内管31的数量,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另外在更换不同的胶卷12时,操作员只需要先拆下内管31,让胶卷12套设于外管24之后,再将内管31重新跟外管24组装在一起,即可开始进行内管31长度的调整,整个过程并不需要连同外管24一起拆卸,因而能够达到提升操作便利性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