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412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屏托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托盘。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2分为BM区21、显示区22及端子部23,其中BM区位于显示区的四周,端子部与BM区连接,位于端部。传统的液晶显示屏托盘,结构设计不合理,托盘能够实现暂时存放液晶显示屏,为了节省空间,多个托盘需要进行竖向堆叠,在堆叠过程中,上一个托盘的下凸部会压在下一个托盘中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上,显示区容易受压变形,此设计在进行吸真空或搬运作业时若因操作不当,造成托盘受压形变,可能导致液晶显示屏受损,如偏光板凹痕、刮伤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液晶显示屏托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显示屏托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以支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上凸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下凸部,其中下凸部在所述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压于下方的液晶显示屏的BM区上,所述下凸部位于上凸部的四周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周部设有形状与底板的周部轮廓相适应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侧壁与液晶显示屏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通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上凸部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下凸部位于底板的四个直角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上凸部由若干个子凸部组成。

优选的,所述子凸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子凸部呈2×2矩阵式分布于底板的中部,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相邻子凸部之间形成与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纵向通道,位于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相邻子凸部之间形成与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通道,所述通槽与纵向通道的一端部相对。

优选的,所述下凸部由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左下凸部与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右下凸部组成,所述左下凸部与放置于托盘上的液晶显示屏的端子部位于同一侧,所述右下凸部与放置于托盘上的液晶显示屏的非端子部位于同一侧,所述左下凸部在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边缘设有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平面,所述右下凸部在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边缘设有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平面、设有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垂直交叉成L形缺口,所述L形缺口在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与下方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右侧两直角端分别重合,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长度,两右下凸部的两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位置与形状均与上凸部相适应的、用以向上凹陷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并减重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位置与形状均与下凸部相适应的、用以向下凹陷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并减重的第二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上凸部与下凸部的边缘均设有圆角,所述侧壁的边缘设有圆角。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侧壁、上凸部、下凸部均为透明状,材料均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液晶显示屏托盘的上凸部能够支撑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下方,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下凸部在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压于下方的另一液晶显示屏的BM区上,下凸部不会压到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防止显示区受压变形等不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堆叠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9为图8的C-C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D-D剖视图。

图11为托盘进行堆叠时上一个托盘的下凸部与下一个托盘的液晶显示屏的配合仰视图。

图12为液晶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液晶显示屏,21-BM区,22-显示区,23-端子部,3-上凸部,31-子凸部,4-下凸部,41-左下凸部,411-第一平面,42-右下凸部,421-第二平面,422-第三平面,5-侧壁,51-通槽,6-纵向通道,7-横向通道,8-第一凹陷部,9-第二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12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屏托盘,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以支撑液晶显示屏2的显示区22的上凸部3,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下凸部4,其中下凸部在所述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压于下方的液晶显示屏的BM区21上,所述下凸部位于上凸部的四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周部设有形状与底板的周部轮廓相适应的侧壁5,用以防止液晶显示屏从侧部滑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与液晶显示屏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通槽5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上凸部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下凸部位于底板的四个直角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凸部由若干个子凸部31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子凸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子凸部呈2×2矩阵式分布于底板的中部,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相邻子凸部之间形成与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纵向通道6,位于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相邻子凸部之间形成与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通道7,所述通槽与纵向通道的一端部相对,侧壁与液晶显示屏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避免液晶显示屏的水平滑动幅度过大,较小的间隙在不采用吸附时难以人工将液晶显示屏取下,此时可通过与纵向通道的一端部相对的通槽,通过所述通槽可从侧部伸入液晶显示屏底部的纵向通道上,方便夹住或抓握住液晶显示屏,并将液晶显示屏往上提出托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凸部由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左下凸部41与位于底板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右下凸部42组成,所述左下凸部与放置于托盘上的液晶显示屏的端子部23位于同一侧,所述右下凸部与放置于托盘上的液晶显示屏的非端子部位于同一侧,所述左下凸部在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边缘设有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平面411,所述右下凸部在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边缘设有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的第二平面421、设有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的第三平面422,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垂直交叉成L形缺口,所述L形缺口在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与下方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右侧两直角端分别重合,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长度,两右下凸部的两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宽度,当多个托盘进行竖向堆叠时,L形缺口与下方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右侧两直角端分别重合,右下凸部的其余部分压在液晶显示屏的BM区的两直角端上,不会压到显示区,左下凸部的第一平面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左下凸部压在液晶显示屏的BM区与端子部上,不会压到显示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位置与形状均与上凸部相适应的、用以向上凹陷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并减重的第一凹陷部8,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位置与形状均与下凸部相适应的、用以向下凹陷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并减重的第二凹陷部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目前液晶显示屏托盘大多使用塑料托盘承载,为降低材料成本又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托盘需进行结构加强设计,即设计成凹凸状,上凸部与下凸部除了进行支撑外也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强度,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既能减重,也能与上凸部与下凸部相互配合增强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凸部与下凸部的边缘均设有圆角,所述侧壁的边缘设有圆角,防止边缘过于尖锐刮花液晶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侧壁、上凸部、下凸部均为透明状,透明状有利于托盘堆叠时上凸部、下凸部、液晶显示屏之间的相互对准,材料均为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干个子凸部的上表面设有橡胶层,更好的保护液晶显示屏,避免刮花。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液晶显示屏托盘。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