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推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63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推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推袋器,属于包装袋码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袋装物料完成装袋后,需要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到下个工位去完成装箱等作业。由于包装袋初始呈竖立状态,在皮带输送机上呈平躺状态,需要通过气动推袋器将竖立的包装袋推倒并落在输送带上。

现有的气动推袋器为气缸加小推板的简单结构,小推板安装在气缸活塞杆上,气缸的活塞杆伸缩驱动小推板伸出或收回。气动推袋器安装在皮带输送机的侧面,小推板推动包装袋的底部,使包装袋受瞬间冲击后倒下。由于在倒袋过程中没有对包装袋进行夹持,包装袋倒伏后的形状不易控制,给后续的装箱作业带来麻烦;而且小推板在将包装袋推倒后,包装袋直接翻倒在皮带输送机上,对皮带输送机形成较大的冲击,造成皮带输送机震动大;此外,现有的气动推袋器需要安装在皮带输送机的侧面,在皮带输送机侧面占据的安装空间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动推袋器,倒袋冲击力小,倒袋后包装袋的形状可控,且在皮带输送机侧面占据的安装空间比较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动推袋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分别位于输送带左右两侧的立柱,左右两侧的立柱顶部通过横架相互连接,右侧两立柱之间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呈L形且回转臂的上端通过回转臂轴铰接在所述横架的横向中部,所述推板的右端面高度方向的中部铰接有推袋气缸,所述推袋气缸的上端铰接在推袋气缸座上,所述推袋气缸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架的右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包装袋在输送带上由近端向远端前进,到达推袋工位时,推袋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板及回转臂同时绕回转臂轴转动,推板的下端向左侧摆动,将包装袋推离所在的输送带,落入下一个自右向左前进的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的推板沿平行于输送带轴线的竖直平面向下延伸,推板的下缘略高于输送带的顶面,回转臂、回转臂轴及推袋气缸安装于机架的上部,使得推板及其驱动部件占据输送带侧面的空间非常小,推板向左摆动后,包装袋倚靠在推板上向下滑落,对下一个输送带的冲击力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推板的远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L形弯管,所述L形弯管的自由段向近端方向延伸且平行于所述推板。包装袋沿输送带的顶面由近端向远端前进,L形弯管和推板形成一个朝向包装袋前进方向开口的U形槽,包装袋进入L形弯管和推板之间后,在推板向左摆动过程中,L形弯管对包装袋的上部起到夹持作用,防止包装袋的上部向左倒伏造成对下一条输送带的冲击,且避免包装袋平躺后的形状失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形弯管的自由段与所述推板之间的间距与包装袋的厚度相适配,且L形弯管自由段的末梢向左侧张开。L形弯管自由段的末梢向左侧张开形成一定的喇叭口状,便于包装袋进入L形弯管和推板之间,避免L形弯管的端头与包装袋发生刮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形弯管的根部连接在所述推板高度方向的中部。L形弯管对包装袋的中上部进行夹持,使包装袋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臂的长臂一直延伸至所述推板的下缘。回转臂对推板既起到驱动的作用,又起到加强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臂在所述推板的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在推板的右端面安装两道回转臂的长臂,使得推板的摆动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袋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铰接在所述推板宽度方向的中部。回转臂对称位于两侧,推袋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正中的位置,使得推板的摆动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的高度大于包装袋的高度。使得包装袋在整个高度方向均受到推板的推动,包装袋整体倚靠在推板上下滑,避免包装袋仅下部受到撞击发生倒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推袋器推袋前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推袋器推袋时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的后视图。

图8为图5的立体图。

图中:1.机架;1a.立柱;1b.横架;2.回转臂;3.回转臂轴;4.推板;5.推袋气缸;6.推袋气缸座;7.L形弯管;8.输送带;9.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推袋器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分别位于输送带8左右两侧的立柱1a,左右两侧的立柱1a顶部通过横架1b相互连接,右侧两立柱1a之间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推板4,推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回转臂2,回转臂2呈L形且回转臂2的上端通过回转臂轴3铰接在横架1b的横向中部,推板4的右端面高度方向的中部铰接有推袋气缸5,推袋气缸5的上端铰接在推袋气缸座6上,推袋气缸座6固定连接在横架1b的右侧。

推板4的远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L形弯管7,L形弯管7的自由段向近端方向延伸且平行于推板4。包装袋9沿输送带8的顶面由近端向远端前进,L形弯管7和推板4形成一个朝向包装袋前进方向开口的U形槽,包装袋9进入L形弯管7和推板4之间后,在推板4向左摆动过程中,L形弯管7对包装袋9的上部起到夹持作用,防止包装袋9的上部向左倒伏造成对下一条输送带的冲击,且避免包装袋9平躺后的形状失控。

L形弯管7的自由段与推板4之间的间距与包装袋9的厚度相适配,且L形弯管自由段的末梢向左侧张开。L形弯管自由段的末梢向左侧张开形成一定的喇叭口状,便于包装袋9进入L形弯管7和推板4之间,避免L形弯管7的端头与包装袋9发生刮擦。

L形弯管7的根部连接在推板4高度方向的中部。L形弯管7对包装袋9的中上部进行夹持,使包装袋9更加稳定。

回转臂2的长臂一直延伸至推板4的下缘。回转臂2对推板4既起到驱动的作用,又起到加强的作用。

回转臂2在推板4的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在推板4的右端面安装两道回转臂2的长臂,使得推板4的摆动更加平稳。

推袋气缸5的活塞杆下端铰接在推板4宽度方向的中部。回转臂2对称位于两侧,推袋气缸5的活塞杆位于正中的位置,使得推板4的摆动更加平稳。

推板4的高度大于包装袋9的高度。使得包装袋9在整个高度方向均受到推板4的推动,包装袋9整体倚靠在推板4上下滑,避免包装袋9仅下部受到撞击发生倒伏。

工作中,包装袋9在输送带上由近端向远端前进,到达推袋工位时包装袋9进入L形弯管7和推板4之间,此时推袋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推板4及回转臂2同时绕回转臂轴3转动,推板4的下端向左侧摆动,包装袋9倚靠在推板4上,L形弯管7夹持住包装袋9的上部,推板4的下端摆到位后,包装袋9即被推离所在的输送带,落入下一个自右向左前进的输送带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左右方向可以互换或者改变为其它任意方向,只要实现推板4的下缘从输送带的一侧向另一侧摆动推袋即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