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86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粉末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合金粉末在生产加工前必须进行筛分,筛分装置一般设置在下料装置上。目前,市场上的合金粉末下料机内部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噪声大,且使用寿命短。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0820053025.8,申请日为2008.04.30《一种粉末下料系统》,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细粉末下料易堵塞下料口及产生“搭桥”现象的问题;料仓主体侧面设置了检修孔,便于料仓内的检修维护。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粉末筛分效率低,体积庞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震动噪声小、粉末筛分快速有效、体积小巧的粉末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末下料装置,包括框架、料盒组件、震动机构、横条、竖条和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横条,所述横条的下方设置有竖条;所述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震动杆、连接杆、皮带盘、转轴、震动块、轴承座、轴承和凸轮轴,所述框架的两根纵向支撑条上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均嵌入有轴承,所述两个轴承中均插入有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的外侧均嵌套有震动块,所述两个凸轮轴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震动块的一端均连接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连接有筛料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片,所述两个凸片之间设置有圆杆。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机构位于横条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其中一个凸轮轴的一端还设置有皮带盘。

进一步的,所述筛料组件包括料斗和筛板,所述料斗的两侧均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料斗的内部平面上固定有筛板,所述料斗的底部前端开设有方孔。

进一步的,所述料盒组件固定在料斗的上方,所述料盒组件包括料盒和分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料盒的下方连接有料斗,所述料盒的内部两侧面上均开设有V字型插槽,所述V字型插槽中插入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截面也呈V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V字型插槽的中心内部夹角a为140~1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震动噪声小,粉末筛分快速有效,体积小巧,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的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粉末下料装置,包括框架1、料盒组件、震动机构、横条2、竖条3和筛料组件;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横条2,横条2的下方设置有竖条3,框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震动机构,震动机构位于横条2的上方;震动机构包括震动杆8、连接杆9、皮带盘10、转轴12、震动块11、轴承座13、轴承15和凸轮轴14,框架1的两根纵向支撑条101上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13,轴承座13中均嵌入有轴承15,两个轴承15中均插入有凸轮轴14,凸轮轴14的外侧均嵌套有震动块11,两个凸轮轴14之间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片121,两个凸片121之间设置有圆杆122;其中一个凸轮轴14的一端还设置有皮带盘10;震动块11的一端均连接有震动杆8,震动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连接有筛料组件,筛料组件包括料斗7和筛板6,料斗7的两侧均与连接杆9相连接,料斗7的内部平面上固定有筛板6,料斗7的底部前端开设有方孔71,料斗7的上方固定有料盒组件,料盒组件包括料盒4和分料板5,料盒4固定在料斗7的上方,料盒4的内部两侧面上均开设有V字型插槽41,V字型插槽41的中心内部夹角a为150度;V字型插槽41中插入有分料板5,分料板5的截面也呈V字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