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31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包装工艺与材料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香烟包装形式改变着传统卷烟的包装方式,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其中全开式烟盒包装(国外称为Shoulder-Box)就是一种目前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香烟包装形式,中国国内已有大约十多家中烟公司推出了三十多种全开式包装产品,基本上是手动包装。烟草企业在手包产品的机械化生产中,小包、小透明及条透明包装成型为独立的工艺生产链,尤其是小透明包装,采用的是人工码放的方式将烟盒喂入透明包装机。随着YB55或FOCKE401等高速透明包装机的引进,亟需解决烟盒输送与包装机速度匹配问题,由于人工码放存在效率低,人员分配多,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成为制约设备提速的瓶颈。因此,能否设计一种烟盒条自动化输送及缓存设备,既可有效提高包装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同等车速下,又减少操作人员分配数量,降低劳动强度。

申请号为CN97110059.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包裹设备用的输出装置。其包括一个带有若干第一支座的连续输入传送装置,每个支座上都放置着对应的包装盒,包装盒的外形是矩形平行六面体,平放在第一支座上,并与上述装置一起沿与各小侧面垂直的方向运行;一个用于连续接受上述包装盒的连续输出传送装置;此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间传送装置,其上带有若干个第二支座,每个支座在传送工位中从对应的第一支座上接收对应的包装盒;另外还提供了传动装置,以使每个第二支座在90°传送弧上运行时保持与自身平行,该传送弧从传送工位一直延伸到卸载工位,在卸载工位中包装盒被卸到输出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在卸载工位中与上述传送弧相切。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的低效率问题,但是,连续输入装置的第一支座和中间传送装置的第二支座,每个支座只能放置一个包装盒;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所有的支座都能利用上,只有一部分支座可以放置包装盒,因此,传送效率非常低。另外,随着装置的使用而导致传送装置零部件磨损,使得第一支座与相应的第二支座不能很好地配合时,将导致包装盒不能被很好地传送,甚至发生包装盒掉落,或者卡止在两个传送装置之间,甚至可以导致故障的发生,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满盘输入装置,所述满盘输入装置一端为烟盒条输入端,另一端为烟盒条移出端,与所述满盘输入装置并列并且隔开指定距离设置有空盘输出装置,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置有烟盘夹紧装置,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空盘移出装置,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置有空盘升降装置,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的外侧设有机械手抓放装置,相对于所述空盘输出装置,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另一侧,与所述空盘移出装置并排设有烟盒条缓存库,所述设备还包括放置于所述设备上的承载盘,用于放置烟盒条;

所述满盘输入装置包括两根传送带支撑架,在每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至少两个带轮,第一传送带绕所述带轮安装,通过安装于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之间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带轮,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带绕所述带轮转动,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外侧,靠近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所述烟盒条输入端各安装一根盘导轨,在所述盘导轨的靠近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有盘阻挡器,与所述盘导轨隔开指定距离,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的外侧依次各设有一个到位检测器和一个限位阻挡块;

所述烟盘夹紧装置包括,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外侧,靠近所述到位检测器各设有一个第一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连接安装于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之间的第一夹紧板,在所述限位阻挡块上方,与所述承载盘上边缘相同高度设有烟盘限位导向板,在靠近所述烟盘限位导向板的所述烟盒条输入端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夹紧板的第二旋转驱动器;

所述空盘输出装置与所述满盘输入装置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所述空盘输出装置与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从所述烟盒条输入端向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移动;在所述空盘输出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从所述烟盒条移出端向所述烟盒条输入端移动;

所述空盘升降装置包括,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之间、所述满盘输入装置与所述空盘输出装置之间和所述空盘输出装置的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之间,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和第三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和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托盘板、第二托盘板和第三托盘板;

所述空盘移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上方的第一直线导轨,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设有第二电机,用来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的第三旋转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所述滑块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推板;

所述机械手抓放装置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其中一根上设置有第三电机,用来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的滑块,通过所述滑块的上下滑动,带动与所述滑块连接的第四直线导轨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下移动,在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与所述滑块相对侧面设有支撑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上的第五电机驱动,能够沿所述第四直线导轨滑动,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垂直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齿条,在所述齿条两侧等距离各安装一根第三直线导轨,负压吸盘支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上,在所述负压吸盘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第四电机,在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在所述负压吸盘支架的远离所述第四直线导轨一侧安装有负压吸盘;

所述烟盒条缓存库包括缓存库支架,所述缓存库支架的远离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一端对应于包装机入口,在靠近所述满盘输入装置的一端设置堆放区,所述烟盒条缓存库的其余部分为缓存区,在所述缓存区的所述缓存库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传送带,通过设置于所述缓存库支架上的第六电机驱动能够沿所述缓存库支架上表面移动,在所述缓存库支架上方设有第五直线导轨,在第五直线导轨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第四直线驱动器,在第四直线驱动器的下端安装有压板,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包装机入口处一端设有第二推板,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五直线导轨上的第七电机驱动,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五直线导轨上滑动,在所述缓存库支架的所述包装机入口端设置有限位板,在所述缓存库支架上,对应于所述包装机入口安装有推盒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材料为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有效地提高了包装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同等车速下,又减少操作人员分配数量,降低劳动强度;

2.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4.具有极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满盘输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烟盘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空盘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空盘移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机械手抓放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条自动输送缓存装置的烟盒条存放库的立体图。

图中:1-烟盒条,2-空盘输出装置,3-承载盘,100-满盘输入装置,101-第一传送带,102-盘导轨,103-盘阻挡器,104-到位检测器,105-限位阻挡块,106-带轮,107-第一电机,108-传送带支撑架,200-烟盘夹紧装置,201-第一旋转驱动器,202-第一夹紧板,203-第二夹紧板,204-第二旋转驱动器,205-烟盘限位导向板,300-空盘升降装置,301-第一直线驱动器,302-第一托盘板,303-第二直线驱动器,304-第二托盘板,305-第三直线驱动器,306-第三托盘板,400-空盘移出装置,401-第三旋转驱动器,402-第一推板,403-第一直线导轨,404-第二电机,500-机械手抓放装置,501-第二直线导轨,502-第三电机,503-负压吸盘支架,504-负压吸盘,505-齿条,506-齿轮,507-第四电机,508-第三直线导轨,509-第四直线导轨,510-第五电机,511-支撑架,600-烟盒条缓存库,601-第六电机,602-限位板,603-推盒装置,604-第二传送带,605-缓存区,606-堆放区,607-第二推板,608-第四直线驱动器,609-压板,610-第五直线导轨,611-第七电机,612-包装机入口,613-缓存库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设备包括满盘输入装置100,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一端为烟盒条输入端,另一端为烟盒条移出端,与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并列并且隔开指定距离设置有空盘输出装置2,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置有烟盘夹紧装置200,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空盘移出装置400,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置有空盘升降装置300,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的外侧设有机械手抓放装置500,相对于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另一侧,与所述空盘移出装置400并排设有烟盒条缓存库600,所述设备还包括放置于所述设备上的承载盘3,用于放置烟盒条1。

如图2所示,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包括两根传送带支撑架108,在每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至少两个带轮106,第一传送带101绕所述带轮106安装,通过安装于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之间的第一电机107驱动所述带轮106,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带101绕所述带轮106转动。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外侧,靠近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所述烟盒条输入端各安装一根盘导轨102,在所述盘导轨102的靠近所述烟盒条移出端设有盘阻挡器103。与所述盘导轨102隔开指定距离,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的外侧依次各设有一个到位检测器104和一个限位阻挡块105。

如图3所示,所述烟盘夹紧装置200包括,在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外侧,靠近所述到位检测器104各设有一个第一旋转驱动器201。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201连接安装于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之间的第一夹紧板202。在所述限位阻挡块105上方,与所述承载盘3上边缘相同高度设有烟盘限位导向板205。在靠近所述烟盘限位导向板205的所述烟盒条输入端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夹紧板203的第二旋转驱动器204。

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与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两个装置的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所述第一电机107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101从所述烟盒条输入端向所述烟盒条移出端移动;在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的所述第一电机107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101从所述烟盒条移出端向所述烟盒条输入端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承载盘3通过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将所述烟盒条1输送到所述烟盒条移出端;通过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将空盘移动到所述烟盒条输入端,将空盘输出。

如图4所示,所述空盘升降装置300包括,在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之间、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与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之间和所述空盘输出装置2的两根所述传送带支撑架108之间,在所述烟盒条移出端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直线驱动器301、第二直线驱动器303和第三直线驱动器305。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30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303和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305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托盘板302、第二托盘板304和第三托盘板306。

如图5所示,所述空盘移出装置400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板203的上方的第一直线导轨403,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03上设有第二电机404,用来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03的滑块上的第三旋转驱动器401。通过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401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403滑动,所述滑块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推板402。

如图6所示,所述机械手抓放装置500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501,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01的其中一根上设置有第三电机502,用来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01上的滑块。通过所述滑块的上下滑动,带动与所述滑块连接的第四直线导轨509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01上下移动。在所述第四直线导轨509的与所述滑块相对侧面设有支撑架511,通过设置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509上的第五电机驱动510,能够沿所述第四直线导轨509滑动。在所述支撑架511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垂直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509的齿条505,在所述齿条505两侧等距离各安装一根第三直线导轨508。负压吸盘支架50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508上,在所述负压吸盘支架503上表面设有第四电机507,在所述第四电机50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505啮合的齿轮506,在所述负压吸盘支架503的,远离所述第四直线导轨509一侧安装有负压吸盘504。

如图7所示,所述烟盒条缓存库600包括缓存库支架613,所述缓存库支架613的远离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一端对应于包装机入口612,在靠近所述满盘输入装置100的一端设置堆放区606,所述烟盒条缓存库600的其余部分为缓存区605。在所述缓存区605的所述缓存库支架613上表面设有第二传送带604,通过设置于所述缓存库支架613上的第六电机601驱动能够沿所述缓存库支架613上表面移动,在所述缓存库支架613上方设有第五直线导轨610,在第五直线导轨610上通过滑块安装有第四直线驱动器608,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包装机入口612一端设有第二推板607,在第四直线驱动器608的下端安装有压板609,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五直线导轨上的第七电机611驱动,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五直线导轨610上滑动,在所述缓存库支架613的所述包装机入口端设置有限位板602,在所述缓存库支架613上,对应于所述包装机入口612安装有推盒装置603。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3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材料为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