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及起重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22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及起重机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



背景技术:

整机稳定性是起重机械在一定吊重量下保证整机不发生倾翻的能力,在设计上往往以平衡力矩法计算由整机稳定性决定的临界起重量。

整机稳定性是影响起重机械吊重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设计起重机械时往往将配重质量增大到车桥能够承载的极限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整机的稳定性,对于大吨位产品往往采用组合式配重的方式来提高起重机械的吊重性能。

配重在起重机械上用于平衡吊重,通常安装在起重机械的卷扬箱下方。

从原理上讲真正影响起重机稳定性的是配重相对回转中心产生的力矩,设配重重量为Q,配重重心相对回转中心的距离为L,那么配重作用于回转中心的力矩为:W=Q×L。因此,增大配重重心与回转中心的距离同样可以提高起重机的整机稳定性。

对于小吨位产品,受限于桥荷,配重质量严重制约了整机的稳定性。因此增大配重重心与回转中心的距离对于保证整机的吊重性能至关重要,但如果考虑到桥荷分配、车辆行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外观造型等各方面,配重后移距离及其有限。因此,行业内广泛采取的方案是在作业时将配重重心后移,行驶状态时收回。

现有的通过配重动作实现整机稳定性提升的方法有两种:

1、组合式配重:受限于起重机械桥荷及安全性考虑,起重机械在行驶或转场过程中仅带少量配重,甚至不带配重。在吊重工作区域将车辆定置后通过液压油缸或其他方式将配重挂接在起重机械上,通过增加配重重量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装稳定性。

2、移动式配重:起重机械的配重重量一定,通过外力将配重相对于回转中心往外移动一定距离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重稳定性。在实现方式上有两种技术手段,分别为导轨式、连杆式、翻转式。

组合式配重方案的技术有如下不足:a、配重需要额外的交通工具运输,吊装成本增加;b、需要通过吊装的方式实现配重移动、挂接,同样增加了吊装成本。

移动式配重的导轨式和连杆式两种技术手段都存在移动距离短的缺陷(导轨式配重的移动距离受制于导轨的刚度,连杆式方案受制于移动过程的动作稳定性),对于小吨位产品,本身配重较轻,如果移动距离短则对于整车稳定性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相对于移动配重所增加的成本来讲可能并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翻转式配重,配重重心移动距离较长,在小吨位起重机上应用前景较好,但公布号:CN104528553A所述方案中两油缸的受力较大,并且随动油缸出现侧载工况,在实际使用上存在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包括配重、驱动部、支撑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末端分别铰接支撑部的回转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配重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支撑部,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回转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回转装置,带动配重以第一铰接点为轴心翻转。

上述回转装置为两节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的连杆,并通过第三铰接点与驱动装置铰接,所述连杆的末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配重,通过第四铰接点铰接支撑部。

上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油缸。

一种起重机械,包括若干组上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

上述若干组回转装置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

上述支撑部为起重机械的卷扬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通过单驱动油缸驱动与回转装置铰接的配重轴向翻转,达到配重重心的整体后移的目的,以增大配重作用于回转中心的力矩,提高整机稳定性以实现更大的吊重量。配重转场及工作状态下都能够方便的实现锁死,安全性高;配重翻转后,整体高度上升,对于起重机械上其他部件的空间布置影响小。

回转装置同时起回转与支撑作用,单油缸驱动简化了驱动装置,强化了回转装置的支撑力,承载能力更强,且便于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规避了双油缸由于受力较大,油缸随动出现侧载的工况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的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配重机构的作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配重,2、卷扬箱,3、驱动油缸,4、回转装置,5、连杆,6、第一铰接点,7、第二铰接点,8、第三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起重机械的移动式配重1机构,包括配重1、卷扬箱2、驱动油缸3和由两节连杆5铰接组成的回转装置4。

配重1通过第一铰接点6铰接卷扬箱2,通过第二铰接点7铰接回转装置4 的一端。

回转装置4的另一端铰接卷扬箱2,通过第三铰接点8同时铰接驱动油缸3 的一端,驱动油缸3的另一端铰接卷扬箱2。

使用时,驱动油缸3通过驱动第三铰接点8,使得回转装置4以第二铰接点 7为动力点驱动配重1以第一铰接点6为轴心翻转180度,使得配重1重心的整体后移,增大配重1作用于回转中心的力矩,提高整机稳定性以实现更大的吊重量。

实际应用时,整个机构可以在转台的单侧布置也可以在两侧同时布置;根据选用驱动油缸3的动力,可由单个驱动油缸3同时驱动两侧的回转装置4,分别同时翻转配重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