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077阅读:2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种场所的起重、运输等作业,吊装的物料和吊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一些特定场所卸载物料时,由于瞬间的卸载,容易造成起重机的吊具钢丝绳从滑轮组的轮槽中跳出,使起重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设备损坏和安全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跳绳现象发生的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包括滑轮组、滑轮轴、滑轮罩和挡绳罩,所述滑轮组包括多个并列的滑轮,滑轮轴贯穿所述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绳槽,在绳槽内绕设有钢丝绳,每个所述滑轮的外部罩设有一个滑轮罩,每个滑轮罩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挡绳罩,所述挡绳罩包括两块侧板,其中一块侧板位于相应的滑轮的一侧,另一块侧板位于相应的滑轮的另一侧,两块侧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呈圆弧形,两块侧板与滑轮之间均有间隙,在挡绳罩的罩腔内设置有多根连接两块所述侧板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套设有辊套,辊套与滑轮之间有间隙,且辊套与滑轮之间的间隙小于钢丝绳的半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绳罩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罩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绳罩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罩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板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比两块侧板之间的距离大,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在两块侧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直径与连接杆直径匹配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相应的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板的通孔内壁具有与连接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挡绳罩,且在挡绳罩内设置了连接杆和辊套,辊套与滑轮之间的间隙小于钢丝绳的半径,可以防止钢丝绳从绳槽内跳出;并且当钢丝绳与辊套接触时,通过辊套的转动,可以减小钢丝绳与辊套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由于设置了滑轮罩,可以对滑轮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还能为挡绳罩提供一个固定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滑轮组1、滑轮11、绳槽110、滑轮轴2、滑轮罩3、挡绳罩4、侧板41、连接板42、连接杆43、辊套44、连接座45、螺母46、钢丝绳5、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重机滑轮组的防跳绳装置,包括滑轮组1、滑轮轴2、滑轮罩3和挡绳罩4,所述滑轮组1包括多个并列的滑轮11,滑轮轴2贯穿所述滑轮组1,每个所述滑轮11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绳槽110,在绳槽110内绕设有钢丝绳5,每个所述滑轮11的外部罩设有一个滑轮罩3,滑轮罩3对滑轮11起到保护作用,每个滑轮罩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挡绳罩4,挡绳罩4设置在滑轮11的底部,将滑轮11的下半部分罩住,防止钢丝绳5从滑轮11的底部跳绳;所述挡绳罩4包括两块侧板41,其中一块侧板41位于相应的滑轮11的一侧,另一块侧板41位于相应的滑轮11的另一侧,两块侧板41通过连接板42连接,所述侧板41呈与滑轮11侧面形状匹配的半圆形,所述连接板42呈圆弧形,连接板42的形状与对应位置处的滑轮11的圆周面形状匹配,两块侧板41与滑轮11之间均有间隙,在挡绳罩4的罩腔内设置有多根连接两块所述侧板的连接杆43,连接杆43上套设有辊套44,辊套44与滑轮11之间有间隙,且辊套44与滑轮11之间的间隙小于钢丝绳5的半径。设置辊套44的目的是在钢丝绳5有发生跳绳的倾向从而与辊套44接触时,通过辊套44的转动来减小钢丝绳5与辊套44之间的摩擦,以免因摩擦而减小钢丝绳5的寿命。

具体的,为了方便拆卸,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挡绳罩4通过螺栓6固定在所述滑轮罩3内。在滑轮罩3和挡绳罩4的对应位置处打螺纹孔,通过向螺纹孔内拧入螺栓6实现挡绳罩4的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挡绳罩4,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挡绳罩4的底部设置连接座45,所述连接座4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罩3上。连接座45包括两个部分:连接板和固定座。连接板固定在挡绳罩4的底部,固定座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且固定座的形状与对应位置处的滑轮罩3的形状匹配.在固定座和滑轮罩3的对应位置处开设螺纹孔,通过拧入螺栓6实现挡绳罩4的固定。

具体的,为了方便拆卸,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杆43的长度比两块侧板41之间的距离大,连接杆43的两端具有外螺纹,在两块侧板41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直径与连接杆43直径匹配的通孔,所述连接杆43穿过相应的通孔后通过螺母46固定。这样设置连接杆43,可以在不需要连接杆43及辊套44时,将其拆下。

具体的,为了增加连接杆43的稳定性,所述侧板41的通孔内壁具有与连接杆43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