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4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口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食品包装许多采用马口铁罐头,一般的马口铁罐头都会采用罐体与罐头的密封接触,在包装过程轴就会采用封口装置,由于罐头的大小,形状等参数的影响,同时封口的原理也有不同,所以现在国内外有多种型号的封口装置,如直线式的及转盘式的,运用较多的是转盘式的。

针对转盘式的封口装置,现阶段的动力传输都是采用从下往上的方法,动力机构在下面,通过齿轮的传输使转盘公转,然后利用中间轴,使罐体及盖子的定位机构实现自转,传动的路线较长,结构比较复杂。

本发明提及的一种封口装置通过改变动力传递的路径,使装置结构紧凑,同时增加润滑系统,对封口机构进行改进,使装置变得简单,同时封口的效果明显变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口装置,包括:

主轴,所述主轴的上面固定连接主轴顶部齿轮,所述主轴的下面固定连接主轴底部齿轮;

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固定连接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带动所述主轴顶部齿轮,所述动力轴的下面安装供油机构;

所述供油机构安装在油箱内,包括固定安装在油箱底部的存油套,所述动力轴的下部加工成t形螺纹,所述动力轴的中心加工供油管;

旋盖主动齿轮,所述旋盖主动齿轮通过键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的上部,所述旋盖主动齿轮通过带动旋盖从动齿轮使旋盖机构发生自转,所述旋盖机构均匀分布在上转动体的周围;

罐体主动齿轮,所述罐体主动齿轮通过键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的下部,所述罐体主动齿轮通过带动罐体从动齿轮使罐体定位机构发生自转,所述罐体定位机构均匀分布在下转动体的周围,并与所述旋盖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下转动体与所述上转动体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

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

所述主轴底部齿轮通过过渡机构连接下转动体连接齿轮,所述下转动体连接齿轮与所述下转动体固定连接,使所述主轴底部齿轮带动所述下转动体及所述上转动体实现公转;

封口机构,所述封口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转动体上面,与所述旋盖机构对应;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凸轮和封口刀机构。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油套的上部加工进油倒角。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轴的下部加工喇叭状的供油口与所述供油管连通。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过渡轴,所述过渡轴的上部固定连接上部过渡齿轮,所述上部过渡齿轮与所述下转动体连接齿轮连接,所述过渡轴的下部固定连接下部过渡齿轮,所述下部过渡齿轮与所述主轴底部齿轮连接。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口凸轮为一圆环,所述圆环内部加工内槽,所述内槽沿着圆周的方向分为三段即压平段、脱开段及卷封段,所述压平段的直径最小,所述卷封段的直径最大,所述压平段、所述脱开段及所述卷封段之间通过圆弧圆滑过渡。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平段为活动式的,所述压平段的外侧与活动架连接,所述活动架通过铰链与所述封口凸轮连接。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槽沿着轴向方向分为内槽上部和内槽下部。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口刀机构包括垂直的封口刀轴,所述封口刀轴的上部通过上支架座连接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安装下轴承及上轴承,所述封口刀轴的下部连接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上安装卷封刀和压平刀。

作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轴承与内槽上部滚动接触,所述下轴承与内槽下部滚动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改变动力传递的路径,使动力传递更加合理,可靠,同时使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2.通过改变动力轴尾部的结构,使其变为t形螺纹,随着动力轴的转动,使t形螺纹与存油套产生相对的转动,螺纹内的润滑油产生压力,通过供油管出来润滑传动系统。

3.通过对封口机构的改进,使封口的效果更好。

4.压平段的外侧与活动架连接,活动架通过铰链与封口凸轮连接,使装置调试方便,为快速检测封口的质量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封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部件供油机构的主剖视图;

图3为部件封口凸轮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a-a部位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活动架脱开状态下的仰视图;

图7为部件封口刀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部件封口刀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10为卷封过程中上下轴承与内槽上部及内槽下部的位置关系;

图11为压平过程中上下轴承与内槽上部及内槽下部的位置关系。

图中:1、油箱;2、动力齿轮;3、供油机构;31、油箱底部;32、存油套;33、进油倒角;34、动力轴;35、供油管;36、t形螺纹;37、供油口;4、主轴顶部齿轮;5、主轴;6、封口机构;61、封口凸轮;611、内槽;612、压平段;613、脱开段;614、卷封段;615、内槽上部;616、内侧下部;62、封口刀机构;621、封口刀轴;622、上支架座;623、上支架;624、下轴承;625、上轴承;626、下支架;627、压平刀;628、卷封刀;63、活动架;64、铰链;7、旋盖从动齿轮;8、旋盖主动齿轮;9、旋盖机构;10、连接套;11、罐体定位机构;12、下转动体;13、罐体从动齿轮;14、罐体主动齿轮;15、圆柱凸轮;16、工作台面;17、下转动体连接齿轮;18、主轴底部齿轮;19、下部过渡齿轮;20、过渡轴;21、上部过渡齿轮;22、上转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封口装置,包括:主轴5的上面固定连接主轴顶部齿轮4,主轴5的下面固定连接主轴底部齿轮18;动力轴34固定连接动力齿轮2,动力齿轮2带动主轴顶部齿轮4,动力轴34的下面安装供油机构3;所述供油机构3安装在油箱1内。

旋盖主动齿轮8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主轴5的上部,旋盖主动齿轮8通过带动旋盖从动齿轮7使旋盖机构9发生自转(绕着旋盖机构的中心轴转动为自转),旋盖机构9均匀分布在上转动体22的周围;罐体主动齿轮14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主轴5的下部,罐体主动齿轮14通过带动罐体从动齿轮13使罐体定位机构11发生自转(绕着罐体定位机构的中心轴转动为自转),罐体定位机构11均匀分布在下转动体12的周围,并与旋盖机构9一一对应;

下转动体12与上转动体22通过连接套10固定连接;圆柱凸轮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16上,罐体定位机构通过下面的顶升杆及顶升轮与圆柱凸轮连接,圆柱凸轮使罐体定位机构公转的同时实现上下运动。

主轴底部齿轮18通过过渡机构连接下转动体连接齿轮17,过渡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面16上的过渡轴20,过渡轴20的上部固定连接上部过渡齿轮21,上部过渡齿轮21与下转动体连接齿轮17连接,过渡轴20的下部固定连接下部过渡齿轮19,下部过渡齿轮19与主轴底部齿轮18连接。下转动体连接齿轮17与下转动体12固定连接,使主轴底部齿轮18带动下转动体12及上转动体22实现公转(绕着主轴转动为公转);

封口机构6安装在上转动体22上面,与旋盖机构9对应;封口机构6包括封口凸轮61和封口刀机构62。

如图2所示,供油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油箱底部31的存油套32,动力轴34的下部加工成t形螺纹36,动力轴34的中心加工供油管35,存油套32的上部加工进油倒角33,方便油箱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存油套。动力轴34的下部加工喇叭状的供油口37与供油管35连通。通过动力轴的转动,动力轴下部的t形螺纹与存油套产生相对的转动,螺纹内的润滑油产生一定的压力往存油套的底部流动,带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供油管出来润滑传动系统。

如图3、6所示,封口凸轮61为一圆环,圆环内部加工内槽611,内槽611沿着圆周的方向分为三段即压平段612、脱开段613及卷封段614,压平段612的直径最小,卷封段614的直径最大,压平段612、脱开段613及卷封段614之间通过圆弧圆滑过渡。压平段612为活动式的,压平段612的外侧与活动架63连接,活动架63通过铰链64与封口凸轮61连接。

如图4-5所示,内槽611沿着轴向方向分为内槽上部615和内槽下部616。

如图7、8所示,封口刀机构62包括垂直的封口刀轴621,封口刀轴621的上部通过上支架座622连接上支架623,上支架上安装下轴承624及上轴承625,封口刀轴621的下部连接下支架626,下支架626上安装卷封刀628和压平刀627。

上轴承625与内槽上部615滚动接触,下轴承624与内槽下部616滚动接触。

通过改变动力传递的路径,使动力传递更加合理,可靠,同时使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通过改变动力轴尾部的结构,使其变为t形螺纹,随着动力轴的转动,使t形螺纹与存油套产生相对的转动,螺纹内的润滑油产生压力,通过供油管出来润滑传动系统。通过对封口机构的改进,使封口的效果更好。

压平段的外侧与活动架连接,活动架通过铰链与封口凸轮连接,使装置调试方便,为快速检测封口的质量提供便利。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分别进行描述;

首先介绍封口装置的工作概况:

动力轴通过齿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底部齿轮通过过渡机构带动下转动体及上转动体实现公转(绕着主轴转动为公转),旋盖机构均匀等分的安装在上转动体内(例如32头封口装置就代表32个旋盖机构),罐体定位机构与旋盖机构对应,安装在下转动体内,罐体通过外面的输送机构到达罐体定位机构处定位(定位一般采用底部凸肩),盖子通过外面的输送机构到达旋盖机构处定位(定位一般采用磁铁);主轴通过旋盖主动齿轮及旋盖从动齿轮使旋盖机构发生自转(绕着旋盖机构的中心轴转动为自转);主轴通过罐体主动齿轮及罐体从动齿轮使罐体定位机构发生自转;同时罐体定位机构通过圆柱凸轮实现上下运动(参见图9)。转动的目的:盖子在自转的同时实现公转,罐体在自转、公转的同时实现上下运动。

润滑过程介绍:

动力通过电机传送过来,动力轴的转速较快,通过油箱内的齿轮实现减速及改变方向,各传动部件需要润滑。通过改变动力轴尾部的结构,使其变为t形螺纹,随着动力轴的转动,使t形螺纹与存油套产生相对的转动,螺纹内的润滑油产生压力往存油套的底部流动,带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供油管出来润滑传动系统(参见图2)。

封口过程的介绍(参见图3、7、8):

罐体与盖子进料时,此时罐体定位机构处于低位,盖子与罐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此时封口刀机构的上下轴承处于内槽的脱开段(封口凸轮固定安装,封口刀机构固定安装在上转动体内一起公转),卷封刀与压平刀没有碰到盖子的边缘,封口机构不工作。

当罐体定位机构通过圆柱凸轮实现往上运动,当罐体往上运动顶到盖子时,此时上轴承运动到卷封段,卷封段的直径变大,上轴承在内槽上部的内侧作用下往外,由于封口刀轴仅为绕中心的转动,卷封刀往内运动,卷封刀的刀口与盖子的边缘接触,使盖子的边缘产生卷边的现象,同时卷封的反作用力使上轴承与内槽上部内侧紧密接触,由于内槽上部的内侧直径略大于内槽下部的内侧直径,上轴承与内槽上部的内侧接触,卷封过程下轴承与内槽下部不接触(参见图10)。

当上轴承运动到压平段,压平段的直径变小,下轴承在内槽下部外侧作用下往内,由于封口刀轴仅为绕中心的转动,压平刀往内运动,压平刀的刀口与盖子的边缘接触,使盖子的卷封边缘进行压平的过程,同时压平的反作用力使下轴承与内槽下部外侧紧密接触,由于内槽下部的外侧直径略小于内槽上部的外侧直径,压平过程上轴承与内槽上部不接触(参见图11)。

采用双轴承及内槽上部与下部的直径变化,使卷封及压平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轴承与一个侧面接触,保证卷封刀及压平刀与盖子的边缘接触时不会发生跳动的现象。

安装,调试过程的介绍:

罐体与盖子的封口过程与上下轴承在内槽的位置有关,为脱开段(不工作)—卷封段(卷封)—压平段(压平),当封口凸轮处于合拢状态时(参见图3),此时工作状态正常,如果此时发现封口的效果不好(如漏气,卷边有凸起等),此时不能判断卷封段还是压平段出现问题。将活动架沿着铰链往外转动后,使压平段的直径与脱开段的直径保持一致,将活动架固定,此时罐体与盖子的封口过程为为脱开段(不工作)—卷封段(卷封),检测封口的效果,如果正常就能判断是压平段出现问题。采用压平段的活动安装,为分析不正常封口现象提供一种快捷的排除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