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4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壳体的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机壳体需进行氧化处理,以提高手机壳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手机壳体的氧化处理的步骤为:先通过人工对待氧化的手机壳体进行上挂步骤,然后进行氧化步骤。上挂时,人工将手机壳体逐个固定于挂具上,使手机壳体的氧化处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机壳体的氧化处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

一种上挂系统的锁紧装置,用于将料架的架体的螺钉拧入所述料架的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架、驱动机构以及电批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电批机构包括滑架、第一弹性件和电批组件;所述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批组件;所述螺钉位于所述架体的架本体的第二安装孔内与所述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电批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架上,所述电批组件用于将所述螺钉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电批组件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触所述螺钉,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使所述电批组件能够将所述螺钉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当所述电批组件将所述螺钉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电批组件离开所述第二安装孔。

上挂时,驱动机构驱动滑架相对于固定架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电批组件伸入第二安装孔内并抵触螺钉,且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由于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滑架上,另一端抵接于电批组件,且电批组件滑动连接于滑架上,在电批组件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同时推动电批组件相对于滑架滑动,使电批组件能够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内;当电批组件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内时,驱动机构驱动滑架相对于固定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电批组件离开第二安装孔,此时架本体与壳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为料架,使用者可以通过人工将料架放置于挂具装置上,等待下一步的氧化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手机壳体的氧化处理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批组件包括支架和电批本体,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上远离所述滑架的端部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电批本体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批本体与所述驱动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电批本体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触所述螺钉,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

当所述电批本体的扭矩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电批本体停止动作,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使所述电批组件离开所述第二安装孔,实现了驱动机构的自动控制;由于电批本体的扭矩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动作,可以避免螺钉滑丝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架包括滑架本体、第一轴承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滑架本体上,所述挡块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滑孔内与所述挡块连接;所述电批组件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内与所述第一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导柱的端部与所述支架连接,使支架与滑架之间的滑动更加稳定;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柱上,且所述与所述挡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批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滑架上;所述电批组件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感应器与所述电批本体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且所述第一感应器感应到所述感应片时,所述电批本体开始拧动所述螺钉,直至所述电批本体的扭矩达到所述预定值,实现电批本体的自动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批机构还包括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滑架上,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电批本体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二感应器感应到所述感应片时,所述电批本体保持静止状态,可以避免电批本体的误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批机构还包括定位板和多个导套,多个导套均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电批组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批组件的支架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上;多个所述电批组件的电批本体一一对应穿设于多个所述导套,使电批机构可以同时将架体的多个螺钉拧入多个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批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座体、导杆、触头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座体固定于所述滑架上,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滑架上开设有第三滑孔,所述导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孔和所述第三滑孔内,且所述导杆分别与所述座体和所述滑架滑动连接;所述触头连接于所述导杆上,所述触头用于抵接所述架本体;所述第二弹性件套接于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座体和所述触头;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杆均穿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当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时,所述触头抵接于所述架本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可以降低电批本体抵触螺钉时产生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挂系统的锁紧装置还包括电源盒和第一电箱,所述电源盒和所述第一电箱均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电源盒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箱和所述电批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主体和滑杆,所述主体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批机构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所述滑架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使所述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

一种上挂系统,包括循环装置、挂具装置、搬运装置和上述的锁紧装置;

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架、运送机构和装载机构,所述运送机构设于所述循环架上,所述装载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循环架上,所述运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载机构在所述循环架上循环滑动,所述装载机构用于承载所述壳体和所述架体;所述挂具装置用于悬挂所述料架;所述搬运装置用于抓取所述料架并将所述料架插入所述挂具装置上;

当所述装载机构滑动至与所述电批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电批组件将所述螺钉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当所述料架随所述装载机构滑动至与所述搬运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搬运装置抓取所述料架并将所述料架插入所述挂具装置上;

上挂时,运送机构驱动装载机构滑动至与电批组件相对应的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滑架相对于固定架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电批组件伸入第二安装孔内并抵触螺钉,且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由于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滑架上,另一端抵接于电批组件,且电批组件滑动连接于滑架上,在电批组件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同时推动电批组件相对于滑架滑动,使电批组件能够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内;当电批组件将螺钉拧入第一安装孔内时,驱动机构驱动滑架相对于固定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电批组件离开第二安装孔,此时架本体与壳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为料架;当料架随装载机构滑动至与搬运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时,搬运装置抓取料架并将料架插在挂具装置上,等待下一步的氧化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手机壳体的氧化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上挂系统的立体图,其中部分上料架和部分循环架被省略;

图2为上挂系统的循环装置的装载机构的立体图,装载机构上承载着壳体和架体;

图3为图2所述装载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2所示装置机构承载的料架的架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上挂系统的循环装置与供架装置连接的立体图,部分循环架被省略;

图6为图1所示上挂系统的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上挂系统的循环装置分别与锁紧装置和供架装置连接的立体图,部分循环架和第三驱动组件被省略;

图8为图1所示上挂系统的循环装置与供架装置连接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部分循环架被省略;

图9为图8所示上挂系统的循环装置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上挂系统的锁紧装置工作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锁紧装置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所示锁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及

图13为图11所示锁紧装置的电批机构的缓冲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上挂系统及其锁紧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上挂系统10用于对料架20进行上挂,以等待下一步的氧化步骤。同时参见图3,料架20包括壳体22和架体24,壳体2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2。在上挂系统10对料架20进行上挂的过程中,需将多个壳体22固定于架体24上,以实现对多个壳体22进行批量的氧化处理。

如图4所示,架体24包括架本体24a和螺钉24b。架本体24a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41。螺钉24b位于第二安装孔241内与架本体24a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41包括第一部分241a和第二部分241b,第一部分241a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241b邻近第一部分241a的直径,且第一部分241a的直径小于螺钉24b的头部的直径。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架体24还包括弹簧24c,弹簧24c套设于螺钉24b上。弹簧24c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螺钉24b的头部和第二部分241b的内壁上,螺钉24b远离弹簧24c的端面抵接于第一部分241a的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部分241b的内壁上设有台阶2411,弹簧24c的端部抵接于台阶2411上,使弹簧24c较好地抵接于第二部分241b的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2和螺钉24b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壳体22通过多个螺钉24b一一对应固定于架本体24a上。

如图1、图5所示,上挂系统10包括上料装置100、循环装置200、供架装置300、锁紧装置400、搬运装置500以及挂具装置600。如图6所示,上料装置100包括上料架110和输料机构120。输料机构120设于上料架110上。循环装置200包括循环架210、运送机构220和装载机构230。运送机构220设于循环架210上。装载机构230滑动连接于循环架210上。如图5、图7所示,运送机构220用于驱动装载机构230在循环架210上循环滑动。装载机构230承载壳体22。当装载机构230位于循环架210的第一位置210a时,输料机构120将壳体22输送至装载机构230上。

如图3、图7所示,供架装置300设于循环架210上。当装载机构230从第一位置210a滑动至循环架210的第二位置210b时,供架装置300将架体24放置于装载机构230上,使第二安装孔241与第一安装孔222相对应。锁紧装置400设于循环架210上。锁紧装置400用于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

如图7所示,当装载机构230从第二位置210b滑动至循环架210的第三位置210c时,锁紧装置400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使架体24与壳体22连接。再次参见图1,挂具装置600用于悬挂料架20。搬运装置500用于抓取料架20并将料架20插入挂具装置600上。同时参见图8、图9,当装载机构230从第三位置210c滑动至循环架210的第四位置210d时,搬运装置500抓取料架20并将料架20插入挂具装置600上。当搬运装置500取走料架20后,装载机构230从第四位置210d滑至第一位置210a,此过程装载机构230处于空载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架110和循环架210均为铝合金架体24,且上料架110与循环架210固定连接。循环装置200位于上料装置100与搬运装置500之间。搬运装置500为机器人,且搬运装置500位于循环装置200与挂具装置60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搬运装置500也不限于位于循环装置200与挂具装置600之间。当装载机构230位于第一位置210a时,上料装置100同时将四个壳体22输送至装载机构230上。

如图3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装载机构230可以同时承载八个壳体22,使上料装置100需动作两次才能将装载机构230装载壳体22完毕。装载机构230的数目为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装载机构230的数目还可以为一个或两个。运送机构220驱动装载机构230在循环架210的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第三位置210c和第四位置210d之间循环滑动,其中第一位置210a邻近上料装置100,第二位置210b邻近供架装置300,第三位置210c邻近锁紧装置400,第四位置210d邻近搬运装置500。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00、供架装置300、搬运装置500以及挂具装置600均可以省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00和供架装置300同时省略。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人工分别将壳体22和架体24放置于装载机构230上。具体的,当装载机构230位于循环架210的第一位置210a时,人工将壳体22放置于装载机构230上。当装置机构230位于循环架210的第二位置210b时,人工将架体24放置装载机构230上,使第一安装孔222和第二安装孔241相对应。

如图10、图11所示,锁紧装置400包括固定架410、驱动机构420以及电批机构430。驱动机构420设于固定架410上。电批机构430包括滑架431、第一弹性件432和电批组件433。滑架431滑动连接于固定架410上,且与驱动机构4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弹性件432的一端抵接于滑架431上。第一弹性件432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批组件433。电批组件433滑动连接于滑架431上。

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电批组件433伸入第二安装孔241内并抵触螺钉24b,且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使电批组件433能够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当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后,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电批组件433离开第二安装孔241。

同时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410固定连接于循环架210上,且位于第三位置210b的上方。驱动机构420固定于固定架410上。第一弹性件432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32还可以为弹性胶。第一弹性件432和电批组件433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电批组件433均滑动连接于滑架431上。多个第一弹性件432均抵接于滑架431上,且与多个电批组件433一一对应抵接。当装载机构230滑动至与电批组件433相对应的位置时,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一方向滑动,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当料架随装载机构230滑动至与搬运装置500相对应的位置时,搬运装置500抓取料架20并将料架20插入挂具装置600上。

上挂时,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电批组件433伸入第二安装孔241内并抵触螺钉24b,且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由于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第一弹性件432的一端抵接于滑架431上,另一端抵接于电批组件433,且电批组件433滑动连接于滑架431上,在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32同时推动电批组件433相对于滑架431滑动,使电批组件433能够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当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时,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电批组件433离开第二安装孔241,此时架本体24a与壳体22通过螺钉24b紧固连接为料架20,使用者可以通过人工将料架20放置于挂具装置上,等待下一步的氧化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手机壳体22的氧化处理的效率。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20包括下压气缸421、连接头422、关节座423和关节轴424。下压气缸421设于固定架410上。连接头422设于下压气缸421的动力输出端。关节座423固定连接于滑架431上,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23a和容纳槽423b。第一连接孔423a和容纳槽423b连通。连接头42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图未示)。连接头422位于容纳槽423b内。关节轴424分别穿设于第一连接孔423a和第二连接孔内。连接头422与关节轴424转动连接。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组件433包括支架433a和电批本体433b。支架433a滑动连接于滑架431上。第一弹性件432上远离滑架431的端部与支架433a连接。电批本体433b固定于支架433a上。电批本体433b与驱动机构420通信连接。同时参见图4,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直至电批本体433b伸入第二安装孔241内并抵触螺钉24b,且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当电批本体433b的扭矩达到预定值时,电批本体433b停止动作,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二方向滑动,使电批组件433离开第二安装孔241,实现了驱动机构420的自动控制。由于电批本体433b的扭矩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动作,可以避免螺钉24b滑丝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本体433b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电批本体433b均固定于支架433a上。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架431包括滑架本体431a、第一轴承431b和挡块431c。挡块431c固定于滑架本体431a上。挡块431c开设有第一滑孔4312。第一轴承431b位于第一滑孔4312内与挡块431c连接。电批组件433还包括导柱433c。导柱433c穿设于第一滑孔4312内与第一轴承431b滑动连接。导柱433c的端部与支架433a连接,使支架433a与滑架431之间的滑动更加稳定。第一弹性件432套设于导柱433c上,且与挡块431c抵接。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架431还包括减震垫431d,减震垫431d上开设有套孔4314。导柱433c包括导柱本体4332和止档部4334,导柱本体4332与止档部4334固定连接。导柱本体4332分别穿设于套孔4314和第一滑孔4312内。止档部4334能够抵接于减震垫431d上。导柱本体4332相对于第一轴承431b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止档部4334抵接于减震垫431d上,导柱本体4332停止滑动。

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机构430还包括第一感应器434,第一感应器434设于滑架431上。电批组件433还包括感应片433d,感应片433d固定于支架433a上,第一感应器434与电批本体433b通信连接。当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且第一感应器434感应到感应片433d时,电批本体433b开始拧动螺钉24b,直至电批本体433b的扭矩达到预定值,实现电批本体433b的自动动作。

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机构430还包括第二感应器435,第二感应器435设于滑架431上。同时参见图10,第二感应器435与驱动机构42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感应器434与驱动机构420之间的距离。第二感应器435与电批本体433b通信连接。当第二感应器435感应到感应片433d时,电批本体433b保持静止状态,可以避免电批本体433b的误动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机构430还包括报警器(图未示),报警器与第二感应器435通信连接。当第二感应器435感应到感应片433d时,报警器开始报警,使使用者迅速发觉并调整电批本体433b的抵触部位,从而使电批本体433b伸入第二安装孔241内与螺钉24b相抵触。

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机构430还包括定位板436和多个导套437。多个导套437均固定于定位板436上。电批组件433和第一弹性件432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电批组件433的支架433a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第一弹性件432上。多个电批组件433的电批本体433b一一对应穿设于多个导套437,使电批机构430可以同时将架体24的多个螺钉24b拧入多个壳体22的第一安装孔222内。

如图11、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批机构430还包括缓冲组件438,缓冲组件438包括座体438a、导杆438b、触头438c和第二弹性件438d。座体438a固定于滑架431上。座体438a上开设有第二滑孔4382。滑架431上开设有第三滑孔(图未示)。导杆438b分别穿设于第二滑孔4382和第三滑孔内,且导杆438b分别与座体438a和滑架431滑动连接。触头438c连接于导杆438b上,触头438c用于抵接架本体24a。

第二弹性件438d套接于导杆438b上,且第二弹性件438d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座体438a和触头438c。同时参见图10,定位板436上开设有容纳槽436a。第二弹性件438d和导杆438b均穿设于容纳槽436a内。当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时,触头438c抵接于架本体24a上,第二弹性件438d被压缩,可以降低电批本体433b抵触螺钉24b时产生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效果。

再次参见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紧装置400还包括电源盒440和第一电箱450,电源盒440和第一电箱450均设于固定架410上,电源盒440分别与第一电箱450和电批组件43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盒440固定于固定架410的顶部。第一电箱450固定于固定架410的侧壁上。

再次参见图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410包括主体412和滑杆414,主体412与滑杆414固定连接。电批机构430还包括第二轴承439,第二轴承439固定于滑架431上,且第二轴承439套设于滑杆414上,使滑架431滑动连接于固定架410上。在本实施例中,滑杆414和第二轴承439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滑杆414均匀分布于固定架410的两侧。多个第二轴承439均匀分布于滑架431上。多个第二轴承439一一对应套设于多个滑杆414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杆414和第二轴承439的数目均还可以为两个。

如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架210包括第一侧211、与第一侧211相对的第二侧212、与第一侧211相邻的第三侧213、与第三侧213相对的第四侧214、顶部215及与顶部215相对的底部216。顶部215分别与第一侧211、第二侧212、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连接。底部216分别与第一侧211、第二侧212、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连接。运送机构220包括提升组件221、降落组件222、推动组件223、拉动组件224、第三驱动组件225、第一定位组件226和第二定位组件227。提升组件221和降落组件222均设于循环架210上。推动组件223和拉动组件224均设于顶部215。第三驱动组件225设于底部216。

第一定位组件226和第二定位组件227的数目均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组件226分别设于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两个第二定位组件227分别设于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当装载机构230分别滑动至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和顶部215的第一端时,两个第一定位组件226分别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以将装载机构230定位于相应的位置处。当装载机构230滑动至顶部215的第二端和第四位置210d时,两个第二定位组件227分别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以将装载机构230定位于相应的位置处。

提升组件221驱动装载机构230从底部216的第一端滑动至第一位置210a、从第一位置210a滑动至第二位置210b、及从第二位置210b滑动至顶部215的第一端。推动组件223推动装载机构230从顶部215的第一端滑动至第三位置210c。拉动组件224将装载机构230从第三位置210c拉动至顶部215的第二端。降落组件222驱动装载机构230从顶部215的第二端滑动至第四位置210d、从第四位置210d滑动至底部216的第二端。第三驱动组件225驱动装载机构230从底部216的第二端滑动至底部216的第一端,使运送机构220驱动装载机构230相对于循环架210循环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216的第一端、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和顶部215的第一端均位于第一侧211,且均位于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之间。第三位置210c位于顶部215的中间位置。顶部215的第二端、第四位置210d和底部216的第二端均位于第二侧212,且均位于第三侧213和第四侧214之间。第一定位组件226的数目为六个,其中第一位置210a设有两个第一定位组件226,第二位置210b设有两个第一定位组件226,顶部215的第一端设有两个第一定位组件226。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架210上还设有中转位置210e,中转位置210e位于顶部215的第二端与第四位置210d之间。同时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装载机构230依次经过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顶部215的第一端、第三位置210c、顶部215的第二端、中转位置210e、第四位置210d、底部216的第二端和底部216的第一端。第一位置210a距离顶部215的距离等于第四位置210d距离顶部215的距离。第二定位组件227的数目为六个。六个第二定位组件227均匀设置于顶部215的第二端、中转位置210e和第四位置210d。

如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226包括第一定位气缸226a和第一定位夹头226b。第一定位气缸226a固定于循环架210上。第一定位夹头226b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定位夹头226b均固定于第一定位气缸226a的动力输出端。第二定位组件227包括第二定位气缸227a和第二定位夹头227b。第二定位气缸227a固定于循环架210上。第二定位夹头227b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夹头227b均固定于第二定位气缸227a的动力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气缸226a和第二定位气缸227a的数目均为两个。第一定位夹头226b和第二定位夹头227b的数目均为四个。

四个第一定位夹头226b均夹紧于装载机构230的一端,其中两个第一定位夹头226b位于装载机构230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定位夹头226b位于装载机构230的另一侧。四个第二定位夹头227b均夹紧于装载机构230的另一端,其中两个第二定位夹头227b位于装载机构230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二定位夹头227b位于装载机构230的另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夹头226b包括第一夹头本体2262和第一滚轮2264,第一滚轮2264套接于第一夹头本体2262上。第二定位夹头227b包括第二夹头本体2272和第二滚轮2274,第二滚轮2274套接于第二夹头本体2272上。第一滚轮2264和第二滚轮2274均与装载机构230滚动连接,可以降低夹头插接装载机构230时产生的摩擦。

如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升组件221包括第一动力单元221a、第二丝杆221b、第三丝杆221c、第二螺母221d、第三螺母221e、第一滑板221f、第二滑板221i、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第一动力单元221a设于循环架210上。第二丝杆221b转动连接于第一侧211。第三丝杆221c转动连接于第二侧212。第二丝杆221b和第三丝杆221c均与第一动力单元221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螺母221d套接于第二丝杆221b上。第三螺母221e套接于第三丝杆221c上。第一滑板221f滑动连接于第一侧211,且与第一螺母123c连接。第二滑板221i滑动连接于第二侧212,且与第二螺母221d连接。第一抓取单元221j设于第一滑板221f上。第二抓取单元221k设于第二滑板221i上。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分别能够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

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的运动方向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的运动方向相反。当装载机构230需在底部216的第一端与第一位置210a之间、在第一位置210a与第二位置210b之间、及在第二位置210b与顶部215的第一端之间滑动时,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均分别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相对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均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分离,第一动力单元221a分别驱动第二丝杆221b和第三丝杆221c运动,使第一滑板221f相对于第一侧211滑动,且第二滑板221i相对于第二侧212滑动。

降落组件222包括第二动力单元222a、第四丝杆222b、第五丝杆222c、第四螺母222d、第五螺母222e、第三滑板222f、第四滑板222i、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第二动力单元222a设于循环架210上。第四丝杆222b转动连接于第一侧211。第五丝杆222c转动连接于第二侧212。第四丝杆222b和第五丝杆222c均与第二动力单元222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四螺母222d套接于第四丝杆222b上。第五螺母222e套接于第五丝杆222c上。第三滑板222f滑动连接于第一侧211,且与第四螺母222d连接。第四滑板222i滑动连接于第二侧212,且与第五螺母222e连接。第三抓取单元222j设于第三滑板222f上,第四抓取单元222k设于第四滑板222i上。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分别能够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

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的运动方向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分别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当装载机构230需在顶部215的第二端与中转位置210e之间、在中转位置210e与第四位置210d之间、及在第四位置210d与底部216的第二端之间滑动时,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均分别卡接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均与装载机构230的两端分离,第二动力单元222a分别驱动第四丝杆222b和第五丝杆222c运动,使第三滑板222f相对于第一侧211滑动,且第四滑板222i相对于第二侧21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抓取单元221j的两侧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组件226。第三抓取单元222j的两侧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定位组件227。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相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分别对装载机构230进行的相反的动作,即卡接或分离。第二抓取单元221k和相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也分别对装载机构230进行的相反的动作,即卡接或分离。

当装载机构230需停止并定位于第一位置210a或第二位置210b或顶部215的第一端时,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均分离于装载机构230,相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均卡接于装载机构230上。当装载机构230的两端分别随第一滑板221f和第二滑板221i滑动时,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均卡接于装载机构230上,相应的第一定位组件226均分离于装载机构230上。

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相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分别对装载机构230进行的相反的动作,即卡接或分离。第四抓取单元222k和相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分别对装载机构230进行的相反的动作,即卡接或分离。

当装载机构230需停止并定位于顶部215的第二端或中转位置210e或第四位置210d时,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均分离于装载机构230,相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均卡接于装载机构230上。当装载机构230的两端分别随第三滑板222f和第四滑板222i滑动时,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均卡接于装载机构230上,相应的第二定位组件227均分离于装载机构23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抓取单元221j和第二抓取单元221k的数目均为三个。三个第一抓取单元221j分别与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和顶部215的第一端相对应,且均设于第三侧213。三个第二抓取单元221k分别与第一位置210a、第二位置210b和顶部215的第一端相对应,且均设于第四侧214。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的数目均为三个。三个第三抓取单元222j分别与顶部215的第二端、中转位置210e和第四位置210d相对应,且均设于第三侧213。三个第四抓取单元222k分别与顶部215的第二端、中转位置210e和第四位置210d相对应,且均设于第四侧21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抓取单元221j、第二抓取单元221k、第三抓取单元222j和第四抓取单元222k的数目不仅限于三个。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单元221a包括第三电机2211、第一带轮2212、第二带轮2213、第三带轮2214和第一皮带2215。第三电机2211固定于循环架210上。第一带轮2212设于第三电机2211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带轮2213套接于第二丝杆221b上。第三带轮2214套接于第三丝杆221c上。第一皮带2215分别缠绕于第一带轮2212、第二带轮2213和第三带轮2214上,使第二丝杆221b和第三丝杆221c均与第一动力单元221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动力单元222a包括第四电机2221、第四带轮2222、第五带轮2223、第六带轮2224和第二皮带2225。第四电机2221固定于循环架210上。第四带轮2222设于第四电机2221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五带轮2223套接于第四丝杆222b上。第六带轮2224套接于第五丝杆222c上。第二皮带2225分别缠绕于第四带轮2222、第五带轮2223和第六带轮2224上,使第四丝杆222b和第五丝杆222c均与第二动力单元222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机2211通过带传动将动力分别输送至第二丝杆221b和第三丝杆221c上。第四电机2221通过带传动将动力分别输送至第四丝杆222b和第五丝杆222c。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电机2211还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或其他传动方式将动力输送至第二丝杆221b和第三丝杆221c上。同理,第四电机2221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或其他传动方式将动力输送至第四丝杆222b和第五丝杆222c上。同时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循环装置200还包括第二电箱240,第二电箱240分别与第三电机2211和第四电机2221电连接。

上挂时,运送机构220驱动装载机构230滑动至与电批组件433相对应的位置,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电批组件433伸入第二安装孔241内并抵触螺钉24b,且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由于第一弹性件432被压缩,第一弹性件432的一端抵接于滑架431上,另一端抵接于电批组件433,且电批组件433滑动连接于滑架431上,在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32同时推动电批组件433相对于滑架431滑动,使电批组件433能够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当电批组件433将螺钉24b拧入第一安装孔222内时,驱动机构420驱动滑架431相对于固定架4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电批组件433离开第二安装孔241,此时架本体24a与壳体22通过螺钉24b紧固连接为料架20。当料架20随装载机构230滑动至与搬运装置500相对应的位置时,搬运装置500抓取料架20并将料架20插在挂具装置600上,等待下一步的氧化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手机壳体22的氧化处理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