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98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油(例如金龙鱼调味油等)广泛使用塑料瓶作为包装容器,由于塑料油瓶在产、销和使用时要用手来提取,所以会在油瓶上安装把手。而目前盛食用油的塑料瓶与把手的结合通常是,先采用PET 等聚酯原料经注拉吹加工的塑料瓶,并在瓶体外壁嵌一个把手,该类油瓶一是保证油瓶的强度和质量,二是使用方便,单手操作(倒油)握得很稳。

将把手嵌入到塑料瓶外壁上,需要将制备成型的把手输送到加工区,传统的输送方法通常是,人工将堆积杂乱的把手一个一个的整理到包装盒中,再运输到加工区,这种采用人工整理把手的方式,不但效率很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影响加工的正常进行,而且由于人为因数,整理到包装盒中的把手整齐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实现瓶胚把手整理及输送同时进行的全自动化过程,且可一次性输送多组瓶胚把手组,动作精度高,大幅提高瓶胚把手整理、输送与包装的效率,整理及包装整齐。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胚把手成组装置、及设置于瓶胚把手成组装置侧边的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与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其中,所述瓶胚把手成组装置包括机台、架设于机台上的滑轨、及垂直滑动架设于滑轨上的瓶胚把手摆放架组件,该瓶胚把手摆放架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瓶胚把手摆放架,在该瓶胚把手摆放架上形成若干瓶胚把手卡位,且相邻两个瓶胚把手摆放架之间通过一驱动带动机构连接;通过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抓取若干单一瓶胚把手并堆叠于瓶胚把手卡位上,并整理成若干瓶胚把手组,再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将瓶胚把手组转送到产品包装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带动机构设置于瓶胚把手摆放架底部,且该驱动带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瓶胚把手摆放架底部的带动滑轨、设置于另一瓶胚把手摆放架底部的连接底座、连接于带动滑轨端部的驱动气缸、及连接于带动滑轨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伸缩滑杆,其中,该伸缩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底座一侧端上,另一端插入带动滑轨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胚把手摆放架包括下基板、及依次垂直设置于下基板上的前挡架、中挡架与后挡架;在所述下基板上且位于前挡架与中挡架之间、及中挡架与后挡架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瓶胚把手卡位,该瓶胚把手卡位包括位于中挡架一侧边下部的下卡位、及位于前挡架或后挡架一侧边下部的前卡位;在所述下基板上且位于前挡架与中挡架之间、及中挡架与后挡架之间分别开设有一贯穿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挡架包括设置于下基板上的前挡架基座、设置于前挡架基座上端一侧的上连接块、设置于前挡架基座上的前挡块、及设置于上连接块上端且与前挡块连接于一体的后挡臂,其中,该前挡块由下至上宽度逐渐缩小,且该前挡块上端呈弧形凸起状;该后挡臂垂直设置于前挡块后端面上,且该后挡臂后端具有一倾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挡架包括设置于下基板上的中挡架基座、及设置于中挡架基座上的中挡板,其中,该中挡板一侧面具有一弧面,在该中挡架基座上且位于中挡板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台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挡架包括设置于下基板上的后挡架基座、及设置于后挡架基座上的挡轴,其中,该挡轴上端呈弧形凸起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包括抓取机械手臂、及设置于抓取机械手臂端部的抓取机构,其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基板、中基板与下基板,在所述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且位于上基板与下基板边缘连接有若干前定位插轴,且该前定位插轴上端固定于上基板下端面上,下端穿过下基板,并延伸至下基板下方,且该下基板上开设有供前定位插轴穿过的下让位孔;所述上基板、中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连接有一后定位插轴,该后定位插轴上端固定于上基板下端面上,下端依次穿过中基板与下基板,并延伸至下基板下方,该中基板与下基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后定位插轴穿过的上让位孔;在所述下基板下端面上且位于前定位插轴与后定位插轴的侧边设置于若干下夹块,在该下基板上且位于下夹块右侧边开设有移动穿孔,在所述中基板下端面上设置有穿过移动穿孔并与下夹块相匹配的上夹块;所述上基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基板左右移动的上驱动电机、及用于驱动下基板左右移动的下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块包括设置于中基板下端面上的横向固定块、及垂直连接于横向固定块端部且向下延伸设置的纵向插块,该上夹块整体呈7字形,且该纵向插块穿过移动穿孔并与下夹块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包括转送机械手臂、及设置于转送机械手臂端部的转送机构,其中,所述转送机构包括转送基座、设置于转送基座下端的若干转送组件、及设置于转送基座上端的转送驱动机构,该转送组件包括设置于转送基座下端面的滑道、及滑动设置于滑道下且分别电连接至转送驱动机构的第一滑动撑取部与第二滑动撑取部;该第一滑动撑取部包括滑动设置于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及设置于第一滑块下端面上的第一活动撑取臂,该第一活动撑取臂包括第一内撑取块、及一体连接于第一内撑取块侧边的第一撑取轴;该第二滑动撑取部包括滑动设置于滑道上的第二滑块、及设置于第二滑块下端面上的第二活动撑取臂,该第二活动撑取臂包括第二内撑取块、及一体连接于第二内撑取块侧边的第二撑取板;该第一内撑取块与第二内撑取块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内撑取块设置于第二撑取板侧边竖直中心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撑取轴下端呈弧形凸起状,所述第二内撑取块下端一侧具有一下倾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瓶胚把手成组装置、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相配合,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抓取若干单一瓶胚把手并堆叠于瓶胚把手成组装置上,整理成若干瓶胚把手组,再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即可将瓶胚把手组转送到产品包装处,实现瓶胚把手整理及输送同时进行的全自动化过程,且可一次性输送多组瓶胚把手组,动作精度高,大幅提高瓶胚把手整理、输送与包装的效率,整理及包装整齐。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瓶胚把手成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瓶胚把手整理输送设备,包括瓶胚把手成组装置1、及设置于瓶胚把手成组装置1侧边的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2与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3,其中,所述瓶胚把手成组装置1包括机台11、架设于机台11上的滑轨12、及垂直滑动架设于滑轨12上的瓶胚把手摆放架组件,该瓶胚把手摆放架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瓶胚把手摆放架13,在该瓶胚把手摆放架13上形成若干瓶胚把手卡位131,且相邻两个瓶胚把手摆放架13之间通过一驱动带动机构14连接;通过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2抓取若干单一瓶胚把手并堆叠于瓶胚把手卡位131上,并整理成若干瓶胚把手组,再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3将瓶胚把手组转送到产品包装处。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带动机构14设置于瓶胚把手摆放架13底部,且该驱动带动机构14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瓶胚把手摆放架13底部的带动滑轨141、设置于另一瓶胚把手摆放架13底部的连接底座142、连接于带动滑轨141端部的驱动气缸143、及连接于带动滑轨141与连接底座142之间的伸缩滑杆144,其中,该伸缩滑杆144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底座142一侧端上,另一端插入带动滑轨141中。

如图1所示,所述瓶胚把手摆放架13包括下基板132、及依次垂直设置于下基板132上的前挡架133、中挡架134与后挡架135;在所述下基板132上且位于前挡架133与中挡架134之间、及中挡架134与后挡架135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瓶胚把手卡位131,该瓶胚把手卡位131包括位于中挡架134一侧边下部的下卡位、及位于前挡架133或后挡架135一侧边下部的前卡位;在所述下基板132上且位于前挡架133与中挡架134之间、及中挡架134与后挡架135之间分别开设有一贯穿孔1321。

如图1所示,所述前挡架133包括设置于下基板132上的前挡架基座1331、设置于前挡架基座1331上端一侧的上连接块1332、设置于前挡架基座1331上的前挡块1333、及设置于上连接块1332上端且与前挡块1333连接于一体的后挡臂1334,其中,该前挡块1333由下至上宽度逐渐缩小,且该前挡块1333上端呈弧形凸起状;该后挡臂1334垂直设置于前挡块1333后端面上,且该后挡臂1334后端具有一倾斜面。所述中挡架134包括设置于下基板132上的中挡架基座1341、及设置于中挡架基座1341上的中挡板1342,其中,该中挡板134一侧面具有一弧面,在该中挡架基座1341上且位于中挡板134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后挡架135包括设置于下基板132上的后挡架基座1351、及设置于后挡架基座1351上的挡轴1352,其中,该挡轴1352上端呈弧形凸起状。

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2包括抓取机械手臂21、及设置于抓取机械手臂21端部的抓取机构22,其中,所述抓取机构22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基板221、中基板222与下基板223,在所述上基板221与下基板223之间且位于上基板221与下基板223边缘连接有若干前定位插轴224,且该前定位插轴224上端固定于上基板221下端面上,下端穿过下基板223,并延伸至下基板223下方,且该下基板223上开设有供前定位插轴224穿过的下让位孔;所述上基板221、中基板222与下基板223之间连接有一后定位插轴225,该后定位插轴225上端固定于上基板221下端面上,下端依次穿过中基板222与下基板223,并延伸至下基板223下方,该中基板222与下基板223上分别开设有供后定位插轴225穿过的上让位孔;在所述下基板223下端面上且位于前定位插轴224与后定位插轴225的侧边设置于若干下夹块226,在该下基板223上且位于下夹块226右侧边开设有移动穿孔,在所述中基板222下端面上设置有穿过移动穿孔并与下夹块226相匹配的上夹块227;所述上基板2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基板222左右移动的上驱动电机、及用于驱动下基板223左右移动的下驱动电机。

如图3所示,所述上夹块227包括设置于中基板222下端面上的横向固定块2271、及垂直连接于横向固定块2271端部且向下延伸设置的纵向插块2272,该上夹块227整体呈7字形,且该纵向插块2272穿过移动穿孔并与下夹块226相匹配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3包括转送机械手臂、及设置于转送机械手臂端部的转送机构32,其中,所述转送机构32包括转送基座321、设置于转送基座321下端的若干转送组件322、及设置于转送基座321上端的转送驱动机构323,该转送组件322包括设置于转送基座321下端面的滑道3221、及滑动设置于滑道3221下且分别电连接至转送驱动机构323的第一滑动撑取部3222与第二滑动撑取部3223;该第一滑动撑取部3222包括滑动设置于滑道3221上的第一滑块32221、及设置于第一滑块32221下端面上的第一活动撑取臂32222,该第一活动撑取臂32222包括第一内撑取块322221、及一体连接于第一内撑取块侧边322221的第一撑取轴322222;该第二滑动撑取部3223包括滑动设置于滑道3221上的第二滑块32231、及设置于第二滑块32231下端面上的第二活动撑取臂32232,该第二活动撑取臂32232包括第二内撑取块322321、及一体连接于第二内撑取块322321侧边的第二撑取板322322;该第一内撑取块322221与第二内撑取块322321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内撑取块322321设置于第二撑取板322322侧边竖直中心线上。

同时,所述第一撑取轴322222下端呈弧形凸起状,所述第二内撑取块322321下端一侧具有一下倾斜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2的下夹块226与上夹块227相配合,抓取若干单一瓶胚把手并堆叠于瓶胚把手摆放架13的瓶胚把手卡位131上,具体的,抓取机构22的前定位插轴224与后定位插轴225插入瓶胚把手中定位后,在上驱动电机与下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下夹块226与上夹块227合拢,夹住瓶胚把手侧壁,送到瓶胚把手摆放架13上的瓶胚把手卡位131中后,下夹块226与上夹块227往相反方向移动分开,再整体向上移动,重复此动作,实现将不同的单一瓶胚把手放置到瓶胚把手摆放架13的瓶胚把手卡位131上;

当堆叠了一定数量的瓶胚把手后,在驱动带动机构14的带动下,瓶胚把手成组装置1的滑轨12上的瓶胚把手摆放架13向一侧移动靠拢,使多个瓶胚把手摆放架13合并于一体,则多个瓶胚把手摆放架13上的瓶胚把手结合形成瓶胚把手组;

再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3的转送机构32将瓶胚把手组转送到产品包装处,具体的,通过转送组件322上的第一滑动撑取部3222与第二滑动撑取部3223相配合,两者插入瓶胚把手中之后,在转送驱动机构323的带动下两者分别滑动到滑道3221两端,最后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3上移即可将瓶胚把手卡位131上的瓶胚把手组整体撑起,转送到产品包装处。

本发明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瓶胚把手成组装置、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相配合,瓶胚把手抓取机械手抓取若干单一瓶胚把手并堆叠于瓶胚把手成组装置上,整理成若干瓶胚把手组,再通过瓶胚把手组转送机械手即可将瓶胚把手组转送到产品包装处,实现瓶胚把手整理及输送同时进行的全自动化过程,且可一次性输送多组瓶胚把手组,动作精度高,大幅提高瓶胚把手整理、输送与包装的效率,整理及包装整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