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用导线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16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实验教学用导线放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实验教学用导线放线器。



背景技术:

在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的电工技术实习实训中,经常会用到0.1-2.5mm2的单芯导线。在教学前,导师应按所需长度剪线、取线。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由于导线较细,在课前的有限的准备时间内,部分导师很难找到起始的线头,所以往往会从导线的中间段剪断导线,长此以往,导线线圈内线头无数,一个线圈上达到可用长度的导线的量大大减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线圈的线头不容易丢失的放线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包括轮轴以及由壳壁围绕而成的壳体,所述轮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壁转动连接,所述壳壁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出线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线口外侧还设置有夹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主要由轴线相平行、可围绕其各自轴线转动的第一滚筒以及第二滚筒构成,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与导线相匹配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以及第二滚筒的底端均与所述壳壁转动连接,且两者的顶部均设置有底端直径较大的、顶端直径较小的锥台形端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切线器,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出线口与切线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切线器主要由轴线相平行的、可围绕各自轴线转动的凸刀轮以及凹刀轮组成,所述凸刀轮与凹刀轮并排设置,所述凸刀轮的圆周边缘为环形的刀刃,所述凹刀轮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刀刃相匹配的环形的沟槽,所述刀刃抵在所述沟槽内,所述壳壁上还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与切线器之间,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出线端正对于所述刀刃抵住所述沟槽的位置处,所述导向孔的直径与导线相匹配,由导向孔的出线端至所述刀刃抵住所述沟槽的位置处所形成的直线为l,所述壳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直线l相平行的平台,所述导向孔以及切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切线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平台上的滑槽与所述平台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沿平行于直线l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孔与切线器之间的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沿平行直线l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壁为中空的圆轮形状,所述壳壁包括开合盖以及轮体,所述开合盖通过合页与所述轮体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壁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装置夹持导线,有效避免了线头丢失的情况,且使导线易取、易切,线头不会缩回于放线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符号说明】

1-轮轴,2-出线口,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凸刀轮,6-凹刀轮,7-沟槽,8-把手,9-导向孔,10-支撑条,11-开合盖,12-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验教学用导线放线器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验教学用导线放线器,其包括轮轴1以及由壳壁围绕而成的壳体,所述轮轴1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壁转动连接,所述壳壁上设置有出线口2,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出线口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线口2外侧还设置有夹持装置。

在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首先将导线线圈套于轮轴1之上,之后将处在出线口2内侧壳体之内的线圈线头拉扯出出线口2至出线口2外侧,并将导线夹持在夹持装置上,防止线头的走失。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装置,有效避免了线头丢失的情况,且使导线易取、易切,线头不会缩回于放线器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当中,夹持装置主要由两块相对设置且两者相对面的间距可调节的夹板所构成,在使用完毕后,将导线线头置于两块夹板的相对面之间,之后使两块夹板的相对面夹紧导线线头;但这种方式在导线放线时,只能将两块夹板松开,导线才能顺滑地滑动,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为使导线在放线过程当中始终被夹持装置所夹持,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夹持装置主要由轴线相平行、可围绕其各自轴线转动的第一滚筒3以及第二滚筒4构成,所述第一滚筒3与第二滚筒4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与导线相匹配的间隙。如图2所示,其中,间隙与导线的相匹配即指间隙等于导线尺寸。在放线时,第一滚筒3与第二滚筒4夹持住导线,随着导线的不断放线,导线带动第一滚筒3与第二滚筒4围绕其轴线转动,导线可以顺滑地放线且始终被夹持装置所夹持。

在上述实施方式当中,在导线截面较大的情况下,导线难以卡入间隙当中,为方便导线卡入间隙当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第一滚筒3以及第二滚筒4的底端均与所述壳壁转动连接,且两者的顶部均设置有底端直径较大的、顶端直径较小的锥台形端头。如图1所示,同时,由于两端头的直径逐渐变小,两端头之间的间隙也随着两者直径的变小而逐渐变大,使用者可以将截面较大的导线卡在两端头之间的间隙中,提高了放线器的适用范围。此外,第一滚筒3以及第二滚筒4上的两个锥台形端头构成一个v字型的开口,使用者可以较为方便的从这个开口将导线划入至间隙当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当中,使用者在拉扯出长度达到需求的导线后,需要切割导线,为方便使用者剪线,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还包括切线器,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出线口2与切线器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当中,切线器主要由两片上下相对设置、可交错的刀刃组成。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环节当中,导师常常需要在教室内四处移动为学生分发导线;所以在很多时候,导师都是走到学生面前,然后将放线器放置于地上,进行切线;由于导线较软,常常会自发地发生卷绕,难以目测估算导线长度,所以导师必须一手手持住导线线头拉直导线,目测估算导线长度,而另一手操作切线器切割导线,在切割完导线后又再次拿起放线器走向下一个学生,费时费力,十分不便。所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切线器主要由轴线相平行的、可围绕各自轴线转动的凸刀轮5以及凹刀轮6组成,所述凸刀轮5与凹刀轮6并排设置,所述凸刀轮5的圆周边缘为环形的刀刃,所述凹刀轮6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刀刃相匹配的环形的沟槽7,所述刀刃抵在所述沟槽7内。如图1、图2所示,在使用时,使用者即可单手持住导线线头拉直导线,在目测完长度后,将导线划入沟槽7与刀刃之间,直至导线划过沟槽7与刀刃的接触点,使刀刃切断导线。使用者在一只手操作切线器切割导线的同时,另一只手可以手持把手8,无需将放线器放置于地上,大幅降低了体力与时间的消耗,使用更为方便,有效的节约了切割时间,特别适用实验教学等切割次数较多、使用者需四处移动的情况。其中,刀刃与沟槽7相匹配,即刀刃可插入于沟槽7内且与其相抵。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环节,使用者需要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而切割许多长度不同的导线,目测误差较大,而卷尺操作又较为不方便,为方便使用者精确测量导线长度,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与切线器之间,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9,所述导向孔9的出线端正对于所述刀刃抵住所述沟槽7的位置处,所述导向孔9的直径与导线相匹配,由导向孔9的出线端至所述刀刃抵住所述沟槽7的位置处所形成的直线为l,所述壳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直线l相平行的平台,所述导向孔9以及切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切线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平台上的滑槽与所述平台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沿平行于直线l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孔9与切线器之间的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沿平行直线l的方向设置。其中,导向孔9的出线端即指导线随拉扯而从导向孔9中伸出的端口,且如图2所示,导向孔9出线端正对刀刃抵住沟槽7的位置处,使导线在划入刀刃与沟槽7接触位置时与直线l共线。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根据长度刻度滑动切线器,调节切线器与导向孔9之间的间距,使导向孔9出线端至刀刃抵住沟槽7位置的间距与需求的导线长度相等,之后将从夹持装置拉出导线,塞入导向板上的导向孔9中,并使其从导向孔9的出线端中穿出,再将导线划入切线器中切割导线,然后操作人再利用剪刀剪断导线孔9出线端处的导线,即可快速切割出一段满足需求长度的导线。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导线孔9的出线端处设置刀刃切断导线。相较于用卷尺比量后切割的形式,本实施例切割更为迅速、使用更为方便,而相较于目测长度切割,本实施例更为精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方便线圈的放入与安放,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壳壁为中空的圆轮形状,所述壳壁包括开合盖11以及轮体12,所述开合盖11通过合页与所述轮体12相铰接。使用者可以打开开合盖11以放入或取出线圈。此外,为提高放线器放置于地面上时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壳壁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条10。其中,支撑条10为带有棱边的肋条,如图1所示,支撑条10上的棱边稳定支撑起放线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