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输纸机专用压纸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74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输纸机专用压纸块。



背景技术:

输纸装置,俗称飞达,是现代胶印机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自动、准确、平稳地将纸张按一定规律送到定位或印刷装置,胶印机的工作效率高低和印刷质量好坏,与输纸装置的工作性能有直接关系,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发明,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造纸术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用于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然而,传统的输纸机的压纸块是通过改变压块上面所放的东西的重量来改变压块对纸张的压力,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对纸张进行施压,但是由于压力的大小不好掌控,有时候容易出现纸张被压的过紧或是过松的情况,增加了输纸过程中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输纸机专用压纸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输纸机的压纸块是通过改变压块上面所放的东西的重量来改变压块对纸张的压力,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对纸张进行施压,但是由于压力的大小不好掌控,有时候容易出现纸张被压的过紧或是过松的情况,增加了输纸过程中的麻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输纸机专用压纸块,包括轴承固定块、压纸块外壳体、压块和柔软压块,所述压纸块外壳体的内部左侧上方设置有压纸块卡套,且压纸块外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纸堆,所述压纸块卡套的内部设置有压纸块立杆,且压纸块卡套的左侧设置有压纸块活动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块安装在压纸块活动轴承右侧,所述压块安装在压纸块立杆的左下方,且压块的下方设置有压块弹簧,所述压块的右下方设置有挡纸板,所述柔软压块安装在压块弹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压纸块卡套与压纸块活动轴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块弹簧与柔软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纸块活动轴承与轴承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纸块立杆与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新型的输纸级压块设计美观,操作安全方便,改变了传统的改变压块上的重物来改变压力的方法,采用高柔韧性高灵敏度的弹簧来完成,弹簧可以应对各种厚度的纸张,无需反复的更换重物,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提高的输纸机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纸块卡套、2-压纸块立杆、3-压纸块活动轴承、4-轴承固定块、5-压纸块外壳体、6-压块、7-压块弹簧、8-柔软压块、9-挡纸板、10-纸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输纸机专用压纸块,包括轴承固定块4、压纸块外壳体5、压块6和柔软压块8,压纸块外壳体5的内部左侧上方设置有压纸块卡套1,且压纸块外壳体5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纸堆10,压纸块卡套1的内部设置有压纸块立杆2,且压纸块卡套1的左侧设置有压纸块活动轴承3,轴承固定块4安装在压纸块活动轴承3右侧,压块6安装在压纸块立杆2的左下方,且压块6的下方设置有压块弹簧7,压块6的右下方设置有挡纸板9,柔软压块8安装在压块弹簧7的下方。

压纸块卡套1与压纸块活动轴承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压块弹簧7与柔软压块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纸块活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块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纸块立杆2与压块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块弹簧7是一种高柔韧性高灵敏度的弹簧,它对外的张力随着被压缩的长短不同变化不太大,以至于可以认为弹力基本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纸块活动轴承3是固定在外壳体上的,它固定着压纸块卡套3,让压纸块立杆2可以压纸块卡套3内上下移动,而且压纸块卡套3还可以斜着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纸堆10放在卡槽内,然后移动压纸块立杆2调节到适当高度后,压块弹簧7会对通过柔软压块8对纸堆10进行施压,压块弹簧7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弹簧,同时挡纸板9会对纸堆10进行限位使其位置不跑偏,使纸堆10两边对齐,便于后来的吸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