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12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



背景技术:

纳米晶合金材料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内部没有晶粒、晶界存在,因此具有优异的电磁特性,其突出特点是高磁导率、低铁损。带宽50mm以上的纳米晶薄带的生产,需要在制带机喷出带材后立即对其进行卷取,高速卷取装置就是用来实现带材抓取、卷取的关键设备,辊筒则是高速卷取装置的核心部件。然而,高速卷取装置属于高速旋转机械,其结构存在与其他旋转机械类似的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速卷取装置的振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其包括卷轴、密封脚垫、锁紧螺母、锥盘、卷筒,所述卷轴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卷轴的右端与所述锥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卷筒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锥盘压紧,以实现辊筒结构的快速对心和装卸,形成一个能快速装卸的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

进一步地,为实现抓带动作,所述辊筒结构的外表面设有负压吸附孔并镶嵌永磁体,通过吸负压力与磁场的交叉增大吸附力,提高非晶薄带的抓取效率。

优选地,所述辊筒结构的高速旋转由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转动,通过所述卷轴将动力传递到辊筒上。

进一步地,为提高轴系的刚度,降低因轴承与轴承座的间隙配合引起的振动,所述轴承座采用通体式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的支撑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活动的方式,在固定端采用两个精密角接触球轴承7030C,并采用背对背的安装方式,可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负载;在活动端使用深沟球轴承6026,在承受径向载荷的同时,使主轴在轴向具有一定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结构的支承平台为直线运动小车,用于执行工位变化,所述直线运动小车由基座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为链轮驱动履带式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卷轴、锥盘与卷筒的配合设置,提高了辊筒结构的刚度,改善高速卷取装置的动力学特性;此外,选用了高精度的轴承,提高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回转精度,有效地降低了高速卷取装置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的驱动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卷轴、2-密封脚垫、3-锁紧螺母、4-锥盘、5-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晶薄带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其包括卷轴1、密封脚垫2、锁紧螺母3、锥盘4、卷筒5,所述卷轴1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卷轴1的右端与所述锥盘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卷筒5通过所述锁紧螺母3与所述锥盘4压紧,以实现辊筒结构的快速对心和装卸,形成一个能快速装卸的高速卷取装置的辊筒结构。

进一步地,为实现抓带动作,所述辊筒结构的外表面设有负压吸附孔并镶嵌永磁体,通过吸负压力与磁场的交叉增大吸附力,提高非晶薄带的抓取效率。

优选地,所述辊筒结构的高速旋转由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转动,通过所述卷轴1将动力传递到辊筒上,辊筒结构的驱动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为提高轴系的刚度,降低因轴承与轴承座的间隙配合引起的振动,所述轴承座采用通体式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1的支撑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活动的方式,在固定端采用两个精密角接触球轴承7030C,并采用背对背的安装方式,可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负载;在活动端使用深沟球轴承6026,在承受径向载荷的同时,使主轴在轴向具有一定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结构的支承平台为直线运动小车,用于执行工位变化,所述直线运动小车由基座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为链轮驱动履带式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卷轴、锥盘与卷筒的配合设置,提高了辊筒结构的刚度,改善高速卷取装置的动力学特性;此外,选用了高精度的轴承,提高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回转精度,有效地降低了高速卷取装置的振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