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66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排系统,具体为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中,需要利用培养皿和培养基液来模拟细菌培养的生存环境,传统的操作中,操作者需要手动对培养皿中倾倒基液,不仅倾倒容积不准确,而且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基液遭受到细菌感染,并且对于那些容易凝固的基液,在倾倒过程中如果发生凝固,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基液需要人工倾倒、容易遭受杂菌污染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包括玻璃箱、存液管和储液箱,所述玻璃箱的顶部依次设有三个存液管,三个所述存液管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导液头,三个所述导液头的一端分别贯穿玻璃箱的顶部与三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导液头与三个三头管的连接处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玻璃箱一侧内壁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玻璃箱另外两侧内壁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灯槽,两个所述灯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灯槽的顶部设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的顶部依次开设有三个培养基槽,所述玻璃箱的底部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底部设有废液箱,所述废液箱的内部设有废液盒,所述废液箱的背面依次与三个储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储液箱顶部的一侧三边设有三个抽水泵,三个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口分别置于三个储液箱的内部,三个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三个导液管与三个存液管顶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玻璃箱的一侧设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的底部通过废液管与废液盒一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废液箱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三个电磁阀开关、三个抽水泵开关、加热管开关和紫外线灯开关,三个所述电磁阀分别通过三个电磁阀开关、三个抽水泵分别通过三个抽水泵开关、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开关和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培养基槽内部的底端均嵌接有挡网,且培养基槽与三头管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存液管的表面均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箱的底部与梯形槽的内部连通,所述废液盒的顶部与梯形槽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储液箱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卡合连接有盖子。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盒另一侧的中部和盛放板一侧的中部均设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存液管的顶部设有若干出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设有的三个储液箱通过三个抽水泵和导液管与三个存液管的配合,可以实现一次将三种基液分别导入到三个培养皿中,方便了操作同时加快了进度;刻度的设计,可以便于操作者把控添加基液的容积,便于精确添加;设有的紫外线灯可以对玻璃箱内部进行照射杀菌,避免灌装过程中有杂菌污染基液;设有的加热管可以将玻璃箱内部升温,避免容易凝固的基液在灌装过程中发生凝固,导致变形;设有的废液盒和废液槽的配合,可以将使用结束的基液倒入,通过紫外线灯进行杀菌,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影响健康,便于对废液做下一步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废液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的存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箱;2、盛放板;3、培养基槽;4、灯槽;5、梯形槽;6、废液箱;7、废液盒;8、废液槽;9、废液管;10、存液管;11、导液头;12、电磁阀;13、三头管;14、储液箱;15、抽水泵;16、导液管;17、刻度;18、加热管;19、盖子;20、紫外线灯;21、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包括玻璃箱1、存液管10和储液箱14,玻璃箱1的顶部依次设有三个存液管10,三个存液管10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导液头11,三个导液头11的一端分别贯穿玻璃箱1的顶部与三头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导液头11与三个三头管13的连接处均安装有电磁阀12,玻璃箱1一侧内壁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管18,玻璃箱1另外两侧内壁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灯槽4,两个灯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紫外线灯20,灯槽4的顶部设有盛放板2,盛放板2的顶部依次开设有三个培养基槽3,玻璃箱1的底部设有梯形槽5,梯形槽5的底部设有废液箱6,废液箱6的内部设有废液盒7,废液箱6的背面依次与三个储液箱14的一侧固定连接,三个储液箱14顶部的一侧三边设有三个抽水泵15,三个抽水泵15的抽水口分别置于三个储液箱14的内部,三个抽水泵15的出水口分别通过三个导液管16与三个存液管10顶部的进液口连接,玻璃箱1的一侧设有废液槽8,废液槽8的底部通过废液管9与废液盒7一侧的顶部连通,废液箱6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上设有三个电磁阀开关、三个抽水泵开关、加热管开关和紫外线灯开关,三个电磁阀12分别通过三个电磁阀开关、三个抽水泵15分别通过三个抽水泵开关、加热管18通过加热管开关和紫外线灯20通过紫外线灯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三个培养基槽3内部的底端均嵌接有挡网,且培养基槽3与三头管13的位置对应,可以放置培养皿,同时三头管13流出的基液可以顺利流到培养皿中。

其中,三个存液管10的表面均设有刻度17,可以便于操作者时刻把控基液倒入的容积,便于准确操作。

其中,玻璃箱1的底部与梯形槽5的内部连通,废液盒7的顶部与梯形槽5的内部连通,清洗存液管10的液体可以流入废液盒7内部,便于倾倒。

其中,储液箱14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孔,开孔内卡合连接有盖子19,便于操作者将基液倒入储液箱14内部。

其中,废液盒7另一侧的中部和盛放板2一侧的中部均设有拉环,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将废液盒7和盛放板2抽出。

其中,存液管10的顶部设有若干出气孔,在抽水泵15抽入基液的同时维持存液管10内部的气压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培养基液灌排系统,具体时,操作者可以将三种不同的培养基液从开孔分别倒入到三个储液箱14的内部,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或者培养基液属于容易凝固的物质,那就可以打开加热管开关,这样使得玻璃箱1的内部温度提高,同时开启紫外线灯20,使得玻璃箱1内部成为无菌条件,然后可以通过拉动拉环将盛放板2抽出(玻璃箱1一侧与盛放板2的对应处设有开槽,实现可以灵活将盛放板2抽出),将需要添加基液的三个培养皿放置到三个培养基槽3内部,然后再将盛放板2放入,这时候就可以打开三个抽水泵15开关,这样三个抽水泵15就会分别将三个储液箱14内部的基液通过导液管16抽入到三个存液管10 的内部,然后开启三个电磁阀开关,基液就会顺着导液头11经由三头管13流入置培养皿中,操作者可以通过刻度17来时刻观察导入基液的体积,确保添加基液的准确性;当培养皿使用结束之后,可以将废基液从废液槽8导入,这样废液就会进入到废液盒7中,紫外线灯20可以杀死废液中的细菌,避免与操作者直接接触影响健康,这样杀过菌的废液,操作者就可以将废液盒7抽出对其中的废液做下一步处理;如果灌排装置使用结束,操作者可以将清水注入到储液箱14内部,然后通过开启抽水泵15对存液管10内部进行清洗,保持装置的清洁,便于下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