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5978阅读:1391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车厂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各汽车厂在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对设备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生产线高节拍、高柔性、高稳定性。随即更符合要求的导轨系统也应运而生。

目前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导轨系统,但是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缺点。比如重复定位精度低,噪声大,维修不方便等。

中国专利CN106312420A公布了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它涉及整车厂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包含四辆小车、四个转台、两条轨道、钢构架、侧围框架、底板下夹具,两条轨道并行排列,钢架构设置在两条轨道上,侧围框架固定在钢架构上,四台小车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上,四个转台分别设置在轨道两侧的两端。其解决了目前公司已有的总拼系统的性能不足。用四个转台作为多车型侧围框架的存储,最大的优点就是占地少,随机进行车型切换。用轨道系统进行车型切换,具有速度快,噪音低的优点。但是上述装置过于庞大,占地空间大,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的种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传输单元,每个轨道传输单元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框架系统,在每条框架系统上分别安装有左侧轨道或右侧轨道,所述左侧轨道与右侧轨道用于支撑移载小车的滚轮,在两条框架系统之间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用于与移载小车上的齿轮啮合,通过移载小车上的电机带动齿轮与齿条传动实现移载小车在轨道上的移动;每个轨道传输单元沿长度方向分别包括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在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均设置有用于移载小车缓冲的缓冲块、用于定位移载小车的到位定位销、用于感应移载小车位置的传感器,及在移载小车出现超行程时用于制动移载小车的行程开关。

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传输单元为对称结构。

在两条框架系统之间安装有传输设备用拖链,在传输设备用拖链下方安装支撑传输设备用拖链的支撑槽。

每个轨道传输单元上设有两段传输设备用拖链,其中一段传输设备用拖链位于前端等待区域与中间工作区域之间,另一段传输设备用拖链位于中间工作区域与后端等待区域之间。

在前端等待区域设有两个缓冲块,在后端等待区域设有两个缓冲块,在中间工作区域设有4个缓冲块,中间工作区域的4个缓冲块两两一对,各适用于两侧移载小车的缓冲。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轨道传输单元沿长度方向分别包括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三个区域的设置形成两两关联的两组循环组,当存在三个车型时可以形成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个车型的同时操作,提高机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轨道传输系统分为左右两侧对称机构,每个轨道传输单元又可分为前端等待区域(以下称为B位)、中间工作区域(以下称为A位)、后端等待区域(以下称为C位)三个部分,中间工作区域为中间工作位置,前端等待区域与中间工作区域为独立的左右侧等待位置(最多各携带1个移载小车),系统运输动作B-A,A-C但B位无法至C位(只有1台小车时也遵循此规则)。

本实用新型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1、本实用新型为快速稳定的传输系统

2、在只生产1个车型时,B位置携带1个移载小车,C位为空位,系统传输只使用A和B部分,移动小车移动从B位到A处后,不再向C处移动。

3、在生产大于等于2个车型时,整个传输系统所有功能全部使用,B与C位可各携带1个移载小车。

4、移动过程中动力是由移载小车上的电机带动齿轮与设备齿条传动,再由移载小车上的4个滚轮在设备的轨道上滚动以此达到快速安静移动。

5、移载小车到达工作位置或等待位置后,缓冲块起到减少动力作用,传感器感应到位后,到位定位销伸出定位移载小车,以达到精确定位。

6、当移载小车出现超行程时,触碰行程开关后,系统停止,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齿轮齿条传动可靠,重复定位精度高。

2.滚轮轨道移动迅速,噪音低。

3.导轨重要位置外部精密定位,加固定位可靠性。

4.分段式模块连接,降低加工难度,磨损替换简单。

5.设备维修和保养简单,维修空间大,。

6.专设拖链使移动机构管线更持久,排布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传输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其中一条轨道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端等待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中间工作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传输单元,图中分别标示为I与II,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传输单元为对称结构。

如图2、3、4所示,每个轨道传输单元沿长度方向分别包括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图2中分别标示为B、A、C。每个轨道传输单元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框架系统1,在每条框架系统1上分别安装有左侧轨道3或右侧轨道4,左侧轨道3与右侧轨道4用于支撑移载小车的滚轮,在两条框架系统1之间设置有齿条2,齿条2用于与移载小车上的齿轮啮合,通过移载小车上的电机带动齿轮与齿条2传动实现移载小车在轨道上的移动;在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均设置有用于移载小车缓冲的缓冲块6、用于定位移载小车的到位定位销7、用于感应移载小车位置的传感器8,及在移载小车出现超行程时用于制动移载小车的行程开关9。

在两条框架系统1之间安装有传输设备用拖链5,在传输设备用拖链5下方安装支撑传输设备用拖链5的支撑槽10。每个轨道传输单元上设有两段传输设备用拖链5,其中一段传输设备用拖链5位于前端等待区域与中间工作区域之间,另一段传输设备用拖链5位于中间工作区域与后端等待区域之间。

在前端等待区域设有两个缓冲块6,在后端等待区域设有两个缓冲块6,在中间工作区域设有4个缓冲块6,中间工作区域的4个缓冲块6两两一对,各适用于两侧移载小车的缓冲。

本实施例中,每个轨道传输单元沿长度方向分别包括前端等待区域、中间工作区域、后端等待区域,三个区域的设置形成两两关联的两组循环组,当存在三个车型时可以形成组合,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多个车型的同时操作,提高机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整个轨道传输系统分为左右两侧对称机构,每个轨道传输单元又可分为前端等待区域(以下称为B位)、中间工作区域(以下称为A位)、后端等待区域(以下称为C位)三个部分,中间工作区域为中间工作位置,前端等待区域与中间工作区域为独立的左右侧等待位置(最多各携带1个运输小车),系统运输动作B-A,A-C但B位无法至C位(只有1台小车时也遵循此规则)。

本实施例用于移载小车往复移动的轨道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1、本实施例为快速稳定的传输系统

2、在只生产1个车型时,B位置携带1个移载小车,C位为空位,系统传输只使用A和B部分,移动小车移动从B位到A处后,不再向C处移动。

3、在生产大于等于2个车型时,整个传输系统所有功能全部使用,B与C位可各携带1个移载小车。

4、移动过程中动力是由移载小车上的电机带动齿轮与设备齿条传动,再由移载小车上的4个滚轮在设备的轨道上滚动以此达到快速安静移动。

5、移载小车到达工作位置或等待位置后,缓冲块起到减少动力作用,传感器感应到位后,到位定位销伸出定位移载小车,以达到精确定位。

6、当移载小车出现超行程时,触碰行程开关后,系统停止,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