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5784发布日期:2018-06-02 05: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板材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覆膜机。



背景技术:

在板材加工机械领域内,在铝板、钢板出厂之前要对其进行覆膜从而使其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仅能提高加工物的光泽、美观和牢度,延长加工物的使用寿命,而且能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

现有的板材覆膜机中,常规的覆膜方法是直接将覆膜覆盖在板材上,抚摸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气泡。在专利CN201420579439.X中,公开了一种大型板材覆膜机,包括机架、放膜装置、覆膜装置和切膜装置,所述机架包括进料平台、用来支撑进料平台的进料平台机架、承接有放膜装置、覆膜装置和切膜装置的主体机架、出料平台和用来支撑出料平台的出料平台机架,所述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分别连接在主体机架的前后两侧面上;所述进料平台和放膜装置衔接汇合于覆膜装置。通过加强装置之间的配合关系来增强覆膜和板材之间的贴合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改善效果并不大。因此,设计一种覆膜和板材贴合度更好的板材覆膜机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这现有技术中覆膜不牢固、易气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板材覆膜机,在覆膜之前对覆膜进行一定处理,使覆膜和板材贴合度更好的同时加入覆膜位置的感应装置,防止覆膜跑偏。

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为:

一种板材覆膜机,包括支撑底架和与其相连的支撑台面,所述支撑台面上设有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加送单元,所述加送单元和展平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板材在覆膜前在覆膜上喷射粘合剂的喷射单元。

优选的,喷射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喷射头、用于储存粘合剂并将其输送到喷射头的喷射体和喷射管,所述喷射头朝向覆膜与板材的接触面设置。

优选的,喷射体内部为中空结构,靠近所述喷射管一端空腔较大,靠近所述喷射头一端空腔较小。

优选的,展平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板和第二连接面板,所述第一连接面板和第二连接面板之间设有用于对覆膜施加一定张力的展平辊;所述展平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展平辊的横向位置以使覆膜与板材更加贴合的控制阀门。

优选的,展平单元还包括用于承载覆膜的气胀轴,所述气胀轴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面板。

优选的,展平单元还包括与第二连接面板相连的第五连接面板,所述第五连接面板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胀轴之间连有用于向所述气胀轴提供高压气体使其固定覆膜的软管。

优选的,展平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面板上、用于监测覆膜的厚度的第一感应装置,用于监测覆膜边缘与所述气胀轴边缘之间的距离以防止覆膜跑偏的第二感应装置以及指示灯。

优选的,加送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连接面板和第五连接面板,所述第四连接面板和第五连接面板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加送辊的转速从而使板材和覆膜相互配合的加送辊,所述加送辊外接变频器。

优选的,加送辊包括第一加送辊以及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二加送辊,第一加送辊和第二加送辊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所述变频器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板材的厚度。

优选的,板材覆膜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面板上的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加送单元控制模块、展平单元控制模块以及喷射单元控制模块;所述加送单元控制模块与所述变频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的转速;所述展平单元控制模块与所述气泵以及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电性连接,用于监控覆膜的位置以防止其跑偏;所述喷射单元控制模块与所述喷射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单元的打开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加送单元和展平单元之间设有喷射单元,喷射单元可以喷射出雾状粘合剂,使板材覆膜效果更好。

2、通过调整展平单元的位置,提高展平辊和加送单元的配合度,使覆膜和板材贴合度更高,消除覆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3、整个覆膜过程采用自动感应装置对覆膜的位置进行监控,防止覆膜跑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图2部分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喷射体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图1部分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材覆膜机的中央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

1、第一加送辊;2、第二加送辊;3、支撑底架;4、支撑台面;5、第四连接面板;6、中央控制装置;61、加送单元控制模块;62、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3、喷射单元控制模块;7、第三连接面板;8、气泵;9、第二连接面板;10、指示灯;11、第一感应装置;12、第二感应装置;13、气胀轴;14、展平辊;15、连杆;16、控制阀门;17、第一连接面板;18、第五连接面板;19、变频器;20、喷射单元;201、喷射头;202、喷射体;203、喷射管;21、覆膜;2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覆膜机,包括支撑底架3和与其相连的支撑台面4,支撑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支撑台面4以及工作部分;所述支撑台面4上设有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加送单元,所述加送单元和展平单元之间设有喷射单元20,用于板材在覆膜前在覆膜材料上喷射粘合剂。通过喷射单元20的设置,使板材与覆膜之间在接触之前可以喷射粘合使二者更好贴合,粘合剂是一些现有的PVC稀释胶,起到辅助覆膜的作用。

请参考图2、图3,所述喷射单元20包括依次相连的喷射头201、喷射体202和喷射管203,所述喷射头201朝向所述覆膜材料与板材的接触面,所述喷射体202用于储存粘合剂并将其输送到喷射头201,所述喷射头201是喷雾喷射头201。喷射管203用于传输粘合剂,将粘合剂输送到喷射体202再到喷射头201。

更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所述喷射体202内部为中空结构,靠近所述喷射管203一端空腔较大,靠近所述喷射头201一端空腔较小,用于将粘合剂加压再通过所述喷射头201喷出。粘合剂在逐渐缩小的空间内压力越来越大,到达喷雾喷射头201时,粘合剂以极小的颗粒装液体喷出,均匀的分布在覆膜上,再粘合到板材上,起到促进粘合的作用。

请参考图1、图2,所述展平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板17和第二连接面板9,所述第一连接面板17和第二连接面板9之间设有展平辊14,用于对覆膜施加一定张力。各个面板相互之间用螺栓固定牢固,不会发生晃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展平单元还包括控制阀门16,用于控制所述展平辊14的横向位置以使覆膜与板材更加贴合。可以理解的,控制阀门16的控制过程使展平辊14与加送辊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随之改变的是覆膜的张力发生变化,总而调整覆膜和板材的贴合程度,消除覆膜产生的气泡。

请参考图1,所述展平单元还包括用于承载覆膜的气胀轴13,所述气胀轴13通过连杆15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面板9。气胀轴13表面具有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的轴,用来固定覆膜桶。

更进一步的,所述展平单元还包括与第二连接面板9相连的第五连接面板18,所述第五连接面板18上设有气泵8,所述气泵8与所述气胀轴13之间连有软管,用于向所述气胀轴13提供高压气体使其固定覆膜。通过气泵8向气胀轴13提供高压气体,气泵8电性连接中央控制装置6的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展平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面板9上的第一感应装置11、第二感应装置12以及指示灯10,所述第一感应装置11用于监测覆膜的厚度,所述第二感应装置12用于监测覆膜边缘与所述气胀轴13边缘之间的距离以防止覆膜跑偏。第一感应装置11、第二感应装置12为红外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11在覆膜机工作的过程中发出感应射线,当覆膜厚度大于一定量时,感应射线被阻碍,中央控制装置6的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中反馈信息是覆膜没有用完;当覆膜厚度小于一定量时,感应射线不被阻碍,到达对面设置的感应配合装置,中央控制装置6的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中反馈信息是覆膜已经用完,指示灯10闪烁提醒更换覆膜桶。第二感应装置12的工作原理和第一感应装置11的工作原理相似,作用是检测覆膜的位置,防止覆膜与板材接触位置发生偏移,在此不赘述。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加送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连接面板5和第五连接面板18,所述第四连接面板5和第五连接面板18之间设有加送辊,所述加送辊外接变频器19,用于调节加送辊的转速从而使板材和覆膜相互配合。

请参考图5,进一步的,所述加送辊包括第一加送辊1和以及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二加送辊2,第一加送辊1和第二加送辊2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22以适应不同板材的厚度,通过所述变频器19对间隙22进行调节。

请参考图6,所述板材覆膜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面板7上的中央控制装置6,所述中央控制装置6包括加送单元控制模块61、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以及喷射单元20控制模块63;

所述加送单元控制模块61与所述变频器19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19的转速;

所述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与所述气泵8以及第一感应装置11、第二感应装置12电性连接,用于监控覆膜的位置,防止其跑偏;

所述喷射单元20控制模块63与所述喷射单元2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单元20的打开与关闭。

工作过程:

在覆膜过程中,覆膜从气胀轴13上绕出,通过展平辊14时,从喷射头201喷出雾化的粘合剂,中央控制装置6的加送单元控制模块61控制变频器19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加送辊2转动,覆膜绕过第一加送辊1与板材接触,在展平辊14的张力作用下,覆膜与板材粘合。

当覆膜用完,在第一感应装置11的感应下,中央控制装置6的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接收到信号,控制指示灯10闪烁,提醒工人换覆膜桶。

当覆膜发生偏移,在第二感应装置12的感应下,中央控制装置6的展平单元控制模块62接收到信号,控制指示灯10闪烁,提醒工人操作控制阀门16进行调整。

当板材厚度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时,中央控制装置6的加送单元控制模块61控制变频器19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第一加送辊1上下移动,第一加送辊1和第二加送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适应钢板厚度。

通过以上结构,加送单元和展平单元之间设有喷射单元20,喷射单元20可以喷射出雾状粘合剂,使板材覆膜效果更好;通过调整展平单元的位置,提高展平辊14和加送单元的配合度,使覆膜和板材贴合度更高,消除覆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整个覆膜过程采用自动感应装置对覆膜的位置进行监控,防止覆膜跑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