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晾衣机的绕线装置及电动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682发布日期:2018-09-14 23:4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晾衣机的及电动晾衣机。



背景技术:

电动晾衣机是一种通过电机产生驱动力、智能化的家居用品,该电器主要由机身、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升降系统、晾晒系统等组成;其中,升降系统由钢丝绳等线索和伸缩架构成,通过电机驱动钢丝绳的收卷来实现所述升降。

但上述电机驱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所述钢丝绳的位移范围不容易被控制,因此导致钢丝绳不能有序、并排缠绕在转筒上,进而产生绳索打结、阻塞等状况,影响电动晾衣机的正常使用。

同时,现有技术中,当电动晾衣机因物体阻挡而导致紧绷的绳索松弛时,驱动电机仍然不会停止运转,由此进一步导致绳索打结、阻塞情况更为严重,使得打结绳索根本无法理顺,从而导致整个绕线系统报废,增加使用成本,减少机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及具有该绕线装置的电动晾衣机,其能够有效的控制线索的位移,避免线索在缠绕的过程中打结、阻塞,使其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有序、并排的缠绕在转筒上,同时一旦线索处于松弛状态时,则电机可自动停止运转,防止产生更为严重的线索打结、跳绳等状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晾衣机的绕线装置,其包括:底板;绕线组件,其用于供线索缠绕;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组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可移动的导线组件,其用于引导所述线索并排缠绕到所述绕线组件上;

以及限位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导线组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导线组件在预定范围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绕线离合组件,其用于检测所述线索是否处于松弛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线索处于松弛状态,则产生用于停止所述驱动组件运转的停止信号,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停止信号停止运转。

优选的,所述绕线离合组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其均开设在所述底板上;

第一导线轮组件和第二导线轮组件,且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并用于将未缠绕在绕线组件上的、所述线索的一端引入所述导线组件;所述第二导线轮组件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并用于将已缠绕在绕线组件上的、所述线索的一端从所述导线组件中引出;

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组件;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组件;

至少一个固定柱,其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和第二拉簧的另一端;

磁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和/或第二导线轮组件上;

以及霍尔感应元件,其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当所述线索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磁铁与所述霍尔感应元件相互感应,并产生所述停止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和第二导线轮组件均包括:U型支架、导轮、固定轴以及拉簧定位轴;

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中,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导轮和U型支架后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或第二滑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或第二滑槽滑动;

所述拉簧固定轴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的封闭端,用于供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连接,以及供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夹角为60°-150°,且所述夹角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导线组件。

优选的,所述绕线组件包括:

转筒,其用于供线索并排缠绕在其外周面上;

以及转轴,其从所述转筒的端部伸出,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的,所述导线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一引导件以及第二引导件;

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均包括: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以及螺纹槽;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

所述第一引导件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引导件上设有第一引导孔;

所述第二引导件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引导件上设有第二引导孔;

所述线索的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导线组件的导轮后穿过所述第一引导孔,并在缠绕到所述转筒外周面上后经过所述第二导线组件的导轮,从所述第二引导孔穿出;

或,所述线索的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导线组件的导轮后穿过所述第二引导孔,并在缠绕到所述转筒外周面上后经过所述第一导线组件的导轮,从所述第一引导孔穿出;

所述第一滑动件的螺纹槽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螺纹槽均与并排缠绕在所述转筒外周面上的线索的外周面接触,使得所述线索在缠绕到所述转筒外周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在所述线索的外周面直线移动。

优选的,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转筒盖,其用于覆盖部分所述转筒的外周面;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转筒盖外周面中部的、与所述转筒盖外周面形状匹配的中部限位部,且所述中部限位部的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使得所述转筒位于所述转筒盖与导线组件之间;

所述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分别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的两侧,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阻止,或,所述第二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阻止。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筒盖外周面一端的、与所述转筒盖外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端部限位部;固定在所述转筒盖外周面另一端的、与所述转筒盖外周面形状匹配的第二端部限位部;

且所述第一端部限位部的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端部限位部的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一导向孔以及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导杆穿过第一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导向孔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以及第一端部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或第一端部限位部阻止,或,所述第二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或第二端部限位部阻止。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晾衣机,其包括可升降的机架以及上述绕线装置,且上述绕线装置通过线索的缠绕实现所述机架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及具有该绕线装置的电动晾衣机中,其设置有导线组件和限位组件,因此能够有效的控制线索的位移,使其在预定范围内移动,避免线索在缠绕的过程中堆叠、打结、阻塞,进一步使得线索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有序、并排的缠绕在转筒上。同时一旦线索处于松弛状态时,则电机可自动停止运转,防止产生更为严重的线索打结、跳绳(即线索没有按照指定的轨迹进行缠绕)等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绕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绕线离合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导线组件以及第二导线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绕线装置(不包括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绕线装置(不包括驱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绕线装置(不包括驱动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电动晾衣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绕线装置可用于电动晾衣机,其包括:绕线组件,其用于供线索100(如钢丝绳等)缠绕;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组件转动;可移动的导线组件,其用于引导所述线索100并排缠绕到所述绕线组件上;限位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导线组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导线组件在预定范围内移动;以及绕线离合组件,其用于检测所述线索是否处于松弛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线索处于松弛状态,则产生用于停止所述驱动组件运转的停止信号,使得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停止信号停止运转。为减小安装体积,所述绕线组件、驱动组件、导线组件、限位组件以及绕线离合组件均安装在底板200上。

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所述绕线离合组件包括:第一滑槽50和第二滑槽51,其均开设在所述底板上200;

第一导线轮组件52和第二导线轮组件53,且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52沿所述第一滑槽50滑动,并用于将未缠绕在绕线组件上的、所述线索100的一端P引入所述导线组件;所述第二导线轮组件53沿所述第二滑槽51滑动,并用于将已缠绕在绕线组件上的、所述线索100的一端P从所述导线组件中引出;

第一固定柱54和第二固定柱55,其均设置在所述底板200上;

第一拉簧56和第二拉簧57,所述第一拉簧5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组件52(如一端穿设在第一导线组件52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54(如另一端穿设在第一导线组件52上);所述第二拉簧5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组件53(如一端穿设在第二导线组件53上),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柱54(如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导线组件53上);当然,为节省安装空间和部件设置,所述固定柱可仅设置一个,第一拉簧56与第二拉簧57的另一端均可连接在同一固定柱上;

磁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52和/或第二导线轮组件53上;

以及霍尔感应元件58,其连接在所述底板2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轮组件52和第二导线轮组件53相同,如图3所示,两者均包括:U型支架70、导轮71、固定轴72以及拉簧定位轴73;

所述导轮71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70中,具体的,所述导轮71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70的开口端中;

所述固定轴72穿过所述导轮71和U型支架70的开口端后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50和第二滑槽51中,并可沿所述第一滑动槽50或第二滑槽51滑动;

所述拉簧固定轴73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70的封闭端的外侧,用于供所述第一拉簧56的一端连接,以及供所述第二拉簧57的一端连接。

如图1,4所示,所述绕线组件包括:

转筒10,其用于供线索100并排缠绕在其外周面上;所述转筒10可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转筒10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12,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13;所述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结构相同,其均包括:开设在中部的中部开口部121;沿径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部131,且所述支撑部131一端与所述中部开口121的外壁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12或第二端盖13的内壁面抵接;此外,所述第一端盖12和/或第二端盖13的外壁面上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孔141。通过上述中部开口部121、支撑部131以及条形孔141的设计,可减少绕线组件整体的重量,便于安装,降低制造成本;

以及转轴11,其从所述转筒10的端部伸出,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座20;第一齿轮21和与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的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1以及第二齿轮22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0内;

以及驱动电机23,其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21运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22运转;所述转轴11的传动端穿过所述第一端盖12的中部开口部121、转筒10以及第二端盖13的中部开口部121后与所述第二齿轮22连接,并在所述第二齿轮22的带动下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3优选为管状电机,以此来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所述导线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30、第二滑动件31、第一导杆32、第二导杆33、第一引导件34以及第二引导件35;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件30以及第二滑动件31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导向孔301、第二导向孔302以及螺纹槽303;所述第一导杆32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一导向孔30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一导向孔301;所述第二导杆32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二导向孔302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二导向孔302;

所述第一引导件34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30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引导件上设有第一引导孔341;

所述第二引导件35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引导件35上设有第二引导孔351;

所述线索100的一端P绕过所述第一导线组件52的导轮71后穿过所述第一引导孔341,并在缠绕到所述转筒10外周面上后绕过所述第二导线组件53的导轮71,进一步从所述第二引导孔351穿出;或者相反,所述线索100的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导线组件53的导轮71后穿过所述第二引导孔351,并在缠绕到所述转筒10外周面上后绕过所述第一导线组件52的导轮71,进一步从所述第一引导孔341穿出。

由此,所述第一滑动件30的螺纹槽303与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螺纹槽303均与并排缠绕在所述转筒10外周面上的线索100的外周面接触,使得所述线索100在缠绕到所述转筒10外周面的过程中,通过类似于丝杠传动的效果,所述第一滑动件30和/或第二滑动件31沿着所述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3在所述线索100的外周面的底部直线移动。

在此基础上,如图4,6-7所示,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转筒盖36,其与所述转筒10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匹配,用于覆盖部分所述转筒10的外周面;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中部的、与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形状匹配的中部限位部40,且所述中部限位部40的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01,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未示出);所述第一固定孔401与第二固定孔关于所述转筒盖36的竖直对称轴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导杆32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一导向孔301、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一导向孔301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孔401;所述第二导杆33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二导向孔302、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二导向孔30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使得所述转筒盖36覆盖在转筒10外周面,同时所述转筒10位于所述转筒盖36与导线组件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滑动件30以及第二滑动件31分别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40的两侧,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30沿着所述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3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40阻止,或,所述第二滑动件31沿着所述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3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40阻止,由此,可以限制所述线索100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使其平排、有序的缠绕在转筒10的外周面上,避免打结。

优选的,为进一步限制第一滑动件30以及第二滑动件31的移动,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一端的、与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端部限位部41;固定在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另一端的、与所述转筒盖36外周面形状匹配的第二端部限位部42;所述中部限位部40、第一端部限位部41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与所述转筒盖36一体成型,以此便于制造,同时,所述中部限位部40、第一端部限位部41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在所述转筒盖36的外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

第一端部限位部41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与所述中部限位部40结构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一端部限位部41的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01,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402;所述第二端部限位部42的一自由端上同样设有第一固定孔401,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未示出);所述第一端部限位部41和第二端部限位部42中,所述第一固定孔401同样与第二固定孔关于所述转筒盖36的竖直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导杆32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一导向孔301、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一导向孔301以及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孔401;所述第二导杆33穿过第一滑动件30的第二导向孔302、所述第二滑动件31的第二导向孔302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滑动件30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40以及第一端部限位部41之间,所述第二滑动件31位于所述中部限位部40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30沿着所述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3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40或第一端部限位部41阻止,或,所述第二滑动件31沿着所述第一导杆32和第二导杆33的直线移动被所述中部限位部40或第二端部限位部42阻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30以及第二滑动件31只能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例如在中部限位部40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之间或中部限位部40以及第二端部限位部42之间,由此可控制线索100的位置移动,防止其堆叠、打结、阻塞,影响使用。

当整个绕线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驱动电机23驱动转筒10转动,线索100绕过第一导线组件52后弯曲,且处于绷紧状态,并有序、并排的缠绕到所述转筒10的外周面上,此时由于线索100的回复力,使得第一导线组件52的固定轴72在第一滑槽50中转动一定角度,并且在所述第一滑槽50中沿靠近所述绕线组件的方向移动(即图2中的实线箭头所指方向),同理,第一导线组件52在第二滑槽51中也是相同的运动方式,进一步的,第一拉簧55被拉紧,磁铁远离所述霍尔感应元件58,两者无法通过感应产生驱动组件停止信号;

当整个绕线装置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例如当其用于控制自动晾衣机的可升降的机架的过程中,所述机架底部被异物阻挡,无法下降时),驱动电机23驱动转筒10持续转动,但线索100因上述非正常工作状态而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由于线索100的回复力消失,使得第一导线组件52的固定轴72在第一滑槽50中转动一定角度,恢复到初始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滑槽50中沿远离所述绕线组件的方向移动(即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指方向),同理,第一导线组件52在第二滑槽51中也是相同的运动方式,进一步的,第一拉簧55因被拉紧的弹性回复力消失,磁铁靠近所述霍尔感应元件58,两者通过感应产生驱动组件停止信号,且所述驱动组件接收所述停止信号,停止运转。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50与第二滑槽51的夹角θ为60°-150°(优选为90°),且所述夹角θ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导线组件,上述角度的设置可以保证固定轴72能在第一滑槽50中顺利移动和转动,保证磁铁与霍尔感应元件之间的感应灵敏度,同时不阻碍线索100进入到导线组件,进而缠绕在所述绕线组件。

此外,为对所述第一导线组件52和第二导线组件53进行保护,如图1-2所示,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有一保护罩80,其罩设在所述第一导线组件52和第二导线组件53上,且所述保护罩80两侧均具有供所述线索100通过的缺口部81。

实施例二: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晾衣机,其包括可升降的机架500以及实施例一中的绕线装置,且所述绕线装置通过线索的缠绕实现所述机架500的升降,由此可提高所述晾衣机的使用便利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且上述实施例一至二中的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及具有该绕线装置的电动晾衣机中,其设置有导线组件和限位组件,因此能够有效的控制线索的位移,使其在预定范围内移动,避免线索在缠绕的过程中堆叠、打结、阻塞,进一步使得线索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有序、并排的缠绕在转筒上。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利用绕线离合组件来控制驱动组件的运转,可及时停止绕线过程,进一步防止线索打结、堆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