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及其臂头组件、副钩、副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19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头组件、副钩、副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臂头组件、副钩、副钩支架。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臂头是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分,在臂头的前端设有副钩,副钩通过副钩支架与臂头连接,起重机在吊重比较轻、速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环境中,钢丝绳需要绕过副钩支架上的滑轮使用副钩进行作业,副钩支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副钩支架一般是通过焊接刚性连接在臂头上,这种连接方式在非工作状态时副钩支架不可旋转,从而使得起重机的整机长度增加,在转弯行驶时,无法通过比较狭窄的通道,需要更大的转弯空间,影响起重机的整机通过性。

而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132988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起重机臂头,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臂头侧板,两个臂头侧板之间连接有旋转轴套连板,臂头侧板与旋转轴套连板之间形成两个可拆的连接部,连接部处设有旋转轴套,在旋转轴套内设置旋转轴,由于副钩臂头侧板与旋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则副钩能够相对于臂头向两侧旋转一定的幅度,从而使得起重机臂头能够更加灵活。但是这种副钩支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副钩虽然能够旋转一定的幅度,但是在行进时由于没有限位结构对旋转后的副钩进行挡止,导致副钩在旋转方向上随意摆动,仍然无法解决调整整机长度以满足整机通过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钩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副钩支架没有限位结构而导致副钩随意摆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给具有该副钩支架的副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过一种具有该副钩支架的臂头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副钩的起重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副钩支架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副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臂头上的安装孔铰接配合的铰接连接结构,支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臂头相对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在支架本体相对于臂头折叠后将其固定在折叠位置的锁紧结构。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两个侧板上同轴布置有用于与臂头连接的连接孔。通过两个连接孔实现鼻头与侧板的连接,进而实现臂头与副钩支架的固定装配。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孔设有两组,分别用于使支架本体向臂头的两侧折叠,其中一组连接孔构成所述铰接连接结构,另一组构成所述可拆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向臂头的两侧均可折叠,且方便安装和取卸,结构比较简单。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用于与臂头上的臂头锁孔相互锁紧的支架锁孔。从而能够实现在副钩支架转动到设定角度后,通过锁紧结构与臂头相互锁止,从而能够将转动后的副钩支架固定在起臂头上,进而达到缩短整机长度的目的,结构比较简单,能够减小起重机的转向空间,提高起重机的通过性。且锁孔的设置能够将原有的取卸下的销轴安装在锁孔内,不需要额外的锁止件。

方案5:在方案2~4的任一项的基础上,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左右间隔布置的挡板,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孔。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滑轮安装孔内嵌设有滑轮轴套。

方案7:在方案5的基础上,侧板上于两个挡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供滑轮转动安装的豁口。

方案8:在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挡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挡止钢丝绳滑出的挡绳销轴。

本实用新型副钩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9:副钩,包括副钩支架和安装在副钩支架上的滑轮,副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臂头上的安装孔铰接配合的铰接连接结构,支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臂头相对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在支架本体相对于臂头折叠后将其固定在折叠位置的锁紧结构。

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两个侧板上同轴布置有用于与臂头连接的连接孔。

方案11:在方案10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孔设有两组,分别用于使支架本体向臂头的两侧折叠,其中一组连接孔构成所述铰接连接结构,另一组构成所述可拆固定结构。

方案12:在方案11的基础上,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用于与臂头上的臂头锁孔相互锁紧的支架锁孔。

方案13:在方案10~12的任一项的基础上,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左右间隔布置的挡板,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孔。

方案14:在方案13的基础上,所述滑轮安装孔内嵌设有滑轮轴套。

方案15:在方案13的基础上,侧板上于两个挡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供滑轮转动安装的豁口。

方案16:在方案13的基础上,所述挡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挡止钢丝绳滑出的挡绳销轴。

本实用新型臂头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7:臂头组件,包括臂头和设置在臂头的前端的副钩,所述副钩包括副钩支架和安装在副钩支架上的滑轮,所述臂头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副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孔铰接配合的铰接连接结构,支架本体上还设有与臂头相对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在支架本体相对于臂头折叠后将其固定在折叠位置的锁紧结构。

方案18:在方案17的基础上,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两个侧板上同轴布置有用于与臂头连接的连接孔。

方案19:在方案18的基础上,所述臂头的前端设有两个并排间隔布置的轴线上下延伸的副钩连接套,副钩连接套的套孔构成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两组,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铰接连接,用于使支架本体向臂头的两侧折叠,其中一组连接孔构成所述铰接连接结构,另一组构成所述可拆固定结构。

方案20:在方案19的基础上,所述臂头上位于两个副钩连接套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锁板,所述锁板上设有轴线与副钩连接套的轴线平行的臂头锁孔,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用于与臂头上的臂头锁孔相互锁紧的支架锁孔。

方案21:在方案18~20的任一项的基础上,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左右间隔布置的挡板,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孔。

方案22:在方案21的基础上,所述滑轮安装孔内嵌设有滑轮轴套。

方案23:在方案21的基础上,侧板上于两个挡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供滑轮转动安装的豁口。

方案24:在方案21的基础上,所述挡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挡止钢丝绳滑出的挡绳销轴。

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25:起重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臂头组件,臂头组件,包括臂头和设置在臂头的前端的副钩,所述副钩包括副钩支架和安装在副钩支架上的滑轮,所述臂头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副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孔铰接配合的铰接连接结构,支架本体上还设有与臂头相对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在支架本体相对于臂头折叠后将其固定在折叠位置的锁紧结构。

方案26:在方案25的基础上,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两个侧板上同轴布置有用于与臂头连接的连接孔。

方案27:在方案26的基础上,所述臂头的前端设有两个并排间隔布置的轴线上下延伸的副钩连接套,副钩连接套的套孔构成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两组,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铰接连接,用于使支架本体向臂头的两侧折叠,其中一组连接孔构成所述铰接连接结构,另一组构成所述可拆固定结构。

方案28:在方案27的基础上,所述臂头上位于两个副钩连接套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锁板,所述锁板上设有轴线与副钩连接套的轴线平行的臂头锁孔,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用于与臂头上的臂头锁孔相互锁紧的支架锁孔。

方案29:在方案26~28的任一项的基础上,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左右间隔布置的挡板,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孔。

方案30:在方案29的基础上,所述滑轮安装孔内嵌设有滑轮轴套。

方案31:在方案29的基础上,侧板上于两个挡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供滑轮转动安装的豁口。

方案32:在方案29的基础上,所述挡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挡止钢丝绳滑出的挡绳销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副钩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与臂头上的两个连接孔通过旋转轴可拆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为孔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在需要将副钩支架收起时,仅仅需要取掉其中一个旋转轴,使副钩支架相对于另一个旋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副钩支架相对于臂头的摆动,进而能够调节起重机的整机长度,同时在支架本体上设置与臂头之间锁止配合的锁紧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在副钩支架转动到设定角度后,通过锁紧结构与臂头相互锁止,从而能够将转动后的副钩支架固定在起臂头上,进而达到缩短整机长度的目的,结构比较简单,能够减小起重机的转向空间,提高起重机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臂头与副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副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副钩在非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起重机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节臂总成2、第二节臂总成3、第三节臂总成4和第四节臂总成,其中第四节臂总成为臂头5,各个节臂总成通过尼龙滑块以及钢丝绳连接在一起。臂头5的前端连接有副钩1,所述副钩1包括副钩支架11和安装在副钩支架上的滑轮12。臂头5和副钩1的组合结构构成臂头组件。

对于副钩组件来说,如图2所示,其包括臂头5和连接在臂头5的前端的副钩1,对于臂头5来说,其包括左右方向间隔相对布置的左侧板54和右侧板55,左侧板54和右侧板55均为立式板,左侧板54和右侧板55的前端均设有轴线上下方向延伸的副钩连接套51,对应的在副钩1的后端设置有与副钩连接套51同轴装配的连接孔,二者通过旋转轴实现固定装配。

对于副钩支架11来说,如图3所示,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包括上下两个间隔相对布置的侧板,定义位于上侧的侧板为上侧板111,位于下侧的侧板为下侧板112,上侧板111与下侧板112的之间支撑连接有立板113,从而将上侧板111和下侧板112之间固定连接,该立板113为左右方向延伸,同时在上侧板111与下侧板112之间于立板113的前侧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挡板114,挡板114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同时在挡板114与立板113形成的T形拐角处焊接有加强板11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挡板11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滑轮12的安装孔1141,且两个安装孔1141的轴线一致,在安装孔1141内还安装有轴套1142,用于安装滑轮销轴121,同时,为了方便滑轮12的滚动和钢丝绳的通过,在上侧板111和下侧板112上于两个挡板114之间位置处开设有豁口。同时,在挡板114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挡绳立板116,对应的两个挡绳立板116的前端穿装有挡绳销轴117,用于阻挡滑轮上的钢丝绳滑出。

为了实现副钩支架与臂头的固定装配,在本实施例中,上侧板111上位于挡板114的左右两侧的后端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上连接孔118,下侧板112上位于挡板114的左右两侧的后端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下连接孔120,且对应的上连接孔118和下连接孔120的轴线一致,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将上侧板111设置在臂头的副钩连接套51的上方,下侧板112设置在副钩连接套51的下方,并将各个上连接孔118和下连接孔120与对应的副钩连接套51同轴设置,然后通过两个旋转轴6分别依次穿过左右两侧的上连接孔118、副钩连接套51、下连接孔120,使得副钩支架11与臂头5之间可拆连接,从而实现副钩支架11与臂头的相对固定。

同时,为了能够实现臂头组件的长度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其中一个旋转轴6取下,臂头5和副钩支架11之间相对于另一个旋转轴6为铰接连接,即副钩支架11可相对于臂头5左右摆动,从而实现将副钩支架11的前端通过摆动一定角度而摆动至臂头5的前端后侧,从而实现臂头5组件的长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在副钩支架11调整到一定角度后,需要将副钩支架11与臂头5相对固定,以防止副钩支架11在左右方向上的自由摆动,因此,在左侧板54的外侧向外延伸有锁板52,对应的在锁板52上设置有臂头锁孔53,同时,在上侧板111和下侧板112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副钩锁孔119,在副钩支架11向左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上述的臂头锁孔53与副钩锁孔119的轴线刚好一致,且臂头锁孔53位于上侧板111的副钩锁孔119和下侧板112上的副钩锁孔119之间,然后可以通过右侧板55上取掉的旋转轴6穿过臂头锁孔53和副钩锁孔119,进而实现臂头5与副钩支架11之间的锁止。上述的臂头锁孔53与副钩锁孔119的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副钩处于工作状态时,上述的两个副钩连接套51与副钩支架11上的上连接孔118和下连接孔120通过旋转轴6穿装实现固定,从而将副钩固定在臂头5的前端。如图4所示,在副钩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将右侧的旋转轴6取下,然后副钩支架11沿左侧的旋转轴6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左侧板54的外侧的副钩锁孔53可以将副钩支架11通过旋转轴6穿装固定,实现副钩支架11的旋转收起,从而达到降低整机长度的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臂头5的前端设置连接孔,相应的在副钩支架11的后端设置与连接孔连接的臂头连接套,从而实现臂头5与副钩支架11的固定装配;副钩连接套51的轴线可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个副钩连接套5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对应的副钩支架11设置为具有左右方向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侧板,侧板上均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孔,从而实现臂头5与副钩支架11的相对固定,在需要收起副钩时,可将其中一个旋转轴6取下,使副钩支架11相对于臂头5沿上下方向摆动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可以设置为在副钩支架11的挡板114上设置左右方向延伸的锁止长孔,同时在臂头5的对应的侧板外侧设置向外延伸的螺杆,在副钩支架11摆动的过程中螺杆可以伸入至锁止长孔内,然后同构螺母旋拧在螺杆上,实现副钩支架11与臂头5的相对锁止;可以仅仅在左侧板上设置扶沟连接套,在右侧板上设置螺栓穿孔实现与副钩支架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臂头组件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起重机的实施例中的臂头组件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副钩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起重机的实施例中的副钩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副钩支架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起重机的实施例中的副钩支架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