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棒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6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棒吊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合金铸棒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户外存取的长直铸棒向货车上放置时,主要依靠叉车或吊车运送,人工帮助放置。叉车和吊车在运送长直铸棒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①操作繁琐,装卸不便;②铸棒物料碰撞较多,会影响其表面质量;③安全性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不利于叉车和吊车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准确的解决放置长直铸棒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铸棒装卸装置,有效的减少材料相互碰撞而造成的表面缺陷及使人安全进行物料的装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铸棒装卸装置,包括架体和移位吊具,所述移位吊具由横向滑移杆、纵向移动钩、横向移动控制器组成,所述横向滑移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架体上,其上设置所述的纵向移动钩和横向移动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纵向移动钩为两个,且两个纵向移动钩相对于横向滑移杆的中心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横向滑移杆与架体之间设置滚动结构。

进一步,所述滚动结构为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架体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滚动结构由设置在架体上的齿条和设置在横向滑移杆上且与该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所述架体采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上人梯。

进一步,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横向移动控制器采用钢丝拉绳或链条。

进一步,所述架体的长度为6米,宽度为8米,高度为6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卸装置解决了在室外存放的物料装卸困难的难题,可以在上、下料过程使人员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解决室外上、下料较为困难的难题;本装卸装置可自行设计上料的尺寸,满足不同的长料进行装卸,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架体1,横向滑移杆2,纵向移动钩3,横向移动控制器4,上人梯5,万向轮6。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合金铸棒装卸装置,包括架体1和移位吊具,该移位吊具由横向滑移杆2、纵向移动钩3、横向移动控制器4组成,横向滑移杆2可滑动的设置在架体1上,其上设置所述的纵向移动钩3和横向移动控制器4;纵向移动钩3用于起吊而带动铸棒竖直上下移动,横向移动控制器4用于操作横向滑移杆2在架体上滑动而带动铸棒水平左右移动,横向移动控制器4采用钢丝拉绳或链条,穿设在横向滑移杆2的中心,其两端分别通过滑轮(未标记)搭设在架体1上并自然垂落。这样,本装卸装置可以在不使用叉车和吊车的条件下对物料进行搬运时,运料车在装卸装置内一侧停车,另一侧进行物料的存取,通过纵向移动钩将要运送的物料吊起,再通过横向移动控制器操作横向滑移杆在架体上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将物料准确安全的放置在指定位置,同理,由存放在地面上的物料也可通过本装卸装置进行装车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纵向移动钩3为两个,且两个纵向移动钩3相对于横向滑移杆2的中心对称布置。这样,对物料进行起吊过程中,能保障其稳定、可靠,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滑移杆2与架体1之间设置滚动结构,该滚动结构为支撑轮(未画出),且支撑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架体1相适配的凹槽,利用横向滑移杆在架体上稳定、可靠的滑动。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滚动结构也可由设置在架体1上的齿条(未画出)和设置在横向滑移杆2上且与该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未画出),同样可以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采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上设置有上人梯5。便于人员检修移位吊具。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方便移动本装卸装置。还可以在万向轮上设置缩紧装置(未画出),能够在本装卸装置工作时锁死,或在本装卸装置移动时松开。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的长度为6米,宽度为8米,高度为6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另行设置相应的尺寸大小。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在与横向滑移杆2移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设置有一字型或X字型加强撑杆(未标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