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身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969发布日期:2018-07-17 23:5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生产领域,具体指有一种瓶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饮料工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1982年列为国家计划管理产品,当年全国饮料总产量40万吨。二十多年来,我国饮料工业从小到大,已初具规模,成为有一定基础,并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的食品工业重点行业之一。饮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饮料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食品。在饮料生产过程需要为瓶身进行贴标程序,而贴标过程需要对瓶身进行定位,而现有的瓶身定位装置容易出现瓶身移位等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瓶身定位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瓶身定位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身定位装置,包含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所述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包含两个第二定位滚辊及气缸,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滚辊设于相应的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未设有第二定位滚辊的一侧与所述气缸相连接;所述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一侧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包含支撑架、气缸安装板及丝杆,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的丝杆安装孔,所述丝杆通过所述丝杆安装孔设于支撑架上,所述丝杆设于支撑架内的部分设有相应的内螺纹,所述丝杆设于支撑架内的部分套接有相应的可调节支撑块,所述可调节支撑块与丝杆相接触的部分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可调节支撑块两端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安装板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安装板设于可调节支撑块一端顶部,所述气缸安装板未设于支撑架上的部分设有相应的红外线感应器及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于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之间的传送带上方,所述升降气缸底部设有相应的压板。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及升降气缸均连接至外界电控制系统。

所述丝杆顶端设有相应的旋转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制系统为可编程PLC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时,通过气缸及旋转把手调节第二定位滚辊组的位置及可调节支撑块的高度,移动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的位置,借此配合所需贴标的瓶身高度及宽度,通过传送带将需贴标的瓶身传送至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之间时,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瓶身将信号传输给电控制系统,使电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气缸伸出压板,压板下压瓶身进行定位,配合相应的贴标装置对瓶身进行贴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瓶身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现移位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一种瓶身定位装置,包含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1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所述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包含两个第二定位滚辊8及气缸7,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滚辊8设于相应的固定板6上,所述固定板6未设有第二定位滚辊8的一侧与所述气缸7相连接;所述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1一侧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包含支撑架3、气缸安装板5及丝杆12,所述支撑架3顶部设有与所述丝杆12相配合的的丝杆安装孔,所述丝杆12通过所述丝杆安装孔设于支撑架3上,所述丝杆12设于支撑架3内的部分设有相应的内螺纹,所述丝杆12设于支撑架3内的部分套接有相应的可调节支撑块13,所述可调节支撑块13与丝杆12相接触的部分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可调节支撑块13两端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架3上;所述气缸安装板5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架3上,所述气缸安装板5设于可调节支撑块13一端顶部,所述气缸安装板5未设于支撑架3上的部分设有相应的红外线感应器9及升降气缸10,所述升降气缸10设于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1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之间的传送带4上方,所述升降气缸10底部设有相应的压板11。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9及升降气缸10均连接至外界电控制系统。

所述丝杆12顶端设有相应的旋转把手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制系统为可编程PLC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时,通过气缸7及旋转把手2调节第二定位滚辊组的位置及可调节支撑块13的高度,移动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1的位置,借此配合所需贴标的瓶身高度及宽度,通过传送带4将需贴标的瓶身传送至可调节第一定位滚辊1及可移动第二定位滚辊组之间时,红外线感应器9感应到瓶身将信号传输给电控制系统,使电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气缸10伸出压板11,压板11下压瓶身进行定位,配合相应的贴标装置对瓶身进行贴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