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76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摸屏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触摸屏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传统的人工组装生产线已经无法满足生成的实际需要,需要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组装生产,为了适应流水线生产需要,需要开发设计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此倾斜辊轴输送线,能够用于触摸屏组装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它包括底部机架,所述底部机架的顶部竖直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顶部支撑固定有顶部横梁,所述底部机架的侧边固定安装有铰接耳板,所述铰接耳板和顶部横梁之间安装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底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之间固定有倾斜托辊,所述倾斜托辊的顶部铰接在顶部轴座上,所述顶部轴座固定安装在顶部横梁上,所述倾斜托辊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链条传动装置啮合传动,并带动所有倾斜托辊转动,所述倾斜托辊上等间距套装有多个支撑轮;所述底部横梁的外端面铰接有底部托辊。

所述底部机架采用焊接框架结构,在底部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杯。

所述支撑轮的外部套装有橡胶套。

所述倾斜托辊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短托辊,所述短托辊上套装有底部支撑轮。

所述倾斜托辊和顶部轴座之间通过连接套筒固定相连。

所述链条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所述链条与安装在倾斜托辊上的链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的倾斜辊轴输送线,能够对需要组装的电子产品框架进行输送,然后配合自动组装机械手,对触摸屏玻璃进行拾取。

2、通过所述的链条传动装置能够通过链条驱动安装在倾斜托辊上的链轮,进而通过链轮驱动倾斜托辊;通过倾斜托辊上的支撑轮对电子产品框架进行输送,进而实现了自动输送,并配合自动组装机械手,实现自动组装。

3、通过所述的橡胶套能够起到缓冲的目的,防止刮花触摸玻璃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整体结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整体结构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脚杯1、底部机架2、竖直杆3、斜支撑杆4、倾斜托辊5、支撑轮6、连接套筒7、顶部轴座8、顶部横梁9、铰接耳板10、底部横梁11、底部托辊12、短托辊13、底部支撑轮14、电子产品框架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3,触摸屏组装用倾斜辊轴输送线,它包括底部机架2,所述底部机架2的顶部竖直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杆3,所述竖直杆3的顶部支撑固定有顶部横梁9,所述底部机架2的侧边固定安装有铰接耳板10,所述铰接耳板10和顶部横梁9之间安装有斜支撑杆4,所述斜支撑杆4的底部固定有底部横梁11,所述顶部横梁9和底部横梁11之间固定有倾斜托辊5,所述倾斜托辊5的顶部铰接在顶部轴座8上,所述顶部轴座8固定安装在顶部横梁9上,所述倾斜托辊5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链条传动装置啮合传动,并带动所有倾斜托辊5转动,所述倾斜托辊5上等间距套装有多个支撑轮6;所述底部横梁11的外端面铰接有底部托辊12。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机架2采用焊接框架结构,在底部机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杯1。通过所述的底部机架2能够对整个输送线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6的外部套装有橡胶套。通过所述的橡胶套能够起到缓冲的目的,防止刮花触摸玻璃屏。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托辊5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短托辊13,所述短托辊13上套装有底部支撑轮14。通过所述的短托辊13能够对电子产品框架15进一步的支撑,防止其发生倾斜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托辊5和顶部轴座8之间通过连接套筒7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所述链条与安装在倾斜托辊5上的链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电子产品框架15放置于倾斜辊轴输送线的底部托辊12上,通过底部托辊12对电子产品框架15进行有效的支撑;

然后,启动链条传动装置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链轮,通过主动链轮驱动链条,再由链条驱动安装在倾斜托辊5上的链轮,进而通过链轮驱动倾斜托辊5;

最终,通过倾斜托辊5上的支撑轮6对电子产品框架15进行输送,进而实现了自动输送,并配合自动组装机械手,实现自动组装。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