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255发布日期:2018-06-12 21: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用级橡塑绝热材料全面符合满足中国GB8624的B1级产品标准,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民用建筑中供暖、制冷及冷热交替的风管、水管系统等设备及管道的保温、隔热。另外在医药、食品、电子等洁净度高的环境中使用,更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

橡塑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与材料本身以及加工和后处理工艺密切相关。其主要通过密炼、开炼、挤出、成型发泡、切割等工艺得到。通过成型发泡后就得到了绝热材料。

但是上述的绝热材料温度还是比较高,不适于直接用于打印logo或者进行相应的分切。

必须通过有效的冷却后才能进行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架,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输送架、第三输送架、第四输送架和冷却机构;所述的第二输送架设置在第一输送架的末端;

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表面光滑的不锈钢管,所述的不锈钢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构,所述的不锈钢管的表面设有多个开孔;

所述的不锈钢管的轴心和第四输送架上的物料输送方向的夹角为40-50℃。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输送架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输送滚辊。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二输送架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带、用于驱动输送带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输送带的上方设有压辊,所述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输送带摩擦力的凸点。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凸点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形状为正方形。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三输送架有多个支撑架构成,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滚辊。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多个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1-2m。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三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之间的夹角为60-90°。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四输送架上设有光滑且连续的输送平面。

在上述的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冷却机构末端的第五输送架,所述的第五输送架和第四输送架之间的夹角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多输送架以及冷却机构配合,提高了冷却速度,并且不锈钢管的设计角度导致了本方案可以将绝热材料的运行方向改变,使之在很小的范围内实现长路径的运输,并且不锈钢管的设计使绝热材料能够包裹在不锈钢管上运行,其冷却效果显著增加。

在本方案中,为了保证输送的连续性,将第二个输送架即第二输送架设置为动力驱动架构,这样保证了第一输送架和第三输送架的运转的连续性,特别是第三输送架采用了大间隔的设计,使绝热材料通过冷却机构冷却时不至于过度拉扯,保证了冷却过程的安全性。

第二输送架、第三输送架、第五输送架都有夹角角度,这样配合冷却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布局的紧凑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不锈钢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2,一种绝热材料发泡后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架1,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输送架2、第三输送架3、第四输送架5和冷却机构4;所述的第二输送架2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的末端;

所述的冷却机构4包括支架41,所述的支架41上设有一表面光滑的不锈钢管42,所述的不锈钢管42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构43,所述的不锈钢管42的表面设有多个开孔44;

所述的不锈钢管42的轴心和第四输送架5上的物料输送方向的夹角为45℃。

在实际应用中,绝热材料经过发泡烘箱发泡成型后输送到第一输送架1上,经过第二输送架2和第三输送架3后到达冷却机构4,在此之前经过长距离输送绝热材料的温度已经明显降低。这样绝热材料即使环绕在不锈钢管42上也会较为顺畅的滑动,并且材料的规格不会发生变化。

在不锈钢管42上,绝热材料的冷却速度是非常快的,鼓风机构43通常选为鼓风机,风常选用空气,当然也不排除选择为氮气等。通过开孔44喷出加压的空气,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绝热材料的快速冷却,并且可以改变绝热材料的运输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架1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输送滚辊11;所述的第二输送架2包括架体21、设置在架体21上的输送带22、用于驱动输送带22转动的驱动电机23,所述的输送带22的上方设有压辊24,所述的输送带22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输送带22摩擦力的凸点25,凸点25的形状可以选择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点25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形状优选为正方形,其加工容易且输送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输送架3有多个支撑架31构成,所述的支撑架31上设有支撑滚辊,所述的多个支撑架31之间的间距为1-2m,所述的第三输送架3和第二输送架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的第四输送架5上设有光滑且连续的输送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冷却机构4末端的第五输送架6,所述的第四输送架6和第四输送架5之间的夹角为90°。

也就是说,第二输送架2、第三输送架3、第五输送架6之间的角度已经发生了180°的变化。其可以有效的降低占地面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