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0621发布日期:2018-08-14 17:5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用于无结连接两个纱头,包括具有可接受气流作用的接纱通道的接纱棱柱体,其纱线插入缝在接纱过程中保持打开。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用于无结连接两个纱头的接纱装置的早就以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尤其与自动卷绕机工位相关使用的这样的纱线连接装置容许通过两个纱头的气流涡卷来制造纱线接头,其不仅具有类似于纱线的强度,也具备几乎与纱线一样的外观。

在这样的自动卷绕机的工位上众所周知的是,当在卷绕过程中在其中一个工位出现纱线断裂时,或者当在其中一个工位上因纱线瑕疵而需要按规定的清纱器切断时,断开纱线的纱头首先通过特殊的气流装置被取回到接纱装置区域中。即,吸嘴吸回交叉卷绕筒子的落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所谓上纱线并或许也在纱线瑕疵清除之后将其置入该接纱装置的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上纱线的纱头此时还被穿入设于接纱棱柱体上方的夹纱机构及位于接纱棱柱体下方的纱线切断机构中。随后或几乎同时地,来自处于退绕位置的喂给筒子的且在卷绕中断后一般被固定在纱线张紧器内的所谓下纱线的纱头借助可接受负压的钳纱管被置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

下纱线的纱线此时还被穿入设于接纱棱柱体下方的夹纱机构以及设于接纱棱柱体上方的纱线切断机构。

接着,纱头通过纱线切断机构被截断,被吸入所谓的保持开松管并在那里准备好用于随后的接纱过程。即,纱头在保持开松管内首先基本摆脱其纱线捻度,随后他们通过纱线调节器被回拉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中,使得纱头彼此相向对准地并列就位在接纱通道中并接着可以被气流卷动。

如上所述,这样的接纱装置的各种实施方式是已知的并且部分在许多保护申请中有明确描述。

这样的接纱装置例如可以像在de3906354a1中描述的那样配备有可摆动安装的盖件,盖件在接纱过程中向上封闭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的纱线穿入缝,或者接纱装置可以像在ep1522517a1中描述的那样具有接纱通道,其纱线穿入缝在接纱过程中保持向上敞开。

此外,这样的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可以例如像de3906354a1所公开的那样设计成是笔直且一件式的,或者像例如de3612229c2所述的那样具有两件式设计结构。

即,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可以具有两个沿径向略微相互错开设置的接纱通道腔,其分别具备自身的切向通入的接纱空气嘴。

为了阻止纱头在接纱过程中被流入的接纱空气向上吹出接纱通道,尤其是在其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在接纱过程中向上保持打开的接纱装置中有利的是,接纱通道的纱线插入缝的宽度协调匹配于待加工的纱线材料。即,在加工精细纱线材料时,纱线插入缝应该尽量狭窄,以避免细纱头被接纱空气向上吹出接纱通道。

但这样构成的接纱棱柱体在加工比较粗的纱线材料时是很不利的,因为将由比较粗的纱线材料构成的纱头经过窄的纱线穿入缝地可靠穿引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是很困难的。

为了也能利用无盖的接纱棱柱体加工不同的纱线材料,因此迄今常见的是关于接纱通道的纱线穿入缝的宽度采取折中。即,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的纱线穿入缝的宽度一般通常被设定为该宽度被选择为关于精细纱线材料略大,但在加工粗纱线材料时通常非常接近可容忍下限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前述类型的接纱装置,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接纱装置,在此,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的纱线穿入缝的宽度总是最佳适配于待加工纱线材料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接纱装置完成,其中该接纱棱柱体具有关于接纱通道居中设置的导向机构,两个嵌插片可移动地安装在该导向机构中,每个嵌插片具有凹口且可如此就位,即通过所述凹口形成一嵌纱缝,其宽度通过相应定位所述两个嵌插片可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接纱装置实施方式尤其具有以下优点,嵌纱缝的宽度总是适合纱线地通过简单方式可调节。

即,在加工粗纱线材料时,嵌插片可以被顺利定位,从而通过所述凹口出现一具有较大宽度的嵌纱缝,结果就是在待接合纱头穿引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时未出现困难。

而在加工精细纱线材料时,嵌插片可以被如此定位,即通过嵌插片的凹口形成的嵌纱缝的宽度尽可能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容易防止由精细纱线材料形成的纱头在接纱过程中被流入的接纱空气向上吹出敞开的接纱通道。

本发明接纱装置的接纱棱柱体此时可以具有可接受气流作用的包括居中设置的用于接纳两个嵌插片的导向机构的一件式接纱通道,或者具备一个可接受气流作用的具有两个接纱通道腔的接纱通道,所述接纱通道腔的轴线在轴向上略微相互错开布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接纳可移动安装的嵌插片的导向机构布置在两个错开设置的接纱通道腔的接触部区域中。

与接纱通道的设计结构无关地,在分别配设有凹口的嵌插片之间形成缩窄部,即所谓的嵌纱缝,借此在接纱过程中对位于接纱通道中的待连接纱头的运动施以一定阻力。这意味着,通过根据本发明所构成的接纱棱柱体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减小以下危险,即尤其是精细纱线材料的纱头在接纱过程中被向上吹出接纱通道,而且也阻止因接纱空气的流动分量而出现位于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内的纱头轴向移位。

有利地,通过两个嵌插片的凹口形成的嵌纱缝相对于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的纱线穿入缝居中就位。

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通过吸嘴或钳纱管获得的纱头总是能顺利地即几乎没有错误尝试地被穿引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中。

根据本发明所设计和工作的接纱装置的使用总体导致了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效率在棘手的纱线材料时也很高。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还规定该嵌纱缝的宽度可以无级调节。

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保证纺织机操作者可以总是感觉灵敏地对当前存在的纱线材料要求做出反应。即,操作者可以总是顺利地调节接纱棱柱体,从而保证现有纱线材料的最佳加工。

尤其与弹性纱线加工相关地,嵌插片的凹口可被如此定位,使得其形成用于待接合纱线的在接纱过程中如已知地明显卷曲的纱头的纱线保持件。这意味着,在纱头在其截断之后尤其在没有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下显著卷曲的弹性纱线在嵌纱缝区域中卡堵在嵌插片的凹口处,这导致设于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内的纱头总是具有足够的纱线长度,从而可以完成有序接纱。

关于嵌插片的材料或制造,可以想到各种不同可能性。

嵌插片可以在有利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以冲压件形式制造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由金属材料如模具钢构成。

但是也可以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想到该嵌插片由工程陶瓷材料制造。

在此,嵌插片作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冲压件的制造尤其在要制造足够多的件数时有以下优点,这种金属片冲压件随着件数增大而变得越来越便宜。即,在制成相应冲压模具之后,这种金属冲压件的加工成本大部分局限于材料成本。

由工程陶瓷材料制造的嵌插片的制造虽然比由模具钢构成的相似冲压件昂贵,但有以下优点,这种构件的使用寿命因其高的耐磨强度而很长。

在有利实施方式中规定,该嵌插片可以借助机械锁定机构位置合适地固定在接纱棱柱体的导向机构中。这意味着,可移位地安装在接纱棱柱体的导向机构中的嵌插片不仅可以顺利定位,从而使得由嵌插片的凹口形成的嵌纱缝具有一定宽度,而且通过结构比较简单的机械锁定机构可靠保证该嵌插片保持在设定位置上。

嵌插片例如配设有多个孔,所述孔在安装状态中对应于接纱棱柱体的相应孔。

这意味着,在安装状态中,这些孔被机械件如螺钉穿过,螺钉用于将嵌插片固定在其导向机构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以侧视图示意性示出具有接纱装置的自动卷绕机的工位,其接纱棱柱体具有本发明的设计,

图2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包括接纱通道的接纱装置的接纱棱柱体,接纱通道具有两个相互错开布置的接纱通道腔以及设于两个接纱通道腔之间的用于容纳两个嵌插片的导向机构,

图3以立体图示出接纱棱柱体,其具有连续的接纱通道以及设于接纱通道中央的用于容纳两个嵌插片的导向机构,

图4以立体前视图示出两个分别配备有一凹口的嵌插片,其在安装状态中可移动地安置在接纱棱柱体的导向机构中,

图5示出根据图2所构成的接纱棱柱体的局剖俯视图,包括安装在接纱棱柱体的导向机构中的嵌插片,

图6示出两个嵌插片的前视图,其被定位成其凹口形成相对宽的嵌纱缝,和

图7示出根据图6的嵌插片,其被定位成使其凹口形成比较窄的嵌纱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侧视图示意性示出了在自动卷绕机1的实施例中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2。

这种自动卷绕机1具有许多这样的并排布置的大多相同类型的工位2。

在这些工位2上,退绕筒子例如在环锭纺纱机上制造的具有较少纱线材料的筒子9被倒筒成大卷装交叉卷绕筒子15,它在其加工完成后被转送至沿机器长度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机构21并从这里输送至设于机器端侧的筒子装载站。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卷绕机1还配备有呈筒子和空筒管输送系统3形式的机器自身的后勤装置,图1只示出了其中的筒子供应段4、可逆驱动的存储段5、通向卷绕位2的横向输送段6以及筒管回送段7。

在卷绕操作过程中,竖直就位在输送盘8上的筒子9或空筒管在筒子和空筒管输送系统3中循环。

通过筒子供应段4运送的且首先暂时存储在存储段5中的筒子9此时就位于处于在工位2高度处的横向输送段6区域内的退绕位置as上,随后被倒筒成大卷装交叉卷绕筒子15,其中运行的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同时被监测是否有纱线瑕疵,纱线瑕疵在必要时立即被清除掉。

单独的工位2为此如已知且因而仅示意所示地具备保证工位2的有序运行的各种机构。

这样的工位2例如分别配备有纱线处理或纱线操作机构如纱线张紧器、清纱器连带相连的纱线切断机构、上蜡装置、纱线张力传感器及下纱线传感器。

这种自动卷绕机1的工位2还分别具备吸嘴12、钳纱管25以及接纱装置10。

此外,这种自动卷绕机1一般通常具有中央控制单元11,该中央控制单元例如通过机器总线16与单独工位2的工位计算机29相连接。

还如图1所示,工位2为了卷绕交叉卷绕筒子15还分别具备卷绕装置24,该卷绕装置尤其具有筒子架28,筒子架可绕转动轴线22运动地安装并且配备有用于可转动保持交叉卷绕筒子15的筒管的机构。

例如,在卷绕过程中,可自由转动地保持在筒子架28内的交叉卷绕筒子15以其表面贴靠所谓的导纱滚筒14并且由导纱滚筒通过摩擦接合驱动。

这样的导纱滚筒14众所周知地具备所谓的导纱槽,运行纱线在卷绕过程中被如此引导,即,它以交叉卷绕层形式落到卷绕筒子上。

但代替导纱滚筒地,也可以采用无槽的筒子驱动辊,其在卷绕过程中只通过摩擦接合使交叉卷绕筒子转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纱线的横动借助单独的例如配备有导纱指的纱线横动机构进行。

当在卷绕中断后应该容纳上纱线31的落到交叉卷绕筒子15表面的纱头并将其转送至接纱装置10时,采用可绕转动轴线13有限转动安装的吸嘴12。

相似地,利用可绕转动轴线20有限转动的钳纱管25在卷绕中断后操作与筒子9相连的下纱线32的纱头。这意味着,钳纱管25接过在纱线张紧器内被固定的下纱线32的纱头并也将其转送至接纱装置10。

接纱装置10最好通过相应的(未详细示出)保持机构被连接至工位2的壳体33且同时如在此常见地关于常规纱线走向即在卷绕过程中常见的纱线走向略微回缩布置。

如已知地,在接纱装置10区域内还设有(未详细示出的)保持开松管,借此将纱头准备好用于接纱过程。

此外,在接纱装置10区域内设有附加的、因更好概览缘故而也未在图中被示出的纱线处理机构如夹纱机构、纱线切断机构和喂纱器。

没有盖件进行工作的接纱装置10如以下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地,具备设于(未示出)空气分布体上的接纱棱柱体23,接纱棱柱体具有可接受压缩空气的接纱通道41,其纱线穿入缝38在接纱过程中保持向上敞开。

接纱棱柱体23的接纱通道41(上纱线31的和下纱线32的纱头在其中可通过气流相连接)在此或是例如像由de3612229c2公开的且如图2和图5所示的那样具有两个接纱通道腔17、18,其轴线26、27略微相互错开布置,或是如图3所示的那样配备有一件式的连续的接纱通道41。

此外,接纱棱柱体23具有导向机构19,该导向机构19垂直于接纱通道腔17、18的轴线26、27或垂直于连续的接纱通道41的轴线34,用于保持两个嵌插片30a、30b。

至少一个为了更好概览起见而在图中未被示出的接纱空气嘴最好分别从上方以一定角度通入两件式接纱通道41的每个接纱通道腔17、18中或者一件式的连续接纱通道41中。

在此,接纱空气喷嘴又如常见的那样被连接至纺织机1的空气分布系统,通过该空气分布系统,接纱棱柱体23的接纱通道41或者接纱通道41的接纱通道腔17、18可以根据需要接受压缩空气。

如图4立体所示的嵌插片30a、30b可以有限移位地安装在接纱棱柱体23的导向机构19内并且分别具有凹口37,上纱线和下纱线31、32的待连接纱头在接纱过程中安放在凹口内。

通过相应定位该嵌插片30a、30b,由凹口37形成一嵌纱缝36,其宽度可以无级调节,并且其宽度可以在接纱棱柱体23的纱线穿入缝38的宽度与零之间变化。

嵌插片30a、30b例如以金属冲压件形式构成或者由工程陶瓷材料制造并且除了凹口37外还分别具有孔以及机械锁定机构35的缺口。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锁定机构35例如通过螺钉构成,螺钉在组装状态中穿过所述嵌插片30a、30b内的所示出的孔或缺口以及所述接纱棱柱体23内的孔。

尤其如示出处于运行状态中的按照本发明所构成的接纱棱柱体23的俯视图的图5所示,嵌插片30a、30b设置在接纱棱柱体23的导向机构19内且通过机械锁定机构35被固定。导向机构19此时在接纱棱柱体23的接纱通道41的错开设置的接纱通道腔17、18之间延伸。

嵌插片30a、30b内的凹口37形成嵌纱缝36,其宽度b如前所述地可以无级调节。这意味着,在接纱装置10的运行状态中,嵌插片30a、30b被定位在接纱棱柱体23的例如设置在接纱通道41的错开设置的接纱通道腔17、18之间的导向机构19内,从而使得嵌插片30a、30b的凹口37在接纱过程中形成嵌纱缝36。

嵌纱缝36又形成用于接纱空气流的缩窄部位以及用于上纱线和下纱线31、32的待接合纱头的锁定部位并且防止纱头被吹出接纱通道41。

图6示出了如在加工相对粗的纱线材料时出现的情况。这意味着,嵌插片30a、30b如此定位在接纱棱柱体23的导向机构19内,使得其凹口37形成相对宽的嵌纱缝36。这样相对宽的嵌纱缝36确保了也能保证比较粗的纱头也被穿入接纱通道41中。

而根据图7,嵌插片30a、30b如此定位在导向机构19中,即由嵌插片30a、30b的凹口37形成的嵌纱缝36比较窄。

当加工精细纱线材料时采用这样比较窄的嵌纱缝36,并且应该防止流入的接纱空气将细而轻的纱头向上吹出接纱通道4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