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以及包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8624发布日期:2019-07-13 10:3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以及包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以及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有能够将配件与产品一起包装的构造的包装箱,作为例子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箱。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箱中,在设置于箱子的一组对开门式的内翼片的各自上形成有狭缝部分,以便夹持固定作为配件的使用说明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7452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箱的狭缝部分的构造,当使用说明书薄时能够夹入,但是当使用说明书厚时则难以夹入。另外,使用说明书根据商品的规格和面向的国家,其厚度和包装的册数不同,整个使用说明书的厚度(高度)通常不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箱子不能保持这样各种厚度的使用说明书,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配件不是册子而是扁平的独立包装箱的情况也相同。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配件的厚度而能够良好地保持配件的包装箱以及包装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方案1)~2)的构成、步骤。

技术方案1)一种包装箱,其包括:

搁板部,将内部划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

内翼片,作为内盖而在所述搁板部的上方能够弯折到与所述搁板部平行对置的闭合位置;以及

按压片,形成在所述搁板部的、与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所述内翼片对置的位置,所述按压片在中间部具有能够向外凸出地弯折的弯折部,并且所述按压片在所述搁板部上作为切出立起部顶端侧能够向一个侧部倾斜立起。。

技术方案2)一种包装方法,其特点在于,

使用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包装箱,

使所述按压片倾斜立起,以成为所述弯折部向外凸出地弯折并且顶端部位于比处于闭合位置的所述内翼片的下表面高的位置,

在将被包装物以抵接于或能够抵接于所述按压片的倾斜部的状态载置在所述搁板部的状态下,将所述内翼片闭合到闭合位置,通过所述内翼片对所述按压片向下方施力,将所述被包装物保持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搁板部以及所述一个侧部之间,所述倾斜部为所述按压片的、相对于所述弯折部的根部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依赖于配件的厚度而能够良好地保持该配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箱的实施例1的箱子51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s2-s2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箱子51中的配件的第一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箱子51中的配件的第二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示出箱子51中的配件的第三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箱的实施例2的箱子52中的配件的第一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示出箱子52中的配件的第二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示出箱子52中的配件的第三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箱子52中的配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箱子51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箱子51的变形例中的配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箱子52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箱子52的变形例中的配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箱子51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箱子51和箱子51b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箱。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箱子51封口之前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左右上下前后的各方向由图1所示的箭头来规定。

箱子51是所谓的b型底部组合型纸箱,材质是例如e瓦楞。b型底部组合型纸箱是指对底部进行编组的类型、底面能够以无胶带的方式组装的纸箱。

如图1所示,箱子51具有前面部1a、右侧面部1b、后面部1c以及左侧面部1d的四个侧部,例如在连接左侧面部1d和前面部1a的角部,通过在粘贴处进行粘贴而构成框架。

底部1e通过与各侧面的下部连接形成的四方的底部翼片组合而形成。

在右侧面部1b和左侧面部1d的上部分别连接形成有右内侧翼片2b和左内侧翼片2d。

在后面部1c的上部连接形成有作为外翼片的盖2c。

在前面部1a的上部连接形成有用于将箱子51的内部分隔为上下的搁板壁部3a。搁板壁部3a的箭头fl方向被设定为瓦楞方向。

图1以及作为图1的s2-s2位置的剖视图的图2示出了搁板壁部3a按预定顺序弯折而得的使用状态。

在使用状态下,搁板壁部3a具有从前面部1a侧在距底部1e的下表面的基准高度ha位置处向后延伸的基准面部3a1、与基准面部3a1的后部连接并以预定的深度向下延伸的台阶部3a2、从台阶部3a2的下端向后水平延伸的搁板部3a3以及从搁板部3a3的后端向上延伸的抵接部3a4。

搁板壁部3a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抵接部3a4稍微向后推压后面部1c的内表面。

通过搁板部3a3将箱子5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

在作为下侧空间的下层空间va容纳有在内部包装有产品的包装材料pa。产品例如是摄像机。

搁板壁部3a通过与包装材料pa的上部抵接来决定上下方向的位置。即,搁板壁部3a的搁板部3a3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被确定在比基准高度ha低出高度hb的位置。

在作为上侧空间的上层空间vb容纳有作为被包装物的配件61。配件61例如是使用说明书等册子、连接电缆、电源适配器等。

如图1所示,在搁板部3a3上从左侧起依次形成有窥视孔5a、左卡合狭缝5b、右卡合狭缝5c以及按压片部7。

窥视孔5a是在搁板壁部3a的使用状态下用于视认辨别在下层空间va是否容纳包装材料pa的开口。

当弯折左内侧翼片2d时,从其顶端突出的卡合片2d1的一部分、即卡合凸片2d2卡合于左卡合狭缝5b中(箭头dr1)。通过这种卡合,卡合片2d1成为上下立起的支承壁,将内侧翼片2d保持在水平姿势。

同样地,当弯折右内侧翼片2b时,从其顶端突出的卡合片2b1的一部分、即卡合凸片2b2卡合于右卡合狭缝5c中(箭头dr2)。由此,卡合片2b1成为上下立起的支承壁,将右内侧翼片2b保持在水平姿势。

将左内侧翼片2d和右内侧翼片2b弯折成水平姿势的状态下,进一步弯折盖2c(箭头dr3),使卡合部2c1与形成在前面部1a的上部的盖卡合部1a1卡合。通过这种卡合,盖2c保持闭合状态。卡合部2c1与盖卡合部1a1的卡合构造可以采用b型等普通型纸箱中的公知的构造。

在图2中,用点划线表示右内侧翼片2b和盖2c的闭合状态。即,右内侧翼片2b抵接于搁板壁部3a的基准面部3a1的上表面而成为水平姿势,盖2c成为重叠于右内侧翼片2b之上的水平状态。

按压片部7具有形成在搁板部3a3中的左右后的“コ”形的切口7d、7c、7b以及按压片7e,按压片7e在切口7d、7c、7b处与搁板部3a3分离,按压片部7的前侧作为连接部7a与搁板部3a3连结。切口7d、7b设为前后方向,切口7c设为左右方向。

即,按压片7e能够使从连接部7a起靠顶端的部分相对于搁板部3a3立起。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用手指等将按压片7e抬起成使用之前状态的状态。

在连接部7a部分地形成有狭缝7a1。由此,可以用手指等容易地弯折连接部7a而使按压片7e倾斜立起。

此外,通过形成狭缝7a1,连接部7a的刚度降低到以下程度:将按压片7e弯折而使其倾斜立起之后,以其倾斜角度自主地保持立起,但通过施加外力其倾斜角度容易改变。

通过半压等在按压片7e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弯折刚度低且可容易弯折的弯折部7e1。

当使按压片7e倾斜立起时,优选的是按压片7e稍微弯曲,以使其在弯折部7e1处向外凸出。

在按压片7e中,将从连接部7a到弯折部7e1的部分定义为基部7e2,将从弯折部7e1到顶端的部分定义为顶端侧部7e3。

按压片7e在使用之前、右内侧翼片2b处于打开状态而容纳配件之前,事先使其倾斜立起。作为倾斜角度的角度θa小于90°。

在该倾斜立起姿势下,弯折部7e1向外凸出即向上凸出、顶端侧部7e3位于越靠顶端越高的位置,且顶端7e3a的高度位置位于基准高度ha的上方位置。此外,作为按压片7e成为顶端侧朝向箱子51的后面部1c而倾斜立起的状态。

按压片部7是为了在按压片7e与搁板壁部3a的抵接部3a4之间容纳配件(例如册子61)而设置。

具体而言,按压片部7以将册子61在前后方向夹在按压片7e的基部7e2与抵接部3a4之间且将册子61在上下方向夹在按压片7e的基部7e2与搁板部3a3之间的方式形成。

当容纳册子61时,如图1和图2所示,将册子61以后端抵接于抵接部3a4而前端插入到按压片7e的内侧的方式载置在搁板部3a3上。

接下来,将右内侧翼片2b弯折而使卡合凸片2b2卡合于右卡合狭缝5c中。由此,右内侧翼片2b成为水平姿势。

接着,将盖2c弯折,使卡合部2c1与盖卡合部1a1卡合而以水平姿势闭合。

这里,由于按压片7e的顶端侧部7e3的至少顶端7e3a位于基准高度ha的上方,因此按压片7e被右内侧翼片2b向下按压而向搁板部3a3侧倾斜(箭头dr4)。

图3是示出这样按压片7e被右内侧翼片2b按压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3所示,基部7e2抵接于册子61的前上角部61a,并且册子61被基部7e2施加向斜后下的力fa。

即,册子61通过力fa的前后方向分力对抵接部3a4向后施力,并且通过力fa的上下方向分力对搁板部3a3向下施力。

以这种方式,册子61在搁板部3a3上被保持在按压片7e与抵接部3a4之间。

如上所述,册子61只要上部前方的角部61a抵接于按压片7e的基部7e2,则与厚度无关地同样被保持。

图4是示出了册子61的厚度比图3中说明的册子61厚时的保持形态。

册子61的厚度越厚,基部7e2的倾斜角度θc越大于图3中的倾斜角度θb,册子61良好地被保持。

图5是示出册子61能够在箱子51保持的最大厚度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在这种情况下,按压片7e的顶端侧部7e3紧密接触于册子61而处于被夹在册子61与右内侧翼片2b之间的状态。

此外,在该状态下,基部7e2的倾斜角度θd大于图4中说明的倾斜角度θc,并且更接近90°。

从上述构造可以看出,配件不限于册子61,在箱子51中,配件只要是大致箱形的,就能够通过按压片部7保持在上层空间vb内。

如上详细描述那样,实施例1的箱子51是通过使右内侧翼片2b闭合来将按压片7e向下按压,该按压片7e的倾斜的基部7e2对配件(例如册子61)的前上角部61a向斜下方施力。因此,箱子51能够将册子61夹在按压片7e与抵接部3a4之间、以及按压片7e与搁板部3a3之间进行保持。

由此,只要册子61的其前上角部61a抵接于基部7e2,则箱子51就能够将册子61良好地保持在按压片部7、搁板部3a3以及抵接部3a4之间,而与小册子61的厚度无关。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将箱子51的按压片部7替换成按压片部7b的箱子51b。即,箱子51b相对于箱子51不同之处仅在于按压片部7b的按压片7be。

图6是示出由箱子51b的按压片部7b保持作为配件的册子61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是与图3对应的图。

在使用之前状态下,按压片7be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那样,弯折部7be1以位于基准高度ha的上方位置的方式倾斜立起。

在该状态下,如果将右内侧翼片2b和盖2c闭合,则右内侧翼片2b向下按压弯折部7be1。

由此,顶端侧部7be3从上方按压册子61的上表面61b,从而保持册子61。

图7是示出册子61的厚度比图6中说明的册子61厚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册子61的厚度越厚,顶端侧部7be3的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度θe越小于图6的倾斜角度θg,册子61其上表面61b被顶端侧部7be3向下按压而保持。

图8是示出册子61能够在箱子51b保持的最大厚度时的保持形态的局部剖视图。

在这种情况下,与箱子51同样地,按压片7be的顶端侧部7be3紧密接触于册子61而处于夹在册子61与右内侧翼片2b之间的状态。

此外,如图6~图8所示,在册子61的任何厚度中,基部7be2的倾斜角度θf是恒定的。

在箱子51b中,册子61的前上角部61a不一定与基部7be2抵接。因此,即使在册子6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轻微的前后移动,但也能够保持。

此外,在使箱子51b以前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的情况等,如图9所示,有可能存在册子61向前方移动而前上角部61a对基部7be2向前施力(箭头dr5)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弯折部7be1被右内侧翼片2b牢固地按压而限制基部7be2移动,因此册子61的移动也被限制,从而在上层空间vb内册子61被允许稍微前后移动的情况下而被牢固地保持。

从上述构成可以看出,配件不限于册子61,在箱子51b中,配件只要是能够通过按压片部7b的顶端侧部7be3向下按压,则无论其形状如何,都能够保持在上层空间vb内。

如上详细描述那样,实施例2的箱子51b是通过闭合右内侧翼片2b来向下按压向上凸出的弯折部7be1,并且顶端侧部7be3向下按压配件61的上表面61b。因此,箱子51b能够将册子61夹持在按压片7be与搁板部3a3之间。

以上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变形的变形例。

实施例1、2的按压片7e、7be的、作为从各自的顶端7e3a、7be3a进一步突出的弯折部分,可以变形为具有支撑片71f、71bf的按压片71e、71be。

将参考图10~图13对这些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作为实施例1中的按压片7e的变形例的按压片71e的局部剖视图。

在使用之前,按压片71e的包含顶端7e3a的一部分位于基准高度位置ha的上方,支撑片71f成为以其顶端朝向下前方的方式的弯折状态。

图11是示出册子61由按压片71e保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1所示,册子61不仅从基部7e2受到对前上角部61a的力fa,对于上表面61b,还从支撑片71f受到由其弯折的反弹力引起的力fb。因此,册子61更可靠地被保持。

图12是示出作为实施例2中的按压片7be的变形例的按压片71be的局部剖视图。

在使用之前,按压片71be的包含弯折部7be的一部分位于基准高度位置ha的上方,支撑片71bf成为以其顶端朝向下前方的方式弯折的状态。

图13是示出册子61由按压片71be保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3所示,册子61的上表面61b受到来自支撑片71bf的其弯曲的反弹力和弯折部7be1被右内侧翼片2b按压而产生的原始力的合力、即力fc。因此,册子61更可靠地被保持。

此外,箱子51可以是变形例的箱子511,该变形例的箱子511除了按压片部7之外,还具备横向按压片部8,该横向按压片部8用于将册子61在其与右侧面部1b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限制。同样地,箱子51b可以是变形例的箱子,该变形例的箱子除了按压片部7b之外,还具备横向按压片部,该横向按压片部用于将册子61在其与右侧面部1b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限制。

图14是作为代表示出箱子511的局部立体图,是与图1的按压片部7及其附近对应的图。

如图14所示,箱子511在搁板壁部3a的搁板部3a3中,在与册子61的左端对应的位置具备在与按压片部7正交的方向上与按压片部7相同构造的横向按压片部8。即,横向按压片部8的按压片8e成为顶端侧朝向与后面部1c邻接连接的右侧面部1b而倾斜立起的状态。

由此,册子61的前端和左端分别被按压片部7和按压片部8按压从而保持在抵接部3a4和右侧面部1b之间。

箱子51b的变形例也同样,横向按压片部设置在与按压片部7b正交的方向上,以按压册子61的前端和左端。

因此,在作为箱子51的变形例的箱子511、作为箱子51b的变形例的箱子中,册子61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两个方向上受到位置限制,从而更好地被保持。

符号说明

1a前面部

1a1盖卡合部

1b右侧面部

1c后面部

1d左侧面部

1e底部

2b右内侧翼片

2b1卡合片

2b2卡合凸片

2c盖

2c1卡合部

2d左内侧翼片

2d1卡合片

2d2卡合凸片

3a搁板壁部

3a1基准面部

3a2台阶部

3a3搁板部

3a3上表面

3a4抵接部

5a窥视孔

5b左卡合狭缝

5c右卡合狭缝

7、7b按压片部

7a连接部

7a1狭缝

7b、7c、7d切口

7e、7be按压片

7e1、7be1弯折部

7e2、7be2基部

7e3、7be3顶端侧部

7e3a、7be3a顶端

8、8b横向按压片部

51、51b、511箱(包装箱)

61册子(配件)

61a(前上方的)角部

61b上表面

71e、71be按压片

71be1弯折部

71f、71bf支撑片

fa、fb、fc力

fl瓦楞方向

ha基准高度

hb高度

pa包装材料

va下层空间

vb上层空间

θa,θb,θc,θd,θe,θf,θg倾斜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