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357发布日期:2018-08-14 1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药瓶入料部、药瓶分料部和药瓶倾倒部;其中,

所述药瓶分料部包括分瓶绞龙机构,所述分瓶绞龙机构的入料口与所述药瓶入料部的物料输送口连通,所述分瓶绞龙机构的出料口可与拨瓶盘组机构的入料口对接,所述拨瓶盘组机构的出料口可与产品链的物料槽对接;

所述药瓶倾倒部包括伸出所述机架的挡瓶条,以及与所述挡瓶条相对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倒瓶块;所述倒瓶块位于所述拨瓶盘组机构的出料口处,且所述倒瓶块和所述挡瓶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产品链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倒瓶块和所述挡瓶条配合,使得由所述拨瓶盘组机构送出的药瓶,在所述产品链移动时倾倒在所述产品链的物料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块包括L型本体;所述L型本体的横板包括与机架台面平齐的基面,以及与所述基面相连、且沿所述产品链的移动方向渐变升高并向所述产品链渐变翻转的提升翻转面;所述L型本体的竖板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提升翻转面相对的药瓶推出板,所述药瓶推出板和所述挡瓶条在所述基板的投影间距沿所述产品链的移动方向渐变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入料部包括药瓶输送带,所述药瓶输送带上依次设有倒瓶剔除结构和列队导引结构;其中,

所述倒瓶剔除结构包括相对位于所述药瓶输送带两侧的凸状挡台和凹状挡台,所述凸状挡台和所述凹状挡台在所述药瓶输送带上形成弯曲的倒瓶剔除通道,且所述凸状挡台和/或所述凹状挡台垂直于所述药瓶输送带的侧面设有倒瓶滚落槽;

所述列队导引结构包括相对位于所述药瓶输送带两侧的两个导向挡板,两个所述导向挡板在所述药瓶输送带上形成药瓶列队通道;所述药瓶列队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倒瓶剔除通道的出口对接,所述药瓶列队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分瓶绞龙机构的入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瓶绞龙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绞龙支架,所述绞龙支架上分别设有变螺距的分瓶绞龙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瓶绞龙的分瓶伺服电机;

所述分瓶绞龙的螺旋入口与所述药瓶入料部的物料输送口连通,螺旋出口可与所述拨瓶盘组机构的入料口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瓶绞龙与所述分瓶伺服电机连接的端部设有绞龙原点检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瓶盘组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拨瓶导向本体,以及分别位于拨瓶导向本体导向槽内的第一拨瓶齿盘和第二拨瓶齿盘,所述第一拨瓶齿盘和所述第二拨瓶齿盘分别与拨瓶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拨瓶齿盘的拨瓶齿与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拨瓶齿在齿盘轴线方向错落设置,且所述第一拨瓶齿盘的入料口齿槽可与所述分瓶绞龙的螺旋出口对接,所述第一拨瓶齿盘的出料口齿槽可与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入料口齿槽对接,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出料口齿槽可与所述产品链的物料槽对接;

所述挡瓶条和所述倒瓶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出料口齿槽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瓶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拨瓶伺服电机连接,且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齿轮传动;所述从动轴与所述第一拨瓶齿盘的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拨瓶齿盘的传动轴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扭矩限制器、第一过载检测开关和拨瓶原点检测开关;所述第二拨瓶齿盘的传动轴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二扭矩限制器和第二过载检测开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