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混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727发布日期:2018-11-23 21:2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粉料混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料混配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固体粉料间的混合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提高混合工艺水平和选择先进的混合生产装置是得到高质量产品的有力保障。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5964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粉料混配系统,包括:密闭加料间和密闭包装间;密闭加料间内底面上设称量磅,称量磅一侧设助力架,助力架托盘前下方设加料斗;一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筒下端进料口与加料斗底部出料口相通;一搅拌型锥形混合机的锥形壳体上端盖上的加料口与输送筒上端出料口相通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应性广,粉料品种和粒级间的混合均匀度高,生产车间整洁无粉尘污染。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螺旋输送机将粉料直接输送至搅拌机内,粉料从螺旋输送机的出口直接落下,下落速度较快,容易堆积在搅拌机的底部,难以搅拌均匀,导致粉料的混合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料混配系统,其具有搅拌均匀,粉料混合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粉料混配系统,包括储料仓、输送管道和搅拌装置,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部设有用于吹动粉料的进风机,所述储料仓设于输送管道的一端,所述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有中间桶,所述中间桶的下端与搅拌装置相连,所述中间桶的上方设有将气流和粉料进行分离的出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粉料时,储料仓内的粉料落进输送管道内,进风机启动,进风机向输送管道内吹风,吹动粉料向中间桶内运动。粉料和气流运动至中间桶内,出风机启动,出风机对中间桶的内腔产生吸力,气流被吸收排出。粉料由于出风机的吸力,下降速度变慢,粉料以近似匀速的速度缓慢下降落至搅拌装置内,搅拌装置对粉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较好。

出风机一发面可以降低粉料的下降速度,另一方面出风机也可将中间桶内的气流吸出,防止气流吹进搅拌装置内造成扬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桶的上方设有布袋除尘器,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内设有布袋,布袋的出口与上腔相通,所述出风机与上腔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机启动对中间桶产生吸力,气流在向上流动排出过程中,难免会带走一些粉料,一方面,会造成粉料的浪费;另一方面,粉料直接排放出去也会造成大气污染。设有布袋除尘器后,气流通过布袋除尘器后得到净化,防止粉料跟随气流一起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腔内设有插进布袋中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连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容易堆积在布袋外表上堵塞网眼,控制阀打开,吹风管向布袋内吹气将粉料吹落,保证布袋的通风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桶的侧壁开设有与输送管道相通的连接孔,所述中间桶的内壁在连接孔处设有位于连接孔上方的倾斜设置的将粉料向下引导的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和气流从输送管道流入中间桶内,撞到导流板上,粉料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向下坠落,气流在出风机的作用下向上流动排出,导流板对粉料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减少粉料的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空气流动的过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吹到导流板上从过风孔排出。过风孔的设置便于气流的流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仓的下方通过出料转盘与输送管道进行连接,所述出料转盘包括竖直转动的转动盘和控制转动盘转动的控制电机,所述转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盛料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仓内的粉料落进转动盘的盛料腔内,控制电机转动盛料腔跟着转动。盛料腔开口向上朝向储料仓时,盛料腔盛料,盛料腔开口向下朝向输送管道时,盛料腔卸料。出料转盘对出料量进行控制,避免出料量过多堵塞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进风机和出风机都连有变频器,所述控制电机、进风机和出风机三者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机的转速可调,从而可改变粉料的输送速度和输送量,进风机和出风机的输出功率相应地进行调整,保证粉料的正常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竖直设置的竖管和设于横管与竖管之间的弯管,所述弯管的直径大于横管和竖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管的直径较大,粉料在输送管道内流动转弯时,减少阻力损失,便于气流和粉料的流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出风机、进风机和中间桶的设置,粉料由于出风机的吸力,下降速度变慢,粉料以近似匀速的速度缓慢下降落至搅拌装置内,搅拌装置对粉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较好;

2、通过导流板的设置,导流板对粉料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减少粉料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中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料仓;2、输送管道;21、横管;22、竖管;23、弯管;3、搅拌装置;4、进风机;5、中间桶;51、连接孔;52、导流板;6、出风机;7、布袋除尘器;71、上腔;72、下腔;73、布袋;74、吹风管;75、控制阀;76、隔板;77、放置孔;8、出料转盘;81、转动盘;82、控制电机;83、盛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粉料混配系统,如图1,包括进风机4、输送管道2、储料仓1、中间桶5、出风机6和搅拌装置3,输送管道2连接储料仓1和中间桶5,中间桶5下方与搅拌装置3相连。

如图1,进风机4与输送管道2的端部进行连接,并向输送管道2内吹风,对粉料的运动提供驱动力。进风机4为罗茨风机,罗茨风机振动小,噪声低,风机性能持久不变,可以长期连续运转。

如图1和图2,储料仓1的下端通过出料转盘8与输送管道2连接。储料仓1内盛有的粉料落进输送管道2内被进风机4吹动,沿输送管道2向搅拌装置3内运动。

如图1和图2,出料转盘8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储料仓1下端处的转动盘81和控制转动盘81转动的控制电机82。转动盘81由若干扇形的盛料腔83构成,盛料腔83将转动盘81均分。控制电机82控制转动盘81转动,盛料腔83的开口向上朝着储料仓1时,粉料落进盛料腔83内,转动盘81继续转动,盛料腔83的开口向下时粉料排出落进输送管道2内。空的盛料腔83继续转动盛料、卸料,不断循环。储料仓1的出料速度得到限定,防止出料速度过快,出料过多,将输送管道2堵死。

如图1和图2,控制电机82为变频电机,控制电机82的转速可调,从而改变转动盘81的转动速度,控制粉料的出料速度,以防堵塞输送管道2。进风机4连有变频器,变频器对进风机4的运行进行控制,与控制电机82相适配,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1,粉料沿输送管道2流至中间桶5内。输送管道2包括一高一低两根水平设置的横管21、设于两横管21之间的竖管22和将横管21与竖管22进行连接的弯管23。通过竖管22对粉料的高度进行提升,降低整个装置的高度。

如图1,横管21和竖管22的直径相等,弯管23的直径大于横管21和竖管22的直径,弯管23的直径为横管21直径的十倍。弯管23的直径较大,粉料和气流在拐弯时,空间较大,阻力较小,气流的动能损失较小,保证气流的推动力。

如图1和图3,中间桶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位置较高的横管21相连的连接孔51,气流和粉料通过输送管道2从连接孔51进入中间桶5内。出风机6设于中间桶5的上方,并对中间桶5内施加向上的吸力,输送管道2内的气流被出风机6吸取从上方排出,粉料缓缓下降从中间桶5下方排出落进搅拌装置3内,气流和粉料得到分离。粉料下降速度较慢,便于搅拌装置3对粉料进行混合和搅拌。

如图3,中间桶5的内壁在连接孔51的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52,粉料和气流从连接孔51内喷出撞在导流板52上,粉料在导流板5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气流绕过导流板52继续向上运动排出。导流板52的设置减少粉料的流失。

如图3,导流板52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气流排出的过风孔。气流撞击到导流板52上,直接穿过过风孔向上运动便于排出。

如图3,中间桶5的上方设有布袋除尘器7。布袋除尘器7内通过隔板76分为上腔71和下腔72,隔板76上开设有多个连通上腔71和下腔72的放置孔77,放置孔77内设有用于过滤气流的布袋73。出风机6与上腔71相通。出风机6启动,气流和粉料向上运动,气流穿过布袋73从放置孔77进入上腔71进而通过出风机6排出。粉料被拦隔在布袋73外表面,减少排出气体的粉尘含量,减少大气污染。

如图3,上腔71内设有插设于布袋73中的吹风管74,吹风管74上设有控制阀75。控制阀75开启,吹风管74向布袋73内吹风将布袋73外表面的粉料吹落,减少布袋73上粉料残留,保证布袋73的通风性,同时提高粉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如图1和图3,出风机6连有变频器,出风机6的吸力与控制电机82(见图2)、进风机4相适配,保证粉料的正常输送。

具体实施过程,进风机4启动,向输送管道2内吹气,控制电机82启动,粉料通过转动盘81落进输送管道2内,粉料沿输送管道2进入中间桶5内,导流板52对粉料进行导向,粉料向下运动进入搅拌装置3内混合搅拌,气流通过导流板52后向上运动从出风机6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