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689发布日期:2019-02-12 21:5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头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电线连接头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线输送到指定位置,而往往需要十分稳定且又能够控制好速度的送线机,才能完成精准的送线,而要得到所想要的规格长度,则要达到精准又高效的切线,前提需要是所输送的电线必须是直的,而传统的送线机并不能达到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线的送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送线装置,包括送线单元和校正单元;

所述送线单元包括机架、第一安装板、电机、左转动轴、顶板、第一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左皮带轮、右皮带轮、传动轴、第二安装板、右转动轴、减速箱、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所述减速箱共有两个输出轴,分别为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穿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一主动轮相连,所述后输出轴上安装有左皮带轮,所述左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右皮带轮相连,所述右皮带轮与传动轴的后端固定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前端穿过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主动轮相连。

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上方设有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轴承与左转动轴的前端相连,所述左转动轴的后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上方设有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轴承与右转动轴的前端相连,所述右转动轴的后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

所述校正单元包括校正轮、校正安装板、固定轴,所述校正安装板位于两块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且与顶板垂直相连,所述校正安装板上共固定焊接或镶嵌有五根固定轴,所述五根固定轴的前端分别安装有五个校正轮。

进一步的,每个校正轮的轮缘上均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

进一步的,五个校正轮分为两排,上排有两个,下排有三个,上排的两个校正轮的中心位置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下排的三个校正轮的中心位置与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的轮缘上均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所述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的轮缘上也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集送线、校正于一体,既可以快速平稳地将电线送到下一工序,又能对卷绕的变曲电线进行直线校正,节省了人力,生产效率与人工相比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机械控制送线速度能够保障切得的线长短一致,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并且在送线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将输送线进行校正压平,使得送出的线又平又直,也是使得切线的切口保持平整的条件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1. 机架,2.第一安装板,3.电机,4.左转动轴,5.顶板,6.第一主动轮,7.从动轮,8.皮带,9.左皮带轮,10.右皮带轮,11.第二安装板,12.传动轴,13.校正轮,14.校正安装板,15.第二从动轮,16.固定轴,17.减速箱,18.第二主动轮,19.前输出轴,20.后输出轴,21.右转动轴, 2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送线装置,包括送线单元和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位于送线单元中间位置。

所述送线单元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板2、电机3、左转动轴4、顶板5、第一主动轮6、从动轮7、皮带8、左皮带轮9、右皮带轮10、第二安装板11、传动轴12、减速箱17、第二主动轮18、第二从动轮15、前输出轴19、后输出轴20、右转动轴21。所述机架1采用槽钢焊接而成,机架1下部与地面相接,机架1顶部焊接有一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3,所述顶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焊接有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11。

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17相连,所述减速箱17共有两个输出轴,分别为前输出轴19和后输出轴20。所述前输出轴19穿过第一安装板2与第一主动轮6相连,所述后输出轴20上安装有左皮带轮9。所述左皮带轮9通过皮带8与右皮带轮10相连,所述右皮带轮10与传动轴12的后端固定相连,所述传动轴12的前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1与第二主动轮18相连。

所述第一主动轮6的上方设有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轮7,所述第一从动轮7通过轴承与左转动轴4的前端相连,所述左转动轴4的后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上。所述第一主动轮6、第一从动轮7的轮缘上均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所述第二主动轮18的上方设有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轮15,所述第二从动轮15通过轴承与右转动轴21的前端相连,所述右转动轴21的后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板11上。所述第二主动轮18、第二从动轮15的轮缘上也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

所述校正单元包括校正轮13、校正安装板14、固定轴16。所述校正安装板14位于两块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11之间且与机架1上的顶板5垂直焊接相连。所述校正安装板14上共固定焊接或镶嵌有五根固定轴16,所述五根固定轴16的前端分别安装有五个校正轮13,每个校正轮13的中心均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轴1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轴承的内圈,所述校正轮13可绕固定轴16自由转动。每个校正轮13的轮缘上均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的大小与电线的直径大小相适应。五个校正轮13分为两排,上排有两个,下排有三个,上排的两个校正轮的中心位置与第一从动轮7、第二从动轮15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下排的三个校正轮的中心位置与第一主动轮6、第二主动轮18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当电机3启动时,带动减速箱17的前输出轴19、后输出轴20转动,所述前输出轴19带动第一主动轮6转动,所述后输出轴20带动左皮带轮9转动,所述左皮带轮9通过皮带8、右皮带轮10带动传动轴12转动,所述传动轴12带动第二主动轮18转动。第一主动轮6转动时,通过啮合带动第一从动轮7转动,从而将电线送入,电线经过较正装置进行较正,再由第二主动轮18、第二从动轮15啮合送出到下一道工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